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检查报告有“腔隙性脑梗死”,应该怎么办?

老张最近头昏的毛病又犯了,来医院做了个头颅MR检查,看到报告单上赫赫写着“脑内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坐立不安的老张第一时间来到神经内科门诊,反复确认自己是不是得了“脑梗死”。

我们仔细询问了老张的病史,除了头昏外,他言语清晰流利,并没有口角歪斜、手脚麻木乏力,所以给下了“无症状脑梗死”的诊断。

我们耐心地向老张解释脑袋里面陈旧的小缺血灶并不是头昏沉的元凶,但是仍需仔细筛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干预,防止无症状脑梗死发展为症状性脑梗死或痴呆。

那么,何为“无症状脑梗死”呢?很多老百姓会质疑“得了脑梗死,还能没有症状?”。其实,影像学片子上报的“腔隙性梗死、腔隙性缺血灶”并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脑梗死”。这些被统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脑部影像学检查时最常见的“偶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个老百姓耳熟但陌生的“无症状脑梗死”。

无症状脑梗死的危害性 

随着CT和MRI等影像检查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头颅CT和MRI已成为患者出现头昏、头晕、头痛等症状时的常规检查项目,一些机构也把头颅CT作为体检的项目。因此,在影像报告上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的描述也越来越多。而这些患者并没有出现肢体瘫痪、麻木或口齿不清等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这种情况被称为“无症状”或“静止性”或隐匿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目前大多专家称之为“无症状脑梗死”。

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这类有影像改变而无症状的“隐匿脑梗死”(SBI)患者是罹患脑卒中或认知障碍/痴呆的高风险人群。SBI发病率是有症状性脑梗死的10倍,易发生在老年人群。在总体老年人中SBI的患病率从8%-28%不等,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随着年龄每增长1岁,患病率增加0.3%-3.0%。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卵圆孔未闭等)、血液系统疾病和慢性肾病等均为SBI发生的高危因素。SBI是发生症状学脑梗死和痴呆风险增高的重要影像标志物,提示5年后发生症状学脑梗死的风险为3%-10%,高于健康人2倍左右。SBI可增加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达2倍以上。

如何预防隐匿脑梗死发生、进展

患SBI的朋友们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又将带来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

根据我国脑血管病专家们提出的《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的意见,在确诊SBI后,应立即进行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以及家族遗传史。具体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脂分析、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超声、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心脏超声、颈部和颅内血管CT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首先,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心脏病变、吸烟、情绪障碍等),是预防SBI、卒中和认知障碍的重要措施。

  •  血压的控制对预防SBI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监测血压,优先选用可减少血压变异性的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 伴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SBI患者,可在心内科、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使用抗凝药(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

  • 在是否应该接受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面,我国专家们的建议是:

1、如果您没有任何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等),仅仅是影像学上报了“腔梗”,可以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2、如果您是血管高危因素的SBI患者,需进行10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评估(framingham心脑血管风险评估表),如10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为6%-10%时,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对10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10%的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脑血管疾病;

3、如果是伴有严重性肾功能不全的SBI患者,建议使用阿司

      匹林预防脑血管疾病;

4、如果头颅磁共振DWI序列上可见新鲜病灶,则需要尽快前往神经内科,启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措施,规律接受降血压、抗血小板、降血脂等药物治疗。


总之,治疗危险因素是防止SBI发生,以及防止SBI患者进一步发生症状性脑梗死以及认知障碍和痴呆的重要措施。但是在临床过程中,专科医生应为SBI患者仔细的评估危险因素,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药物,导致过度医疗。

 

对于无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没有血管危险因素者,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在神经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基础疾病,制定科学的个性化预防方案,譬如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SBI患者们,一旦出现了口角歪斜、一侧手脚无力、讲话困难等症状,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以最快的速度到附近卒中中心就诊,争取在时间窗内采用药物或手术开通闭塞血管,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专家简介

蔡川,医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师从于国内知名神经病学专家褚晓凡教授。深圳市宝安区高层次人才。曾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3篇。

擅长:脑血管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头痛/头晕,癫痫,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睡眠障碍等常见神经科疾病的规范化诊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述评:加强重视无症状性脑血管病
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别忽视,这样防治帮助大
无症状脑梗死:无症状≠无害
专家述评:加强无症状脑梗死的规范化诊疗
【述评】加强无症状脑梗死的规范化诊疗
静息性脑梗死:无症状 ≠ 可以视而不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