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心|这些二维码“有毒”

                        

近日,有不法分子冒充交警贴“违停罚单”,

并要求车主通过扫一扫“缴纳罚款”,

实则钱转账进了骗子的口袋。



小编提醒广大市民不法分子的套路可不止这一招,为了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小编整理出了其它四种二维码陷阱,并真诚的告诉大家:

扫码需谨慎!

扫码需谨慎!

扫码需谨慎!


01

二维码陷阱:罚款型  


惠州有车主在车窗上看到“违章停车单”,单子底部附有一个二维码,如果车主扫二维码进入,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200元的转账界面。该手段比传统诈骗有较强的迷惑性,群众容易上当受骗,社会危害相当大。




安全提醒:全国所有地区均未开通在罚单上扫描二维码直接缴纳违章罚款的服务,广大车主不要通过二维码支付任何“违章”费用!


正确姿势:交警部门开具的违法停车告知单中会详细记录,一、发证机关、违法车牌号码、种类及车辆类型;二、违法时间、地点、违法行为、罚款金额以及处理地点等内容;三、处罚地址、执勤单位、执勤民警及单位盖章。


02

二维码陷阱:礼品型  


金小姐在超市购物时,被一个推销人员拦住,向其推荐一个不知名的品牌,称“扫二维码”就能免费赠送商品。金小姐心想,举手之劳不要白不要,便顺手扫了。不曾想,几天内金小姐手机内的某支付工具上的账户被一扫而空,近千元的钱财不翼而飞。




安全提醒:犯罪分子利用了人们爱占小便宜的心理,通过各种方式诱导受害者扫描自己提供的二维码。受害人在不知情的状态下登录预设网站自动下载木马病毒,导致个人信息、网银密码被窃取。


正确姿势:面对扫描二维码打折优惠促销等活动信息,要提高警惕,不要见“码”就扫,应当在手机上安装防病毒安全软件。


03

二维码陷阱:利益型



谢女士在路边的一台ATM机旁看到了这样的一条广告:“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免费赢取百万大奖”,广告下面还附有一张二维码。谢女士顺手用手机扫描了一下,并按照提示下载了一款APP软件。但是没有想到,没过一天她的信用卡上万元余额就被盗刷了。




安全提醒:现在有些犯罪嫌疑人使用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将黑客病毒程序链接在二维码上,利用这些二维码,诈骗分子会将手机木马病毒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可能已经传到他人手中。


正确姿势用户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在扫二维码前,应核实其来源,选择正规的途径及商家发布的二维码,不要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切勿冒然输入个人账户、资料、银行卡号信息等。


04

二维码陷阱:帮忙型  


王女士QQ上的好友让加一下他的微信,加上微信后,朋友给他发来一个二维码,说是扫描二维码帮忙刷一下淘宝店的信誉,还能得到10%的佣金。王女士按朋友操作步骤输入了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不久后发现微信钱包里的6000多块钱已经被转走。




安全提醒:这种绑定着病毒和木马的二维码,一旦扫描后,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密码等隐私信息会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


正确姿势:不要轻易通过扫描二维码访问网站、提交个人信息,在必须扫描二维码时,最好选用专业扫码工具。



05

二维码陷阱:拉粉支持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心,这些二维码有“毒”!
避开陷阱 这四类二维码不要扫
【提醒】别再被骗!识破十大网络陷阱,否则钱包很受伤
二维码骗局频发 “见码就扫”易破财
盲目扫描二维码藏安全风险
账户密码泄露钱被转走 如何保护手机银行安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