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类铃方》风损伤折 卷二十二 李仲南 1331年】

《永类铃方》风损伤折 卷二十二  李仲南 1331年

头目鼻耳伤

唇口喉齿腮伤

肩胛颈骨及手睁脱手盘手指骨伤 

胸胁肠伤

腰脚臀股两腿膝伤 

阴囊阴门伤

筋骨伤

束缚敷贴换药

用药次第发散寒邪通气通血

敷贴药

干掺药

淋洗药 

风损药

论跌打损伤症

黄氏青囊全集秘旨

药性赋

《永类铃方》卷二十二  风损伤折  元·李仲南 1331年成书

头目鼻耳伤

凡脑骨伤碎,轻轻用手搏捺平正。若皮不破,用黑龙散 敷贴;皮若破,用风流散填涂疮口,用绢帛包,不可见风 著水,恐成破伤风。如水及风入脑,成破伤风,必发头疼,则 难治,急用玉真散贴敷。

凡脑骨伤碎,在硬处可治,若伤太阳穴不可治。如在 发际,须剃去发,用药内,又看皮破不破,依上用药敷或 填。若欲洗,只可熟油洗,髓出多脑麝末换。

凡面目伤青黑,用热酒调一黄散贴。如黑不散,酒调桂末 贴。作热,用茶调贴。

凡脑两角及后枕或两眉有伤,可治;眼睛伤不突,瞳仁不 碎,可治;头顶心有损,难治。

凡鼻两孔伤,凹者可治,有血出无妨。

凡耳或斫落,上脱下粘,下脱上粘,用封口药封贴,却以 线对缚住,看脱落所向,用鹅翎横夹定,却用竹夹子直上横夹 定鹅翎,用药封其耳后。

唇口喉齿腮伤

凡口唇开破,用药两头封贴,却以帛片看损横直,加封药 于上,再贴上,牵住所封药,不令开落,仍少言语。

凡上下腮口唇齿伤,或内外横直昏破有臭脓,莫出光处, 少言语。或齿伤,且先安齿住痛。金井骨在唇下,有损不可 束缚,只捺令平正,用黑龙散敷贴,绵片贴缚,两肋骨亦然。

凡割喉者,用脚骑患人头顶,以丝线先缝内喉管,却缝外 喉管,用封血药。或喉被人打叶了,以手掐圆之,□□ 吊项见急济方中。若喉结伤重,软喉断不治,结下食喉管 断,以汤与之得入肠可治,若并出不可治。封口药用江边厚蚌 壳烧存性,入赤石脂、国丹,油调涂。消肿散血合口,加血 竭、国丹干拨。

肩胛颈骨及手睁脱手盘手指骨伤

凡摔进颈骨,用手巾一条,绳一茎,系在质上垂下来,以 手巾兜缚颊下,系于后脑,杀缚接绳头,却以瓦罂一个五六寸 高,看捺入浅深斟酌高低,令患人端正坐于其罂上,令伸脚坐 定,医用手采捺平正,说话不觉,以脚一踢,踢去罂子。如在 左,用手左边掇出;在右边,右边掇出。又一法,令患人卧床 上,以人挤其头,双足踏两肩即岀。

凡左右两肩或损坠失落,若骨脑叉出在前,可用布袋腕 系在前,如出在后,腕系手在背后,若左出摺向右肱,右出摺 向左肱,骨即入接,左摸右髻,右摸左髻。

凡背上被打伤处带黑,单调肉桂末贴。热肿,用一黄散。 血不出内疼痛者,乳香、没药、酒调一黄散贴,却下破血药。

凡手睁腕骨口□直拽出,医用手抬起手睁腕,以患人本身膝头簟定,医用手于颈肩处,按下其骨还臼,却用药敷 贴。若手腕失落,或在上在下,用手拽伸,却使手捻住,方可 贴药夹缚。若手睁骨出,用圆大椅横番向上,医用足踏定, 将病手在椅横内校曲入腕内,以文书贴定平稳,用绢兜缚时要 手掌向上。若手盘出旧,不可牵伸,用衣服向下承住,用手 搏按入臼,摇三次,却用夹缚,下用衬夹。

凡手骨出向左,则医以右手拨入,骨出向右,则左拨之。 一伸一折,摇动二三次。

凡手与脚骨皆有两胫,前一胫断可治,若皆断不可治。

凡手足骨断者,中间一坐缚可带紧,两头放宽些,庶气血 流荫。又法,肿若如截竹断,却要两头紧,中间带宽,使血气 聚断处。

又手盘出向下,将掌向上,医用手搏损动处,将掌曲向 外,用夹向背一片长,托在手背后,向西一片短,在掌按处, 向小指一片长,在指曲处,向大指一片短,在高骨下,三度 缚,却贴药。

凡两手臂骨打断有碎骨,跌断骨无碎骨。

凡手指打碎,用油润,以薄笋篷管定,看冷热,用一黄散 或黑龙散贴之。

胸胁肠伤

凡胸前跌出骨不得入,令患人靠突处立,用两脚踏患人两 脚,却以手于其肩掬起其胸脯,其骨自入,用药封缚,亦随机 应变。

凡胸脯有拳槌伤,外有肿,内有痛,外用贴药,内服化血药。如刀伤,可用安骨定皮合口,外用贴药棒口,内用吃药。

凡胸骨肋断,先用破血,却用黄云膏贴。胸胁伤,血作 不通,用生绿豆汁、生姜自然汁和服,以一壮力②在后挤住, 自吐出其血也。

凡肠出,可以病手搭在医肩背,随其左右狩起,以熟油 润疮口整入腹,却打喷嚏一个,却用桑白皮为线,打曲针 向皮内缝合,后用断血合口药同济,用绢袋缚定再贴,绢上再 缚。若秋冬间有此证,先用断血合口药,后用狗仔一只,割取 腹口皮贴疮口,割喉封病,联口同用。若肠上有损针鼻大,以 灯火照之,肠中有气射灯不可治。又一法:肠出,吊起病人 手,用醋煎山豆根汁,服一口至二口,却以针于病人颈上一 刺,肠自入。

凡肠上必有黑紫斑及有曲缝痕者,乃肠也。如土有膏,一 重黄,一重肉,更有胰子肉出也。肠若出,不可割,如实是 膏,不得入,可割除,须详下认。

腰脚臀股两腿膝伤

凡腰骨损断,先用门扉一片放斜一头,令患人覆眠,以 手捍止下,用三人拽伸,医以手按损处三时久,却用贴药。病 人浑身动作一宿,至来日患处无痛,却可自便左右番转,仍用 通贴药。若前后不便,听其施溺,更用内外住痛神授乳香散在后。

凡臀股左右跌出骨者,右入左,左入右,用脚踏进。如跌入内,令患人盘脚,按其肩头,用膝抵入,虽大痛一时无

妨,却用贴药,以缓仰卧,用手捺衬入,再加贴药、吃药。患 人未可番卧,大动后恐成损。腰腿伤,全用酒佐通气血药。

凡胯骨从臀上出者,用二三人捉定腿拔伸,仍以脚捺送 入。如在档内出者,则难整。凡脚骨伤甚难整。

凡两腿左右或打或跌断者,多用葱,打断者,不用姜葱, 以手法整。其骨在上于前,在下于后,以手拽正,上拽七分, 下拽五分,整定用贴药,后以杉皮夹缚,缚时先缚中,坐后缚 上下,外用副夹竹绳。若上下有肿痛,毋虑。五日方可解外 缚,约一七方可转动,解外缚未可换药,仍浑用酒服药。

凡辨腿胯骨出,以患人膝比并之,如不粘膝,便是出向 内;如粘膝不能开,便是出外。

凡脚盘出臼,用人以脚从腿上一踏一搬,双手一搏摇二 三次,却以药夹。

凡膝盖或左右损断,用手按直,用贴药夹一月。若肿 痛,须用针刀去血,却敷贴用夹。

或外胫踝骨兀折左右脚盘,用脚踏直,或针患处,却敷 贴,吃住痛药,不得令冷。

若膝头骨跌出臼,牵合不可大直,不可大曲,直则不见 其骨棱,曲亦然,可半直半曲,以竹範範住,以帛缚之。

阴囊阴门伤

凡阴囊被人扯脱者,用合口封贴,绢袋兜缚。凡阴囊处有 青肿紫黑色,不用姜汁,可用赤芍药细末,入贴损药内,仍加 良姜、肉桂打和,用韭菜叶打烂,同药贴。如无歴叶,及葱 亦可。仍服八正散利水道。

妇人腿骨出,进阴门边,不可踏入。用凳一条,以绵 衣覆之,移患人在上,以手拿患人脚,用手一樽上在好脚一边 上,其腿自入。凡下近腿胯阴囊等处,不用通药,但贴不令 血荫。

筋骨伤

凡断筋骨者,先用手寻釆伤处,整顿其筋,如前方用贴 药,及用正副夹,正用杉皮,副用竹片。

凡骨断皮破者,不用煨姜、肉桂,止用葱汁调贴。或损在 内,可用童便、姜葱、生油和通药服。如通气已过,只用顺气 止血药。或余血在腹作胀,更进前药,无事后方用损药,仍看 病人虚实。若骨断皮不破,整其骨,先用贴药,加良姜、肉桂 在贴药内,以葱姜汁调涂。已上皆郡氏口教。

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搏捺皮相近三分,用快刖 刀割开些,捺入骨,不须割肉,肉自碎了。可以入骨。骨入 后,用黑龙散敷贴疮四旁,肿处留疮口,用风流散填之。若不 破,用黑龙散敷贴,破用风流散。破者必有血出,用力整时, 最要快便。

凡骨碎,看本处平正如何。大抵骨低,是不曾损左右骨, 骨高定损,要拔伸捺平,用药敷贴,束缚要平正,捺正了,曲 处要时时曲转,使活处不强。

凡敷贴,用板子一片,就板子上,将皮纸或油单纸摊黑龙 散在上,移在损处。皮内有碎骨,后来皮肉自烂,碎骨自 生。若破断皮内,用风流散填涂,用线缝合,用黑龙散 敷贴。

凡拔伸捺正,要毡绢软物单正,仍拔伸骨近在骨损处, 不得前去一节骨上。仍拔伸相度左右骨,有正拔者,有斜拔 者。搏捺要手法快便,要皮骨相就平正,整拔亦要相度难易, 或用一人、二人、三人。已上彭氏口教。

束缚敷贴换药

凡束缚,夏二三日,冬五日或四日,缚处用药水泡,洗去 旧药,不可惊动损处。洗了仍用黑龙散敷缚,束缚要杉木皮浸 软,或如绵,或纸缠令软,约手指大片,疏排周匝,以小绳三 度,缚时相度高下远近,使损续气血相通,有紧有宽,说见 前,三日一次洗换涂贴。

凡损大小便不通,未可便服损药,盖药热加酒,涩秘愈 甚。看患人虚实,实者下,大承气汤加木通,尚未通加芒硝。

凡损不可服草药,服之所生骨必大,不得入旧。损一月之 内可整,久则难整。

凡损药必热,能生气血以接骨也。更忌用火炙。如治不 效,服药亦不效。

凡损药用酒,用酒不问红白,忌灰酒,且重伤不可便用 酒,反承起气作腹胀胸满。切记。此大口功。如稍定贴,却 用酒水煎或汤浸酒。

凡肿是血作,用热药水泡洗,黑龙散敷贴。

凡用夹,须摊药于纸上,平两头,要带薄搭头,搭得不厚 不碍肉平坦者,无高低不匀之患。若四岸高低不匀,此上便有 空缺,不着肉处生泡也。此大大口功。如换药,不可生脱药,用手巾打温搭润,逐片取脱。如取脱一片,随手上药贴 了,脱一片,上一片药,切不可经停一时,便生泡为害,此大 节,病累遭害,切记。仍先摊下换药,应手用,切记。

凡用生姜一节,有用有不用,良姜解姜毒,故姜有毒,常 能作梗。且如用姜,与同门在病家,治疗不可不用姜。讨姜一 斤,研烂,分作数处,却以热汤泡开,令冷,候澄得滓在下, 却以其滓调药,此热汤去其热,在上去了,不必虑其作梗,莫 若不用姜为上。切记。切记。

凡伤重,其初麻而不痛,应拔伸捺正,或用刀取开皮,二 三日后方知痛,先且匀气血。

凡打伤在两胁、两胸、两肛、两肋,却用通气通血药。 又看病人虚实不同,虚者通药须兼补药,实者补药放缓,且用 贴药在前,通药在后。凡用通药,反不通者,后用顺气药,腹 肚全无膨胀而得安,此为不于血作,乃是气闭不通。如腹肚果 有血作,一通便下,亦须以顺气药兼之,庶胸膈腹肚不致紧 闷。气顺后,却用损药,无不愈,须先顺气故也。有人醉卧跌未下,脾胃疼痛,不可屈伸,损药不效,服刀豆酒数日愈。 豆下气所损轻也。有小儿误跌凳角上,止用口白子煎汤愈, 亦顺气也。整作之法,除头脑上不可用药水洗,恐伤风,余 可用油同药水避风洗之,且与住痛。整时,先用热酒调寻痛药 加草乌方整,整后气绝,用苏合香丸灌苏,未醒以大黑豆汁冷 服,或淡豆豉煎,不可用盐解之。如吐加生姜汁。

用药次第 发散寒邪 通气通血

用药先看病有轻重,若有破伤,未可便用洗药,恐成破伤 风。被伤之时,岂无外感风寒之证?且先用三四服疏风顺气 药,却看患人虚实,有何证候轻重。若伤重,气血潮作,昏闷 胀痛,亦先通气,而后通血,盖血随气行。虚弱者药用温通, 壮实者药可峻通,或通气血兼用,斟酌只在此。亦须看脉之强 弱加减。《经》云:坠压内伤忧小弱,坚强之脉可求安。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积散:疏风顺气、五劳七伤及伤损头疼。伤风发汗,姜葱煎热服;下元有伤,可加木通、茴香、苏木、乌 药、何首乌;弱者无汗,亦可三四服;伤重昏闷不省,酒调苏 合香丸;壮者,热童便更佳。

五积散: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三两。陈皮(去白)、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六两。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干姜四两,桔梗(去芦头)十二两,厚朴(去粗皮)四两。

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一十三味同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

如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反胃呕吐,泄利清谷,及倂癖症瘕,膀胱小肠气痛,即入煨生姜三片、盐少许同煎。

如伤寒时疫,头痛体疼,恶风发热,项背强痛,入葱白三寸、豉七粒同煎。

若但觉恶寒,或身不甚热,肢体拘急,或手足厥冷,即入炒茱萸七粒、盐少许同煎。

如寒热不调,咳嗽喘满,入枣煎服。妇人难产,入醋一合同煎服之。并不拘时候。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

主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气汤亦匀气。

七气汤:人参、甘草(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切片.焙干)五两。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稍热服,食前。

主治虚冷上气,及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内结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发时止,发即欲死,此药主之。

彭氏匀气散:治同上证。茴香、青皮、制厚朴、杜乌 药、白芷各半两,陈皮、麦芽、前胡、桔梗、苍术、粉草、枣 仁各一两,口父咀,姜酒煎。

彭氏匀气散《理伤续断方》匀气散:茴香半两,青皮半两,厚朴(制)半两,白芷半两,乌药半两,杏仁(去皮尖)半两,陈皮1两,麦蘖1两,前胡1两,桔梗1两,苍术1两,粉甘草1两。上为末。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煎至8分,空心服。功在调气。主治伤重者。

邵氏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药顺气散,每服加苏木、桃仁、生香 附子饼、贴水败荷末六钱,水蛭一分,炒茴香一分,水煎服。□ 停血胀,加毛蛇藤根生研自然汁,酒汤各半浸服。

乌药顺气散: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半两。上为细末。

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
如四时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肢体倦怠,加葱白三寸,同煎并服,出汗见效。
如闪挫身体疼痛,温酒调服。
遍身瘙痒,抓之成疮、用薄荷三叶煎服。常服疏风顺气。孕妇不可服。

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及疗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又治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若心头紧痛,通气通血,壮盛人,槐花散。槐花、黄连各 半两,熟枳壳、生大黄各三钱,黄苓二钱,朴硝、苏木各一 钱,咬咀杯作二服,灯心百茎滤后加清油一平杯。又姜、蜜、 小便、酒入,空心服即通。

诸伤损血气并心不省:白芷一两,大黄木通各一两,山梔 十个,百草霜一钱,细末,每三钱苏木汤下。血作潮热,大艾煎醋汤调。

诸伤气血膨胀,大便不通,腹肚痛:雄黄、腻粉各一钱, 巴豆十粒,五粒去油生用,五粒清油灯烧存性,真蒲黄一钱为 末,饭丸绿豆大,每十丸冷茶下。过一时未通,用水边乌臼根 研汁,吞十五丸即通。

诸伤小便不通:生苓、滑石、车前子各半两,天花粉三 钱,海金沙二钱半,细末,麦门冬煎汤。

大小便俱不通:生大黄末二钱,当归尾二钱,红花二钱, 苏木三钱,熟枳壳半两,煎熟入大黄末,加童便酒煎。有潮热 除酒用水。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鸡鸣散:治坠压内伤,血瘀凝积,痛不可忍, 推陈致新。

大黄一两酒蒸,杏仁二十七粒去皮尖研烂,酒一碗煎 六分去滓,鸡鸣时服,至晓下瘀血愈。若气绝不能言,先擘开 口,以热童便灌苏,加萼归芍药,酒煎更妙。

鸡鸣散:大黄30克(酒蒸)杏仁3~7粒(去皮、尖)上研细末。

用酒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津,鸡鸣时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

主治跌打损伤,血瘀凝积,气绝欲死,或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

《重订严氏济生方》夺命散:治从高坠下,木石压损及刀刃伤,瘀 血凝滞,心腹胀痛,大小便不通,欲死。红蛭石灰慢火炒令干 黄色半两,大黄、黑牵牛头末各二两,细末,每二分热酒调  To约行四五里,再以热酒调牵牛末二钱,催之,即下恶血或 块,以尽为度。

夺命散:水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黄色)15克 大黄30克 黑牵牛60克上药为细末。

每服9克,热酒调下。半小时后,再用热酒调服牵牛末6克。服后当下瘀血,成片成块,恶血尽即愈。

主治金疮打仆、内积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死者。

邵氏用水蛭、茴香各一两,先以茴香三分同水蛭炒,去茴 香,又以茴香七分,微炒黄,为末,用水煎苏木,加酒和调乌 药顺气散一帖,作三服。

又一法:衲砂、水蛭、竹膜、丝头四味,将砂炒蛭,去砂 用蛭,为末,竹、丝烧灰,和匀酒调服。

邵氏骗通之法:打扑伤损,得三五日,水食不入口者,用 生猪肉二大分,口中嚼烂,或用刀打烂,却以温水洗去血水; 又再擂烂,用阴阳汤打和,却用半分多入碗中,以鸡毛送入喉 内,闭口,以阴阳汤灌下之。其食虫闻此肉香,贸开瘀血,寻 上贪食,胸中自然开解,却用通药。此损血凝聚心间,其虫食 血,病人心膈闷。他口虫不来,故用此治法。

敷贴药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集胡氏夺命散,又名玉真散。治打扑金刃伤及破 伤风湿如痉者,至危、至效。

南星、防风各等分,细末。

疮口破伤风依上敷贴疮口,仍以温酒调服一分。牙关紧 闭,角弓反张,或死而心尚温者,热童便调下一分。斗殴内伤 坠压,并酒和童便调,速进三服苏,南星为防风所制,服之为 麻,追出黄水尽为度。

《瑞竹堂经验良方》治前证,又用黄蜡一块,热酒化开服立效, 与玉真散一对,速服神效。

集胡氏夺命散《理伤续断方》至真散玉真散:天南星(泡7次)、防风(去芦叉)各等分。上为末。
凡破伤风病,以药敷贴疮口,即以温酒调1钱服之。如牙关紧急,以童便调2钱服,垂死心头微温,童便调2钱,并进3服。主治破伤风,狂犬病,金疮。

邵氏贴诸伤损:生独活一两,草乌三钱,南星半两,紫荆 皮,粉菖尖钱半,黄橙叶又名大口,叶能散血,麦茶生者佳, 蓝荣能住痛,此五味倍用,不拘等份,细末。如打损伤,有大 紫赤色未破肉,可加良姜、山桂皮、生姜自然汁调贴,无姜水 亦可;若紫黑色已退,除姜、桂、姜汁、却用后药煎汤泡洗。 上用前药,以葱汁、茶清调放温贴;或有痛,可有饼酒魏调 药,不用姜,痛肿即除,仍吃药消之。若伤损跌磕,骨疲痛, 仍加前姜、桂坐热贴之,药口透骨痛止。

桃红散:贴损折筋骨肿痛。草乌三个去皮,见血者不可用,飞罗面半两,国丹二钱,贝母半两,天南星半两,细末, 生姜自然汁调贴,加作潮热茶清调贴。如皮破见血者,去草乌,恐坏皮肉。若轻者血聚,以灸白叶研菴患处,帛缚之。

桃红散:草乌3个(去皮),飞罗面半两,黄丹2钱,天南星半两。如皮破见血者,去草乌。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贴。如作潮热,茶清调贴。主治损折筋骨肿痛。

骨断者,可用肥株去皮弦子膜以童便煮,生姜,二味打 烂,入鼠珏面,加入前独活八味,打和,用口口口,却用前后 正副夹,须仔细整顿其骨,紧缚后,看上下肿痛消者,方可换 药。肿痛不消,不可换药,仍服住痛药。且贴了此肥株一番, 便如铁钳牢了,宜斟酌日子,看有口口口,方可换药。

诸伤至重,但不透膜者,以海味中咸白鲤,拣大片色白而 口 口者,成片敷在伤处,以帛扎之,血即止。如膏脂出,不伤 肉膜者,即剃去患人头心发,不令患人知,以热熨斗于顶上一 熨,膏脂自入,以桑白皮线缝合,用血结草、木腊叶、磁石为 末,干掺之即合。

《彭氏》黑龙散:治诸扑伤损,筋骨碎断,差爻生田。 先煎葱汤药水淋洗,整拨平正,看热冷,用姜汁或地黄汁调, 或纸,或帛,随大小裹贴,有破留口,别用歙药。如骨断碎, 斟酌夹缚,三日一次,淋洗换药,不可去夹,以待骨续。如刀 箭兽啮成疮坏烂,擦。磕肿痛,用姜汁和水调贴,有破留口。

穿山甲六两,丁皮六两,当归二两,百草霜、枇杷叶略用 些,为细末,姜汁和水调贴。

彭氏黑龙散:川山甲六两 丁皮六两 当归二两 百草霜 枇杷叶。

上为细末。先煎葱汤药水淋洗,整顿平正,看热冷用姜汁或地黄汁调,或纸或帛随大小裹贴,有破留口,别用敛药;如骨断碎,斟酌夹缚,三日一次淋洗换药,不可去夹,以待骨续;如刀箭兽啮成疮,坏烂肿痛,用姜汁和水调贴,有破留口。主治诸扑伤损,筋骨碎断差错。

《经验方》走马散:治折伤接骨。生柏叶少用,生败荷 叶、生皂角多用,骨碎补去毛,各等分,为末,整骨入旧④平 正,以姜汁调药,摊纸上,贴骨断处,却用夹缚,不得摇动。 三五日后,依夹法取开,温葱汤洗,再贴再夹,七日后如痛, 加入没药。

走马散:柏叶生、荷叶生、皂角生、骨碎补去毛各等分。如痛甚,再加没药。上为末。

先将折伤处揣定,令入原位,以姜汁调药如糊,摊纸上贴骨断处,用杉木片夹定,以绳缚之,莫令转动,3-5日后开看,以温葱汤洗之,再贴药,复夹7日。接骨,主治折伤。

《澹寮》治打扑折伤手足。绿豆粉,新铁铁炒令紫色, 以井水冷调敷,夹缚。

《百选》治打扑接骨。夜合树即合欢花,越人呼为乌颗 树,去粗皮炒黑四两,芥菜子炒一两,为末,酒调二钱,澄 清,临卧服,以滓瞿疮上,夹缚之。

一方用葱白、砂糖二味等分,烂研敷痛处,立止,仍无 瘢痕。

《经验方》伤损打扑,伤筋骨。胡孙姜即骨碎补,石上生 者补损,樟树上生者通气。治风损各用一半,研烂取汁,以酒 煎或调服,留滓敷伤处。制法:去皮毛,切片微炒,常用煮酒 窖者,七日后饮之。

打扑有痕伤,瘀血流注:半夏末水调涂伤处一宿,不见 痕。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一次上药,一宿黑者 紫,二宿紫者白矣。

指甲伤,擘裂:用炭火煨热葱汁,剥去皮,取其中葱涎 涕,番损处,仍陆续煨易热者,痛止而安。

续筋:金沸草根研和滓汁以筋相对涂而封之,即续。蜀几 逃去,多刻其筋,用之验。

金刃及打伤,血出不止:降真末,五倍子末,镜面上削下 铜末,细研等分敷伤处。

金刃箭伤:桑叶阴干为末贴。

刀斧伤:隔年四月芝麻叶揉软覆伤处,缚定血即止。野苧 叶亦可。又陈年苏叶和血揉匀封缚,神效。五倍末亦佳。

伤损皮肉破及刀刃伤:急用未经水葱白细切炒极热,裹伤 处,血止痛定。或用晚蚕蛾为末,和石灰菴伤处,住痛止血 合口。

伤筋肉骨痛楚:寻生龟取甲入损药,梦龟授方,用生地黄 一斤,藏姜瓜旧糟一斤,生姜四两,赤小豆二斤,研烂同炒令 热,以帛裹瞿伤处夹缚,不过三日。《医说》。

胸胁诸骨伤断:东云膏。木菖蒲炒常用,红内消,如肿,加生者五两,即何首乌,白芷生用令加一两,赤芍生二两,痛 亦,加土独活生三两,常用为末,热酒调涂。

诸损敷贴:当归三两,白芷三两,肉桂半两,熏陆香、没 药各二两,为末,姜汁调,白芷一味自佳。

欧阳氏贴损:白芷、赤芍、南星、天花粉、木蜡叶、牡丹 皮少许,为末,姜汁调贴。

千掺药

《彭氏》风流散:石膏十两固济火爛,白矶飞二两,枇 杷叶少许,松脂、黄丹各一两。为末。伤经久者,药水洗后 用,疮干用油调敷,新破伤,忌风湿。

彭氏风流散:石膏10两(泥固济,火煅),白矾(飞)2两,枇杷叶少许,松脂1两,黄丹1两。上为末。

伤经久者,药水洗后用;若疮干,用油调敷。禁忌:新破伤,忌风湿。主治折伤。

邵氏破伤血不止:真血竭三钱或用番降节中油代亦可,五 倍子一两,陈紫苏叶三钱,白芷半两,海金沙一两,细末掺 之。军前急救,不可着水至效。

淋洗药

《彭氏》用生葱切,荆芥、桂、当归等分,煎沸汤放温 洗,或加连翘、防风、白芷、黄连。

邵氏用南蓼、杜独活、藁本、黄柏、生姜,煎洗,如有 口,除姜、蓼;损而青肿,用此二味。若肉冷痹痛,骨断而 肿,不可洗伤口。有脓水,别用合口药,如前风流散。

凉血消肿:千金草即荆芥、山桂皮、藁本、石南藤、皂 角、连根葱,煎水洗。

《御药院方》淋渓顽散:治诸坠压伤折筋骨,瘀血结痛, 淋洗宜透风。顽荆叶两半,蔓荆子、白芷、细辛、防风、桂 心、川写、丁皮、羌活各一两,为末,每二两加盐半匙、葱连 根五个、浆水五升,煎五七沸去滓,手淋痛处,冷却再温热。

淋渫顽荆散、淋渫顽荆汤:顽荆栾荆3两,蔓荆子2两,白芷2两,细辛2两,防风2两(去芦头),桂心2两,川芎2两,丁香皮2两,羌活2两。上为散。

每次用药3两,加盐半匙,葱白连根7茎,用浆水1斗,煎10余沸,去滓,通手淋熨痛处,冷即再换。

主治高处失坠及一切伤折,筋伤骨碎,瘀血结痛。注意避风,盖暖。

又方:桑白皮,赤芍,白芷,乌药,左缠藤,臭橘叶。金 疮去乌药加荆芥、防风;如疮臭加蕾香;如毒加乌柏叶或橡根 皮、黄桑叶;如有脓,去荆芥加五倍子、白芷、黄连。

风损药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花蕊石散、没药降圣丹、接骨散、补损当归散四方。

花蕊石散:硫黄(上色明净者.捣为粗末)四两,花蕊石(捣为粗末)一两。

上二味相拌令匀,先用纸筋和胶泥固济瓦罐子一个,内可容药,候泥干入药内,密泥封口了,焙笼内焙干,令透热,便安在四方砖上,砖上书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称,笼迭周匝,自巳、午时,从下生火,令渐渐上彻,有坠下火,旋夹火上,直至经宿,火冷炭消尽。又放经宿,罐冷定,取出细研,以绢罗子罗至细,瓷盒内盛,

主治一切金刃箭镞伤中,及打扑伤损,猫狗咬伤,或至死者,急于伤处掺药,其血化为黄水,再掺药便活,更不疼痛。如内损血入脏腑,热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许,调一大钱,服之立效。若牛肠出不损者,急内入,细丝桑白皮尖茸为线,缝合肚皮,缝上掺药,血止立活。如无桑白皮,用生麻缕亦得,并不得封裹疮口,恐作脓血。如疮干,以津液润之,然后择药。

妇人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运,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者,但心头暖,急以童子小便调一钱,取下恶物如猪肝片,终身不患血风、血气。

若膈上有血,化为黄水,即时吐出,或随小便出,立效。

没药降圣丹:自然铜(火煅.醋淬十二次.研末水飞过.焙)、川乌头(生.去皮.脐)、骨碎补(去毛)、白芍药、没药(别研)、乳香(别研)、当归(洗.焙),各一两;生干地黄、川芎,各一两半。

上并生用,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与蜜等分炼熟和丸,每30克作4丸。

每服1丸,捶碎,水,酒各75毫升,入苏木少许,同煎至120毫升,去苏木,空腹时热服。

温经散寒,逐瘀止痛。主治打扑闪肭,筋断骨折,挛急疼痛,不能屈伸,营卫虚弱,外受游风,内伤经络,筋骨缓纵,皮肉刺痛,肩背拘急,身体倦怠,四肢无力。

接骨散:定粉、当归,各一钱;硼砂一钱半。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煎苏木汤调下,服讫后时时吃苏木汤。接骨续筋,止痛活血。主治从高堕下,马逐伤折,筋断骨碎,痛不可忍。

补损当归散:泽兰(制)、附子(炮.去皮.脐),各一分;当归(炒)、蜀椒(炒.出汗)、甘草(炙)、桂心,各三分;川芎(炒)六分。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主治疗坠马、落车、被打,伤腕折臂,呼叫不绝,服此药呼吸之间,不复大痛,服三日,筋骨即当相连,神效。

《御药院方》没药乳香散:治打扑伤损,痛不可忍。白术 炒五两,当归焙,甘草炒,白芷,没药别研,肉桂,乳香别 研,各一两,为末,每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乳香定痛散:乳香 没药 川芎 白芷 芍药 甘草 牡丹皮 生地黄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并童便调下,不拘时候。主治打扑伤损,落马坠车,一切疼痛。

《杨氏家藏方》紫金散:治诸伤,内损肺肝,暖吐不止, 并瘀血停滞,心腹胀闷。

紫金藤皮二两,番降油,续断,补骨脂,无名异燃,酒淬 七次,琥珀别研、蒲黄、牛膝酒洗、当归洗焙、桃仁去皮炒各 一两,大黄煨、朴硝别研各一两半,为末,每钱浓煎,苏木当 归酒调下,并进三服,利即安。

《本事方》打扑内损,筋骨疼痛:没药、乳香、芍药、 川写、川椒去子及合口者、当归各二两,自然铜醋淬半两,为 末,黄蜡二两溶开入药末,不住手搅匀,丸如弹大,每二丸好 酒煎开,热服,随痛处卧片时,连进有效。

《杨氏家藏方》内托黄茂丸:治针灸伤经络,流脓不止。黄芷 八两,当归三两,肉桂、木香、乳香别研、沉香各一两,为 末,绿豆粉四两,姜汁煮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热水送下, 不拘时。

《百选》治老弱坠压折伤:当归、肉桂、甘草、川椒炒 去,各三分,川萼两半,附子包、泽兰炒各一两,为末酒调, 忌葱、冷水等物。

《经验方》应痛丸:治诸伤损及损后为血气所侵,手足疼 痛,忌热食二时。

生苍术一斤,破故纸斤半炒,舶茴二两炒,骨碎补一斤去 毛,穿山甲去膜以紫灰炒胀,生草乌一斤铿如麦大。上除草乌 用生葱二斤、连皮生姜二斤,擂烂,将草乌一处淹二宿,焙 干,连前药焙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汤酒 任下。

《经验》治诸折伤:乳香、没药、苏木、番降节、川乌去 皮尖、松明节、自然铜醋淬各一两,水飞过,地龙洗腥净半两 略炒,水蛭油炒、龙骨各半两,血蝎四钱,土狗十个油浸焙, 《本草》名蟋姑。为末,每五钱酒调,看病上下服,一身上下 飒飒有声。

邵氏诸风损伤折:干姜洗一两半,僵蚕生水洗二两,木鳖 水浸去壳二两,杜独活三两,藁本二两,乳香水浸半两,没药 水浸一两,二味别研,藁本、木苓、制枳壳、赤芍、破故纸 炒、续断酒浸炒、黑牵牛炒、穿山甲灰炒各二两,白芷、肉 桂、独活、良姜、净细辛、当归酒浸、川牛膝酒浸焙各一两, 草乌去皮尖三两,羌活半两,骨碎补炒去毛三两,苍术炒半 斤,海桐皮酒浸炒三钱,附子川乌炮各一个,后二味看虚实 加。上末,每药末一斤,用面二两,酒水煮糊丸梧子大,每二 十丸,壮实者加二十五丸。有臂胛头痛,生葱姜酒细嚼吞下; 两胁腰腿疼痛,茴香姜酒空心下;脚膝痛肿,木瓜姜酒下。四 五月加荆芥,春月去破故纸,夏月去牵牛。

治损接骨,活血住痛,虚弱及经久未安:附子八钱炮,泽 兰一两,川椒去目及第二重皮炒半两放冷,甘草半两,当归、 川萼、独活各半两,白芷一两,川乌八钱,细末,细嚼生姜酒 调。如刀伤,不用酒;骨断皮不破,加乳、没浸酒调;体弱伤 损气痛,茴香姜酒调;看虚实,每服加少草乌末。

脑上有伤,头痛不止:荆芥、川萼各半两,白芷一两,革 澄茄二钱。为末,热酒调。

诸损伤,草药捷径:毛蛇藤,有血瘀多加一两,打破,大 青根半两化气,矮樟根半两,熟骨草半两,柞草七寸长七茎住 痛多加,紫金藤又名山甘草用一两,可加姜三两拌和,牛膝根 半两,消血瘀加用,过路螟蚣即过墙枫一两,松青一两,左缠 藤,接骨草一两,上生研酒浸开,去滓加童便温服,体弱温热 服,有瘀血在内,用麻油葱同酒后入以滓合伤处,皮破出血者 不用贴。

凡伤重用姜半斤,坛古酒水各半,用前药擂烂,先有猪蹄 筒骨熬汁,加前药同前至半坛,日夜服尽偃卧安。此法是戈 法,打损遍身难贴,边吃边搽尤妙。

诸伤损筋折骨,先用趁痛散住痛:川独活、川五灵脂、乳 香别研、白芷、茴香各一两,防风、百草霜、没药各半两,净 生地黄二两半,赤芍二两,当归二两,杜白芷三两,桔梗三 两,草乌二钱,小麦煮透去皮尖,焙。为末,每六钱煨葱头酒 或炒松节姜酒调下。

趁痛散:川独活1两,五灵脂1两,乳香(别研)1两,白芷1两,北茴香1两,防风半两,百草霜半两,没药半两,生地黄(净)2两半,赤芍2两,当归2两,杜白芷3两,桔梗3两,草乌2钱(小麦汁煮透,去皮尖,焙)。上为末。
每服1大钱,煨葱头酒或炒松节姜酒调下。主治诸伤损,筋骨折断。

附 住痛散

川芎八分、当归身一钱、白芷八分、羌活八分、穿山甲一钱、大茴香五分、独活八分、小茴香八分、甘草八分、官桂八分、木瓜一钱、自然铜一钱、虎胫骨二钱酒制、川乌一钱去皮、草乌一钱、生姜二片。上药研细末,每用五分,生姜水煎,冲童便服。

气喘:加沉香八分、木香磨八分。

被惊伤胆,狂言乱语,恍惚失音:加人参三分,朱砂八分。

虚汗:加黄芪一钱、牡蛎一钱、白术一钱、浮小麦炒二钱、麻黄根一钱、白芍八分。

寒重:加厚朴八分、陈皮一:分。

热重:加前胡八分、柴胡一钱、黄苓八分。

大便不通:加大黄八分、芒硝五分。

小便不通:加木通八分、车前子一钱、滑石八分、瞿麦一钱、 茵陈八分。

发汗:加麻黄八分、生葱一钱。

分理阴阳:加猪苓一钱、泽泻八分。

久伤成捞:加天冬二钱。

极热不退:加连翘八分、栀子八分、薄荷八分。

言语恍惚伤心:急加朱砂八分、远志八分、木香五分、人参三分、琥珀三分、茯苓一钱、硼砂八分。

失笑:加当归一钱、补骨脂八分、蒲黄炒八分、杜仲一钱、川楝子一钱、桂枝一钱。

呕吐、饮食不进:加丁香三分、天南星八分、砂仁八分、半夏八分、旋覆花八分、大附子五分。

跌伤,口中粪出者,诸药不纳:加丁香五分、草果八分、砂仁五分、 半夏八分、天南星八分。

腹内气血成块:加三棱八分、莪术八分、乌药八分、香附一钱。

胸膈膨胀:加枳壳八分、白蔻八分、砂仁五分、香附八分、大腹皮八分、半夏八分。

口中血腥:加阿胶炒成珠一钱,如不止,用丁香嚼之。

咳嗽滞血:加蒲黄八分、阿胶一钱、茅草花八分、朱蒂花八分。 无效,服人参清肺汤。

伤肺口出血疱:加服人参清肺汤,加蒲黄八分、阿胶一钱、 茅花八分。

肚中血毒:加红花八分、苏木八分。

伤头皮破出血过多:加生地一钱、熟地一钱。

腹中冷痛:加良姜五分、干姜三分、玄胡八分。

接骨散:诸伤筋折肿痛服之住痛消肿。白芍二两,故纸炒 一两,自然铜醋淬、没药别研、羊胫骨炭各一两,白茯苓、骨 碎补去毛各二两,川乌炮、木鳖去壳并油煨各半两,虎骨随多 少醋煮别研。上细末,每一大钱依前汤使调下。烧羊胫炭法: 四五月收麻羊粪用灰一层又加粪一层,尽意烧之存性,令了烟 作炭,先姜汁童便,候炭成,将入汁内淬晒干为末。

接骨散:白芍药2两,故纸(炒)1两,自然铜1两(醋淬),没药1两(别研),羊胫骨灰1两,白茯苓2两,骨碎补(去皮)2两,川乌半两(炮),木鳖子(去壳并油煨)半两,虎骨随多少(醋煮,别研)。上为末。

烧羊胫炭法:四五月收麻羊粪,用茅一层,又加粪一层,尽意烧之存性,合了烟令作炭,先办姜汁、童便,候炭成,将入汁内淬,晒干为末。住痛消肿,主治诸伤筋折肿痛。

筋骨散:治新旧损,除痛状筋骨,可常用。生地黄、赤 芍、当归、石南藤各二两,杜白芷、骨碎补炒去毛各三两,五 灵脂、肉桂、山桂皮、荆芥穗各一两,桔梗四两,川乌炮、草 乌制各半两,雄黑豆煮去皮四两。为末,姜汁和酒调。妇人风 损痹痛煨葱酒调。

筋骨散:生地黄2两,赤芍2两,当归2两,石南藤2两,杜白芷3两,骨碎补(炒,去毛)3两,五灵脂1两,肉桂1两,山桂皮1两,荆芥穗1两,桔梗4两,川乌(炮)半两,草乌(制)半两,雄黑豆(煮,去皮)4两。上为末。

姜汁和酒调下;妇人风损痹痛,煨葱酒调下。除痛,壮筋骨。主治新旧损伤及妇人风损痹痛。

接骨续筋,住痛生血,周竹传,甚神秘之内。接骨续筋丹 又胜诸方:

乳香,没药,自然铜醋淬七次,南木香,生地黄,熟地 黄,川羌活,川独活,川苓,当归,防风,南星,松嫩心去 毛,粉草,侧柏叶醋煮加倍用,草乌数个制去皮尖,痛甚加作 五七个柘木炉火中煨存性作炭。前药各等分,松心、侧柏炭加倍用。细末,生姜自然汁调下,或蜜丸弹大,生姜汁和酒调 嚼下。

接骨续筋丹:乳香、没药、自然铜(制)、南木香、生地黄、熟地黄、川羌活、川独活、防风、南星、松嫩心(去毛)、粉草、侧柏叶(醋煮)、草乌5枚(炮,去尖)、柘木(糠火煨成炭)。各等分,唯松、柘、柏并加一倍,共为细末。

生姜自然汁调下1钱;或蜜丸弹子大,姜汁和酒嚼下。生血止痛。

应痛乳香丸:治诸损。乳香、没药、信朱别研各半两,白 胶香一两同乳香溶,草乌制四钱,石南藤二两,骨碎炒去毛、 桔梗、白芍药各二两,熟地黄一两,川乌二钱,荆芥穗一两, 松节烧过存性一两。细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煨葱或葱 或松节酒下。

应痛乳香丸:乳香半两,没药半两,信朱(别研)半两,白胶香1两(同乳香溶),草乌(制)4钱,石南藤2两,骨碎补(炒去毛),桔梗2两,白芍药2两,熟地黄1两,川乌2钱,荆芥穗1两,暗松节(烧存性)1两。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煨葱或松节酒送下。主治诸损。

接骨丹:骨断八分,加用此药。当归二两,川独活二两, 乳香、白胶香半两溶过,用生熟地黄各一两,自然铜醋淬半 两,侧柏叶四两口口焙,肉桂半两,石南藤二两。细末,糯米 糊弹大,国丹为衣,每一丸炒松节或番降真节酒下,看损上下 服。亦可梧子大丸,每三十丸,前药加松条、松节、好土珠、 荆芥、桔梗各二两,脚气入骨痛,木瓜酒浸,黑豆炒酒浸。

《彭氏家传方》活血丹:治打扑伤损,折骨碎筋,瘀血肿痛烦 闷,风痰,瘫痪,顽痹,妇人血风,产后败血浮肿,血气瘀 痛,风劳发动,四肢疫痛。孕妇勿服。

青桑灰一斤好醋杀火,大栗间焙、骨碎补制焙、南星姜汁 浸一宿焙、赤白芍并焙、牛膝洗焙、川乌炮、雄黑豆各一两六 钱,自然铜醋淬、木鳖子肉切和面炒赤各八钱,净细辛一两 焙,没药四钱,乳香六钱并别研,白胶香三钱,血蝎六钱或番 降节代。为末,糯米粉醋煮糊丸,杵千下,集手丸,缓则发 裂。大丸重六钱湿,中丸三钱湿,候干,以潦搽手上将匀三 丸,挪漆为衣,收用。每半丸无灰酒磨化,渐煎三五沸,温 服,无时。以纱菖袋收挂净处,经久不坏。

活血丹:青桑灰1斤(好醋杀火),大栗间(焙)1两6钱,骨碎补(制,焙)1两6钱,南星(生姜汁浸1宿,焙)1两6钱,赤芍药(焙)1两6钱,白芍药(焙)1两6钱,牛膝(洗,焙)1两6钱,川乌(炮)1两6钱,雄黑豆1两6钱,自然铜(醋淬)8钱,木鳖子肉(切,和面炒赤)8钱,净细辛1两(焙),没药4钱(另研),乳香6钱(另研),白胶香3钱,血竭6钱(或番降节代)。

上为末,糯米粉醋煮糊丸,杵千下,众手丸,缓则发裂;大丸重6钱(湿),中丸3钱(湿),候干,以漆搽手上,将两三丸挪漆为衣收用。以纱葛袋收挂净处,经久不坏。

每服半丸,无灰酒磨化,渐煎3-5沸,温服,不拘时候。孕妇勿服。

主治打扑伤损,折骨碎筋,瘀血肿痛烦闷;风痰瘫痪顽痹;妇人血风,产后败血,浮肿,血气痛,风劳发动,四肢酸痛。

小红丸:治诸伤劳损,矮折筋骨,风湿挛拳,壮筋骨, 活经络,生气血。

川乌、何首乌、苍术、蛇床子、五灵脂、白胶香、赤小 豆、牛膝、当归各制净一两,乳香一钱。酒糊丸,绿豆大,每三五十丸,酒下。

大红丸:治证同上。不问新旧经年,诸伤损,孕妇 勿服。

赤白芍药兼用一斤,何首乌一斤焙,川乌一斤十两炮,南 星一斤七两,当归十两,骨碎补姜制一斤,牛膝十两,净北细 辛八两,青桑灰三斤或不用,赤小豆二升,自然铜二两醋淬。 细末,醋糊丸,梧子大,信州朱为衣,每二十丸温酒下。

黑神丸:治证同上。

白薮一斤,白及四两,当归四两,白芍、制南星六钱,川 乌二钱,骨碎补制八钱,牛膝九钱,百草霜半钱,赤小豆一 升。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汤使同上。一方加细辛或白鲜皮。

黑神丸:白蔹1斤,白及4两,当归4两,白芍、南星6两,川乌3两,骨碎补(制)8两,牛膝9两,百草霜半两,赤小豆1升。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主治诸伤劳损,踒折筋骨,风湿挛拳。孕妇勿服。

当归散:治诸风损折伤,或作痈疽,或因损中风瘫痪, 囲④役所损。

泽兰、当归、牛膝、续断各十两,芍药、白芷、川萼、肉 桂、细辛各五钱,白杨皮三钱或不用。为末,酒调下。

乳香散:治证同上。

干姜、肉桂各三两,牛膝、羌活、川苓、杜细辛、姜黄、 芍药、草乌、川乌各四钱,骨碎补、当归、苍术、木鳖各六 钱,没药五钱,何首乌四钱,桔梗十钱,乳香半钱,赤小豆一 升,白芷三钱,海桐二钱,不用亦可。为末酒调。

乳香散:干姜3两,肉桂3两,牛膝4两,羌活4两,川芎4两,杜细辛4两,姜黄4两,芍药4两,草乌4两,川乌4两,骨碎补6两,当归6两,苍术6两,木鳖肉6两,没药5两,何首乌14两,桔梗10两,乳香半两,赤小豆1升,白芷3两,海桐2两(不用亦可)。上为细末。

酒调服。主治诸风损折伤,或作痛疽,或因损中风缓,或役所损。

鳖甲散:治五劳七伤,四时伤寒壮热,骨节烦痛,痰嗽 岚瘴,心腹积气,一切风挂,妇人血风,产前产后诸疾并治。

鳖甲醋浸炙令赤、肉桂、紫菟、川萼、白芷、秦茏、羌 活、当归、干姜、陈皮各四两,乌药、五味子、芍药、柴胡各七两,苍术一斤,川乌四十个炮,桔梗二斤半拣净。细末,每二 钱,姜二片、乌梅半个煎热服。伤寒加葱白,劳损加酒。

黑虎丹:治诸损,男女头风,手足麻痹。

川乌、木鳖肉各一斤,地龙净洗去十两,黑小豆半斤,五 灵脂二两,为末,以五灵脂同面糊为丸。一丸至三丸,温酒、 薄荷茶皆可下。

何首乌丸:宽筋治风损。

何首乌十斤、生黑豆半斤同煎,薄荷二十两,青木香、牛 膝各五两,皂角一斤烧存性,牵牛七两炒取头末,川乌二两 炮。酒糊丸,葱汤薄荷下三十丸。

欧阳氏治诸损,红黑二散:当归、川芍、白芷、陈皮、赤芍、牡丹皮、茴香、柳桂各 一两,嫩松香蒸过去毛、杜当归各四两,生地黄二两,研细 末;草乌醋炒、自然铜酒醋淬各一钱,苍术、良姜、骨碎补制 各二两,杜独活四两,拓木炭,松香加倍作黑七钱。二药各细 末,随病轻重打和茴香汤或姜葱酒调,常合《和剂》石南丸 兼服。

又方:草乌、细辛、羌活、独活、白芷、牛膝、白胶香、 五灵脂、川萼、甘草、藁本、茴香、蕾香各二两,石南藤、木 瓜、自然铜、骨碎补、干姜、当归、肉桂等分。细末,酒调 通用。

如伤重,去石南藤加杜当归,脚伤重加木瓜,手伤重加木 鳖子,腰伤重加茴香、牵牛、狗脊,减去桂加百药煎、石 南藤。

秋担接骨散:姜黄、薄黄、骨碎补炒、无名异燉、生地 黄、葱姜各自然汁一两,为末酒调,外用。生癞虾蟆一个研如泥,敷贴。

《集验》打伤肿痛:无名异细末,热酒服赶下,手末血 皆散失。

四妙散:治打破跌损内伤。

骨碎补制,生姜,乳香,当归,糯酒热服,接骨加自 然铜。

《本草》打伤,只以骨碎补末和黄米粥裹伤处。打跌骨 断,只白及一味为末,酒调服,神效,其功不减自然铜与古五 铢钱。

《直指》打跌血滞腰胁疼:故纸、茴香各炒,辣桂等分 为末,热酒调。

小儿五足伤肿,小便少:当归尾煎汤,磨大黄通,仍用 《和剂》泽兰散,姜酒调服安。

《集验拣要》治诸风损伤折,疏风顺气,匀血住痛。当归 一两半,川萼一两,白芷、杜乌药、木瓜、牛膝各一两半,京 芍、牡丹皮、净陈皮、净细辛、玄胡索炒、川续断、茴香炒、 破故纸炒、石菖蒲洗炒、浙术、穿山甲、蚌粉炒各一两,交It 桂七钱,桃仁炒去皮半两,粉草一两,五加皮二两酒浸。或加 入槟榔、枳壳制各一两,咬咀姜煎,酒浸乳没各半两加入,或 加老松节、炒乌豆、老姜,煮酒服。

《集要》治诸损丸子药,健筋骨,生气血,养百脉,疏风 顺气,升降阴阳,虚弱常宜。

长条川牛膝、木瓜、天麻、女蓉、当归、川续断酒浸焙、 何首乌酒蒸、杜乌药、白芷、五加皮酒浸、狗脊制、淮乌姜葱 炒、骨碎补去毛酒浸炒、川独活二两,净大川乌、附子各一两 炮,乳香、没药别研,嫩茸酥炙,自然铜碎淬,川萼各一两 净,菟丝子净淘酒蒸、杜仲四两净姜炒、苍术半生半熟,上三 味各四两,全蝎半两炒,破故纸三两酒浸,虎骨酥炙、北五味、威灵仙水洗酒浸、京芍药、穿山甲蚌粉炒、茴香炒、净细 辛、龟板酥炙各一两半。细末酒糊丸,常服即补。

下丸药:破伤水方。糯米末生用三分之二,甘草末三分之 一,用砂糖调搽肿处,先自肿赤尽处搽起至疮口,水皆自疮口 出,即安。

治诸伤瘀血不散:五、六月收野苧、苏叶擂烂,金疮止。 如瘀血在腹,用顺流水擂烂服即通,血皆化水,以死猪血试之 可验。秋月恐无叶,早败。

伤紫眼:紫金皮小便浸一七,晒作末。眼青肿黑紫色,用 生地黄姜汁调;不肿用葱汁。

闪腰痛:神曲火爐红,酒淬温服,或米醋和平胃散番痛 处,或杜仲制及黄萝末酒调服。

杖疮:不问轻重,先逐寒邪,方治疮口,切不可与酒,则 寒酥邪不散,生他证,不能便愈。看若弱,先服香蔬散丸;有 热服败毒散三四服,然后服十宣散,除桂;疮上用水调膏,用 绿豆粉、清油、白水各半调涂。

住痛用一黑散:赤龙鳞爛存性,即古松皮;退肿用一黄 散:蔚金四钱,赤石脂三钱,白芷二钱,天花粉三两;肿甚加 荆芥,一方红内消;如不用白芷,加独活,并用茶调贴疮口, 外留口。其他疮如无热,酒调贴。如有脓,姜汁三分、茶清七 分调。杖疮用乳香煎油调敷,疮口内外皆可用,仍加善应等膏 药贴;肉溃烂用生肉药换。或肿不消,用破血药,外以针刺去 瘀血,用一黄散敷贴。一黄散逐时调,不可调下,则不验。

如臭,洗药中加蕾香。或杖后被人施毒药,急烧百沸汤, 候温,以芒帚梗五六寸二百茎干净,一横一直拓病臂上,用二 人于病腿上压出瘀血扛出,于熟冷水中洗净,至无血为度。忌 毒食,行房,不净席卧,登厕熏触。或再仗后苦痛,只加乳没 二药。

诸伤疮,封口住痛:白芷、五倍子炒、赤石脂、乌贼骨, 生血封口需研细末,不然反作痛不止。此药治诸般恶气及脚上 臆疮、蛇头指痛。一方加乳香、雄黄、白芷,一黑散为末,换 清油,蒸熟去滓,用鸡毛洗疮口,却用上药擦干,用油调涂。 治秽气,加国丹。

□ □生肌桃花散:国丹、白芷、滑石兼上药味通用。 疮口水不干:枯白矶、穿山甲烧灰炒焦,更加龙鳞换。白 芷一味,疮中圣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伤损门(古方名正骨科)
《寿世保元》折伤
古今医统大全骨损
跌打损伤经验各良方(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卷三百十一 折伤门] 伤折疼痛(附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