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究针灸对“酒客”病的防治

探究针灸对“酒客”病的防治

郑霖勃,陈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

【摘要】运用中国传统针灸疗法预防和治疗好饮酒之人过饮而所得的“酒客”疾病。笔者认为该人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日常生活中伴随着各种弱势症状,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现代生活中因不予关注,常成为其他内伤杂病形成的源头。本文根据中医治未病理念,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时期,揭示“酒客”病应从肝胆、脾胃、湿热论治,治法着重于疏调肝胆,清热利湿,并分别提出戒酒,伤酒调养以及酒后养生三种不同方法,以揭示对于过度饮酒的亚健康人群,防病于未然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针灸;“酒客”病;防治

 

酒客源流

早在汉代张仲景时期,《伤寒论》就有“酒客”一词:“酒客者,酒性湿热,所谓胃家湿热甚者 [1]”。其中所说酒客,谓好饮之人,而好饮之人所得疾病,谓“”酒客病也。长期好饮酒醉之人,过量饮酒会耗伤精气,散失真元,致人早衰。

 

认识 “酒客”的病因病机——湿热蕴结中焦
酒毒湿热,其气辛散剽悍,易走窜脏腑,化火生痰、耗气伤阴。早在金元时期,李东垣认为:“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2]”。嗜酒及过度饮酒之人,湿热蕴结中焦,伤及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气机壅滞而影响肝气条达与疏泄。引起肝脾失调、络脉失和、胆热郁蒸,肝胆疏泄不利,形成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症状。
另一部分湿热体质人群由先天引起,属于禀赋湿热型人群,该群体因素体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运化不足而易生内湿。这类人群因酗酒、熬夜或者心理应激这三个外界诱导因素也将出现肝胆疏泄不利、湿热内蕴的症状,刺激素体向湿热体质症状的表达及转变。
按年龄分层:青壮年因体质良好,正气充足,一般以湿热为主;中年因脾气渐虚,运化不足,易聚而生痰,使湿热兼夹痰饮;老年因元气虚甚,导致虚实夹杂,气血失和,正虚邪恋,导致气滞血瘀,甚至同时夹痰饮、水湿于夹血瘀。因此,嗜酒及过度饮酒的亚健康人群,其体质以湿热为主,兼夹它证,在防治过程中当辨证审查其标本虚实。
 

酒客的弱势症状

现代医学较为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却极少意识到该人群的弱势表现。这里的弱势表现指亚健康人群出现的轻微不适症状,这种症状较容易被医护人员忽视,但恰恰该弱势症状便是疾病的暗号,甚至成为引起疾病的源头。湿热人群在临床会见到各种弱势症状如烦躁易怒、口苦口臭、脂溢性皮炎、休息不能缓解的颈肩腰腿酸痛、脘腹胀满、大便质黏、尿浊色黄、女性白带增多、舌苔厚腻、脉弦等症状。还有“酒性之热损伤胃气,胃气水下行而出现心中(古代说胃常作心)懊侬而热或热痛,时欲吐。若痞塞中焦则不能食,腹满腹胀[3]”,“其病之状:头痛、发热、汗出、呕吐,乃湿热熏蒸使然[4]”,都说明了酒伤引起的伤脾症状,不欲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小便不利等,再者长期大量饮酒戒的酒人群会出现一种戒断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戒断后全身疲乏,软弱无力,呵欠,流泪,流涕,厌食,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精神抑郁的一系列瘾癖症状[5]

虽然这些并不是临床重要可靠的症状,但亚健康人群长期的弱势症状不仅隐藏了疾病的先兆,更与疾病互为因果,促进了兼夹证与并发症。作为医疗人员,应敏锐察觉亚健康人群,运用各种疗法如中医传统针灸疗法,使“酒客”病防范于未然。运用中医传统针灸不仅能治疗湿热导致的疾病,而且其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功效在防治亚健康“酒客”人群更加出色。

 

防治“酒客”

防治“酒客”属于中医养生“治未病”理论内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6],其中包括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

4.1  未病先防

通过戒酒防治酒毒对人体精气的损坏是最重要的防治方法。在戒除过程中患者时常出现戒断综合征,这些症状不仅对生理状态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对心理造成的压力容易让患者放弃戒除的信心。因此除了教育监督病人,使用针刺治疗戒断综合征对防治酗酒人群具有较大意义。根据戒断综合征出现的心理精神压力,针刺的良性作用能调和气血、宁心安神,平补平泻。降低对酒精的需求,缓解戒断症状,减轻焦虑、应激、失眠以及抑郁,使患者放松戒断心态,转移对酒精需求的注意力,同时增加人体日常生活精力,提高生活质量。

拟处方:百会、神门、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百会为督脉要穴,督脉主管一身阳经且内通于脑,不仅能调理全身阴阳气血,且镇静安神,又是足太阳经交会穴,能治疗足太阳膀胱经病候,减轻头项、腰背、臀腿强痛和重痛的膀胱经证;神门属心经原穴,即为五输穴之输,所谓“俞主体重节痛”,通过调整心经之脏腑原气,使患者宁心安神,达到解郁除烦,转移患者注意力;脾俞、胃俞分别为脾胃背俞穴,配合胃经下合穴足三里,所谓“合治内府”,三穴配合通调腑气,健脾和胃,提高食欲和生活精力;三阴交为足少阴、太阴、厥阴经交会穴,共调三经之气血阴阳,起滋阴和血,提高戒断者生活质量。

处方加减: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恶心呕吐加水沟、心俞、内关。水沟为督脉、手足阳明经交会穴,张景岳云:“千金云:此穴为鬼市,治百邪癫狂,此当在第一次下针[7],说明精神类疾病都可通过此穴治疗。心俞为足太阳膀胱经心之背俞穴,主治呕吐不下食,健忘[8]263,可针对呕吐及精神抑郁健忘。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从本经于胸中阴维脉。心包能“代君受邪”,此穴既能调理精神情志症状,亦能对全身气血的溢蓄起调节作用,故认为该腧穴能宁心安神,解除戒断中的精神抑郁或狂躁症状。头昏、腰膝酸软加肝俞、肾俞补益肝肾;因治六腑病症应多取募穴,对于腹痛、腹泻加大肠募穴天枢,胃经募穴中脘,二者调节肠胃,配大肠下合穴上巨虚调理肠腑,和胃降逆。

4.2已病防变——伤酒调养

酗酒者的湿热病机与肝胆脾胃最为密切,本病应从肝、胆、脾、胃四经论治,通过针刺疏调肝胆,清热利湿,调理阴阳气血。

拟处方:期门、日月、风池、膈俞、肝俞、胆俞、阴陵泉、太冲。肝之募穴期门为足厥阴、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胆募穴日月,为足少阳、足太阴经交会穴,二穴配用同治表里脏腑,不仅能清利肝胆湿热,疏导气机、解郁除烦,且能健脾利湿,调理一身上下气血。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处方配用肝俞、胆俞二俞穴,与上文二募穴形成俞募配穴法,使阴病行阳,阳病行阴,调节阴阳,加强疏调肝气胆腑之功;太冲为肝经五输穴之输,亦为原穴,目的亦为清利肝胆湿热,调和气血阴阳;风池为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疏调头部气机,醒脑宁神;阳陵泉为胆经下合穴,多泻其合,能帮助疏调胆腑。

处方加减:湿热夹阴虚用膏肓,治疗嗜酒之人湿热阴虚,虚火上炎证,对于膏肓古代医家是这么描述的:“膏肓俞无所不治,主赢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9]”。肺阴虚,加用背俞穴肺俞滋阴降火。若有风火犯肺,配足太阳、督脉交会穴风门祛风清热,《针灸大成》论述风门能治疗:主发背痈疽,身热,上气、喘气,咳逆胸背痛[8] 262-263。三穴配合滋阴清火、导热外出;湿热加气虚加天枢、足三里、脾俞健脾开胃、固本培元,气郁湿热加心包募穴、气会膻中。烦闷抑郁加手厥阴经络内关与任脉气海调理气血,解郁除烦;兼脾虚痰湿加交会穴三阴交、下合穴足三里、荥穴内庭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4.3  瘥后防复

防治方法多以清热、消导、攻下为主。膀胱经刮痧法,尤其是膈俞、肝俞、胆俞,三背俞穴搭配,起清热祛火,导热外出功效。刮痧疗法不仅起祛邪外出的治疗功效,还能起诊断作用。治疗后若见痧色鲜红,可知患者体质阴虚,予四花穴(膈俞、胆俞)温针灸益气滋阴,《针灸大成》用此穴常治男妇五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潮热,咳嗽痰喘,尪羸痼疾[8] 414。若阴虚夹气虚,则针灸疗效较差,宜考虑食疗等其他方法;若痧色青紫可知患者体寒,宜多灸;若出现黑痧为瘀必予点刺出血;隐痧者可予走罐加强;若患者不出痧者考虑为虚证,宜灸法补之,关元气海灸法,每2~3日一次。

总 结:

嗜酒人群体质湿热,兼夹其他内伤杂病。本文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探讨针灸具体防治措施,治法着重于疏调肝胆,清热利湿。归纳经验并分别提出戒酒,伤酒调养以及酒后养生三种不同方法。对于“酒客湿热”,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见解,会有许多不同的辩证方法与治疗方法,但大体都是在整体观念下运用治未病的理论意识。对于过度饮酒的亚健康人群,防病于未然较具有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刺加艾灸治疗耳鸣86例 - 针灸治疗 - 岐黄中医网
【针知识】排小便有利于黄疸的治疗吗?
肝胆湿热的症状
当父母的要知道:这种病不早治,会影响孩子一生!
酒是导致湿热的主要元凶
养生堂 肝胆湿热的症状有什么?简单学会自我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