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边疆田野9】韩静茹:南疆行纪

    个人简历:韩静茹,女,蒙古族,黑龙江省双城市人,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国民族与边疆安全。



——千万不要去南疆,那里不安全!

——晚上不要出门,外面太乱。

——记得随身带上紧急联系人的电话,有什么事好联系。

这是在告诉身边的朋友我要去南疆调研时,大家的反应和对我的忠告。

即将踏足祖国西北最北的新疆,对于从未去过新疆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未知,对南疆的理解只建立在朋友所说的“不安全”、“乱”、“穷”这样的字眼上。2015年8月,我拖着行囊坐上了开往库尔勒的火车。火车一路西行,窗外的绿色逐渐被一望无边的戈壁山丘所取代,跨过吐鲁番盆地,翻过终年积雪的天山,终于到达终点站库尔勒。我走出火车,用力踩了踩新疆这片土地。

初到库市

库尔勒,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简称“巴州”)首府,因盛产香梨,又称“梨城”。全市人口近百万,流动人口占四十余万,有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23个。在国家一系列的援疆政策、政府的民生工程、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下,库尔勒已建设成为一座西域风情与当代风尚完美结合的现代化城市,这里有维吾尔族聚居的团结街道,有因石油而建起的塔里木石油勘探指挥部,有见证库尔勒兴起和发展的老城区,也有在原来梨园上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除此,还有新疆的城市特有的风景——马路上随处可见的特警、武警、巡逻车以及公共场所入口处的安检通道,这使得调研结束回家后,我一时不太适应公共场所入口变多、无须安检的情况。

因为是蒙古族自治州首府,我将主要的研究对象定位为南疆蒙古族这一群体,但来这里的当天我便发现一个问题:蒙古族去哪儿了?行走在城市的道路上,我看到窗外宣传标语、商铺和银行的挂牌上多写为汉字和维吾尔文,蒙古文却很少出现;周围说着普通话、河南话、四川话的汉族比比皆是,维吾尔族则从面相、语言、头巾、花帽等特征上一看便知,蒙古族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可并不是满大街都能遇到他们。

摸索前进

在调研点无法迅速落实的情况下,我对库尔勒市近五十个社区展开普查,以寻找合适的社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走访期间得知巴州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北四县,即和静、和硕、博湖、焉耆四地,市区的蒙古族分散居住,从事各行各业,多以国家公务人员和教师为主。城市里的蒙古族与汉族相似,特别是着装和面相上基本无异,平日多用汉语的习惯更让人无法辨别。

普查过后,我将调研点定在老城区的巴音社区,巴音社区虽说仍是汉族占主体,但较之其他社区而言蒙古族较多,同时,维吾尔族、回族等其他民族也在此杂居。在对社区普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南疆的蒙古族同当地汉族、维吾尔族交往紧密,多数蒙古族会用维吾尔语同维吾尔族交流,工作时使用汉语,回家后则同家人用蒙古语对话。同时,南疆一些汉族和维吾尔族仍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而蒙古族所处的中间位置正好对维汉民族关系起到缓冲作用,因此,想就蒙古族对多民族社区的民族关系调整展开细致研究。

在得到社区主任的认可后我斗志满满,前期普查虽有不愉快的插曲但整体还算顺利,可终究我还是too young ,too naivete。真正进入社区后才发现长路漫漫,入户被拒的情况屡屡发生,路上的行人又无暇搭理我,最终在健身的小广场上跟大爷大妈们搭上了话。我无法忘记跟社区的刘阿姨说明来意后,她拉着我的手亲自带我去找她的蒙古族邻居,阿姨紧紧攥着我的手时我偷偷擦了擦眼泪。慢慢打开局面后认识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后来还结识了当教师的蒙古族阿姨,他们一家成为我在新疆的蒙古族家人。

南疆之南

一直以来,我发现汉族对维吾尔族的看法是不同的,特别是对南疆的维吾尔族。11月时,我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库尔勒出发,先向西到阿克苏、喀什,再转东南至和田,每个地方停留时间不一,但所遇到的人和事同朋友口中的相差甚远。

在从阿克苏去往喀什的火车上我遇到一个在阿克苏当兵的小哥,小哥说他们也要去市里执勤巡逻,平时在街上走走还好,可是夏天在人员密集的广场或路口站岗时很难熬。每到天最热的时候,就会有维吾尔族的大爷大妈来给他们送西瓜吃送水喝,怎么推辞都不行,一定要吃了才好。他说有些维吾尔族连汉话都不会讲,就使劲把吃的往你手里塞,可感动了。类似这样维汉民族交往的故事很多很多,说南疆乱的人多是些没来过当地或很少与维吾尔族打交道的人,以讹传讹才会使误解加深。出行之前,库尔勒的朋友嘱咐我走前带一瓶防狼喷雾,说那边维吾尔族多、不安全。不知者无畏,我放弃了防狼喷雾的友情提示,在喀什玩high了。整日扎在维吾尔族聚居区,白天逛民居晚上逛夜市的生活让我乐不思蜀,下午的时候还会去街上的老茶馆坐坐,跟当地维吾尔族一样要一壶茶、配个小馕,日子过得惬意悠长。

行走南疆的这几个月里,我经常在路上哼起《我们新疆好地方》这首歌,那是发自肺腑的,当近距离接触新疆和这里的人时,我深深觉得大家一定要踏上这片土地来走走看看,或许南疆的沙漠、胡杨、塔河、草原可以从图片获知,可人心需要接触才能拉近。在和田的巴扎里,我遇到一个卖头巾的维吾尔族姑娘,她主动告诉我说自己喜欢学汉语,但以前上学时没有好好学,结婚后丈夫不让学了,在表达了我可以教她汉语的意思后,她很高兴还主动加我微信。那一刻我感动于她的执着,也感谢她并没有因为我的非维吾尔族面孔而排斥我。

我不是新疆人,我从新疆来。几个月的调研让我经历繁多并感触颇深,接触到祖国边疆那些可爱的人更是我的幸运。等我,我还会再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话库尔勒(原创)
对不起,我这么美却没早点让你知道!
南疆:发展中的朴实大地
如何形容新疆有多大?
维吾尔族长相也有差异?哈密吐鲁番的维吾尔族长得像汉族蒙古族?
南疆到底什么样?记我们在喀什与7个当地人之间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