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的今天——1866年8月19日,左宗棠在福建设立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1812 — 1885 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一位在清末面临外族侵略,不奴颜媚骨,敢于抵御外侮的杰出爱国者。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中的得意之笔,也是中国近代抵抗外侮史上(除抗日战争外),中华民族难得一见的胜利。这一壮举不但为全体中国人所赞叹,也得到外国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 1890 年,美国人史密斯在他的著作《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评论道:“左宗棠的‘农垦大军’彻底完成了它的使命,其伟绩可以这样评论:在任何现代国家的史册上都是卓著的。”

左宗棠的部下和朋友杨昌濬曾赋诗一首歌颂收复新疆的壮举,诗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改造了唐诗《凉州词》中的佳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一幕是:西征的清朝大军沿着夹道成荫的“左公柳”,把春天带到边塞,让春风吹拂到玉门关外。

左宗棠也是中国近代洋务派之一。左宗棠通过多年对西洋各国的研究,知道西方列强并非只求通商这么简单。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失去的不仅是各通商口岸的大部分经济收入,更有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外交主动权等各项国家主权。左宗棠以为之所以出现这种令人不堪、引以为耻的后果,究其本源是因为国家的懦弱和贫穷。因此,自强求富才是结束这种羞辱的根本之道,而最直接的自强求富之法就是兴实业,夯实国家经济基础。为此,左宗棠等有识之士便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走出了一条发展洋务运动以求国家自强富裕之路。

左宗棠选择的第一项实业就是开创船业,而促使他作出这项决定的,便与海防直接相关。因为列强就是凭借坚船利炮从海上打开中国大门的,中国的外侮首先就自毫无抵抗力的海防开始。列强可以骄横恣肆,就是因为他们有船炮作技术支持。为此,在寻求自强的途中,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仿制轮船。他认为兵船“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因此继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设江南制造总局之后,于1866年6月25日奏请购买机器,募雇洋匠,在福州设厂试造轮船。

正是在左宗棠强烈要求下,清政府迅速批准了兴办近代造船厂的计划。1866年8月,左宗棠选择在福州马尾山下购得民田100亩为厂基,并聘请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督,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局设在闽江马尾山下,故亦名“马尾船政局”。他一面从外国订购造船机器、轮机和船槽等;一面聘请西方工程技术人员。同时,设立“求是堂艺局”(即后来的船政学堂),以培养本国的造船和驾驶人才。不久,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特推荐“久负清望”的沈葆桢出任“总理船政”,他自己也表示“身已西行,心犹东顾”,一直关注着马尾船政局的建设。马尾船政局终于成为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造船厂,“为中国制造肇端之地”,亦可谓“中国海军萌芽之始”。

在这之前,法国人已经在浙江宁波建了一家船厂,还生产出3艘炮船。由于经营出现问题,法国人打算将这家船厂卖出去。他们听说左宗棠想在福建创建船厂,便托人去游说左宗棠。他们提出,购买船厂的价钱好商量,唯一的条件是法国人需要时,允许他们使用。左宗棠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宁愿白手起家创建一家船厂,也不愿外国人插手,以免受制于人。事实上,这也是左宗棠创办洋务运动的一大原则。当然,白手起家创建一家船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资金还好说,朝廷拨付了47万两银子作为启动资金。闽海关每月提供5万两银子作为常年经费,福建省税厘局则提供船只的保养经费。难的是技术,左宗棠本人从没接触过船舶制造相关知识,国内也没有相关有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所以还是只能依靠外国人。

左宗棠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福州船政局的正监督,德克碑则为副监督。左宗棠亲手制定《船政章程》,明确了正副监督的权限。除了正副监督之外,还聘请了30多名洋人技师。为了防止洋人技师利用“治外法权”来抵抗福州船政局的约束,左宗棠与日意格就此进行了约定,让他们放弃“治外法权”。左宗棠通过这些举措,保障了福州船政局的正常运行。后来,他卸任闽浙总督,奉命率部进入陕甘进剿捻军,船政大臣一职由沈葆祯接任。

1869 年,经过船政局四年的不懈努力,第一艘中国自建轮船“万年青”终于下水试行成功,并且驾驶员皆为中国学员。一路向北,直到开进天津,“万年青”的成功试水,打破了各方以为中国不能自建轮船的妄断,引得中外看众一片惊呼,“诧为神助”。左宗棠于西北闻讯,激动不已,他的第一项洋务终于为国扬威了。到 1873 年,沈葆桢在任 8 年一共制造舰船 15 艘。可惜的是,后来这 15 艘舰船由于中法战争,全部毁于一旦。

福州船政局一直经营到 1907 年,因为“管理不善,经费支绌”而暂停,至此共造船 40 艘。历经数十年,福州船政局在一片反对声和诸多阻挠下顽强开建,最后以斐然的成绩为中外人民展示出中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虽然后来它终究还是没落了,但它的意义更多是在于它的开创性,不仅带动许多开明人士纷纷投入独立自强的洋务运动当中,更唤醒了国人自强救国、实业兴国的爱国心,为腐朽没落的晚清增添一色异样的光泽,在中国近代抵御外侮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尾造船厂:曾经远东第一船厂,建国前走向了没落,如今枯木逢春
马尾造船厂:历百年风雨载强国之梦
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珍品福州船政成功大清御赐金牌|船政|沈葆桢|西泠
壮哉,船政之旅!
左宗棠心比天高 为何三次亲自要求一个人出山做官
大清海军的落日辉煌(转帖连载176)——大清帝国马尾船政局造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