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展览
(2010-06-04 11:58:07)
转载▼
标签: 杂谈
看了个全国书法展,因我是门外汉,所以也说不出什么,看看热闹而已。
上小学时其实有大字课(那时不叫书法课),在米字格上也写过不少“風,飛,家”(老师说:写好“風,飛,家”,不中状元中探花。)和“永”字八法等,可都就饭吃了,所以现在写字如狗扒一般,甭说别人,自己看着都别扭。
写不成就欣赏吧,也不成。只听说过老师讲真草隶篆,二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到底是为什么就是大书法家,究竟好在哪里我是一概不知。。。。所以就仅剩看看而已了。
展览很大,林林总总有好几百幅,楷书极少,隶书,魏碑基本没有(以上三种书法写起来都费功夫),流派更少,就是行草居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急功近利的心态。
可也是,由于书法这东西很特殊,古代大师把字都写绝了,一部《三希堂法帖》就已经让现在的“书法家”很尴尬了,弄不好就画虎不成,难啊。
中国书法犹如中国诗词。现代的诗人生不逢时,无论你怎么努力,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章回小说如同高峰横在你前边,尚未动笔心里先发虚,只好哼哼唧唧的来几行中国内容,外国N行诗的体裁来忽悠了,可怜走投无路啊。
所以尽管是全国书法大展,看起来也很平平。
一些人不甘,另辟蹊径,剑走偏锋,想闯出一条新路,这次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这次我主要拍的是这样的作品,贴在后面供大家欣赏。
其它大部分比较规矩的就不介绍了。
也不“评论”了,没那刷子。
据说是两个书法界的名人写的,可惜我忘了是谁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不知为何斜着写。
  
陶渊明《桃花源记》  字和布局都拘谨,给人乱糟糟一片的感觉。狂草不“狂”,就没什么意思了。远者怀素,近者毛泽东都比这好看多了。
周敦颐《爱莲说》——石鼓文,今人多不写了。
下图是书房,太简陋了,缺的东西太多了。
长桌上好歹应有古砚一方,旧铜水注一只,旧窑笔格一架,斑竹笔筒一个,旧窑笔洗一个,糊斗一个,水中丞一个,铜(或石)镇纸一条。
左边应放小木床一张,床下放脚凳一条,床头边放小几一张,上放古铜花尊或者哥窑定瓶一只,有花的时候将瓶里插满鲜花以收集香气,平时则将蒲石放在上面以收集清晨的露水,使眼目清爽。或者放鼎炉一个,用来焚烧印篆或燃香,冬天放暖砚炉一个。
墙壁上应挂古琴一把,中间方长条木几一张(木几以江浙云林的木几最好)。墙上挂画一幅。书室中只有两类画可以挂:山水为上,花木次之。或者挂用来供奉的名画、云霞之中的山水、神像、佛像也可以。木几旁放炉一,花瓶一,匙箸瓶(即筷筒)一,香盒一,这四样东西的种类、档次有着很大的差别,仅凭博学高雅的人自己选择。但四者之中的炉具,则只有汝炉、鼎炉、戟耳彝炉等三种最好,炉的大小一般要求炉腹的直径不超过三寸。花瓶应用胆瓶,花觚是胆瓶中最好的,其次是宋瓷鹅颈瓶,其余的不可以用。墙壁上合适的地方,可挂一壁瓶,四季插花用。座椅则可摆六张吴兴笋凳,一把禅椅,旁边摆一拂尘、一搔背(搔痒用)、一棕帚、一竹铁如意。
书房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诗经旁注》、《离骚》、《左传》、《百家唐诗》、《三才广记》等书。
书法字帖方面,楷书则排列《钟繇荐季直表》、《黄庭经》;隶书则排列《夏丞碑》、《石本隶韵》;行书则排列《李北海阴符经》、《云麾将军碑》;草书则排列《十七帖》、《草书要领》、《怀素绢书千文》、《孙过庭书谱》等。
其他闲散方面则可排列《草堂诗余》、《正续花间集》、《历代词府》、《中兴诗选》等。
以上这些书籍都是长期需要阅读的,所以也是书斋中的必备之书。画卷方面,则可收集旧时作者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或者名人贤士的墨迹各若干幅,用来充实书架。如果没有什么事扰乱心神,人应该经常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说的挺热闹,其实都是我从网上DOWN下来的,我没这些知识。
《小石潭记》
意境书法
正气如虹
古诗二首
抱一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地做琵琶陆做弦,哪个敢弹?——篆书联
 
大唐将军宫
朱德群写张继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倒有点狂草的意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
朱德群写陶渊明《归去来辞》
焚风祈雨——甲骨文书法
我的手机号码
句从月腋天心得,辞在花间马背成。
展厅布置还不错
就介绍到这里吧,没多大意思。
*****************************************************************************************************************************************************************
下面这几张就是开玩笑了,是我家人写的。谈不上书法,划拉的字吧。
这是父亲划拉的字    他好金石,所以不时要小篆一下。
父亲属猴儿,这是他自己镌的生肖章和写的字。
父亲尽管学的是化工,但他的字还是挺有根底的。
 
哥哥划拉的字    他称自己的书房为“三与庐”,就是“与人为善,与世无争,与时俱进”。他好舞文弄墨,其实他是学理工的,字是我们三个儿女里写得较好的,他学的是赵孟頫,差得远。我老伴的爷爷写赵字比他强多了。他的金石也还可以,但不如老爸。
 
这是老哥的硬笔字
这是老伴爷爷的字,很有功底。 
细部
母亲晚年抄的《红楼梦》诗词,已大不如年轻时了。
我为什么找这样一个看不清楚的扇面来作为我划拉的字贴上呢?原因特简单,真是难为情,我写字是狗扒拉不如,难以入目,所以以此来搪塞。再说,也是半字半画,仿的是徐冰的《析世鉴》。内容是郑板桥的《恨》。看不大清楚吧,那就对了,您就别看了。
老姐的字比我强的有限,我这里也没有她的字,因为她现在跑出去玩儿,不在北京,所以就罢了。
真的不懂书法,所以勉强成篇,谬误之处敬请指出,我这里先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典摆设
明朝人书房的九大标准
古典书房的九大标准
书房绝配!集历代草书雅联!
明代文人书房的八大标准
打扮成一个旧文人-----明朝人书房的九大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