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老照片】-1万-7531- 100多年前的日本人种改造理论,分析得头头是道,你怎么看?

据《后汉书》书记载,东汉光武帝时期,日本派遣使者前来朝拜,刘秀帝敕封其为“倭王”,日本成为汉朝属国。

因此在一千多年前,日本人一直以“倭人”自居。“倭”有矮小的意思,据墓穴中挖掘出的大腿骨估计,古代日本人的身高基本在160以下。

江户时期,日本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1853年开始,西方的坚船利炮让日本人认识到国家的落后,并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开始向西方学习。

高桥义雄的人种改良,就是在日本长期的自我否定中,渐渐流行下来的。

人种改造

由于居住环境多自然灾害,日本是一个危机感极强的国家。早在唐朝,中国优于日本的人才发展和先于日本的经济文化,就已经让日本人有了人种改造思想的苗头,并在宋朝付诸实践。

他们派遣有教养的贵族女子到中国“度种”,以求得到优秀的基因,实现人种改良。

到了近代,由于战争背景下,日本的“人种改良”计划并不突兀,毕竟也算富有“经验”。

19世纪,欧洲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获得当时世界上较为发达的社会和军事力量,通过战争征服了大部分日本人,使日本产生自卑,陷入对欧美文化的狂热崇拜中。

而欧美在入侵亚洲的同时,将人按肤色分为三六九等,自创了“种族歧视”的说法,使得人本人产生了一种精神扭曲,将自己视为精神白人。

高桥义雄的老师福泽谕吉在日本大力宣传西方文化,使高桥义雄深受“脱亚入欧”思想的影响,反思日本落后原因,并把其归咎于人种落后。

高桥义雄认为,日本人的身材、体格、智力、文明程度及生活习惯都落后于西方,进而导致国家落后。

在众多偏执思想的影响下,高桥义雄全盘否定日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渐渐萌生了改良人种的想法,得到大多数日本名流的支持。

二战后,日本战败,西方气焰日益嚣张,日本更加积极地鼓励日本妇女向驻扎地在日本的美国大兵借种,实现民族基因优化。

除此之外,高桥义雄在《人种改造论》中提出:要让日本人种变得强大,习俗和遗传都要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影响日本人口基因的一些客观原因和传统陋习。

日本矮小的原因

阿伊努人曾掌控岛上三分之一的地区,是日本土著民。他们的平均身高不足160厘米,身材矮小,血统影响着日本人的客观生长规律,所以古代中国将日本命名为“倭奴国”。

日本地区土地可种植面积小,资源匮乏,肉类以鱼为主。但在后来佛教传入日本,天皇就禁止食肉,致使日本人在营养上严重缺失,影响到身体发育。

以上,就是影响到日本人身材发育的客观因素。而在高桥义雄看来,加剧日本人身体发育的原因不止这些,还有其他认为陋习需要改正。

  • 近亲结婚

日本早期对于血统和家族关系十分看重,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婚姻习惯,影响到后代的客观发展条件。

日本人将中国的文化学了个遍,但受思想格局的影响,往往在理解上会有所偏差。如“父母在,不远游”,古代日本将这句话牢牢地套在了子女的婚姻前提上。

早期日本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大多不会跳出“亲属”关系链,认为对象要找的越近越好,农村择邻里,工商不出藩。这样的“就近原则”,常常会出现一个村的人往上三代可能是一家,到最后大多数人之间都有血缘关系。

在此前提下,延续这种婚姻习惯必然会出现近亲结婚的事例,遇到遗传学上的大问题。

在古代日本,近亲结婚几乎是普遍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多智障、残疾和其他隐性疾病,这样的基因一代代遗传下去,影响到下一代生长发育是必然的结果。

  • 早婚

和古代中国一样,古代日本也是传统农耕社会发展过来的,家庭劳动力尤为重要,所以会通常出现普遍早婚现象。

由我国的历史可知,在封建社会时期,基本在女子十六岁嫁人生子,清朝提前到14岁,而日本某些地区,女子最早十三岁就可以嫁人生子。在这个时期,女子本身身体发育都还不完全,过早的怀孕生子除了给自己带来身体上的负担之外,还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阶级观念

古代日本的等级较多,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秽多、非人等,皇室对皇室、贵族娶贵族,公家和贱民之间等级森严,各个阶层之间一般不会通婚。在那个时候,两亲联姻一般都会先考虑家世血统,其余自身发展和其他身体条件基本不在选择范围之内。

这样的自我蒙骗式通婚,如果遇到对象本身不健康或怀有其他疾病因素,那么自然会对后代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长此以往,问题也只会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多重影响干扰的情况下,日本人的总体身体条件出现的弊端,在近现代逐渐显现出来,通过对比造成的自卑和自我否定充斥着整个日本民族。所以,高桥义雄的人种改造想要实现,就必须得先改掉这些习惯。

改造措施

知道了影响人口质量的症结所在,高桥义雄针对性的提出了改造意见。

改善饮食,从营养上弥补先天带来的不足,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体发育总会趋向更好。1954年,日本将“给食”营养午餐作为义务教育的一环,写进了《学校给食法》条例中,到现在,日本学生每天都要喝一杯200-400毫升不等的牛奶。

戒掉早婚、近亲结婚的陋习,同时将提倡与西洋人杂婚作为人种改良的核心。二战期间,在日本天皇的授意下,日军开始逮捕苏联、蒙古、中国、美国的壮年男子,让他们与日本女人发生关系;日本战败后,又将目光放到驻守的美国大兵身上,要让他们沦为配种的工具。

所以,1945年以后出生的日本人,很多都是“混血”后代。高桥义雄的理论有一定的建设性,饮食和通婚习惯的改变长期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据统计,1900到1955年,日本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等体格指标,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这其中,基因混血的影响有多少,并没有可供参考的科学证明。

日本人需要自信

在这里,我们不评说日本人口改种计划的优劣,毕竟牵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太多,无法真正做到跳自我框架去做分析。但有一点很明确,从殖民主义中滋生出来的人种改良,从根本上看,是一种病态的观点。这源自于自卑,是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不自信。

一个民族和人民的发展好坏与否,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外在表现形式来判断,精神文化内核十分重要。

比如我国上下五千的历史沉淀,成就了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大国情怀和文化内核,走出国门,我们依旧有底气说,自己是一名黄皮肤的中国人。

所有推动历史变革的条件,在最大程度上其实都是人为,所谓:风动,幡动,实则心动。

参考资料

《高桥义雄与严复的“人种改良”论比较》 焦润明; 焦婕

《明治日本的“人种改良”与学校体育》刘春燕; 谭华; 季浏

《浅谈日本人的危机感》杜君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多年前的日本人种改造理论,分析得头头是道,你怎么看?
19世纪,日本提出“人种改良”计划,与西方白人通婚,结果如何?
为什么日本皇室公主长得不漂亮 原来与这个陋习有关!
听过 动物改良?水果改良?但听过“人种改良”?
日本人写的三字经,你觉得如何?
日本: 将与西方白人杂交, 实现人种改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