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三万里》这一幕看哭8亿人!对李白误解最深的诗,竟是这一首

《长安三万里》的结尾,李白被赦免,他驾着小船兴奋地回江陵。

到了江陵,写下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也许是我们误会最深的一首李白诗作。

许多人惊呼:这首诗原来不是李白旅游高兴时写的,而是他遭遇巨大人生磨难后写就的。

在小学时,我们就学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是那样轻快、兴奋、激昂,仿佛一个少年经历着人生中最畅快的时光。

可谁又想得到,这是李白在遭遇巨大人生苦难之后写就的兴奋之作。

仿佛所有的苦难都从未发生过,仿佛未来依然灿烂如光。

在电影中,看着李白划着小船,吟着“轻舟已过万重山”时,很多人早已泪流满面。

《长安三万里》的票房已过了8亿,无数人,不论是孩子,还是中年人,都为李白的劫后重生流下眼泪。

所有的一切,都源于那场影响唐朝的大变动。

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

第二年的六月,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

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众宗室大臣,仓皇出宫,逃往四川。

走到马嵬坡,愤怒的士兵杀死了奸相杨国忠,又逼迫唐玄宗赐死贵妃杨玉环。

变故从生,太子李亨带着人到了灵武,撇开父亲继位为帝,成了唐肃宗。

唐玄宗则一路到了四川,成了太上皇。不甘心大权旁落,唐玄宗开始重用其他几个儿子。

永王李璘被寄予厚望,到江夏组织了浩荡的军队,到了江苏。

路过庐山时,邀请李白下山加盟。

梦想在招手,57岁的李白,加入永王的军营。

唐肃宗很敏感,他告诉李璘去四川陪老爸,李璘拒绝。

外战未止,内战即发。

永王成了叛逆,不到三个月,即被剿灭,李白也沦为了阶下囚。

李白也被视为叛逆,被关在浔阳监狱。有人上书,要处死李白。

御史中丞宋若思,宰相张镐和江南宣慰使崔涣都对李白伸出援手,他们不忍心失去这个才子。

最后,对李白的判决传来:流放夜郎。

夜郎在哪里?

在现在的贵州遵义附近,在当时的中原人眼里,就是西南蛮荒之地。

在路上走了一年多,走到白帝城时,因为立太子,收到赦书:以旱降死罪,流以下原之。

李白自由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兴奋的李白,写下这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一天之内就可以到达千里之外的江陵。

小船行在长江上,两岸的猿猴不住地啼叫,我的小舟走过万重青山。

一个“轻”字可见李白心中的轻松愉快。

他急切地想要回到江陵,去见他的亲人朋友。

浑然忘记他刚刚经历了一场人生大难。

浑然忘记了他已经是59岁的高龄。

浑然忘记他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

年近花甲,政治失败,名声受损,颠沛流离,经济无着,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一生应该走到终点了,好好找个地方,度过残生吧!

可是,李白却不一样。

重获自由,他又活过来了,他兴奋的像个孩子,依然憧憬着最美好得未来。

这就是李白,即使把他打到谷底,他爬起来后依然满脸微笑,说:未来可期。

李白的赤子之心,仿佛与生俱来。

开元年间,李白拜访名士李邕,期待得到他的推荐。

可是,李白奇怪的言语、不羁的行为,让李邕很是看不惯。

拂手说:去吧。

名士拒绝,李白不丧气,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够自信。

长时间的不如意,和李白共同生活的夫人也看不下去了。

“成天说自己要建功立业,可每天醉醺醺的,啥也没有”。

夫人嫌弃,当唐玄宗诏他进京的书信传来,李白又活了过来,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兴奋地来到了京城,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

每天只要写写诗,就让皇帝贵妃喜笑颜开。

可是,这样的生活,不是李白的追求。

他整天醉醺醺的,终于,皇帝还是受不了,“赐金放还”。

梦想再度破灭,李白依然慷慨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仿佛永远不知疲倦,不论经历了怎样的失败与苦楚,永远对生活抱以最美好的热情。

于李白来说,乐观、自信融进了血液,是活跃在骨子中的坚守。

他永远失望,却永远怀抱希望。

知乎网友@温县羊歌说:我们凭什么认为李白要保持这种天真浪漫就不需要付出莫大的勇气呢?

从白帝城归来的李白,已经年过花甲,却依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大唐又出现了动乱,李光弼东征。

李白想去从军,60高龄又怎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走到金陵,因为实在病得厉害,投军失败。

写下一首《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满是遗憾。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一年后,李白在安徽当涂病逝。

人生的钟摆走到最后一刻,李白留给世人最后一首诗: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鹏之心,至死不灭。


现代人总说: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可有多少人,在生活的磨砺之后,逐渐变得沧桑、胆怯,少年时的狂放、冲劲,早已消失在岁月中。
唯有李白,他好似一个少年,永远不知疲倦,永远热情地追求梦想。
无论前一秒被打得多么惨不忍睹,下一秒,他依然仰起脸来,眼睛里充满着希望,说:未来可期。
他永远是一个少年,一如多年前从蜀地走出时一样。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是李白的标签,也是中华民族的特质。
也许,这就是一千多年后,人们依然崇拜他、热爱他的原因吧!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说找不到诗词世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浪漫的诗人,在最悲惨的时候,写下最快乐的诗,成就传世经典
《早发白帝城①》李白.唐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首(22)《早发白帝城》
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
草书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长安三万里》中的这首诗,真的很治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