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科还是内镜?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决策

近日,我们运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了一例复杂的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病人。LSTs究竟是什么病?ESD又是什么新技术?


来源:镜然天下v余金钟

作者:Dr.Yu


LST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肠腺瘤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概念最早于1985年由日本学者工藤提出是指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主要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为侧向发育型肿瘤。实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肠腺瘤。它的定义包含三部分内容:1.直径大于10 mm,2.生长方式为侧向发展而非向深层垂直生长 3.形态包括颗粒性与非颗粒型。从定义便知:这是一种形态学命名,包括良性与恶性病变。LST好发于结肠及直肠,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日本报道的癌变几率为8.4-52.5%。


评估:染色/放大内镜与超声内镜



染色/放大内镜使粘膜凹凸面积有无颗粒增生更加明显,便捷范围更加清晰。不但能帮助诊断,并可对其进行分类,并观察腺管开口,对其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放大染色内镜下腺管开口根据工藤分为5型。而LST的腺管开口,几乎均为IIIL(长腺管型)和IV型(脑回型),少数表现为IIIs(小腺管型)。表面LST均为肿瘤性病变,性质为腺瘤,多数为绒毛状,少数为管状腺瘤,一旦看见V腺管开口要警惕恶变发生。这些观察对于进一步处理是很有帮助的。


超声内镜检查对LST5主要帮助是帮助判断是否已恶变,恶变浸润范围对其治疗方法有极大参考价值。大肠壁在超声内镜下分5层,其第三层高回声是粘膜基层明显标志。如果已经恶变,范围在第一、第二层,说明是局限于粘膜层,一旦突破第三层,均说明有粘膜下层的侵犯。这对于决定手术还是内镜下治疗很有意义。


决策:手术还是内镜?


由于LSTs癌变几率高,因此必须进行干预。采用什么方法干预?目前通常有两种方法,外科手术、内镜切除。由于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生长方式的特殊性(侧向发展而非向深层垂直生长),因此多可通过内镜切除。对于良性的LST,应选择内镜切除;对于已经癌变的病灶,如仅局限于粘膜层,可通过内镜方法切除,如已经浸润至粘膜下层,内镜切除还是手术切除存在争议。一般认为,粘膜下层,即SM1,超声下在第三层粘膜肌以上,如活检钳咬提,粘膜下注射,有抬举征,内镜下空气变形试验,即在吸气时病变有变形太高征象,认为可在内镜下切除,其他均应手术治疗。因为一旦浸润粘膜下,可出现淋巴及血行转移,故需作根治性手术。


病理标本的取得:活检还是整块切除?



但问题在于,术前的活检结果是否可靠?活检结果并不能代表整个病变性质,因为,LSTs癌变往往是灶性的。尽可能多、尽可能深的活检是提供准确率的选择,但是这会因为导致粘连,将给内镜切除术带来困难,同时还有引起肿瘤细胞扩散之担心。因此,目前的策略是,采用包括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超声内镜等多种方法进行尽量准确的术前评估,如考虑为良性可能性大,或者即使有局灶癌变但是没有浸润,则首选内镜切除,根据内镜切术标本的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追加手术。如术后病理为良性,即为治愈,定期复查即可,如有局部癌变,但标本的切缘没有发现癌细胞,则不需追加手术。如果癌变,切缘有癌细胞,追加手术进行根治。


内镜切除方法:EMR还是ESD?



LST是非常平坦的肿瘤,用传统息肉摘除的方法无法切除,故在内镜下需做粘膜切除法(EMR)和粘膜下剥离术(ESD)。如果LST直径小于2 cm,均可采取内镜下EMR方法切除,大于2 cm可用ESD或分片粘膜切除法(EPMR)。因为LST往往病灶范围较大,切存在癌变可能,因此尽量采用ESD治疗。


ESD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属于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手术过程包括标记(有时可不做标记)、粘膜下注射,切开,剥离,创面处理。ESD可对病变作整块切除,能够彻底切除病变,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总体来讲,结直肠病变的ESD,整块切除率高,复发率较低。



风险与控制


ESD虽然是微创手术,但也存在固有的风险,主要是出血和穿孔。出血的预防,一是要在术前停用抗凝药物,二是在术中及时预处理血管,术中活动性出血均可通过电凝、止血钳等有效控制。对于迟发性出血,仍可及时通过内镜止血。穿孔的发生与病变的范围及深度有一定关系, 如果手术范围较大、创面较深,可用钛夹及尼龙圈套将创面完整缝合起来预防穿孔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穿孔,也可及时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创面闭合。总之,这些并发症均是可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肿瘤已占据肠腔四分之三,他却没有任何感觉
6毫米的肠息肉,竟然癌变伴转移?——了解一下这种极易漏诊的息肉——LST
日本大肠ESD/EMR指南学习(1)
一文读懂LST的诊断和处理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与内镜治疗进展
202307综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的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