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沧桑偏脸城——大晟编钟

  

文 | 曲清海

选自《沧桑偏脸城》


——


  2003年6月,梨树县文物管理所在打击文物贩卖行动中,收缴一只残破的青铜质编钟。据当事者讲,此钟来源于距离偏脸城东南四至五里远的昭苏太河河床上,文物管理人员对此地进行了勘察,并没有发现房屋遗址或者其他历史遗迹,故对此编钟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疑问。


  这件“大晟”编钟系青铜铸造,铜质一般、形式古雅,通体蟠虺纹,精美细腻,有锈斑,有裂痕。形状为椭圆形,身高21厘米,全高(编钟顶部铸有的双钮已断去)不详。口径最宽处19厘米,扁处13厘米,形体具有明显的春秋时期纹饰特点。正面中间铸有阴刻篆体“大晟”二字,两侧分别以钜形间隔,铸3行x3件乳钉,乳钉纹饰精美。背面正中铸有阴刻篆体“太簇中声”四字。两侧图案同上。铜唇边缘处有一行小字刻款,字迹模糊难以辨认。铜钟铭刻皆为篆字。


  此编钟的真、假姑且不论,但就编钟背后的故事简单叙述以飨读者。


  “大晟”二字,《宋史》中记载甚详。“大晟”是宋徽宗创制的音乐机关“大晟府”的标记。宋徽宗赵佶临朝执政之际,正是北宋王朝“日薄西山”之时,农民起义烽火连绵,女真、西夏外侵的压力日趋深重。在这种危急关头,昏庸无能的徽宗却“锐意制作,以文饰太平”,命文武百官重制新乐。“崇宁元年,诏宰臣置僚属,讲议大政。以大乐之制讹谬残阙……”1故设立乐器制造所和制作铜器的“铸泻务”,在汴京南郊设立一所规模宏大的铸造场。


  崇宁四年(1105)七月,铸“帝鼐八鼎”。帝鼐,也叫景钟或景阳钟,其特点是垂则为钟,仰则为鼎,身高九尺可容九斛,外饰九龙,并刻有长篇铭文,又特造九龙宫来安置它。景钟铜质极纯,音韵清越,是乐律之祖,只在皇帝祭天时演奏,其他新乐都需待它而定,所以新乐又称鼎乐。宋徽宗将其命名“大晟乐”,并自夸为“宋乐之始”,还下达诏书曰“今追千载而成一代之制,宜赐新乐之名,曰大晟。朕将荐郊庙、享鬼神、和万邦,与天下共之,其旧乐勿用。”崇宁四年八月,宋徽宗又亲制大晟乐记,用以夸耀自己治内修外的至德。


  钟上篆体“太簇中声”四字,意指音律高低。中国古代的七声音阶,为雅乐音阶,这是七声音阶中最古老的一种,又称之为古代音阶或正声调,它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偏音”而构成的。所谓“偏音”是正音的对称,意思是说,宫、商、角、徵、羽五声是“正音”,其他的音只是“正音”的变化,不是骨干作用,因此也叫“变声”。我们现称作偏音或半音。雅乐音阶的偏音有两个,一个叫作“变徵”(相当于升FA),一个叫作“变宫”(相当于XI)也就是说,与宫、商、角、徵、羽这5个正音相对的,是现代的C、D、#E、G、#A、#B;而编钟宫调系统和这几个音相对的是黄钟、太簇、姑洗、林钟、南吕、应钟。这样我们就清楚了,这个“太簇”,即为现代音乐中的D;但从某个角度打击,发出B的音高,可能是击打位置不同或由于一条长长裂痕所致。而“中声”二字,《宋史》载:“声谓黄钟也,黄钟即中声……是冬至祀天夏至祭地,常不用正声而用中声也。”“大晟乐”制成后列于崇政殿,使百官比较观览,当地试奏,“天颜和豫、百僚称颂”。后又把新乐颁行全国,不论公私乐队、歌场学校,均用新乐,一切旧乐都被禁断。不久又通令太学生,学习大晟雅乐,徽宗亲往检阅。


  大晟编钟如果是宋代所制,何以具备春秋战国时代的特点呢?宋徽宗其人知音好古,在制作大晟乐时,十分重视古钟的搜集和研究,不但注意造型,并且深入到音律和声的试奏考定上。大晟编钟的铸造,就是当时瑞州(今江西高安)出土的一件乐钟做样模铸成的。这件瑞州乐钟有铭文,“验其抱识、乃宋成公时”。宋徽宗原是以端王继承帝位的,他觉得“端”“宋”二字,是他做皇帝的征兆,所以使用这口乐钟作为铸造大晟乐的标准。大晟编钟之所以具备春秋铜钟特点,原因即在此。


  在铸铜工艺并不发达的北宋,为什么能够铸出这样精致而又合乎古代传统的乐钟呢?其一是“大晟府”制造所和“铸泻务”是中央官办工厂,它只求铸件质量好,而不计成本高低。另外与宋徽宗搜集研究这门“古器物学”也有很大关系。


  北宋在徽宗以前,曾出现过几位启蒙的青铜器研究学者,留下不少精湛著作。《博古图》《先秦古器记》《古器图》《考古图》等,图文并茂,考证严谨,使研究青铜器成为一种专门学科。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宋徽宗以皇帝的威权极力搜集,先得古铜器6000多件,最后累至25000余件,特建宣和殿,可以称作是一所世界上最早而且内容又最丰富的青铜器博物馆。大观元年(1107年),王黼据《古器图》撰成《宣和殿博古图》,是一本很有名的古铜器图谱。因此,宋代研究乐律和铸造乐钟,多用出土的周代乐钟作标本,这就比只据文字记载拟制的乐钟,增强了很大的传统依据和科学性。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两路南侵,汴京吃紧,于是关闭了祸国殃民的花石纲、各种土木工程和冗滥机关,“大晟府”也在这时被裁撤。几天之后,宋徽宗把帝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赵桓(钦宗)。靖康二年“金人索大晟乐器、太常礼制器用以至戏玩图画等物,尽置金营,凡四日,乃止”(《宋史》)。景钟大乐,同徽、钦二帝及他的宗族,以及北宋王朝历代搜刮聚积的珍宝财货、法器文物,“府库蓄积为之一空”,皆被金人掠走。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文化灾难。


  北宋皇家乐钟流落到金国后,多为佛教寺院所拥有。金代泰和元年(1201年)义州开义县(今义县开州屯)净胜寺,存有铜钟一口,相传是宋徽宗宫廷中流落出来的,被称为镇寺之宝,寺僧还特立“老钟碑”,告诉后人不得转卖。辽宁省博物馆现藏的晟乐“南吕编钟”,也是由北宋首都汴京皇家乐队的乐架上,辗转流落到东北边疆阿什河边的一座佛寺里。做了佛教乐器之后,又刻上了“上京都僧录官押”铭款。它一直流传在哈尔滨一带,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辗转归入省博物馆。


  “大晟编钟”口沿处的一行小字刻款,今虽辨认不清,但查旧史可知是金代著录。金代大定年间,女真统治者为了更多地剥削人民,禁私铸铜镜,旧有铜器悉送官,给其值之半。但唯神佛像、钟、磬等铜器,可以保存。泰和年间,官府专卖铜器,民间有的铜器须交官府检验,否则就以私铸处罚。根据这些推断,“大晟编钟”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也就是从北宋皇家中流落至金国才被刻上铭款的。但是,作为一城之主的“大当家”的,使用他人赠送的战利品,也一定要检验吗?


  “大晟编钟”究竟是怎样流落至梨树县的呢?是同徽、钦二帝一同“北狩”至此,还是单独被人从偏脸城中盗藏丢弃?是被掳艺匠故意砸坏抛弃于此,还是争夺时不慎落入河底?为什么钟钮毁去?为什么侧有裂痕?是河水滩涂滚迁这里压挤的,还是有人挖洞深藏?也许是女真的长官赏赐兵士,而兵士不屑,抛弃河中,这都有可能。



- 方志吉林 -
修志问道 以启未来

【微信号:fangzhijil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侯犺墓编钟的音乐考古
钟鼓之乐
曾侯乙编钟鉴赏
“大晟”编钟
开封:开封古代文明展(上)
“箫韶九成”:辽博聚焦中国古代音乐文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