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着没事摸摸脉搏,或许自己就能发现疾病

摸摸你的脉,说不定就能提前发现疾病。

作者:吴立群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吴利群教授指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当经常摸摸自己的脉搏,只要简单掌握不同状况下的脉搏频率和节奏,就能帮助你提前发现疾病。

  心房患上“抖抖病”血液淤滞成血栓

  房颤,通俗来说就是心房颤动。吴立群教授说,心脏跳动节律在正常情况下一班是60-100次/分,但是房颤时心房的频率是300次-600次/分,可别以为这种加快能帮助血液更好的流通,这种“颤”意味着心房跳得不规律了,两个心房不工作了。

  试想一下,原先由心房心室共同完成的任务,在房颤发生时只能由心室单独完成,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房颤患者的心房就像患了“抖抖病”,这种极不协调的“乱颤”,超过了正常心跳的上限,使得心脏失去了有规律性、有节律的收缩舒张,以及正常的排血功能。最终所造成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心脏不能很好地舒张,从外面抽回血的时间短了,泵出去的血自然也少,大多数的血都积在心脏里,容易引起心衰。第二个结果就是心房不收缩了,血流处于一个很淤滞的状态,红细胞、血小板就很容易沉淀下来,变成定时炸弹——血栓。

  吴立群教授表示,血栓这个看不见的定时炸弹会在某一天突然掉落,如果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就很容易堵塞血管,阻断脑部供血,就会导致脑卒中,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中风;如果堵在肾脏里面,就叫肾栓塞;如果堵在肠系膜血管,就造成肠系膜血管栓塞。

  可以说,房颤是脑卒中这头“猛虎”的诱饵,会将脑卒中的风险提高5倍。鉴于房颤有一定的隐匿性并不容易发现,对此吴立群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该定期摸脉搏,发现脉搏强弱不等、节律紊乱,并且脉搏次数少于心跳,就要怀疑是否患有房颤,建议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等检查,捕捉到真正的房颤。

  大多数房颤引发的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

  针对房颤预防中风的抗凝药分两类,传统的抗凝药如华法令在使用后需频繁到医院验血调整剂量,如果稍不留神剂量没有掌握好那么药效就无法很好的达到,此外日常饮食对其药效的影响也比较大。

  新型的口服抗凝药无需频繁验血监测,只要在开始用药时做一次常规的检查,随后半年进行回访即可,此外它的效果也不会受到食物影响,从几方面都能更好的帮助患者坚持治疗。

  吴立群特别提醒,选择房颤抗凝药应注重所选择的抗凝药对缺血性脑中风的预防效果是不是好,药物能否持续24小时稳定地保护房颤患者免于中风威胁,以及它的安全性,不要只图一天一次用药方便。服用抗凝药时可采取一些小技巧,如以整杯水服下,如果是达比加群酯可与食物同时服用等,以减少和消除消化不良、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

  除了药物的抗凝外,吴立群还提到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包括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射频消融通过穿刺股静脉,送入消融导管到心房,医生通过导管“放电”对心房的异常部位进行消融,从而可以实现心脏的电路改良。与传统的射频消融相比,冷冻球囊消融在消融的同时,可以做到不破坏组织的基本结构,因此理论上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要远低于前者。不过,由于技术特点所限,目前冷冻球囊消融主要应用于阵发性房颤的消融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规范治疗防卒中
夏季留神“失控的心跳”
房颤会让脑梗风险直线上升?该如何抚平这颗“忐忑”的心?
给房颤卒中打个危险分
房颤让卒中风险高5倍!该如何抚慰“忐忑”的心?
为什么房颤患者要抗凝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