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撒哈拉之眼

位置

这个沙漠地形结构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南部,位于毛里塔尼亚境内的巨大同心圆地貌,是地球十大地质奇观之一。它的直径达到48公里,海拔高度约400米,整体相当平坦;看起来就像个菊石,绕地球轨道才得见其全貌。这个“撒哈拉之眼”又被称为“理查特结构”[1](Richat Structure)。
由于侵蚀形成的理查特结构,略椭圆圆顶直径超过40公里。由暴露的沉积岩构成的圆顶的形成时间最晚在原生代。在圆顶的中心,奥陶系砂岩绕着它的边缘。由沉积岩组成的这种结构向外倾斜在10°-20°。耐侵蚀层石英岩创造了高浮雕循环单面山。它由一个中心占地至少30公里直径硅质角砾岩构成。
北纬:21度07分21.49秒
西经:11度23分54.92秒

地质组成

暴露在查特结构内部的是多种不同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它们包括流纹岩,辉长岩,碳酸盐岩金伯利岩。流纹岩由熔岩流和凝灰岩组成,根据现场绘制和航拍数据,岩石形成两个同心环堤坝。内圈堤大约是20米宽,距离结构的中心约3公里。外环堤宽约50米,距离结构的中心约7到8公里。堤坝一般长约300米,通常1到4米宽。他们由大量的缺乏囊泡碳酸盐岩构成。碳酸盐岩岩石的冷却时间在94至1.04亿年前。金伯利岩则一直追溯到大约9900万年。这些侵入火成岩的形成表明存在大量碱性火成岩侵入,是理查特结构,创造了覆岩层。
撒哈拉之眼
壮观的水热特性是理查特结构的一部分。它们包括广泛的热液蚀变流纹岩和由热液溶蚀变辉长岩。角砾岩由白到黑灰色的碎片石英质材构成,叠层岩的石灰石强烈硅化。热液蚀变,创建了角砾岩,一直追溯到98.2至260万年前。

主要结构

最初理查特结构被认为是个陨石坑,但构造的中心地势平坦,没有发现曾有高温与撞击的地质证据;没有发现火山岩堆积的圆顶,也排除了火山的可能。如今普遍认为,理查特结构是地形抬升与侵蚀作用同时进行的结果;理查特结构的同心圆状痕迹则是硬度较高、不易受侵蚀的古生代石英岩;至于理查特结构为什么会这么大、这么圆,尚未得到公认的解释。
凯珀斯于3月7日在距离地球表面约386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上拍摄下这一照片,充分展示了从宇宙中观地球这一独特视角的优势。
近来,宇航员经常对地球进行观测,以获得更多科学方面的知识。在此期间,不少宇航员在推特和脸谱网等社交平台上非常活跃,及时与公众分享太空中看到的壮美景象。
美国航空航天局还使用他们拍摄的照片来吸引学生以及航天爱好者参与到地理、行星科学以及人类太空飞行等学科研究中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撒哈拉沙漠中的“丹凤眼”是谁干的?它经常和宇航员对视
看世界 15  理查特结构
至今未解之谜:神奇的撒哈拉之眼
人间仙境:揭秘地球最美地貌(9)
图说地球||撒哈拉之眼
非洲酷似眼睛的巨大结构,直径40公里,太空都能看见,究竟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