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老照片】--9529--三十年代的上海人是怎样生活的,真实照片记录历史

图中拍摄的是虞洽卿路繁忙的街头。虞洽卿路就是现在的西藏中路。1936年,虞洽卿的七十寿辰暨旅沪五十五年纪念活动举办,宁波同乡会在西藏路宁波同乡会大楼为他庆祝。工部局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决定将租界最繁华的道路西藏路重新命名为“虞洽卿路”。1943年,这条路又被更名为西藏中路。不过虞洽卿是“海上闻人”,旅沪宁波人的杰出代表,所以“虞洽卿路”虽仅存7年,许多老人仍喜欢称西藏中路为“虞洽卿路”。

1937年拍摄的老上海鸟店。上海花鸟市场里赏鸟的人常常比肩继踵,鸟店销售以百灵鸟为主的北方鸟类,鸟笼多为圆形。主要经营卖鸟、鸟笼、鸟食缸等,抗战后期,鸟店春天以卖鸟卖鸽子为主,秋天以卖蟋蟀及养蟋配件为主。

街头拍摄的老上海养鸟的人。养鸟,是老上海人的生活习惯,是老传统。一般人年纪大了以后,社交圈越来越小,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少,整天无所是事,对身体健康不利,而养鸟正好能怡情养性,欢喜养鸟的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主要是不孤单,人老也怕孤寂。

1937年拍摄的上海街头上匆匆忙忙的人潮。图中的自行车、汽车、人力车展示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出行方式,还有大都市生活的紧张氛围。

图中拍摄的是上海苏州河边热闹的公共码头。苏州河是连通富庶江南地区和上海海上贸易的河道。开埠之后,苏州河打破了以往的宁静,变得越来越拥挤、繁忙。南北货、洋货从上海入港,沿吴淞江,过运河,入长江,发往内陆各省。

1937年在河边拍摄的带行李出行的一家人。从图上可以看出那时人们装行李的除了包袱就是木箱,出趟门很不方便。

图中为1937年从高处拍摄的一处上海居民区。宽阔的马路上来往的行人并不多,但整个地区看起来也有跨时代的感觉。那时的上海租界比较繁华,就连普通居民区也有着普通城市难忘其背的生活水平。

1937年拍摄的上海的汽车。民国时期被称为“世界汽车的博物馆”。各种汽车广告见诸报端,如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上海是当时最时髦的城市。当然能买得起汽车的,无外乎达官显贵、富豪商贾。

图中拍摄的是图中爱国的学生宣誓抗日的场景。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虽然上海与东北远隔千山万水,但上海的民众立即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潮。上海80万工人强烈要求国民政府立即抗日,9月26日,各界市民举行了抗日救国大会。上海学生也表示要求共同奋起“抵抗那不共戴天的日本帝国主义”。

一群爱国学生在军队驻扎的城隍庙门口示威场景,上面的条幅翻译过来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图中拍摄的是1937年上海建筑工人施工的场景。三十年代的上海大部分工人都加入到以青洪帮为代表的帮会中。因为当时的国共双方都在致力于发动工人运动,但随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使国共双方尤其是国民党难以向工人提供必要的保障,而帮会则迅速填补了这样的空白,更加速了工人"入帮"的进程。

图中拍摄的正在工作的两个人,小编找了好多资料没搞清楚这是在做什么,有资深了解的朋友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求解惑!

图中是维修工正在修理路口的红绿灯。上海马路上的红绿灯始于1919年8月,上海第一座红绿灯出现在上海法租界的霞飞路、圣母院路、金神父路交叉口。白天黑夜均可使用,避免了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不过早期红绿灯仅有红绿二色,没有中间过渡的黄灯。

图中拍摄的是正值抗日期间街边的民家画报,一位扛枪的士兵正在缓缓走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照片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旧照
似水流年老照片
养鸟养生歌
老上海的旧照片
关于上海的老照片
老照片: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家报馆,工作不紧不慢,看上去非常轻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