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州又添一处“非遗教学传习基地”

    2017年12月26日,德州市汽摩学院“非遗教学传习基地”揭牌仪式暨“非遗进校园”曲艺专场演出举行。我市非遗保护中心在德州市汽摩学院正式成立“非遗传习基地”。截至目前,我市非遗教学传习基地增至4家。

    本次活动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汽摩学院承办。仪式上,演出了快板书《军营新歌》、西河大鼓《财迷认亲》、男女相声《悄悄话》、山东快书《武松斗杀西门庆》、相声《学哑语》等节目。

    “非遗传习基地”的成立,不仅是对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此次成立“非遗教学传习基地”公益活动,将组织非遗传承人才,以弘扬和传承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标,组织和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遗传承人才还将进行现场表演授课,为师生们带来别样的非遗精彩。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3人。各县市区也积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和申报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名录体系。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我市非遗保护的一项特色活动,已经开展了五年的时间,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多年来,我市开展了“陶艺进校园”“传统舞蹈进校园”“剪纸艺术进校园 ”“传统美术进校园”“传统民歌进校园”“传统戏曲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受到了家长、老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继承和发扬并不需要做出多大成就,只需你在生活中,多去关注它,多去了解它,走近‘非遗’的深处,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美好情操的陶冶,增长自己的见闻。”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市文广新局还将继续开展“陶艺进校园”“传统舞蹈进校园”“剪纸艺术进校”等活动,丰富学校的课堂内容,拓展青少年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后继有人。

(已载1月5日《德州晚报》)


END

■作者:杨硕 王金鑫等   摄影:王泽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绝了!锦州“非遗”都在这里,
史晓燕:黄道婆棉纺文化的传承——“非遗进校园”校本实践
国家非遗“戳脚”传承基地落户衡水中学实验学校
武汉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