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磊:胃胀十法】

张磊,河南省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从医5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内科杂病治疗,治病重在辨证,用药精练,疗效显著。


胃胀,以胃脘部饱胀、䐜胀或痞满为主症,多因长期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寒温失调等,导致肝郁失疏,胃失和降;或肝脾气结,胃气郁滞;或湿热奎中,寒热错杂;或脾损不运,浊气不降;或脾阳不振,湿邪困脾;或胆胃不和,通降失常;或食积胃脘,胃气失和;或胃阴不足,通降无力等情况。张师结合临床实际,归纳出以下几法。

01

疏肝和胃法




适用于肝气犯胃,胃气失和之证。症见胃脘胀满,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噫气,两胁不舒,食欲减退,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白或厚,脉弦。方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
病案 
桑某,女,43岁,1998年10月15日初诊。以“胃胀月余”为主诉。
患者平时易生气,于1个月前出现胃胀,烧心,噫气。服西药后烧心、噫气除,但仍胃脘胀满,白天重夜间轻,食欲尚好,食后胃中不舒,偶有口苦,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滞。
证属气机不畅,胃气不降,有木不疏土之象。方用逍遥散加减。
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2克、黄芩10克、薄荷3克(后下)、制香附15克、炒枳实15克、砂仁10克(后下)、香橼10克、甘草3克、生姜3片(为引)。6剂,水煎服,日1剂。
1998年10月22日二诊:药后胃胀明显减轻,胃脘部稍有痞塞感,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微黄,脉沉滞。守上方去砂仁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6剂,水煎服。药后痊愈。

02

行气解郁法




适用于肝脾气结,胃气郁滞,郁而化热之证。症见胃脘饱胀,胸脘痞闷,吞酸嘈杂,噫气频作,饮食不化等。方用越鞠丸加味。
病案 
牛某,男,50岁,1997年11月6日初诊,以“胃脘痞满噫气月余”为主诉。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痞满噫气,食欲减退,食后痞满加重,口苦,大便时干时稀,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沉而不畅。证属胃气郁滞,升降失常。方用越鞠丸加味。
川芎10克、炒苍术10克、炒神曲10克、制香附10克、栀子10克、藿香10克、紫苏梗10克、香橼10克、厚朴10克。6剂,水煎服,日1剂。
1997年11月13日二诊:服上药后胃脘痞满及噫气均减轻,食后略加重,食少夜寐欠佳,后半夜入睡困难;大便稀,每日1次;舌质红,苔薄黄,脉滞。守上方继服4剂,诸证悉除。

03

利胆通降法




适用于胆气犯胃,热结胃肠,胆胃实热之证。症见胃脘腹胀痞塞不适,口干苦,厌油腻,不思饮食,或伴恶心欲呕,大便干结,脉弦。方用大柴胡汤加减。
病案 
杨某,女,28岁,1999年12月3日初诊,以“夜间胃胀3天”为主诉。
近3天来,每夜2-3点无明显原因胃胀甚,烧心恶心,无泛酸及噫气,口干不苦,乳房胀痛,食欲减退,大便干结,2-3天1次。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滞。因病发丑时,为木气郁遏,萌动冲土之象。故辨证属肝胆胃气失疏。方用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15克、黄芩10克、半夏15克、炒枳实10克、白芍10克、大黄6克(后下)、川楝子10克、制香附15克、浙贝母10克、全瓜蒌15克、郁金10克、生姜3片、大枣4枚(为引)。6剂,水煎服,日1剂。
1999年12月10日二诊:药后胃胀消失,轻微烧心,口干,大便恢复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有力。守上方去全瓜蒌、浙贝母,加金钱草30克。继服6剂而愈。

04

清化和胃法




适用于胃肠湿热,气机不畅之证。症见脘腹痞闷,恶心口苦,纳呆腹胀,中满不饥。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方用三仁汤加减。
病案 
刘某,男,27岁。1998年9月22日初诊。患者平素烟酒较多,近1个月来胃脘胀满,口干苦发黏,时有恶心,身困不舒,食欲减退,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证属胃肠湿热,气机不畅。方用三仁汤加减。
杏仁10克、豆蔻10克、生薏苡仁30克、川厚朴10克、半夏10克、通草10克、佩兰10克、滑石30克、竹叶10克、藿香10克、甘草3克。5剂,水煎服,日1剂。
1998年9月29日二诊:药后腹胀明显减轻,舌苔变薄。守上方加葛根10克,继服3剂而愈。

05

辛开苦降法




适用于寒热错杂,胃气不和之证。症见胃脘痞塞,腹胀或口苦纳呆,噫气不畅,胃部怕凉,大便黏滞,或烧心泛酸。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病案 
王某,女,24岁,1997年11月11日初诊,以“胃脘胀满、吐酸3个多月”为主诉。
3个月前曾患感冒,体温38.5℃,同时出现胃脘胀满,泛酸。静脉滴注先锋霉素V等药物治疗1个月热退,但仍胃胀满,吐酸,全身皮肤发紧,头晕不清,眼涩,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右弦左大。证属胃气不和,气机不畅。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干姜10克、吴茱萸3克、炒神曲10克、炒枳壳10克、香橼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为引)。4剂,水煎服,日1剂。
1997年11月21日二诊:服上方白天胃胀、头晕基本消失,黎明前稍感胃胀满,仍吐酸,全身皮肤发紧,颜面郁胀较明显,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黄,脉中取有弦象。守上方加煅海螵蛸15克。继服5剂而愈。

06

健脾和胃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之证。症见脘腹痞胀,食少难消,四肢困倦,大便溏薄或泄泻。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无力。方用健脾散加减。
病案 
周某,女,60岁,1998年11月13日初诊,以“胃脘痞塞,伴纳呆,小腹胀满1年”为主诉。
1年来无明显原因出现胃脘痞塞,噫气,纳呆不欲食,时有恶心呕吐,口干苦,胃脘部有轻微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弱。证属中土虚弱,运化无力挟有湿热。方用健脾散加减。
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砂仁6克(后下)、炒山药15克、草果6克、知母10克、鸡内金6克、生姜3片、大枣3枚(为引)。6剂,水煎服,日1剂。
1998年11月20日二诊:服上药后食欲大增,胃脘痞塞及小腹胀消失。

07

温脾和胃法




适用于脾胃虚寒,胃气郁滞之证。症见胃脘腹胀,夜间重,喜暖喜按,胃部怕凉,口淡乏味,大便溏薄。方用理中汤或砂半理中汤加减。
病案 
武某,女,37岁,1998年6月26日初诊,以“胃胀,食生冷后腹泻2年余”为主诉。
2年前由于食油腻食物后生气受凉,出现胃脘发胀,食生冷或胃部受凉,或说话时间较长时均易出现腹泻,每日3-4次,质稀溏,无腹痛,食欲尚可。舌质红,苔白厚兼黄,脉沉无力。证属中焦积寒,并中气虚。方用砂半理中汤加味。
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干姜10克、砂仁6克(后下)、半夏10克、陈皮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补骨脂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为引)。6剂,水煎服,日1剂。
1998年7月3日二诊:服上药胃胀略减,大便每日1次,胃部仍怕凉。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无力。守上方去升麻、柴胡、补骨脂,减干姜为3克,加木香6克。继服6剂。
1998年7月10日三诊:胃胀基本消失,唯饭后胃稍胀。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无力。上方干姜改为6克。继服6剂以善其后。

08

消积导滞法




适用于食积停滞,胃失和降之证。症见胸脘痞满,腹胀,嗳腐吞酸,厌食呕恶,大便不调,方用保和丸加味。
病案 
李某,男,37岁,1999年11月26日初诊,以“胃脘撑胀伴大便溏泄3年余”为主诉。
患者平素食量偏大,大便次数多,1日4-5次,无腹痛,夜间胃脘腹胀,噫气,口黏口酸。舌质红,苔白腻,脉滑。证属饮食停滞,传导失常。方用保和丸加味。
陈皮10克、半夏10克、炒莱菔子15克、砂仁6克(后下)、神曲10克、麦芽10克、茯苓10克、鸡内金10克、厚朴10克、连翘10克、甘草6克。4剂,水煎服,日1剂。
1999年11月21日二诊:药后大便转常,胃胀基本消失。守上方去川厚朴,加炒山楂10克。继服6剂而病愈。

09

养阴和胃法




适用于胃阴不足,纳化失常之证。症见胃脘胀满不舒,厌食,口干,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病案 
贺某,男,78岁,1998年9月24日初诊,以“胃胀8天”为主诉。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3年,糖尿病、脑梗死病史10年。8天前因饮食不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胃胀。经治疗头晕恶心呕吐消失,仍胃胀,时噫气,口干,食欲减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脉弦滑。结合患者年龄及病史情况,证属胃阴不足。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味。
北沙参2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0克、桑叶10克、石斛15克、香橼10克、木瓜14克、鸡内金10克、炒麦芽15克、肉苁蓉30克、炒火麻仁30克。6剂,水煎服,日1剂。
1998年10月3日二诊:药后食欲渐增,胃胀噫气明显减轻,口微干,大便每日1次,不干。舌红,苔薄白,脉弦滑。前后加减决明子、厚朴花等药,共服18剂而病愈。

10

半补半疏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虚实夹杂之证。症见胃脘痞塞胀满,四肢郁胀,食欲减退,噫气,大便不调,倦怠乏力,方用张师经验方。
病案 
张某,女,52岁,1998年6月25日初诊,以“脘腹胀满伴两胁胀痛1年余”为主诉。
1年来脘腹胀满痞塞,食后尤甚;恶心噫气,两胁胀痛;夜间口干渴;全身浮肿,四肢无力;食欲减退;夜寐差;大便干或溏,1日3-4次;小便少;月经已断10年;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滞。证属脾胃虚弱,三焦气化失调。用半补半疏法。
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炒白扁豆15克、炒薏苡仁20克、青皮6克、陈皮6克、炒枳壳6克、炒枳实6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木瓜20克、姜黄6克、党参10克、炒山药20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1998年7月16日二诊:患者未至,其家属代述,服上药期间脘腹胀满及全身水肿消失,但停药后病情反复,症见腹胀,两胁痛,失眠,脑鸣,恶心,四肢无力,大便溏。照上方山药、木瓜、茯苓、猪苓改为30克,加赤小豆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10剂,水煎服。后又仿照上方服20余剂告愈。
本文摘自张磊《国医大师张磊 医论医话》,特表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神派四逆汤加味治疗胃胀医案案例
技能第一站
脏腑辨证——胃
【肝气犯胃总打嗝怎么办?】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这点分辨好,身体马上好!
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