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眠的应对



阅读心理健康文章、发表评论

咨询强迫、恐怖、抑郁等心理问题

 

  上次我们谈到失眠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1、总体而言,人的每天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婴儿每天至少要睡16小时,有的青少年每天可连续睡眠10小时,老年人的连续睡眠时间约4-6小时。2、在同一年龄段内,睡眠的需求又有个体间的差异。3、现代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睡眠节律有影响。如夜间照明使现代人上床睡觉的时间推后。除此之外,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健康状况也对睡眠有影响(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人刻意要求自己“今晚必须睡个好觉”的时候,也是他可能难以入眠的时候。因此,有失眠的人,首先要到医院排除一下躯体疾病,其次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对睡眠有过分的关注(包括是否存在焦虑情绪)。


针对对睡眠过分关注的人来说,有必要改变一下对睡眠的态度。第一、睡眠是大脑的一种状态,当大脑工作(兴奋)到一定状态(程度)的时候,大脑自然会进入休息(抑制)状态,睡眠是这种状态之一。第二、过分关注睡眠本身就是让大脑进入工作状态,从而阻止大脑进入休息状态。第三、放弃对睡眠的偏见,如“一直在做梦”(、“没有睡够8个小时”等等。其实“一直在做梦”(做梦说明睡着了);只要醒后头脑清醒,足够了,表明睡眠的质量高、需求少。


其它需要注意的是睡眠环境和作息习惯:

1、改变睡眠环境:

    * 卧室不要太亮;

    * 卧室温度适当低一些;

    * 降低噪音且要舒适;

    * 卧室不要放电视机;

    * 有人打鼾或你有不安腿当属躯体问题。

2、改变作息习惯:

    * 睡前放松(阅读、轻音乐、瑜伽等);

    * 白天适当锻炼;

    * 避免带有兴奋性的饮品,如茶、咖啡,可饮用豆浆、牛奶;

    * 不要用过量的酒精助眠;

    * 睡前避免进食,晚餐可提前;

    * 睡前冷水浴或凉毛巾擦浴利于入眠(提高褪黑素水平);

    * 睡前把要做还没做的事情写到纸上,不必留在脑中里;

    * 不要总是看表(会加重焦虑);

    * 想象一幅日出的静止画面;

    * 保持呼吸均匀;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建议去看医生。




  有心理问题的人,常常不能及时就医,或者是常常投错医生。这会直接导致:1、患者的痛苦得不到及时或恰当解决;2、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3、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

  希望帮助人们正确就医,请大家转发,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主题,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简介:胡宪章,医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的前身豫北医学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后赴美国分别在国立卫生研究院、walter Reed和大学精神科,从事精神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和生物学标记的研究,从事过神经元保护的研究。自1996年以来,还致力于强迫症心理治疗方法的探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文化特征,在临床实践中,创立了疗效显著的强迫症的认知-应对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获得一夜好眠
失眠最佳治疗方法
令人困惑的“神经衰弱”
健康管理:睡觉是一种养生
抑郁症,如何睡着?丨对抑郁患者的睡眠建议
如何才能有高质量睡眠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