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花神之②:二月杏花

▲[五代]黃居寀《杏花鸚鵡圖》,絹本設色,27.6×27.6cm。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

花神是中國花朝節祭祀的吉祥神。舊時養花賣花的人都要祭祀花神,以祈百花盛開,春色滿園,也期望花神為自己帶來幸福如意的生活。俗信花神能給人帶來吉利、好運。因而,在中國,每一種花都有司花之神,如在春天常見的梨花、杏花、李花、桃花、牡丹等等。這些花開的時節,便是當月花神。其中,農曆二月便為杏花花神。

▲[北宋]趙佶(宋徽宗)《五色鸚鵡圖卷》,絹本水墨設色,53.3×125cm。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

杏花(杏樹)原產中國,在西元前3000年就開始大量栽培,西方國家的杏花(杏樹)由絲綢之路而傳入。盛開時的杏花,豔態嬌姿,繁花麗色,胭脂萬點,占盡春風,惹得一代名相王荊公也不禁寫詩讚歎曰:“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北陂杏花》)

▲[元代]佚名《杏花鴛鴦圖》,絹本設色,160×98.2cm。藏處不詳。

相傳中國古時的杏花還有多色的,比如:粉紅色、梅紅色、紅色等等。漢代《西京雜記》記載:“東海都尉於台,獻杏一株,花雜五色,六出,雲仙人所食。”南朝《述異記》一書中也談到,天臺山有五色的杏花;六瓣,叫仙人杏,核內雙仁。

▲[明代]淩必正《杏花柳燕圖》,絹本設色,108×43cm。私人藏品。

而杏花還有變色的特點,含苞待放時,朵朵豔紅,隨著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濃漸漸轉淡,到謝落時就成雪白一片。“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這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詠杏五絕,他對杏花的觀察十分細緻。

▲[明代]呂紀《杏花孔雀圖》,絹本設色,203.4×110.6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據曾長生先生口述、蘇州市戲曲研究室記錄整理,徐淩雲、貝晉眉校訂的《昆劇穿戴》一書記載:二月花神“鳳冠、紅女官衣、湖色絲絛、花裙、白彩褲、彩鞋、手執杏花”,為五旦,扮楊玉環,也即著名的楊貴妃——她的故事毋庸贅言。傳說,“安史之亂”平息之後,唐玄宗欲移葬貴妃,但見馬鬼坡下一林杏花,無處尋覓貴妃之墳,後人便以貴妃為杏花花神。

▲[明代]唐寅《杏花茅屋圖》,絹本設色,147.8×73.2cm。上海博物館藏。

此外,杏花還有另一名花神——大名鼎鼎的燧人氏,他是華夏始祖之一。據《韓非子·五蠹》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日燧人氏。”

▲[明代]王維烈《杏花雄雞圖》,絹本設色,126×63cm。私人藏品。

另據《屍子》云:“燧人上觀辰星(即心宿),下察五木,以為火也。”其中取火之木,即為杏樹,他教人取杏樹之火煮食,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位列三皇(燧人、伏羲、神農)之首,尊稱“燧皇”,同時亦以他為二月花神。

▲[明代]周淑禧《杏花山雀圖》,紙本設色,95×46cm。私人藏品。

如今,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有燧皇陵,建於何時已不可考,古代文獻記載燧皇陵原有陵塚、陵碑和大殿、東西廂房,神道有牌坊、功德碑、石像生等,古柏參天,鬱鬱蔥蔥。後毀于戰火和黃河多次氾濫沖刷淤積。1960年代初,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長楊煥成來此考察,拍攝“燧人氏陵”照片一張,證實了燧皇陵的存在。在“文革”中,石碑及石像生被毀壞。

▲[明代]周之冕《杏花錦雞圖》,絹本設色,157.8×83.4cm。蘇州博物館藏。

《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明《歸德府志》和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商丘縣誌》均載:“燧皇陵在閼伯台西北,相傳為燧人氏葬處。俗雲土色皆白,今殊不然。”2008年6月,燧皇陵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5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文明之光”終於開始被保護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經典作品欣賞:花鳥大家蕭朗百幅牡丹、芍藥圖
二月花神是杏花
二月有没有花神?二月是哪位花神?
宋画全集|上海博物馆馆藏宋画高清细节赏析(4)
花神系列之二月杏花
【精美动画】花神系列之 二月杏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