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大学的立场看学科评价与排名中的缺陷
userphoto

2019.09.08

关注

作者:宣勇

关于大学与学科的各类评价与排名榜单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服务的目标人群。站在大学的立场上,从促进学科发展的取向审视目前的大学学科评价与排名,有三方面缺陷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对于评价对象“学科”这一概念认识的不一致,导致评价的不准确性与排名的非可比性;二是对于评价对象“学科组织”本体的忽视,导致评价结果的效用大大降低,不能实现以评促建;三是对于评价对象“学科”在本科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学科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上的缺失或偏差。

关键词:学科评价;学科排名;缺失

 “高等教育正处于排行榜的时代”。[1]无论是大学评价还是学科评价都热衷于将评价结果以排名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直观而富有冲击力,能起到鲜明直接的比较作用,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或争论,进而影响大学的声誉及利益,因此不仅为评价机构所热衷,也容易受到大学的普遍重视。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排名可以追溯到1900年亚历克·麦克莱恩在其《Wherewe get our best men》报告末尾所附的各大学所培养的精英人才数量榜单。[2]美国最早的大学排行榜则可追溯到190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詹姆斯·卡特尔在其著作《American men of science: a biography dictionary》中的各大学师资力量排行榜。早期的大学排行榜多以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的形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内部流传,得到大学校长、管理者、教授和学者们的关注。将大学排行榜引入社会公众视野的则要归功于《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规模的空前扩张,人们的入学需求和各界对大学质量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张,因此各类大学排行榜在世界各国不断涌现,数量日益增长。据不完全估计,目前全球有58个国内大学排行榜,19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共计77个大学排行榜。[3]

从学科评价看,无论是国外的评价机构如泰晤士高等教育(THE)、QS全球教育集团、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还是国内的评价机构如上海软科(ARWU)、中国管理学科研究院(武书连)、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邱均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等,所开展的学科评价都是按照学科(或专业)领域、门类对大学进行排名。尽管有的评价机构强调自身的非排名目的,如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评估”以聚类的方式将得分相同的学科归为一类然后进行公布,但实质上仍是一种排名。

大学排名是一种较直观、较简单的大学评价方式。评价目的的确定是进行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是评价目的的具体化、行为化和可操作化,因此,评价指标是进行科学评价的关键环节,其可靠性和科学性决定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排名质量的核心是排名方法,而排名方法的核心是指标选择。[4]任何一种测量、评价方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大学排名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就是源于评价指标。因此,大学排行榜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是指标体系的设计,包括指标选取、权重设置和评分标准确定。不同的指标体系将直接影响到各大学最终的分数与排名,决定了大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也决定了排行榜的公信力和认可度,是维系排行榜生命力的主要因素。

自2015年国务院陆续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并遴选了一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以来,巨大的资源牵引及影响力引发了我国大学学科竞争热潮和建设高潮。在此背景下,学科排名被奉若圭臬。进入世界学科排名前列被认为是学科进入世界一流的标志,进入国内学科排名前列被认为是学科进入国内一流的标志,政府将学科排名作为衡量大学学科建设绩效的标准,大学将学科进入排名前列作为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而其中某些学科排名尤其受到重视。

有研究者对部分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或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梳理,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将进入ESI排名前1%或1‰作为学科建设目标,还有的大学在相关文件中直接指出“一个学科是否进入ESI世界前1%,是衡量该学科是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重要参数,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数量也是评估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之一”。[5]人民网曾发布一则新闻[6],其中对若干省份的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进行了梳理,从中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省份将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作为本省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不仅是一流学科建设,还有的省份在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等建设的政策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学科进入国际评估排名前列的目标,如江苏省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要“力争使高校学科整体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际评估排名前200名、若干优势学科进入同类学科国际评估排名前100名奠定基础”[7],并在《关于开展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考核验收的通知》中将“对本校某学科领域进入ESI最新排名全球前1%作出最主要贡献”作为重要成果验收标准之一,不断强化排名在学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也作为评价大学学科绩效的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政策,如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将“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前1%”作为申报“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求。从研究上看,不少学者也将不同大学排名作为评价学科建设绩效的标准来评判大学学科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科建设的建议。

有学者指出:“以学科评估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实现了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制度性同构。高校中的评职称、定编制、圈重点以及各种政策倾斜和人、财、物的资源配置,都通过以学科评估导向的学科建设名义来进行,因为这样很简单、很便捷、很有效率”[8],而学科排名将学科评价转化为若干指标、数据,更是符合管理诉求。但这种简便的方式是否能科学地指导大学学科建设以提高大学学科水平?从结果而言,将学科排名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可能造就的是一批数据上一流的学科,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学科,在这里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学科指那些能产生对应国家社会需要的重大创新成果,培养一流人才,引领社会科技文化进步的学科。

毫无疑问,各类评价与排名的榜单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服务的目标人群,站在大学的立场上,以促进学科发展的取向审视目前的大学学科评价与排名,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于评价对象“学科”这一概念认识的不一致,导致评价的不准确性与排名的非可比性。

我认为学科概念可以从全球、国家和大学三个层次上分别加以界定。从全球视角,学科是知识的分类体系。是一种人为的划分,这种划分就是知识管理的需要,便于探究、整合、传播、应用和同行评价,是“形而上”的。学科具有系统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发现的功能和价值,一方面,学科提供一定逻辑保存已有的实践知识。第二个方面,学科是依据一定的逻辑结构来规范知识增长的一种分类体系。所以,学科首先是一个知识分类体系,知识无国界,这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学科概念。

从国家的视角,学科是一种制度安排。福柯(Michel Foucault)将学科指向规训,他认为学科主要表现为一种规训制度,是生产论述的操控体系和主宰现代生活的种种操控策略与技术的更大组合。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种社会的规范。[9]华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在福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科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存在。他认为“学科作为一种制度的存在实际上是社会控制与轨调制度的一部分”。[10]学科中隐含着三种制度性要素:知识等级与社会等级之间的制度性耦合、学科精英间围绕知识活动而产生的联系与专门化的学科组织与机构的出现。[11]大学、学会、基金会、评审、期刊、出版等等都是国家制度安排的结果,既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必然受所在国家政治制度与学术传统的制约,反映出国家意志,体现每个国家不同的学科制度特征。

从大学的视角,学科是知识劳动的组织。是大学依据知识的分类体系而建立起来的知识劳动组织,是“形而下”的。知识的增长从何而来?这些知识的增长必须有人不断地在这种知识分类体系下进行知识生产,大学就是这样的机构。学科组织是以知识的发现、整合、传递和应用为使命,以学者为主体,以知识信息和各类学术资源为支撑,依据知识的具体分类在一定的知识劳动平台上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它是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若此,大学的学科建设建什么、评价什么就显而易见了。大学的学科评价是对一个组织的评价,所谓组织是一个有使命、结构、制度、资源等构成的共同体,应该有清晰的组织边界和组织分工、组织规模,不是虚拟的存在,评价对象的组织边界模糊,会导致大跃进时代“亩产万斤”的状况,聚全校之力,堆积、拚凑学术产量,容易造成评价的不准确性与排名的非可比性。

二是对于评价对象“学科组织”本体的忽视,导致评价结果的效用大大降低,不能实现以评促建。

大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依据相关标准对高等教育整体或者个别机构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和界定,从而据此提出整改措施和发展目标的过程。[12]评价是有导向性的,是指挥棒,评价也有“体检”的作用,对于组织进行体检并诊断其目的也在于对现状认识之后的改进。由于对评价对象“学科”这一概念认识的不完整、不统一,目前的学科评价很难有一个以评促建的功效。在这一方面,目前的专业评价显得更为科学和完备,无论是合格评估还是审核性评估,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要达到以评促建,首先得搞清楚学科建设建什么的问题。就单个大学的学科建设而言,显然不是建设知识形态的学科,而是建设组织形态的学科,因为完善和增进整个知识体系的学科建设是全人类学术共同体的责任,不仅仅是某一个大学的责任。每一个大学不可能说其使命就是建设某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大学的学科建设只能够围绕某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劳动组织,为这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完善、增进作出贡献,我认为,大学的学科建设其实是学科的组织建设,建设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也就是说现代大学的学科建设不仅包括学科学术产出的增进,还应包括学科本身组织的建设,因此,学科建设水平不仅包括学科学术产出的水平,还应包括学科组织发展的水平。

显而易见的是现有的学科评价中“忽视了对于学科组织本身这个‘体’的评价,现在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科‘功用’的评价,主要从外在的、显性的角度来判断,比如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中间当前关注较多的是学科的科研水平……而当下又是非常片面地注重高水平论文,从过去的SCI到如今的ESI,成为了我国大学学科评价的唯一标准,简单地以论文发表作为学科评价指标,是不全面的也是值得警惕的”。[13]当前以学科排名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评价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学术产出水平和状态,但是由于缺失对学科组织本体的关注,使得大学难以找到相对比较中差距的根源所在,因此常常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期行为或投机行为,基于以上判断,我认为学科评价要以提高学科组织发展水平为取向,建立“体用”结合的评价体系,“不但要关注学科这个细胞的功能发挥好不好,也要关注细胞组织本身的健康水平”。[14]对学科“体”的评价主要针对这几个方面,包括是否有清晰的学科使命,学科的研究方向是否集聚,是否有合理的学术梯队,是否有优秀的学者,是否有明确的学科制度,是否有良好的学科文化,等等。学科通过确立明确的学科使命,在使命驱动下围绕使命优化学科梯队,争取资源搭建学术平台,开展知识劳动,学科的制度与文化起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学科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学科组织的评价既要对学科构成要素的状态有所评价,也要对学科组织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只有高水平的学科要素高效率的组合运行才能产出高水平的知识成果。

三是对于评价对象“学科”在本科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到位,导致评价指标的缺失或偏差。

对于学科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地位,在现有的学科评价中存在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割裂论,认为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无关,学科建设就是加强科学研究,学科水平的评价就是论文的评价,就是SCI,现在升级版就是ESI,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认识。现在很多人在讲学科建设的时候,大多是从科学研究水平来谈学科建设的。所以,有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把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相结合,使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专业建设成为有机统一体,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15]这也出现了类似“一流大学应有一流本科教育”“本科教学是大学的根本、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迫切需要”“本科教学是一流大学的灵魂”“重视本科教育: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等呼声。

第二种倾向就是等同论。在学科水平的评价中纳入了本科教育质量。某一个评价体系中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模式。尝试引入在校生和用人单位调查,更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学质量与毕业后职业发展质量。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把这些直接作为学科水平的评价等同。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是多学科(知识结构)也是多因素(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是一个单一学科的作用,还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说哪一个学校哪一个专业出来的毕业生特别优秀,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但是从个体来说明是单个学科的水平表征,我认为缺少一种逻辑上的联系和依据。如何测量学科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水平,应该从学科与专业的相互关系中去考察。

专业教育是本科人才培养当中最重要的实现形式。我十分赞成潘懋元老先生讲的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有什么样的课程组合,实际上就决定了它是什么样的专业。所以专业建设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的供给。首先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定位,决定了他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是什么样的。同时,怎么来保障专业教育的达成度,那就是课程供给是否能保障有质量的课程内容。那么,学科与专业的联系在哪儿?我认为是课程把学科和专业联系在了一起。课程是知识整合的结果,知识整合是学科在知识劳动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专业中的课程就是由学科来供给的。事实上,一个专业需要有很多的学科来支撑,来提供课程。所以,我们不能说由某一个学科来办某一个专业,学科与专业不存在这样一一的对应关系。学科提供课程的数量、质量,应该是评价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跟国外大学教学水平的差别作比较,实际上就是课程总量和质量的差别。我们的学科要为专业提供课程,这是学科的重要使命之一。学科在本科教育中的主要责任:高质量地供给专业所需的课程,并高效地传递有效知识。所以,学科在专业建设中要承担起这四大责任:第一,发现并整合有效知识:就是要提供课程和教材。第二,教师在课堂中高效地传递知识:重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第三,为本科生的科研参与提供条件:思维训练、参加学科竞赛。第四,对学生进行学科文化的陶冶,大学精神就是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上,学科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学科文化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价值与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判断,我们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系统地研究分析了当今世界上有关于大学、学科评价与排名的代表性榜单,从大学的立场出发,针对学科评价与排名中三个方面的缺陷,提出了六个“不等于”,就学科评价与学术评价、学科评价与大学评价、学科评价与学科诊断、指标调整与评价完善、数据客观与评价科学、多方评价与多元评价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辨析,以求教学界同仁,以期引起共同深入的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大学跻身世界高校前200强
最新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浙大占三强席位!6所高校进国际前200
为什么是这些学科入选“双一流”?中外第三方评价作用不可低估
中国一流学科发展之质量
最新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百强出炉
袁广林:我国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发展性评估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