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罗斯油画大师列宾3幅晚年作品,充分体现用笔跳跃,充满律动感

罗斯油画大师列宾晚年的作品在技法上较之前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画面上直接看出用笔更加跳跃、自由,对人物形象更具概括,充满律动感,富有表现力。富有动感的笔触往往以厚重的颜料扫过或者堆砌在画面上,形成厚重的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到一些“表现主义”的影子,然而列宾作品中的“表现主义”和现在所说的表现主义流派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表现”是笔触具有的表现力,是对描绘对象概括的直接性,更主要的是他的作品总会传达出强烈的现实意义。

1878年列宾自画像

列宾在他的中众多肖像画稿也是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对人物性格进行准确的概括,这样跳跃律动的笔触在画家后期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1905年10月17日的游行》《果伯克舞》《多么辽阔、自由》等。

其中《多么辽阔、自由》描绘了春天到来,冰雪融化,浪花飞溅,青年男女牵手欢快的场景,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这幅作品中,列宾使用比较厚重的笔触去堆积出大海的形状,让画面更有律动感,很好地反映出了大海惊涛骇浪的动势,偏暖的白色颜料堆砌出浪花的形状,可以看到这里有众多零碎的,点线结合的笔触,十分灵动、跳跃,使画面更具艺术张力,与《黑海上的游民》中大海的描绘方式如出一辙,浪花的颜色更为丰富,这一时期的作品受到了印象派光线色彩的影响,并且具有一定的浪漫气质。

▲列宾《多么辽阔、自由》1903,布上油画179cm×284.5cm,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藏。

《1905年10月17日的游行》描绘的是在沙皇颁布宪法后,人民上街欢呼庆祝的场景,但这里作者其实是用了讽刺的手法,展示了一群无所作为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刚一接触愤怒的人民大众就远远地躲开了革命,这里的用笔同样是十分厚重、飘逸,人物的面部表情随着跳跃的笔触显得更为夸张。

▲列宾《1905年10月17日的游行》1907,布面油画184cm×323cm,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藏。

列宾在1927年创作的《果伯克舞》笔触更为豪放、跳跃,色彩更为鲜艳,画面上哈哈大笑的哥萨克人跳的就是果伯克舞,画面中呈现出一种旋风式欢快的音乐节奏感。这种处于运动状态的人物,尤其是动作幅度较大,翩翩起舞的人物形象及其难表现出来,但是列宾就将这样状态的人物通过富有节奏感的笔触完美地再现了。整幅画面笔触肌理痕迹十分明显,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笔触交错重叠,中间人物服饰上厚重的黄色颜料点缀在画面之上,凸显了一定的装饰性。列宾使用大量的黄色、红色颜料,富有流动性的笔触勾勒出人物旋风般的舞步,在画面中营造出一种热情奔放的氛围,这也是列宾在描绘欢快、热情的场面时常用的表现形式。

▲列宾《果伯克舞》1927,布面油画184cm×323cm,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掉笔触,平涂之美
梦幻甜美总相依——雷诺阿的艺术世界
粗犷、生动的笔触赋予画面的美感油画作品
他毕业于著名的列宾美院,画作被写进列宾美院的教材中,作品视觉冲击力满分!
丹青先生绘画作品选集
人物肃然生动,油画笔触干净准确,列宾,当属第一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