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吗丨张明福:清末这位夏津知县曾高喊“朝我开铳”;他的两个哥哥更厉害

2007年,夏津县政协编辑出版的《夏津文史资料》第十集中,收录了为夏津县历史做出突出贡献的知县十五人,他们都是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且均已名垂青史。

赵尔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朝我开铳,不要打百姓”

赵尔萃(1851-1917),字小鲁,襄平汉军正蓝旗人,祖籍蓬莱。其父是道光进士,其兄弟四人,老大赵尔震、老二赵尔巽、老四赵尔萃均考取进士,唯老三赵尔丰屡试不第,最后以纳捐为官,且官职做到驻藏大臣、四川总督。

赵尔萃于光绪十五年(1889)考中进士,同年莅任夏津知县。

他初到任时,适逢霪雨发作,旬日不停,致使夏津段运河决口。决堤后的洪水顺西沙河北流至武城甲马营入卫河河道,每次行洪沙河两岸都会淹没大量农田。

武城县南界诸村为了自家的农田不被水淹,便联合起来筑堤防水。洪水流不走,夏津县百姓的农田与房舍只能泡在水里,所以夏津县人便偷着扒堤泄水。武城一方不得不再次筑堤,夏津一方不得不再次扒堤,后武城一方便直接派人携武器巡堤守护,不给夏津百姓以可乘之机。

由于夏津境内的洪水排不出去,夏津百姓便纷纷到县衙告状,知县赵尔萃于是乘小舟巡视水情。武城百姓不知夏津知县到此,误以为还是夏津勇士前来打斗,便用鸟铳威胁来人,赵尔萃大呼:“我是夏津知县,你们朝我开铳,不要打百姓!”武城百姓见势畏惧而逃。

赵尔萃登岸与武城方面的主事者商讨,晓以大义,众人折服。于是,平毁所筑堤坝,让积水快速北流。夏津县数十村庄房屋得以保全,武城方面诸村庄也安然无事,人们无不赞扬赵尔萃判事公允。继而,赵尔萃又督工庀材堵塞本县的运河决口,并搭芦棚于堤上,派人昼夜于运河堤上巡察,保证运河不再漫溢与决口。

关心民瘼,热心公益事业

赵尔萃“治尚严明”,“邑有豪强者辄绳以法,市虎(谣言、非议)敛迹。”过去临清与夏津边界曾为匪盗出没之地,赵尔萃照会各县协调剿捕,盗贼肃清。

他听讼明决,从无积存滞留的案卷。县境中部有一地势低洼处,常常因夏季阴雨积水成涝,赵尔萃亲勘地形,命有关村庄出工开沟导水,至今尚有“赵公沟”的遗迹。

他任夏津知县期间“兴学校,重文教”,每月为书院学子讲课,亲自开讲指导,循循善诱,士子颇受其益。他本人曾多次捐俸,一是用来嘉奖书院优等生员,一是作为书院教师的“束脩”之赀,一是为书院购置数百卷书籍供生员借阅。因此,夏津文风一度大振,多名学子走向科举之路。

赵尔萃任职夏津期间,关心民瘼,诸如施食济困、修桥筑路、开渠筑堤等公益事业不胜枚举。时人每逢讲起,多感怀而落泪。民国《夏津县志续编·艺文志》收有巨野教谕邑人许荫昌撰写的《赵公尔萃德政碑记》,使这位爱民知县得以留名青史。

晚年的赵尔萃侨居泰安,自号“傲徕山民”,在泰山斗母宫建池蓄水灌溉农田,同样为近代泰安历史留下了诸多佳话。

(已载8月4日《德州晚报》)


■作者:张明福  ■编辑:王晓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勤政爱民,御前请赈!听一听这位“百姓父母”官的流芳二三事!
有“春果第一枝”美名的夏津椹果
德州十大特产 德州特产有哪些 德州有什么特产值得买→十大品牌网
笑话一则
美食知识——布袋鸡的历史传说及做法
生态夏津,醉美旅游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