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牙痛:病因病机及治法】精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写到: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之经,起于手之次指,上颈贯颊而入下齿。足阳明之经,起于鼻之交頞,下循鼻外而入上齿。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阳明升,足阳明降,浊气不至上壅,是以不痛。

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戊土之降,以其燥也。太阴盛而阳明虚,则戊土化湿,逆而不降,并阻少阳甲木之经,不得下行。牙床者,胃土所司,胃土不降,浊气壅迫,甲木逆 冲,攻突牙床,是以肿痛。甲木化气于相火,相火失根,逆行而上炎,是以热生。虫牙者,木郁而为蠹 也。甲木郁于湿土之中,腐败蠹朽,故虫生而齿坏。

牙齿为骨之余气,足少阴肾水之所生也。水盛于下而根于上,牙者,水之方芽于火位而未盛者也。五行之理,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水火一病,则水胜而火负,事之常也。而齿牙之位,以癸水之始基,微阴初凝,根荄未壮,一遭相火逆升,熏蒸炎烈,挟焦石流金之力而胜杯水,势自易易。以少水而烁于 壮火,未可以胜负寻常之理相提而并论也。

一、引起牙痛类型

1、干槽症

多在拔牙后2-4天发生,可引起自发性持续性剧烈疼痛。检差时可发现拔牙伤内血块有臭味。

2、龋齿

初龋般无症状,如龋洞大而深时,可出现进食时牙痛,吃甜食或过冷、过热时,疼痛加重。

3.牙根尖周炎

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绝织发炎表现为持续性牙痛。患牙有伸长感,触、压痛明显,不能咬食物。

4.牙周脓肿

牙周组织症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化胺性炎症。脓肿形成时疼痛剧烈,脓肿形成后局部出现波动感。在牙周脓肿形成后,疼痛可明显减轻或缓解。

5、牙髓炎

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

6、牙外伤

 意外摔倒、碰伤或吃饭时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开,引起牙痛。

二、五大类牙疼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胃火型

1、临床特点:牙痛临床特点是牙龈红肿而痛,口唇红、喜冷食,舌质红紫苔黄或白厚,脉数、

2、处方一:方用白虎汤化裁。

方组成:石膏30克、知母20克、甘草5克、粳米10克。若大便燥加当归10克、川芎10克、连翅10克,如便燥如羊戾则加大黄、黄连、黄芩各15克,若眉棱骨痛者加白芷、柴胡、薄荷各12克。妇、幼及老年体弱者则减量或慎用。

3、处方二:清胃汤加减。

组成:生石膏30g,黄连12g,升麻9g,黄芩15g,生地黄15g,丹皮15g,甘草9g,蒲公英30g,牛膝15g。

(二)、寒热错杂型

1、临床特点:此型牙痛临床特点为齿龈疼痛,得寒得热而牙痛程度无增重或减轻。

2、治疗:处方以小续命汤化裁。

方药组成:桂枝10克、白附子(久煎10克、川芎10克、 麻黄10克、人参10克、白芍10克、杏仁去皮尖10克、防风10克、黄芩(酒炒10克、防己 10克、甘草10克。如口渴多饮、小便黄、舌红苔白或厚或徹黄、脉数,则去人参用沙参,方中黄芩、白芍用量增至40克;若口不渴、苔白薄、小便清长,则小续命汤中桂枝、白附子、麻黄用 量各增至13兒,而黄芩、人参用量减至6克。

(三)、风邪型

1、风寒牙痛

1)、证候:牙齿疼痛,遇热痛减,遇冷则甚,口淡不渴,牙龈淡白或淡红。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3)、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麻黄9g,附片6g,细辛3g,白芷12g,荆芥10g,甘草6g。

2、风火牙痛

1)、证候:牙齿疼痛,阵阵而作,遇冷痛减,得热痛增,或有发热恶寒,口渴便秘。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治法:疏风清热止痛。

3)、处方一: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10g,荆芥12g,薄荷10g,黄芩12g,栀子10g,生石膏30g,连翘15g,甘草9g。

(4)处方二:方用归芎散化裁。方药组成:全当归35克、川芎15克、白僵蚕30克、蝉蜕30克、防风10克、薄荷(后下10克、连翅10兒;面白、唇白、舌淡红、脉沉者去川芎、连翅、薄荷,加黄芪50克;伴心悸怔忡则加阿胶30克。

(四)、龋齿型

1、临床特点:龋齿型牙痛的特点是初期无症状,仅表现牙齿组织变白,继则逐渐变成黄褐色。后病变部位的牙齿绝织变软脱失,坏成洞,常因食物进入龋洞受到刺激而疼痛。

2、治疗:方用小续命汤化裁。偏寒者加细卒6克、偏热重者加石膏20克, 并用2%硼酸漱□,早、中、晚各1次。

(五)、肾虛型

1、临床特点:该型牙痛的临床表现特点是自觉牙齿松动或觉增长而痛,或麻木不仁,小便清长或微黄,脉细或细数。

2、治疗:方用知柏地黄汤化裁或七宝美髯丹化裁。

方药组成:知母20兒、黄柏(盐水炒) 20克、山茱莫20克、山药20克、丹皮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熟地黄50克、补骨脂10克、 制首乌30克、怀牛膝10克;腰膝酸软加菟丝子30克、社仲盐水炒20克,口渴咽干加枸杞子30 克。

三、8种中医外治法

1、药敷疗法

  骨脂30g,青盐10g,同炒,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外搽患处,每日3 -5次,连续3 天即可。或龙眼肉适量,蘸食盐外搽疼痛处,每日2 - 3次,连续2- 3天。

2、中成药外治法

金黄散适量,用茶水少许调匀,外敷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走,每曰换药1次,连续3- 5天。或冰硼散适量,用淡盐水含漱后,以本品外搽痛处,每日2-3次。

3、含漱疗法

五倍子10g,加水600ml,武火煎沸后改文火缓煎15分钟,取汁约250ml,俟药汁温度适口时喝一大口噙漱,不要咽下,稍待片该吐出,连续3次,须臾牙痛可止。为防复发,可连漱数次。或鲜马齿苋捣烂取汁含漱,并时以其汁溃润局部,每日数次,一般一日后疼痛即可减轻,2 -3日后即可疫愈。

5、夹药疗法

细卒适量,突于两片生地之间,含于牙痛处,咬紧,一3-5分钟即可止痛。或花椒9g, 樟脑、荜拨各6g,加水200ml,水煎取汁,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夕喂患处,并用棉球漫透药液后置于患处上下牙之间咬紧,一般经过15 -30分钟即可止痛,连续3-5次即可。

6、纳鼻疗法

细卒、防风、白芷、荜拨各5g,髙良美、黄连各4g,冰片3g,雄黄2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用棉球蘸药粉少许塞入具内,左侧牙痛塞左侧,右侧牙痛塞右侧。并深呼吸2分钟,

一般经过15-30分钟,连续应用1- 3次即可止痛。

7、塞耳疗法

用棉球蘸高浓度白酒或95%酒精适量,塞入外耳道中,使其与周围皮肤密切接触,若棉球已干,可在滴些白酒,一般只塞患侧外耳道,兩侧疼痛也可塞双侧,经过3-5分钟,疼痛自可止。

8、填药疗法

取无菌棉球蘸五冰散五倍子10份、冰片1份研粉备用)药粉少许放子洞内,一般用药~S分钟后即可收到止痛效栗,痛止后将棉球取出。酿卜骨脂30g,制乳音6g,研为细末,装瓶 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布包后塞牙洞,每日3 ~ 5次,连续用药1周即可。

四、针灸疗法

1)、体针:上牙痛,取下关、内庭、合谷;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风火牙痛,加太阳、风池;胃火牙痛,加颧髎、足三里;虚火牙痛,加太溪、三阴交,强刺激,痛止后起针。

2)、耳针:上颌、下颌、面颊、屏尖。用毫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牙疼的中药内治法,效果尤佳
牙痛中医辨证治疗
放血疗法治疗牙痛
迅速缓解牙痛的办法-中国?道滘
【健康】牙疼怎么治?10个小妙招教你轻松解决!
牙痛怎么办-止牙痛应急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