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杂病论》六经总纲、抓独总纲】精

【中医】六经总纲与抓独总纲

国良先生 整理 大众医学助手 2023-04-23 14:35 发表于云南
 六经总纲

1、太阳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2、少阳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
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3、阳明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4、太阴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5、少阴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6、厥阴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太阳脉浮。
少阳脉弦而有力。
阳明脉大。
太阴脉浮大缓而虚,手足自温。
少阴脉沉迟微,手足冷。
厥阴脉弦而无力,脉微细欲绝。

 抓独总纲

1、抓独总纲

无热恶寒发于阴,发热恶寒发于阳。
太阳恶寒并发热,少阳寒热来复往。
阳明但热不见寒,背寒即合太阴脏。

太阳脉浮少阳弦,阳明在经大脉现。沉而有力是腑实,无力而沉附子见。

太阴浮大缓无力,少阴沉迟并微细。微细欲绝是厥阴,弦而无力即肝虚。

太阴手足自温之,少阴厥阴四逆始。若有少阳阳气闭,疏肝泻火皆可治。

自利不渴属太阴,渴是少阴不化津。厥阴消渴兼久利,龙雷火升夜半饮。

腹满而吐是太阴,欲吐不吐少阴经。吐而冲逆属厥阴,痛烦胸满吐涎清。

劳宫汗出为桂枝,反此阳明腑气实。手心为桂手背附,表里浮沉虚实知。

三阳抓独取少阳,三阴独取少阴经。前者为开后者阖,咽喉便是截断形。

2、抓六经脉证

浮为太阳多恶寒,缓风紧寒无力虚。咳而遗尿是蓄水,色黑反易为血蓄。
时热时汗皆桂枝,时腹自痛是里虚。

脉弦少阳半表里,中苦咽干一证备。弦而有力属少阳,无力而弦厥阴具。

大脉即是阳明病,日哺潮热是在经。大而无力是虚劳,细涩夜热与失精。
手心汗出燥屎成,噫气胸痹是阳明。

少阴阳微与阴细,咽痛干呕但欲寐。附子但向腰间求,人参还是背中虚。
浮缓即是桂枝证,沉迟附子温阳气。

表脉反沉麻附甘,阳气虚弱多两感。反热即向细辛求,但寒不热病缠绵。

阳不入阴是少阴,早醒渴痒入厥阴。错杂冲逆与胜复,宁失其方勿失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聚类法:查色按脉,先别阴阳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编 阳明病篇 第三章 阳明病上越病势
《证治准绳·杂病》痉
伤寒论详解5
《伤寒论》六经病辨证总纲(三)
《伤寒论》六经病辨证总纲(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