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不完道不尽的“老北京”记忆

老北京城

【讲述你不知道的北京】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那么容易满足。一片蓝天也容易欢呼雀跃好久,一个彩虹也能占满手机屏幕。大概是因为很多平常的东西因为稀少了才会变得珍贵。而许多年前,北京蓝是一种日常,一抬头就能望见的再干净不过的颜色。




许多年前,天坛公园有了自己的月票,它卸下了为百姓祈福的重要使命卸下了皇权的高贵,开始作为平常公园对外开放,南二环的居民都晓得,夏天的傍晚,拿一把大蒲扇在树荫下散散步,在丹陛桥上静静的坐一会儿看月亮旁的风筝,听桥边的大爷舞鞭子抽陀螺发出震天的声响,也有为了音乐梦想卖唱的吉他手,或者,在南门的广场跳跳舞,在长廊下下棋,舞舞剑,古树在暮色四合的时候像一群使者守护着北京的人们,它们不作声,却屹立千年不倒。它们的日渐葱郁见证着北京的成长。




胡同游兴起,在北京人的眼里,更喜欢“胡同串子”这个名字,生活在胡同里的人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红色的排排平房,一两户大户的人家,门前是两个穿着棉衣的孩子,手臂弯曲抬起,地上是两个正在飞速旋转的陀螺,仿佛下一秒他们就要挥起手中的鞭子用力抽向地上的陀螺。旁边有个俏皮的女孩子梳着两股麻花辫为他们鼓掌喝彩。



街上,一位年迈的老人身着灰色的粗布大衣手中握着一辆吱呀呀响的自行车,自行车的车座上竖起白色的泡沫塑料,上面插着一串串冰糖葫芦。一群孩子围绕着他踮起脚尖指向他们爱吃的那串,老人正微笑着拔起一串山楂递给一个女孩,女孩接过后舔着糖心满意足的跑开。以及那一个个不大的店铺和流传百世的老字号。国立四中,和那些离我们很近的崇文门,广渠门,如今已消失在车水马龙的二轮车,洋车夫。旧时代的老北京流淌着的古香古色,是时代淳朴的象征,是生活的情怀。



很多时候我更喜欢叫北京“老北京”。这“老”字包含了北京太多太多。那说不完道不尽的风景与文化如今已被现代的气息吞食,但亘古不变的是他遗留下的那些岁月的奠基。我相信,那青砖绿瓦下铺满一个有一个细小的精髓,在怀念与感叹的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总盼望能留下什么,北京的老总是那样神秘在某条胡同的尽头,一定还有一些未被发现的故事,一定还有我未发现的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人的诉说--贝勒爷
北京人说北京史,这才是北京人的北京!
胡同故事 | 正白旗满族习俗管窥(五)
灵魂深处的"四合院"
50年代北京胡同里的淳朴生活吆喝声吸引了孩子们的围观
美丽中国-630-:北京的幸福瞬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