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事儿丨杨兆宏:听父亲“讲书”

我从小体弱多病,因为我的原因,家中一贫如洗。我是在饥饿和病痛之中长大的。但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一个稍识文字偏爱读书、买书、讲书的父亲。

其实父亲算不上是一个“文化人”,他只读过几年书,小学还没有毕业。但父亲却写得一手好字,读了一肚子的好书。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但父亲却从不吝啬买书,父亲买的书基本上都是大部头的古典长篇小说。

受父亲的熏陶,我从小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只要看到书,都不会放过。就这样,到了小学毕业时,我已经“啃”了好几本“大部头”。

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甚至连电都没有。劳动之余,除了串门子、下象棋,基本上没有更多的娱乐生活。而我们家却与别家不同,因为我们有书可以读,有“书”可以听。

父亲“讲书”,听众是母亲、姐姐和我,妹妹则在母亲的怀里睡着。常在农闲季节,晚饭过后,洗漱完毕,父亲端坐在八仙桌的主座上,挑亮灯芯,开始“讲书”,我们则用舒适的姿势随意地围坐着。

父亲“讲书”,专门挑选精彩的部分讲,我们很快便沉浸在动人心弦的故事中,忘了时间。有时候到了深夜,还没有讲完一个故事,这时,总是母亲说:“不早了,睡觉吧,明天还要干活。”于是,我们恋恋不舍地上床睡觉。

有一段时间,有几个外省来的泥瓦匠在附近干活,每天晚饭后,也来听父亲“讲书”。这时父亲讲书的场面便大了许多,气氛也更为热烈。

讲到精彩处,往往引起不小反响,比如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者坏人终于不得好死,会有掌声热烈地响起来。如果说讲到打了败仗、坏人作恶、好人被诬陷什么的,现场则唉声叹气,更有甚者捶胸顿足、咬牙切齿。

每逢此时,父亲便会停下来,待大家情绪稳定后再接着讲。

因为有外人在场,父亲“讲书”时,八仙桌上便多了壶水,母亲偶尔还会端上一盘瓜子,大家边听边吃,场面便活跃许多。

作为礼尚往来,那些泥瓦匠们来听书时,经常会带一些稀奇古怪的吃的玩的。

有一次,我写作业有点迟,泥瓦匠们来的时候我正在洗脚,父亲便开始了“讲书”。那天讲的是“岳飞遇害风波亭”。故事有点长,一直讲到深夜。待故事结束,大伙散去时,我才发现我的脚竟然还泡在洗脚盆里,早就麻木了。

如今,国家繁荣富强,经济发达,农村的变化天翻地覆。电视、智能手机等普及,人们的娱乐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只是,在电视、手机、广场舞之外,在麻将、斗地主之外,再也难以看到手捧书本的场景。

遗憾之余,父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讲书”的情景,会经常出现在眼前,历历在目。

(已载8月24日《德州晚报》)

■作者:杨兆宏  ■编辑:王晓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读《爱的教育》运彦伟
爱书的父亲 杨梁多
《他们的爱我不懂》平平
河 南 | 杨爱宏:我的父亲
最会拍「欲望」的他,这回不用偷偷安利了
“献给父母的诗”大奖赛入围作品展(12)于建宏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