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书健:儿童“弱视”四法】

单书健 陈子华 肖相如频道 2022-06-28 07:00 发表于上海

导读:今天学习中医药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弱视是儿童发育期发育性紊乱而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


本病眼部可无器质性改变,或虽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视力下降与其病变不相适应,且不能矫正或矫正视力低于0.8,可发生于单眼或双眼。


患者眼外观正常,目力低下,属中医“视瞻昏渺”的范畴,甚者则为“小儿青盲症”。祖国医学文献中早就有近似本病的记载。


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目青盲候》曰:“眼无障翳而不见物,谓之盲。”。


1920年刘光耀先生著《眼科金镜·盲》曰:“症之起不痛不痒,不红不肿,如无症状,只是不能睹物,盲瞽日久,父母不知为盲。”


这正和早期不易发现,特别是不伴斜视的弱视一病的临床表现相同。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好。防治弱视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虽多,但疗效多不理想。


笔者诊治本病共分4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每取满意疗效。



01

理脾消积,养肝明目



小儿具有气血未充,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加上目前独生子女多偏食择食,饮食不节,积滞损伤中焦,气机受阻,运化失职,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影响儿童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目失濡养而致弱视。


患儿常觉眼部羞明干涩不适,频频眨眼,全身兼见纳呆厌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或午后潮热尤以手足较重,烦躁易怒,夜眠不宁,面黄消瘦,毛发稀疏,皮肤干燥,困倦喜卧,精神不振,大便溏薄或干结


舌苔浊腻,脉滑细。综理脉证,属积滞伤脾弱视。当以消积导滞,理脾和中为首务。


又因儿童弱视由运化失职,肝虚血少,目失濡养所致,故宜佐以养血益肝明目之品。


方选肥儿丸(《和剂局方》方)加减:


神曲15g、肉豆蔻6g、麦芽12g、陈皮8g、木香4g、白术6g、茯苓15g


或选加草决明、青葙子、谷精草以助清热明目;加生地、枸杞子、女贞子以滋补强壮,养阴明目;加菟丝子补肾益精明目。


配合主方,共建消积导滞,理脾和中,养肝明目之功。


例1:韩某,女,10岁,1981年10月5日初诊。


自诉双眼自幼视物不清,干涩羞明,并频频眨目,配镜矫正,自感戴镜与不戴一样。经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医院诊为弱视,治疗效果不佳。


检查:双眼眼位正位,外眼如常,视野正常,远视力双眼均为0.2;近视力双眼均为0.3。


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检查:屈光间质清晰,眼底以+4D可窥及,视神经乳头色红,且小于正常人,黄斑中心凹反光点弥散。屈光检查:左眼矫正为0.4,右眼矫正为0.6。


伴见纳呆厌食,食而不化,下午腹部胀满,烦躁易怒,夜卧不安,面黄肌瘦,毛发稀疏不泽,困倦喜卧,精神不振,舌苔浊腻,脉滑,证属积滞伤脾型弱视,治以消积导滞、理脾和中,药用肥儿丸加减。


先服15剂,患儿纳食渐增,夜能安卧,诸症悉减。视力:右0.7,左0.5。


继守上方,重用白术、鸡内金各15g,健运脾胃,消补并举,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并加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谷精草各15g以补肾明目。


随证加减继服50剂,诸症尽除,双眼视力均达到1.2,又守后方服药3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5年,眼明体健,疗效巩固。



02

清肝泄胆利湿,疏风活络明目



目为肝之窍,受肝血而能视,赖肝气而辨色,故为肝之外候。


而肝与胆为脏腑相合,互为表里,胆之精汁升聚而成神膏,故眼的视觉正常与否,与肝胆关系至为密切。


若劳目久视,用眼不当,致使肝胆劳伤,气血不足;或闷闷不乐,哭笑无常,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偏食择食,损伤脾胃,内生湿浊,郁遏化热,蕴结肝胆,均易引起肝胆疏泄功能失常,湿热蒸,浊阴上泛,目窍受蒙而酿是病。


患儿常觉眼部胀痛,头昏头胀,眼睑时而痉挛,不能过久视物,久则困乏。或目珠偏斜,并伴口苦,饮食减少,小便黄赤,夜睡易惊易醒。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


参合脉证,属肝胆湿热型之弱视,故宜用清泄肝胆湿热,疏风活络明目法治之。


方选升麻龙胆饮子(《审视瑶函》方)加减:


龙胆草10g、黄芩10g、地龙12g、升麻3g、郁金6g、谷精草15g、麻黄根6g、当归10g、蔓荆子10g、青蛤粉6g、甘草3g、滑石10g


若用眼过久,目珠偏视,眼睑时而痉挛者,加丹参、川牛膝以活血通络;加僵蚕、钩藤、全蝎以清热除风,解痉止痛。


眼胀头痛者,加夏枯草、香附、白芷以清热散瘀,祛风止痛;口苦目赤,小便赤黄者,加木通、栀子以利水清热;


目痛日久,用药后视力改善不著者,去龙胆草、黄芩、滑石,加菟丝子、女贞子、仙灵脾以补肾养肝明目,纳呆食滞者加鸡内金、砂仁以消食和胃,化湿醒脾。


例2:王某,男,8岁,1988年4月25日初诊。


其父代诉,患儿于半年前因视力不好经北京、广州等地医院诊为弱视,曾用中西药物及针刺治疗,视力无改善。


检查:双眼眼位正位,外眼正常,视力右0.4/0.5,左0.3/0.4,矫正后无提高。双眼屈光间质清晰,眼底正常,未发现眼颤,但述平时头晕头胀,眼睑时而痉挛,不能耐久视物,久则困乏,夜睡易惊醒。


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证属肝胆湿热之弱视。


治宜清肝泻胆利湿,疏风活络明目。


方用升麻龙胆饮子加减,先后加减服用86剂,视力提高,右1.2/1.2,左1.0/1.2,随访半年,疗效巩固。



03

养血补肝,滋阴明目



肝藏血,肾藏精,目赖肝血肾精以视物精明,故肝肾之气充,目则精彩光明,肝肾之气乏,目则昏蒙。


若因久视、久病或热邪伤阴而致肝肾不足,水不涵木,精不化血,血不养肝,精血亏乏,不能濡养于目,则表现眼无器质性改变,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在0.3以下,不能矫正或矫正低于0.8,对排列成行的视标分辨较单个视标差,并见眼目干涩昏蒙,不耐疲劳,眼珠外斜,或伴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失眠多梦。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而弱。证属肝肾不足型弱视。治宜养血补肝,滋肾明目。


方选四物五子汤(《审视瑶函》方)化裁:


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熟地10g、五味子10g、菟丝子10g、车前子10g、覆盆子10g、枸杞子10g


阴虚火旺而见口干,神烦,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者,可重用生地,并加知母、黄柏、草决明、谷精草等滋阴降火,清肝平肝之品;


气虚懒言,倦怠乏力者,加太子参、黄芪、白术等以健脾益气,血瘀者易白芍为赤芍,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气滞者加香附、郁金;血虚头痛加白芷、藁本。


例3:李某,男,12岁。1979年2月3日初诊。


自幼左眼视物不清,配镜矫正不适应,经数家医院诊断为:1. 屈光参差性弱视;2. 共同性斜视。治疗效果不佳。


检查:右眼视力为1.5/1.5,左眼0.5/0.4。双眼视野正常。配镜矫正不适应。眼位外斜10°,屈光间质清晰。右眼眼底正常,左眼视神经乳头小于正常人,边界模糊,稍隆起,静脉充盈,兼见两眼干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力,健忘、多梦。


舌红、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证属肝肾不足所致之弱视。治宜养血益精,补益肝肾。


方选四物五子汤加减,先后服用64剂,右眼视力正常,左眼1.0/1.0,诸症皆除,为巩固疗效,嘱取上方5剂之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日服2次,每次2丸。



04

益气养血,补虚明目



气血是维持视觉功能的主要物质。


气对眼的作用甚大。


故《太平圣惠方·眼内障论》曰:“眼通五脏,气贯五轮”,《灵枢·决气篇》说:“气脱者,目不明”。


而以血对眼的关系而论,也是非常密切的。


正如《审视瑶函》所谓:“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则目病生矣。”


若年弱体衰,久病亏损,竭视伤血,过劳损气,或饮食失调,运化不足而致视物昏蒙,目若忽无所见,或上睑下垂,或眼位偏斜,兼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纳呆食滞,面色不华。


舌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而弱,则属气血亏损之弱视。


当治以益气养血、补虚明目法,方选补元增明汤(《屈光不正与中医疗法》方):


紫河车粉6g(冲)、枸杞子15g、菟丝子18g、楮实子15g、人参4g(或党参10g)、牛膝10g、木瓜10g、山药15g、熟地15g、伸筋草15g、丹参20g、当归12g


目珠偏斜,转动失灵者加僵蚕、钩藤,甚者加全蝎、蜈蚣;若上睑下垂,启睁无力者,加葛根、升麻;


若弱视日久,视力难复者,加制马钱子(0.6~1g)、灵芝草以补虚强壮,或加元寸(0.2g冲服);若纳呆食滞,加鸡内金、神曲、山楂、麦芽消胀化滞,开胃健脾,以助气血生化之源。


此属气血亏损之虚证,治当用补,但应防止补之不当,反致气血壅塞,因此,在益气养血的同时,稍加活血导滞之品,使补气而不壅,补血而不涩。


川牛膝、丹参、麦芽、山楂皆为常用之品,往往可获事倍功半之效。


例4:许某,女,9岁,1983年11月17日初诊。


右眼上睑发现不能上举,视力下降已有2年,经西医检查,认为由上睑下垂,长期妨碍正常视网膜的刺激而致弱视,曾用中西药与针灸治疗,疗效不著。


检查:视力右0.4,左1.0,右眼上睑下垂3mm,提睑肌功能差,眼位正位,眼球运动自如,无眼颤,眼底正常,屈光检查。右眼+1.00D=0.4,左眼+1.00D=1.5。诊断为上睑下垂性弱视(右)。


患儿有经常腹泻达半年之病史,且头晕目眩,神病乏力,纳呆食滞,面色不华,舌苔薄白、舌有齿痕,脉细弱。


脉证合参,属气血亏损,清阳不振,精气不足所致之弱视,治宜益气升阳,养血明目。


药用补元增明汤减熟地、当归,加升麻、葛根、陈皮、神曲、山楂、丹参、川牛膝、灵芝草、制马钱子等。


共服药174剂,患儿右眼眼睑启闭自如,视力达1.0,左眼视力1.2,诸症尽失,体健力增。随访年余,疗效巩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病下取」治眼病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45】
人老眼花?腿上1穴通肝胆,肝血足,视力好,人老眼不老!
足部按摩治疗近视眼的方法转
姚芳蔚医案
【转载】视神经萎缩医案四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