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仕沛:再议《古今录验》续命汤]

——黄仕沛教授访谈实录

(一)源流

续命汤是林亿从《古今录验》一书中辑录而来的。《千金》《外台》以续命汤为名之方,不下30首。两书中治风之剂即使不叫“续命”,方中药物也多是类同“续命”。

(二)续命汤方证

续命汤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的附方,“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组方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续命汤方证以“中风痱”为“的证”,原文可以这样理解:

1.“中风痱”是“中风”的一种。

“中风”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如《千金方》:“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

2.方证理解

(1)“身体不能自收持”,指四肢肌力下降,肌张力降低。

(2)“冒昧不知痛处”,指感觉障碍。

(3)“口不能言”,指言语蹇涩,吞咽功能障碍。

(4)“拘急不得转侧”,指肌张力增高及伴发神经性疼痛等症状。

(5)“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指的是重症损及呼吸肌或伴发肺部感染。

3.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我们并不能将“中风痱”等同于脑卒中,续命汤的症状包括了吞咽、呼吸功能障碍,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从中医的角度看,我们也不能将“中风痱”等同于《黄帝内经》的“厥证”“痿证”。

当然续命汤也常用于中风偏枯者(脑卒中),但必须排除所谓阴亏风阳内动者。续命汤在治疗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在《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中已经列举了数个医案。这里我准备介绍一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洋博士曾向我讲述的,一个他运用续命汤治疗“脑干梗死”的验案。

刘某,女性,62岁,乃刘老师学生之母。2010年12月17日发病,患脑干梗死。住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饮水呛咳,语言不清,四肢功能障碍,搀扶下可勉强活动。初曾拟河间地黄饮子,服药1周,疗效不佳,便停服中药。由于是后循环梗死,害怕再次梗死危及生命中枢,医院要求患者仍留院观察,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没有任何改善。学生中途回京向刘老师细诉病情,并诉除上述情况外,患者前胸后背及腹部常年自感寒冷。于是处以续命汤栝蒌薤白汤

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北杏仁10克,川芎15克,当归12克,干姜15克,石膏30克,党参15克,天麻12克,石菖蒲5克,郁金15克,远志15克,薤白12克,全瓜蒌20克,法半夏20克,炙甘草10克。10剂,后自接服10剂。

服药2周后,患者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四肢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

关于肝风内动的问题,我在90年代观察了83例中风(脑卒中)患者的舌象变化。其中舌红绛者仅14例。其他均为舌暗淡、舌淡红苔白。且14例舌红绛者中,11例是属于病情较重的中脏腑病人,这其中又有9例死亡,而9例死亡病例中,脑出血者占6例,脑梗死者占3例,2例属大面积的脑梗死。红绛舌患者,可视为真阴耗损、风阳内动。但从比例上说,毕竟为少,大部分患者仍有续命汤的使用空间。故遇中风病者,断不应先入为主,开口便说是肝风内动。

(三)续命汤组成

1.综合唐前多首续命汤的组成观之,此类方的药物大致上由以下几类药物组成:

(1)辛温类:如麻黄、桂枝(桂心)、细辛、独活、干姜、生姜、附子、防风等。

(2)寒凉类:如石膏、羚羊角、升麻、生地黄、天冬、麦冬、石斛、地骨皮、黄芩、葛根、荆芥、防己等。

(3)养血活血类:如当归、川芎、芍药等。

(4)补气类:如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2.麻黄是最为关键的药物。

麻黄一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瘕积聚。”

(1)麻黄的六大功用:①解表发汗,②止痛,③平喘,④利尿消肿,⑤振奋沉阳,⑥破癥瘕积聚。

(2)续命汤用麻黄是取其温散宣通、振奋沉阳。

本方不能以麻黄汤、大青龙汤观之,而是以还魂汤为基方。

(3)续命汤用麻黄不在乎发汗,方后所云,“汗出则愈”,不同于表证的“邪从汗泄”。我认为“汗出”是服药后药力已到了“知”的程度而已。

(4)关于麻黄与北芪同用

续命汤加黄芪,亦是麻黄可否与黄芪同用的问题,这其实是毋庸多辨的。仲景书八方用黄芪,其中三方是与麻黄同用的:计有防己黄芪汤,方后喘者加麻黄;乌头汤千金三黄汤特别是千金三黄汤为“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的,实开后世中风用黄芪之先例,我就是受此方的启发,每于续命汤中加黄芪的。质疑续命汤加黄芪者,是基于续命汤是治风之剂,是大青龙的变方这一观点的。而我却以为此方实是还魂汤的变方,能振奋沉阳,故与黄芪同用而无碍。防己黄芪汤治汗出而肿,方后却云喘加麻黄。是取麻黄可平喘,而非取麻黄以发汗。乌头汤是取麻黄以止痛,也非取其发汗,故与黄芪同用而无妨。实为“在此方则取此长,在彼方则取彼长”也。

由此观之,中风的病因不一定都用“外风”来理解。从我们多例用续命汤的病例来看,都是迁延数月甚至1年多才用药的,以外邪、邪仍在表来解释也欠通。仲景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是以病情之轻重而言,并非邪之深浅而言。所以教科书把续命汤归入中经络之中,是埋没了续命汤的功效。我们几例用续命汤的案例都是病情严重,不应是中经络了。

3.麻黄与桂枝相配

仲景20多首麻黄剂中有14首与桂枝同用,其实主要是为了减轻麻黄致心悸的副作用,即佐制作用,而非单纯的“协同”作用。

4.麻黄配补益药

5.麻黄配清热药

6.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认为,麻黄中所含麻黄碱具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较大治疗量即能引起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特别是脊髓的兴奋。同时,麻黄碱可致汗出、心悸、烦躁,故仲景必“先煮去上沫”,主要是针对麻黄碱。

7.麻黄的用法、用量

麻黄的功用及发汗力取决于:个体差异(耐受性),绝对用量,服药方法,配伍。

(1)麻黄用于平喘我通常用6~10克。

(2)温通、发汗则15克以上,最重用过35克,每日2剂,即1日量70克。

(3)但耐受量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安全起见从小剂量开始,每天递增为宜。我通常每天(次)递增3克,至起效或不适便中止或退减用量。

(4)如病者服药后,烦躁不寐,可嘱咐病人中午12点前服药。

现代药理研究麻黄可致血压升高,但据本人临床所见,有高血压史的中风病人,服用续命汤后,血压变动并不明显。

(四)对续命汤方证的进一步理解

续命汤以麻桂剂为基方,在仲景方以至后世方中,有些含麻桂剂的方证似乎颇难理解,通过理解续命汤,让我们敞开思路,跳出前人窠臼,兹举几则以供参考。

1.《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而另一则曰:“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此方之麻黄、桂枝、生姜、细辛、附子振奋沉阳,也类续命汤之意。麻黄能兴奋脊髓神经,正如篇中曰:“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中所录续命汤通腑案,患者为恶性肿瘤腰骶椎转移,小便潴留,大便不通,以桃核承气汤、大承气汤治疗无效,改予续命汤合大承气汤,就是取其“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效。前文所述以桂枝去桂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案也是如此。

兹再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教授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急发痿证(格林-巴利综合征)医案一则,佐证此方与续命汤实有亲缘关系。

男性少年,15岁,因双腿软不会走路1天而入院。缘10天前由夜间露宿淋雨,尔后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咳嗽,经服中西药物,发热退净已3天。于入院前1天突发走路总欲跌倒,进而双腿软弱不能走路,翌日发现双上肢也力弱,手足发冷,四肢麻木,腰腿冷汗频出,气短心悸,舌苔白腻,舌质偏淡,脉沉迟。中医辨证为寒湿深入脉络,肾心肺脾阳虚致痿。治以祛寒湿,温心肾为主。处方:

麻黄9克,附子10克,细辛6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10枚,仙灵脾10克。

服2剂则气短心悸即除,肢冷汗出明显好转。再服6剂四肢瘫痪开始恢复。以本方加减服药24剂后,双上下肢肌力基本恢复,治疗1个月可以自己走路。(摘自《燕山医话》)

2.非独续命汤才能治痱

前面曾述及以麻黄、桂枝配合补益药如阳和汤可以治痱,在某种情况下麻黄配以清热药,仍可治痱,所谓制性取用也。兹录《长江医话》载一则江西已故名医姚荷生先生医话,甚具启发性:

抗战期间姚老先生遇一患者,男,近酒色,炎夏外出,中途步行。双足灼热难忍,于清溪中洗濯。顷刻间脚痿不能任地,遂抬回家中,请姚老诊治。见其床前堆毛巾甚多,频频拭汗,尤以下肢为甚。但双足不冷,无恶风,口微渴,余无特殊。姚老根据季节、病史判断其属《黄帝内经》所谓:“湿热不攘”所致,但据患者的生活史,当挟有肾虚。以苓桂术甘汤合二妙散。化气行湿兼以清热而不碍正虚之法。姚老自以为考虑周全。谁知连服6剂,毫无起色。患者焦急。请了一个草医,但此医常以猛药治顽疾,又末敢轻信。故而拜托姚老主持判定。姚自问无能速效。半出虚心,半出好奇,于另室窥之。草医来见到患者未及问病便说:“你这是冒暑赶路,骤投冷水得的呵!”姚已叹其诊断之神,又闻其确有把握治愈,并刻期三天下床行走,更觉得有必要观其处方。见其处方二十余味,反复玩味,似不出麻杏苡甘汤大法。另草药外敷未见处方。患者见处方后,对用麻黄二两深有顾虑,草医说:“照本意要用四两,你们害怕,今用二两,决不可少。”患者要姚老做主,姚再三考虑,该草医既然认识本病发病原因,用药又无大错,只恐万一大汗亡阳,嘱其预备人参末,以妨不测,结果服药后,大汗顿减,下床行走,一如预言。姚老叹服,又以为归功于外敷的草药。

不久,天气更加炎热,一人平时冒暑营生,突遇暴雨,两脚痿废,其子背负来求诊于姚,亦见其汗出淋漓。姚亦效前例而用:麻杏苡甘汤合三妙散(麻黄连根节用24克),1剂。翌晨患者即能步行来复诊,取效之速,超出前例,又未用外敷药,可见前例也未必是草药之功。(摘自《长江医话》略有删节)

麻杏苡甘汤可以治痱,不独续命汤其实越婢加术汤何尝不能治痱?《金匮要略》载《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风气,下焦脚弱。”虽然指的是治“历风气”,但如用于上两例均有“汗大泄”“下焦脚弱”似乎更贴切也。

本文摘自【《经方亦步亦趋录(续)》黄仕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续命汤医案(七)何莉娜
小续命汤头痛(麻黄附子细辛 小柴胡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麻黄汤体会西周续命汤
续命汤(麻黄汤桂枝汤四物汤)
首届国际经方班黄仕沛老师讲义
黄仕沛运用续命汤经验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