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一生云游四方,53岁开始学画,终成一代传奇画家

他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五十岁开始学画,由于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书法功底,终成一代名家。

金农《花果册》

2009年12月19日,有着“扬州八怪”之称的金农的《花果册》在杭州拍卖会上以3976万元的价格创下西泠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金农 73岁作《自画像》轴

纸本,墨笔,纵131.3cm ,横59.1cm

金农(1687—1763年),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

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著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

金农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因排行二十六,自称“二十六郎”。幼年时,家里还比较富裕,所以他从小便有机会读书求学。金农天姿聪颖,早年读书于学者何焯家,与“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比邻,又与吴西林同时,与号称“浙西三高士”交往熏陶,更增金农的博学多才。

|交友广泛,云游四方

乾隆元年(1736)受裘思芹荐举博学鸿词科,入都应试未中,郁郁不得志,遂周游四方,走齐、鲁、燕、赵,历秦、晋、吴、粤、终无所遇。

金农交友广泛,上至名门公卿、富豪巨贾,下至卖浆引车的贫民百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他交友还有一种怪脾气。他瞧不起的人,不但话不投机半句多,而且报之以白眼,更别想求得他的诗文字画。而对要好朋友从不以穷富贵贱取人。

在金农众多的朋友中,一个就是当时寓居扬州的郑板桥,两人喜欢一起“杯酒言欢,永朝永夕”,“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郑板桥曾说“杭州只有金农好”。他俩除了有共同的人生观、艺术观外,个性脾气特别相投,常常出入秦楼楚馆,酣饮金农中年游历达十五年,足迹踏遍半个中国。

因生活所迫,50岁的他拿起毛笔绘画,厚积而薄发,浓厚的学养使他下笔不凡,他不死守临摹古法,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家,不愿与人相同。人们称他是“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

| 坎坷半世,四壁皆空

金农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在困苦时也不得不依赖贩古董、抄佛经,甚至刻砚来增加收入,也曾托袁枚,求写彩灯,王昶撰《蒲褐山房诗话》记述金农,“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尝不熙怡自适也”。

金农晚年穷困潦倒,尽管不能排除社会原因,但也有属于自身的缘由。金农的收入也颇可观了,结果老来却弄得四壁皆空,无钱入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由于金农的身世,他以卖字卖画为业,难免把商业习气带入艺术领域。许多慕名求索者又非知音,不少作品明显有应酬之嫌,甚至有“师藉门生卖画钱,门生画亦赖师传”,“图成幅幅署髯名,浓墨刷字世便惊”的情况,并由此引发出“金农无画论”之争。

夫人去世后,70岁的金农移居到西方寺的一个小院。在西方寺居住的最后几年,是他绘画创作的爆发期,绘画题材从传统花卉走向山水、人物、马、自我写真,直至佛像,无所不画,无所不见的开创性,达到前所未有的大境界。1763年9月,金农在西方寺逝世,终年77岁。,弟子罗聘经长途跋涉把他的棺木运往杭州,埋葬在故土黄鹤山。

1763年9月,金农于扬州佛舍去世,享年77岁。次年9月,由他的好朋友杭世俊集资、罗聘扶柩将他归葬于杭州临平黄鹤山。

金农作品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53岁开始学画,终成一代传奇画家
金农|五十岁开始学画,终成一代名家(130幅)
拒当公务员,终成一代绘画大师——格里姆肖
亨利·卢梭 | 50岁追梦的小公务员 终成一代艺术大师
金农|五十岁学画,终成名家
此人木匠出身,命途多舛成“北漂一族”,耳顺之年终成一代巨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