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板桥画竹(馆藏)

清 郑燮 《华封三祝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

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清 郑燮 《梅竹图轴》 纸本墨笔

纵127.8cm,横3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竹是郑燮最擅长表现的题材,他能出神入化地准确捕捉住竹枝、竹叶在风中摇曳的动态和神韵,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竹之高洁素雅、坚韧不屈的物性亦最能体现郑燮刚直不阿的人品。郑燮画梅的作品仅此一幅,但因他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故在梅的表现上亦能挥洒自如,花瓣为中锋运笔,其形状虽方圆不一,但自然的行笔,流畅的圈线,勾勒出了花儿旺盛的生命力。梅与用润墨表现的青竹在相互映衬中体现了它们不同的美。

清 郑燮 《墨笔竹石图轴》 纸本墨笔

160.9×8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郑燮所画之竹,形象千姿百态,笔墨变化多端。同样是数竿竹枝,却有新竹、驼竹、凤竹、晴竹、盆景之竹、庭院之竹、山野之竹、水乡之竹的区别,并呈现各自不同的情态,给人以美的感受。画面上翠竹两竿,瘦劲挺拔,枝叶仰偃,萧疏清逸。竹枝下有山石及竹笋数支,恰当衬托出春竹之勃发郁茂,颇富自然之趣。其言将竹笋与鲥鱼相佐,又创美食之竹,新颖别致,独具匠心。

清 郑燮 《墨笔竹石图轴》 纸本墨笔

127.6cm×57.7cm 故宫博物院

清 郑燮 《竹兰石图轴》

123×65.4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郑燮 《竹石图》 上海博物馆藏

郑燮 《仿文同竹石图轴》 纸本墨笔

纵208.1cm,横107cm 故宫博物院

清 郑燮 竹石图 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藏

清 郑板桥 《兰竹图》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清 郑燮 《墨竹图》 墨笔纸本

纵168.7厘米 横90.5厘米 北京炎黄艺术馆藏

清 郑燮 《竹石图》 纸本墨笔

纵231.7 X横58厘米 北京炎黄艺术馆藏

清 郑燮 《甘谷菊泉图》 纸本墨笔

纵189.6厘米,横49.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清 郑燮 竹石图 旅顺博物馆藏

郑燮 《墨兰图》 扇页 故宫博物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名作】郑板桥兰竹作品欣赏
当郑板桥遇见石涛~兰竹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郑燮)二十幅精品佳品绘画作品赏析
扬州八怪:郑燮 绘画选
郑板桥神作竹影墙
历代名家绘画作品集锦(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