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肿3方:芪蛭汤、归脾汤加减、补肾活血汤】

【国医大师验方分享】芪蛭汤——国医大师治肾病综合征常用方!

中医药技术 2023-02-20 17:30 发表于四川

水肿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可伴有胸水、腹水等。

现代医学中本病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均可结合本内容辨证施治。

01
郑新:芪蛭汤

【组成】黄芪30g,当归12g,水蛭粉3g,丹参30g,川芎12g,莪术12g,薏苡仁30g,茯苓20g,生地黄15g,知母12g。

【功效】运脾益气,补肾化瘀。

【主治】水肿,辨证属气虚血瘀湿停水聚。主要症状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临床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属于“水肿”“虚劳”“腰痛”范畴,水肿、蛋白尿为水精输布失调所致。肺、脾、肾三脏是水精输布过程的关键脏器,临床上常表现不同程度的肺、脾、肾三脏虚损之本证和外感、湿热、瘀血、湿浊之标证,其病程缠绵难愈,治疗棘手。郑老认为本病以“虚”“瘀”“湿”为病理特点,以气虚为先导,出现气虚推动无力则血瘀及气虚(主要指脾)失于输布、血瘀阻络共致湿停,气虚失于气化、血瘀阻络、湿停壅滞水道终致水聚为主要病机。提出肾病综合征当属气虚血瘀湿停水聚,治宜运脾益气化湿,补肾活血化瘀。

芪蛭汤是郑老几十年诊治肾病综合征的常用方。具有运脾化湿、益气固表、滋阴温阳、活血化瘀即运脾益气,补肾化瘀之功,是郑老反复分析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和西医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病情变化特点及用药特点(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方中黄芪、薏苡仁、茯苓益气健脾化湿;水蛭粉、当归、丹参、川芎、莪术活血化瘀;生地黄、知母清热滋阴。从文献报道可知,芪蛭汤处方组成中,还包含有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泽泻着眼于培补真阴,兼有养肝、益脾、降虚火之浊扰动精室之功,减少蛋白尿;淫羊藿直接补肾壮阳,且与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泽泻填精益水,阴中求阳之品合用,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从而达到温阳化气行水的目的。辨证加减:阴虚火旺者,加知母15g、玄参15g。

02
刘志明:归脾汤加减

【组成】当归12g,黄芪12g,白芍10g,白术10g,茯苓12g,太子参15g,香附10g,阿胶12g,酸枣仁10g,远志10g,甘草6g。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和血。

【主治】功能性水肿,辨证属气血不调。症见精神萎靡,面色少华,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乏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苔微黄,脉弦细。临床见于原因不明性水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功能性水肿至今发病原因不明,临床中男女均可发生,但以女性居多,往往局限于双下肢,也有扩展至全身者,多为轻度或中度水肿,可间歇发生,也可持续数年,常伴头晕、乏力、纳差、失眠等。应用利尿剂,水肿或可减轻或消失,但停药后,症状往往反复,难以根治。

中医治疗水肿,汉、唐以前已有攻逐、发汗、利小便之法,后又增健脾、益肾、温阳、攻补兼施之则,然于此证之中,效果往往不佳。刘老依其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功能性水肿多属气血不调之类。吴鞠通《温病条辨·治血论》指出:“盖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刘老认为,所谓“治气”,乃益气及调气二者也。盖气为阳,血为阴,欲达到阴平阳秘、气血调和,宜健脾益气、养血和血并举,故以归脾汤加减治之。

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和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养血益气、健脾养心之功。如此,可使气血调和,水液代谢复常,水肿自消矣。

03
张大宁:补肾活血汤

【组成】生黄芪30g,冬虫夏草3g,杜仲30g,丹参30g,川芎30g,三棱30g,山茱萸30g,白术30g。

【功效】补肾活血,降逆排毒。

【主治】肾风、风水、水肿等,辨证属肾虚血瘀。症见面色晦暗,倦怠乏力,腰部隐痛,喜暖畏寒,肌肤甲错,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临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

慢性肾炎患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势缠绵难愈,久病患者多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致使机体发生肾虚的病理改变,肾气不足推动乏力,日久必致血瘀。属于中医学“肾风”“风水”“水肿”“尿血”“腰痛”等病证。张老认为肾虚血瘀是该病的基本病机,进而导致肺肾气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等病理改变。故宜补肾活血为治疗大法。通过补肾促进活血,应用活血加强补肾,两者相互协同,达到改善肾虚血瘀的病理变化,使机体阴阳平衡、邪祛正存。

方中生黄芪、白术益气健脾利湿,根据现代研究成果,张老认为黄芪有改善蛋白血脂代谢、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抑制肾小球硬化、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和降压等多方面的作用,是一味行之有效的药物。冬虫夏草、杜仲、山茱萸补益肝肾。现代医学证明冬虫夏草有调节肾脏功能,能有效缓解慢性肾脏病变,改善肾功能,减轻毒性物质对肾脏的伤害。

三棱破血祛瘀,行气活血,丹参活血化瘀,养血补血,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称,二者合用可使脏腑经络的瘀滞荡涤而不伤正气;川芎活血行气,通达气血,更是“血中气药”。明代著名医家倪纯宇的《本草汇言》则发展为“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张老认为川芎的“辛温香窜、行血中之气”,使川芎同时具有养血活血而兼理气之功,为活血之要药常用药。

辨证论治:肺肾气虚型兼见面浮肢肿,面色少华,倦怠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尿频数清长或夜尿多,舌淡,苔白润,有齿痕,脉细弱等症。治宜补肾活血,益肺。方用补肾活血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脾肾气虚型兼见腰脊酸痛,疲倦乏力,面浮肢肿,纳少或腹胀,少气懒言,尿频或夜尿多,大便溏。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治宜补肾活血,健脾益气。方用补肾活血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肾阳虚型兼见面色㿠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尿少浮肿,甚至出现胸、腹水,神疲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舌嫩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宜补肾活血,温脾。方用补肾活血汤合真武汤加减。

肝肾阴虚型兼见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治宜补肾活血,滋养肝肾。方用补肾活血汤合二至丸加减。气阴两虚型兼见面色少华,倦怠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或细涩。治宜补肾活血,益气养阴。方用补肾活血汤合生脉散加减。

内容来源: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芪和它们一起吃,药效可发挥到极致!(只有10%的人知道)
黄芪小中大三种用量,效果各有不同
中医治疗老年下肢水肿 气虚血瘀四肢肿胀者治宜益气活血化瘀,方选桃红饮加黄芪、桂枝。
少则6克,多到120克| 国医大师郭诚杰用黄芪出神入化,快来学一学
【中药指南】黄芪和它们一起吃,药效可发挥到极致!(只有10%的人知道)
梁贻俊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