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中的年俗

《红楼梦》中不仅描写了感人的爱情故事,描写了四大家族的盛极而衰的过程,而且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又到了快过春节之时,值此新春之际,看看红楼梦里是如何过年的,且与记忆里老家(几十年前的胶东)过春节的习俗做一番对比,也是一件快事。同时也想印证一下,红楼梦作者在书中所描写的年俗,是带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年俗?还是某地独特的年俗?因为不时看到有人将红楼梦中的某些事物与某些地域联系起来,借此将红楼梦与某地联系起来,有时这些联系的是靠谱的,而有些联系实在是使人不以为然。

小文分三个方面来对比。

一、为过年做准备,置办年货

《红楼梦》里的过年,出现在第五十三回和第五十四回。这两回,乃是全书的分水岭,贾府自此盛极而衰。

“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置办年事。又写宁国府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红楼梦中贾府是皇亲国戚,因此贾府里过年,自有与平民百姓不同的地方,也有平民百姓相同的地方。因为要与小可的老家过春节作对比,所以这里只说与平民百姓相同的地方,不涉皇亲国戚,官绅富豪与平民百姓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

置办年货。红楼梦中:“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置办年事。”一笔带过。这是比较高明的写法,因为大家都可能置办过年货,或者看到家人置办过年货,总的一句话是一片忙碌,且是极为琐碎。记忆里大人们忙于置办年货,孩子们最为高兴地就是赶年货大集了。

胶东老家过年的老话有:“二十三,辞灶天;二十四,拉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这里就有好多与赶集相关,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准备过年的祭祖。

红楼梦中:“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

……

“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同样的,记忆里的胶东老家,大家族有宗祠的,同样也是开宗祠,打扫干净,收拾供器,敬请神主等。一般的平民百姓,则是收拾家中的大门、院落直到正厅,要用用红纸写春联糊大门。院子里以红纸或彩绸,剪成各种花纹图案、吉祥福语,悬挂在门楣或屋檐,或者树木等处,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要在正厅摆放家谱、祖先像、牌位等等。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胶东老家过年老话还有:“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全都有 ;三十下黑儿满街走。”

印象里最为深刻的是看大人们忙于置办祭祀先祖的各种物品,比如看着家人准备祭祖用的枣饽饽、圣虫、跑虫、年糕、捞圣饭一类的,这时也是小孩子们最为高兴时刻了,因为此时小孩子们就会有的吃、有得玩、有的看。

        二、过年祭祖

过年最大的礼仪乃是祭祖,年三十、年初一都得祭拜。

先说红楼梦中,贾氏宗祠祭祖先和神明。

到年三十大清早,贾母率族中所有人,前往宁国府贾氏宗祠祭祖。此时家族中所有人皆须到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贾家自家祭拜祖先。

众人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荇贾芷等便接了,按次传至阶上贾敬手中。贾蓉系长房长孙,独他随女眷在槛内。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便传于他妻子,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直传至供桌前,方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贾母供放。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贾蓉方退出下阶,归入贾芹阶位之首。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珮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

拜完神明祖宗,接下去就是给贾家现在的最高长者贾母行礼了。于是大队人马又来到荣国府贾母的正室,先由和贾母同为妯娌的几位老太太行礼,然后贾敬、贾赦带领诸子弟,男一起,女一起,分别行礼,是为礼拜尊者。拜完尊之后,还要拜长。各阶次的主子一一按长幼男女归坐,接受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们的行礼。受礼的同时开始散压岁钱、荷包、金银锞。贾府的压岁钱做的很精致,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碎金子铸成的小锞子,有梅花式的,有海棠式的,还有笔锭如意、八宝连春等等不同样式。受礼散钱之后,开始全家的和欢宴,献屠苏酒,上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胶东老家的过年的祭祖:

印象里胶东老家的大年三十早上,家家捞圣饭。捞圣饭是指将小米淘出来,烧开锅后,打到盆里,手蘸着凉水箍起来,放到碗里呈一个圆形,将圣饭分别摆放在家堂、财神、天地、灶神等神位前,插上筷子以及桃树枝,以示吉祥。


    现在有的地方和人家,已经用大米代替小米了。


      三十中午之前,各家都打出了浆糊,开始贴对子。大门、进间门、厢房门、院门一并贴上。有牲口的人家还在畜栏贴上“六畜兴旺”,在马车上贴上“日行千里”,室内贴“抬头见喜”,石磨及水缸上贴“福”,钱柜上贴“金玉满堂”,屋内贴年画、贴窗染花。各家照壁上要悬挂灯笼,寓意五谷丰登。

三十下午,家庙收拾干净,贡品摆放妥当,宗谱请上,烛台、香炉也摆上。傍晚,家家户户都带鞭炮、香、烧纸等,提着灯笼去自家茔地上坟,请天地老母回家过年。也有的在各自家门口请,烧纸点香放炮。请的时候,家里所有的门都要打开,不能挡了路。除夕之夜,蜡烛和香火要燃亮一宿,这一天晚上要辞旧迎新,即传统意义上的守夜、守岁或坐年、熬年。

普通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团年饭之前在家中正厅的先祖神龛面前摆起美酒佳肴,进行拜祭。

其祭拜过程也是分为祠堂家庙祭拜同宗祖先和自家祭拜先祖。在祠堂家庙祭拜同宗祖先,这里就不赘言了,在影视作品中大家多见过。

这里简单说说,印象里胶东老家的自家祭拜先祖过程:


      在正堂或正厅上,正居中悬着自家先祖遗像,或者是祖先排位一类的。家人挨次站列。祭拜的每一道菜,最后都传至家中最年长者,比如爷爷奶奶等人,由他们捧放在供桌上。直至将所有的供品放置好。最后由家长拈香下拜,家人一齐跪下,行过跪拜大礼后,整个过程才算结束。

三、过年娱乐:喝酒、看戏等

红楼梦中贾府过年,娱乐大事是迎来送往,宴饮不断。如:王夫人与凤姐是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那边厅上院内皆是戏酒,亲友络绎不绝,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贾母则不会客,贺节来的亲友一概不会,只和薛姨妈李婶二人说话取便,或者同宝玉、宝琴、宝钗、黛玉等姊妹赶围棋抹牌作戏。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过年进入最后的高潮。一直到正月十七,贾府宗祠的大门才关上,供奉的祖宗影像也收了起来。至此年应该算作过完了,实际又并非如此。十七日当天薛姨妈就来请贾母吃年酒,十八日是赖大家,十九日是赖升家,二十日是林之孝家,二十一日单大良家,二十二日吴新登家……”掐指一算,贾府过年,近乎一个月。

耍正月,闹二月,这句话在各地都有。印象里胶东老家的正月里,也是拜亲戚、喝正月酒、看戏等等,也是几近一个正月。

记得小时候回老家过年最愿意去的地方有两个:

喝正月酒最愿意去姨妈家,因为姨妈家里,姨夫、姐夫当时都在金矿上工作,属于那种有文化的、吃官饭的,亲朋好友加上工友自然就多。姨夫已经九十多岁了,如今依然身体硬朗。印象里姨父家从初四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几乎是天天都有正月酒,有时甚至过了正月十五,家中依然还有正月酒吃。

看戏愿意去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个普通的文化人,记得家中有几套古书,印象很深的是一套三国志,那时小,还看不完整,但是也喜欢翻看的。外祖父对这些书十分珍贵,一般人不允许翻弄,但是唯独对我是可以翻看的。记得还有一些舅舅家的兄弟,依稀记得好像都不喜欢翻看这些书籍。

外祖父家的村里有戏台子,离外祖父家很近,在没有过年时,一班小孩子自然喜欢到戏台上玩耍。从正月初四开始,戏台上就开始唱戏,胶东人自然是唱吕剧,大约一直演到正月十五左右。印象中,好像附近几个村子里都有戏台,有时还会结伴到其他的村里看戏,至于看的什么戏,现在基本上都不记得了。但时至今日,仍然记得当时看武戏时,学会的一套武生演员对打的套路,每年回老家过年时,还时不时地,在白天戏台没有演出时,跑到戏台上,几个孩子按照套路对打一番。

记得曾看过一篇《红楼梦“吃年酒”实为浙江“正月酒”》的文章,其中曾说:

确有一个地方,几百年来“吃年酒”就是这个风俗,这个地方就是号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三生石畔的人间天堂杭州。不仅是杭州,浙江的杭嘉湖地区,绍兴温州等地,传统上也都有这个习俗。不过浙江人一般不说“吃年酒”,而说“吃正月酒”。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红楼梦》书中贾珍命贾蓉协调宁荣二府请吃年酒的日期单子,说的就是:“你去问问你琏二婶子,‘正月里请吃年酒’的日子拟了没有”?显然,《红楼梦》里的“吃年酒”是在整个“正月里”,就是浙江人的“吃正月酒”习俗的文学再现。

不知胶东老家的“吃正月酒”习俗是否与此相同呢?如果相同,是否这种说法要改变呢?

经过前述的对比,可以看的出:

就作者在红楼梦书中所描写的年俗,小可认为是带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年俗,而不是特指某地的独特年俗。

比如像“为过年做准备,置办年货。”只是一笔带过,这是作者的极为精到的描写,留下了可以让读者充分想象的空间。

再如:贾家自家祭拜祖先的过程,虽然描写的很多,文笔很丰富。但是,和胶东一般人家自家祭拜先祖过程,在基本上程序上是类同,只不过详细地描写了当时大户人家的所有人等参加祭拜时站位顺序以及传递祭品的过程,这些在当时应该是大户官神人家,或者皇亲国戚家里面所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

至于过年娱乐:喝酒、看戏等,前面已经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言。

马上快过春节了,这里小可预先祝各位春节快乐,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的祖先或为河南邓州人
两部迥异《红楼梦》,一些祭祖小知识
再谈《红楼梦》里怎样过春节
《红楼梦》: 荣宁二府过大年
红楼夜话:贾府过年时的五大节庆活动
对祠堂来说,家祠和宗祠有什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