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服用他汀药物后,出现肝功异常及肌病咋办?

?

服用他汀药物后,有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肌损害等不良反应,此时如何应对、处置,便是临床医生需要掌握的。


作者: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王建华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诸多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虽然可以显着减少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但却不能显着减少大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人的大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LDL-C)升高密切相关。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把降低LDL-C作为首要的治疗目标。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首选药物,在预防心梗、中风,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方面的作用远远超过其他各类调脂药物。但服用他汀药物后,有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肌损害等不良反应,此时如何应对、处置,便是临床医生需要掌握的。


发生肝功异常的处理方法


  肝功能异常是他汀类药物使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大于3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约0.5%~2%,多发生在开始用药后的3月内,呈剂量依赖性。使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时,较少发生肝功能异常;在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时,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及早发现、及时减量和停药是防治老年人发生他汀相关肝损害的关键。在多数情况下,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转氨酶升高若不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多不需要停药,可减少他汀的剂量或换用其他小剂量他汀,同时密切监察肝功能,若转氨酶无进一步升高,降脂药物可以继续服用。如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应停药并加用保肝药物治疗;转氨酶正常后,可选用其它种类的他汀。发现肝功能异常后,患者必须及时就诊,积极寻找有无诱发肝酶升高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发生肌损害的处理方法


  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损害的发生率是1.5%~3%,依据症状轻重可表现为:①肌痛或乏力,不伴肌酸激酶(CK)增高;②肌炎、肌痛或乏力等肌肉症状伴CK增高;③横纹肌溶解,有肌痛或乏力等肌肉症状并伴有CK显着增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常有尿色变深(棕色)及肌红蛋白尿,并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老年人的肌无力、肌痛等症状常难以与老年性骨关节和肌肉疾病鉴别,需要根据肌酶的变化确定诊断。部分患者有轻至中度的肌酶升高,虽无肌肉症状,也不能排除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肌酶升高,如创伤、剧烈运动、甲状腺功能低下、感染、原发性肌病等等。


  服用他汀后出现肌肉疼痛、肌无力或发现肌酶异常时,患者必须及时就诊,积极寻找有无诱发肌酶升高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继续用药。通常,肌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应立即停药。升高小于正常上限的5倍,将他汀类药物减量或换用其它种类他汀,同时密切监测CK、肾功能和尿常规变化。


  肌病多发生在使用大剂量他汀或与其他药物合用时。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环孢霉素、部分抗真菌药等药物合用。


本文为“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他汀类药物有这些不良反应!
常用的调脂药物及安全性
他汀类降脂药『提示语』
“他汀”虽好,服用也不能高枕无忧
他汀降脂药安全吗?
他汀的不良反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