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称失智成老人走失主要原因
保障失智老人权益社会救助体系待完善
发布时间:2016-10-10 07:52 星期一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法制网记者 廉颖婷

  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里,不时会看到寻找走失老人的消息。这些寻人消息的背后,所透露出的无一不是家人的焦急与无助。

  10月9日,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天,民政部下属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

  调查显示,全国走失老人一年约在50万上下。失智,成为老人走失的主要原因。

走失的老人

  今年7月1日,一条“寻找汉中市中心医院走失的老妈妈”的信息刷爆汉中的朋友圈。

  据老人的女儿王女士介绍,母亲李惠琴今年68岁。7月1日早上,母亲陪父亲到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检查身体,因为一个检查项目需等较长时间便先行独自回家。

  “等了好长时间都没回家,我们就慌了,立即发动亲戚朋友上街寻找,一直没找到。”王女士说,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有时会犯糊涂,平时都是家人陪同出门。

  7月2日下午,经过网友接力和警方多方寻找,走失老人终于与家人团聚。找到了走失的老人,家属和老人抱头痛哭。

  失智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患有失智症的老人通常认知功能退化,失忆、失语,严重时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症就是失智症的一种。

  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国际阿尔茨海默协会发布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5年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约有990万例新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平均每3秒钟就有1例。预计到2050年,全球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将增加至1.315亿人。

  据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刘红尘介绍,全国失能失智老年人超过4000万。以北京市为例,需要护理照顾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有60万人左右,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曾经走失或多次走失过,其他的失智老人也存在走失的风险。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顾问专家、白皮书执笔人熊贵彬副教授介绍说,调查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约有25%的老人会出现再次走失。同时,白皮书数据也显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过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

  熊贵彬表示,在发达国家,老人走失主要是由于失智造成。我国的老龄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老人走失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失智是一个主因,但人口流动带来的疏于照顾和老人贫困,也大大加剧了走失风险。

家庭的无奈

  与失智老人走失同样令人忧虑的,还有失智老人的日常护理问题。

  “就看着她一点点萎缩,一步步走向死亡,你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身为医生的周兴一脸无奈。

  她,是周兴的母亲。

  作为北京市一家三级医院的部门主任,面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周兴能做的与普通人一样有限。

  大概六七年前,母亲花7万元买回一台单人衣柜大小而又毫无实际作用的蒸疗仪器,当时周兴觉得母亲有点“老糊涂”了。

  之后,他慢慢发现,一向谨慎的母亲变得特别容易“被忽悠”,总是花重金购买明显是骗局的保健品。老人还开始出现幻觉,经常说,已去世的老朋友来看望她,还常常沉浸于几十年前的某个场景中,分不清现实与回忆。

  再往后,周兴的母亲开始忘记所有人的名字,只记得一直陪伴在身边的老伴。慢慢地,周兴的母亲不再言语,也懒得行动。

  在尚能下床的2014年,老人终日坐在轮椅上昏睡,饮食起居都要依靠儿女和护工24小时的看护。

  这是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不得不经历的痛苦过程。而这,还不是全部。

  周兴说,他也曾经想过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按照我妈当时的情况,我们首先考察的就是养老院的医疗水平。”周兴说,“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那些医疗水平可以比得上医院的养老机构,大都是两个甚至几个老人挤在一间很小的房间里,就像医院的普通病房,这样的环境太压抑了。”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周兴去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一家养老院考察。“建得像大观园似的,的确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但价格让我们望而却步。仅入住的担保金就要120万元,普通家庭哪能承受得了?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房间稍微宽敞一些,有专业医疗人员做简单医护工作的养老院,一个月起码一万元”。

  钱是一方面,更让人郁闷的是,当听说老人患有轻微阿尔茨海默病时,90%的养老院都拒绝接收,“即使愿意接收的,我们交了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排上队”。

有效的对策

  今天发布的白皮书,对加强老人走失的防止、救助和查找提出五方面建议:

  在防止老人走失方面,不同地域采取不同措施。如在人口流出地,地方政府应协同社会组织准确评估当地留守老人的生活和照顾状态,探寻各种防止老人走失的有效办法;打造全国统一的寻人网络平台;在全国救助站全面建立警务点,并连通警方的人口信息和户籍网络光缆,由驻站民警协助查找走失人员信息;建立110和救助站的链接;向社会详细公布各城市救助站的具体位置,尤其是向一些专业电子地图公司报告位置等。

  事实上,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开始了上述举措。

  2015年9月,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2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规定逐步为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

  今年1月7日,北京市召开民政工作会议,提出年内将为全市有需求的失智老年人配备1万个防走失手环。

  在上海,民政部门已经在虹口区探索失智老人佩戴GPS定位装置的试点。据介绍,老人戴上这一装置后,如果离家超过一定范围,装置将主动给老人的子女发送短信提醒。一旦发现老人走失,子女可以靠GPS进行定位。

  对于失智老人的护理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去年8月初,针对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工作开展的情况,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专门率队进行了调研。在对此次调研作最后总结时,王建军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

  “‘长期照护’是把原来属于医疗护理的基本生活护理和一部分非治疗性(即目标在于维持和缓解)的护理、康复服务从医疗服务中分离出来,成为属于社会服务的‘长期照护服务’。”唐钧说,目前中国正在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单独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应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当然,也是一个超级大系统。“好在中国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和问题的严峻化,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么恐怖,还有一个至少5年至10年的‘窗口期’。在这5年至10年中,如果我们做好充分准备,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有可能安然度过。”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认为,失智老人走失具有双重社会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和公共服务风险。他建议,建立健全相关的追责制度,强化家属责任的硬性约束,因为走失的失智老人直接责任人是家属。此外,国家应有“兜底设置”:通过科技手段帮助找到家属,通过救助体系能确保生命安全。

  法制网北京10月9日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平均每天走失1370位老人
当你老到忘了世界,用什么来爱你 09
把父母送进养老院行吗?黄渤的一句话撕破了1000万成年人的体面……
凌晨三点,我院一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翻墙走失后...
防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走失,随身应携带三种以上定位信息 | 搜狐健康课·精编
如何避免老人走失?预防空间定向力障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