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抱一方知真一在,入门才有天门开

1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句型一致,辞义相洽的开篇联句,为一气灌注修行次第,以步步递进的功修进境,对上一章所言外务微妙承接,示以修为核心关键。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魄抱一,即是魂魄抱一。人之所以为人,在于魂魄。魂者人之阳,魄者人之阴,如果理解为形神,身心等概念也可以。所谓形神合则生,身心离则死,这也就是魂魄抱一而无离的之所以然。

一即道,亦道之初,数之始,物之极,万物之母。亦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文》“唯初大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亦此。

所谓抱一,是说形神抱一无离,身心内外合道,亦平常所说道不可须臾即离。为人莫不如此,唯诉诸感觉之有无小大,或深浅远近。作为修持下手,亦无不以抱元守一,凝神寂照为无上法门。如是持道行修,自阴阳和合,而相契弥然。

2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气为呼吸气息,也是气机秉持。人生一切精神活动、意志、思维,无不是气息气机的动静变化。柔为和,顺,道气自然循环,周流不息,唯柔和随顺,方不有碍。精一其气,纯而不杂,一而不纷,寂而不动,是为专气。

无形治在神,有形治在气。接营魄抱一言专气致柔,是从无形入于有形,而行之于次第基始。视作现在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的观呼吸亦可。所谓心使气曰强,不以心使气则柔,唯婴儿性真德全,筋骨柔和,气息专一,无有后天任何意识而近于道。

婴儿为人生初始,其神精一不离,其气纯阳未散,亦天真未凿而无善恶之分,美丑之别,随圆就方,莫不契合自然。老子以效法婴儿为教旨,与孟子毋失其赤子之心相同。此中大道玄机或可各自品味,历来一直隐秘不传。

3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是指浩渺渊深知见,是出于形器之外,不在见闻之中的真知真见。人因知见而有别于婴儿,以此是非纷扰而为修行大碍,作为疵病而必须割舍剔除。

平常见识容易抛舍,某种修学见解往往就容易成为痼疾。所谓去碍须觉,解缚须悟,然而真正可悲可虑的是,觉亦可成障碍,悟亦可为绑缚,自我障蔽是人们修为证道最大祸患,既便各种圣贤言传,佛仙智慧等等,也无不是如此。

为人但有固执已见,便不能虚心应物,如心有拘泥,则道行不遂,事功不成。故见无深浅,知无大小,必须一概扫除,不为各种所谓的圣贤佛仙所困缚纠缠,才可能与宇宙精神同流,而成真证道。所谓参尽万卷全非妙,究到重头一字无,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而无一所说,用心即是在此。

4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民、国多有修身方面的指代,借助现成言语理解,也可多个方面践行敷用。而道家修为历来也并非就是避世,所谓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苟得其时也无不用世救世婆心火热。

老子倡导守道无为,是以无为而无不为,无治而无不治。也就是因应其性,安遂其生,以顺其自然,而任其自为,则天下无不自成自得而自安自乐。若有心其间,肆意心智,致力有为,便是居心叵测而大道蟊贼。

有为则有不为,无为则无不为,故有为之治,远不若无为而民自化,无事而民自富,无欲而民自朴。本无心之用,行不言之教,为无为之政,行于天下,化于万民。使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受治而不自知,被化而不自觉。自安其安,自适其适,自行其行,自乐其乐,帝力何有于我哉?

5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天门,即众妙之门,玄牝之门,亦直指人心。《庄子》“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于是。”

开阖是指动静。雌为牝为静,这里是老子“牝常以静胜牡”的泛用,除此而外,尚有顺而受,受而生,万化万有之功亦在此。牝静因应,应人之为以为为,因人之为以为功,而以后制先。治世修身付诸无为,即是静观其变,以静制动。所谓制动者以静,治纷者以一。静则一,动则纷,动则先发,静则后应,后应则能随于人,而因人之自用以为用。

治世修身天下枢机,非静无以制动,非后无以应变。人尽知先制之利,唯老子能知后制之利,故主静而不主动,主后而不主先。静固然无心,动亦无心。一如静固然无为,动亦无为。惟内照圆明,清虚湛寂,事物之来,静以应之,顺以受之,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则自纯乎天机,合乎天理,而可一静制天下之万动,一后制天下之万先。

6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心境清虚,一尘无染,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则自慧光内生烛照无遗,而上下古今明白四达,无知而无所不知。亦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孔子“我有知乎哉?我无知也。有匹夫问于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空空如也”,是知超万圣而若无知,故方可入道。

以起首抱一功夫贯通井然层次,内外双融体用双照,巨细靡遗终始全彻。如此把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看作内圣修为,爱民治国,天门开阖,明白四达便是外王敷用,而“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彰显体用两全形神俱妙,亦道学神髓。

生畜万物,化育天下,犹能不有、不恃、不宰,则上合天行,而不失为玄德。玄德为天德,天道。天德可修为而至,天道则唯有纯任自然。老子在此示人圣功神化之道,又教人解脱缚律、扫荡割尽,以即知即忘,即悟即舍,即尘离尘,即道离道,方契虚极无极。

理事兼举,言言皆合玄妙;身心俱透,层层尽属功夫。或不可仅从文字上求知解,而不于功夫上趋行证。以笃实践履,透关神化,脱出与人为徒层面,抵达与天为侣格局,是以有契有,以用契用,莫若以虚契虚,以无契无之契机行神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
15-道德真经集义卷之十六
天下万物的五个德性是“道”的具体体现
什么才是最高深的“德”?《道德经》——第10章
《白话老子》连载第10期:【载营魄抱一】章
《道德经》第10章 专气致柔 原文和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