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少飞:安南莫朝范子仪之乱与中越关系

1560年越南地图

紫红色部分为莫朝势力范围


安南莫朝范子仪之乱与中越关系


叶少飞



提要:明朝嘉靖帝因莫登庸篡权,将安南自宋代以来即享有的安南国王爵降为从二品安南都统使司,建立了新的两国关系。莫朝大将范子仪因参与安南都统使继承斗争失败,劫掠明朝边境,最后被明、莫联合剿灭。明朝和莫朝在范子仪事件中先以行政力量为主导,交由安南内部查勘,探明原委后,方付以军事手段。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明朝并不轻易介入安南内部事务,显示与安南都统使司的关系并未改变安南的独立地位,在本质上是明朝与黎朝安南国王关系的延续。范子仪之乱是明、莫关系稳定时期的突发事件,也是长期的中越关系稳定时期导致两国联合用兵的极端事件,体现了中越双方对平稳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和规程。


关键词:安南  莫朝  范子仪  中越关系



越南后黎朝襄翼帝(1509-1516年在位)时,安南内患频仍,莫登庸削平内乱,大权独揽,并在嘉靖六年(1527)弑黎恭皇,建立莫朝,黎氏残余力量继续与莫朝对抗。至嘉靖十五年(1536)安南不贡已二十年,明朝以其不庭之罪欲出兵声讨。在经过激烈争论后,嘉靖十九年(1540)明朝大军压境,莫登庸出降,明朝降安南国王为从二品安南都统使司。安南莫氏事件是嘉靖朝前中期的大事,引发朝野多方关注,影响至远。嘉靖二十五年(莫朝广和六年,1546)安南都统使莫福海卒,大将范子仪谋立宗室莫正中不成,窜入中国劫掠,最后被明朝和莫朝联合剿灭。范子仪事件是因安南都统使承继问题引发的内部叛乱,但其力量窜入中国,既冲击两国边境安全,又阻挠干扰安南都统使的顺利继承。范子仪事件体现了明朝对莫氏的政策以及明朝官员应对安南事务的综合能力,也是明朝与莫朝安南都统使司关系的实践与考验。


一、范子仪叛乱因由

《大越史记全书》记载1546年“莫福海卒,长子莫福源立”,越南史籍记安南都统使承袭次序为莫福海——莫福源——莫茂洽,嘉靖十七年(1538)钦州知州林希元上疏《走报夷情请急处兵以讨安南疏(讨安南)》言:


莫登庸嘉靖十六年六月,闻朝廷欲讨罪,立其子莫福海之子莫福源为伪大孙,欲以今春嗣位,莫福海出守于外,赦民间徭役三年,此知人心不附。父祖子孙分守境土以自固。


《明实录》和《明史·安南传》则记为莫福海——莫宏瀷——莫茂洽,时任两广总督欧阳必进《交黎剿平事略》卷二录入处理莫福海卒后继任安南都统使及平定范子仪事宜的奏疏,记莫宏瀷为莫福海嫡子,继承安南都统使之职。显然莫宏瀷与莫福源为同一人。莫福海卒后安南乱起,《大越史记全书》记载:


莫将泗阳侯范子仪谋立莫宗子正中为主,不克,遂作乱,胁迁正中于御天华阳。莫使谦王(莫)敬典与西郡公阮敬等,发兵捕之,为子仪所败。后子仪累战不克,乃挟正中出据安广地方。海阳之民,频罹兵火,多至流亡。子仪又窜入明地纵兵掳掠广东、广西,明人不能制


现存主要记载莫朝历史的典籍《大越史记全书》中兴黎朝正和十八年(1697)刻板,该书出于众人之手,鸿庞氏至黎仁宗时期的历史由吴士连编纂完成,黎圣宗(1460-1497年在位)至黎嘉宗(1671-1675年在位)时期的历史则出自中兴黎朝史官范公著和黎僖之手。黎氏史官编纂时大肆篡改、删减莫朝史事,扬黎斥莫,故范子仪之事记载极简。因范子仪窜入明朝寇略,中国典籍记载其事甚多。《明世宗实录》记载:


(嘉靖二十六年十二月)甲寅。初,安南都统使莫福海以二十五年五月病卒,子宏瀷方五岁。宣抚同知邓文值、阮如桂等奉遗言,辅宏瀷领其众。遣使告哀,请封。已而,夷目阮敬作乱,欲立其婿,莫敬与文值等不能制,因立莫登庸次子正中,统海阳、海东二府。正中复为阮敬所败,与其族莫文明等走钦州,乞照达目投降事例、给粮恤养。提督两广军务侍郎张岳等以闻,事下兵部,尚书王以旂等言:“正中等宜暂给养,安置内陆。敕守臣查勘,彼中事情,有无安辑,及先年颁给敕印,何人奉守,具实上闻。”上允之,命提督、镇抚速勘明实具奏。


应槚初辑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的《苍梧总督军门志》详载此事:


先是(莫)登庸以石室人阮敬为义子,敬复以(莫)方瀛次子敬典为婿,通于方瀛妻武氏,因得专兵柄。福海卒,子宏瀷方五岁,阮敬挟宏瀷自恣。登庸之次子莫正中与莫文明避回都斋,其同辈阮如桂、范子仪诸人亦各还田里。既而阮敬以兵侵海阳,遂逼都斋,莫正中、阮如桂诸人共集兵御之,弗胜,各奔散。莫正中、莫文明率其家属潜赴钦州投诉,奏发肇庆、清远安插其。范子仪等复拥兵诈称宏瀷身故,以迎莫正中嗣职为名,寇钦州,官兵执诛之。莫敬典亦捕其余党殆尽。


《明世宗实录》记载“夷目阮敬作乱,欲立其婿,莫敬与文值等不能制,因立莫登庸次子正中”,阮敬之婿即莫敬典,受封“谦王”,“莫敬与文值等不能制”之“莫敬”亦不知为何人,若是莫敬典之讹误,则更不通。“正中复为阮敬所败”,更不能明了阮敬身处何阵营。《明世宗实录》的混乱记载可能是事发之初地方官员误报造成的。邓文值、阮如桂二人《大越史记全书》没有记载。

《苍梧总督军门志》记“阮敬挟宏瀷自恣”,压迫宗室大臣,并进攻莫正中和范子仪等,导致对抗,这和《大越史记全书》记载范子仪谋立不成而作乱大相径庭。《明世宗实录》记载阮如桂原为奉遗命辅佐莫宏瀷的大臣,《苍梧总督军门志》中则与范子仪同归乡里。综合《苍梧总督军门志》、《大越史记全书》和《明世宗实录》记述可知莫福海死后,继任者莫宏瀷年幼,阮敬和莫敬典把持朝政,范子仪、阮如桂、莫文明等则册立莫正中,为阮敬所败。莫正中、范子仪虽败,却保持了一定力量,得以退守一方,莫正中、莫文明最后逃入明朝自保,并奏报明朝官方。辖有军队的范子仪不甘失败,对明朝谎称莫宏瀷身故,前往中国迎立莫正中,并劫掠边境,给安南都统使嗣位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明朝在查验莫宏瀷身份的同时,也需要对范子仪奏报内容作出甄别。时任两广总督欧阳必进调度有方,查勘信息以确保安南都统使继任,同时调兵剿灭范子仪力量。


二、欧阳必进查勘范子仪事件始末

《交黎剿平事略》是欧阳必进提督两广期间处理安南与海南岛黎族事务的奏文集结,嘉靖三十年(1551)张鏊为之作序,可知编纂完成当在此之前,民国时期郑振铎将嘉靖三十年刻本辑入《玄览堂丛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交黎抚剿事畧》五卷,明方民悦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民悦,麻城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嘉靖二十八年,安南范子仪及琼州黎那燕入宼时,欧阳必进方总督两广,檄都指挥俞大猷等讨平之。民悦述其始末为此书。卷一为地图,卷二至卷四为奏疏,卷五为公移案。《明史·俞大猷传》是役皆大猷之力,以严嵩薄其赏不得叙。民悦专归功于督府,亦非事实也


《交黎剿平事略》嘉靖三十年刻本四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浙江汪啟淑家藏《交黎撫剿事畧》则有五卷,名称略有差异,可能是方民悦之后的增辑本。卷二记录了嘉靖二十八年六月初七日欧阳必进处理安南都统使司事务的奏疏,详细记载了安南都统使承继与范子仪之乱的原委。明朝方面记录:


莫正中、莫文明等投生赴内,称莫宏瀷年当五岁,阮敬欺其幼弱,肆行称乱追逐,篡瀷等情,亦节经行未报。又查廉州府行据安南海东府牒报,与莫正中等诉前情大略相同。


莫正中称阮敬威逼宗室大臣,篡夺莫宏瀷之位。但明朝知晓莫宏瀷为莫福源之子,其虽年幼,被人篡位却是大事。欧阳必进行文广西左江道、广东海北道要求探查安南内部是否稳定:


查勘彼中事情,即今有无安戢,莫宏瀷有无存在何处。先年颁给敕印见系何人捧守。如莫宏瀷见在,各该官员耆士人等就便扶护宏瀷,正身刻期齐赴镇南关听候委官,审勘承袭缘由,明实取具。该司所属宣抚官目人等归一供结,并莫宏瀷亲供宗图,同委官不扶重且结状履查的确,具由通呈以凭会议,奏请定夺


欧阳必进要求必须查明安南都统使司情况以及莫宏瀷是否安在,如果无事,须即刻与官员前往镇南关查勘印信,以保证都统使继承不出问题。明朝官员查访之下,竟然得到了莫宏瀷染痘病故的消息:


南宁卫指挥戚章揭帖禀称,访得莫福海生莫宏瀷,近於嘉靖二十七年二月内生痘疮故,今该司未知何人承袭等。


此事非同小可,倘若莫宏瀷病故,则要选择新的承继人选,莫宏瀷年幼无子,须在兄弟中遴选一人,但定会引发权力争斗;若莫宏瀷无兄弟,则需在旁支中选择,问题会更加复杂。欧阳必进迅速做出安排:


因又会行左道守巡官,督行南宁、太平等府卫掌印并督备官,备行安南附近谅山、长庆等府卫查勘,要见莫宏瀷是否,伊何月日染患痘疮病故,见今该司系是何人权管,有无相应承袭,作速查明,具由通行呈报,以凭施行,若有别故,亦要明白声说。


同时地方官又得到莫宏瀷要求承继安南都统使的函件,且因贡期已到,莫宏瀷同时请求入贡:


宏瀷遵奉遗历,权綐司事,具申军门,代为祈请袭职,虽未该奉朝命,然今恭遇贡期,莫宏瀷谨遵照先年敕书,仍仿如先国王世子故事,委差宣抚同知阮倩、副使谢询等赍捧奏启本表笺文并方物,已於本年四月十一日起,发往关候命,望乞责委诸司,照旧差官前来镇大关限日开鑰。


明朝先得莫正中报告阮敬篡莫宏瀷之位,地方官查知莫宏瀷病故,此事尚未查明,又得到莫宏瀷要求袭职、入贡的申请。莫宏瀷入贡请求送达朝廷,兵部因与原议不合,要求重勘。期间地方官又奏报安南阮敬率军攻烧伊关。兹事体大,欧阳必进再次做出安排,派指挥卞爵至镇南关与安南使臣共同审勘:


安南都统使莫福海是否於前项月日病故,莫宏瀷是否莫福海嫡子,及嫡妻莫氏何年月所生,即今是否见在,权管司事曾否。于何年月患痘,其权管司事现系何人扶护。原赐书印信现系何人收掌,该司官属地方现今有无和睦安辑,彼时因何烧毁伊关,驳行勘结因何久不回报


同时要求安南长庆、谅山等府查明情况报告。但廉州地方官接到范子仪奏报:


据安南宣抚司宣抚使范子仪等呈称,莫宏瀷的於今年二月内痘疮病故,并阮敬自僭称窃,乞转申军门,请发头目莫正中回安南承袭管治等。


范子仪据守海阳、安邦等地,对于昇龙城中莫宏瀷的情况应该不是特别了解。但也称莫宏瀷发痘疮病故,这与明朝地方官员的情报一致。痘疮即天花,有很高的死亡率。笔者推测确切的情况可能是莫宏瀷确实患了天花,情况危急,但并未死亡。因其高危险性,远人不知内情,讹传为莫宏瀷痘疮病故。但据钦州地方峒长黄凤阳报告,范子仪六月初三驻扎于安南万宁州,十八日越界掳去一名将官,并杀伤明军多人,因此请求派大军驻扎,伺机剿灭。明朝方面已经接到莫宏瀷奏范子仪作乱逃窜之事,但对其不能抑制叛乱任其荼毒颇为恼怒,如果莫宏瀷尚在,要求彻查:“今若莫宏瀷委果见在司权事,则范子仪因何得以日久啸聚,盘薄边疆?”要求卞爵等将诸项事情一并查实。广西太平府派往安南查勘指挥孙正和峒长褟天缝回报:


宏瀷系先都统莫福海嫡子,应该承袭,原被族恶莫正中赲贼图夺职位。赖有合同司官目尽力扶持,各辖路民照旧安帖。莫宏瀷今当在司城捧守敕印,权统司事,累有行文申禀。军门及诸上司节奉牌文行令莫宏瀷赴镇南关侯勘。莫宏瀷已委宣抚阮援萃等赍文缴报督备龙凭指挥戚章,乞限宏瀷护将敕印并带领宣抚使阮敬等抵关听审。


因阮援萃未能按期到达,恰好孙正、褟天缝来查勘,莫宏瀷派老臣黎伯骊及宗族数人与孙、褟二人一起返回镇南关查勘、交接。明朝知悉原委:


先于嘉靖二十五年五月初十日,该司应袭都统莫宏瀷遵奉先都统使莫福海遗属,权管司事。就年九月日,先都统祖古故莫登庸庶孽莫正中见应袭都统莫宏瀷年幼,潜与奸目阮如桂、范子仪、裴敬信等谋叛国,图窃都统官位。旧时官目邓文值、范金梧等并族属莫文明等惧被他诱去,听从作判。这时该司叔父莫敬典暨耆老官目黎伯骊、阮敬等声以大义,讨而正之。莫正中惧诛,迯于海洋、安邦路,方啸聚作乱。即月该司差委族目莫敬典同宣抚黎伯骊、莫敬等提兵攻剿。今年六月日,判目阮如桂等已即伏诛,其党裴信敬等并他所胁去官目邓文值、范金梧等一齐首服效顺。若杜世卿前已病故,惟莫正中负罪被揍。该司累行令莫正中能自悛革,待以不死。而莫正中执迷弗悟,携带族弟莫福山并不肖族属莫文明、莫仁智等违禁越漏天朝广东钦州界投住。其所捏作文词诬诉,委是处正。


明朝随即对莫文明等人重新审查,莫朝则要求将其带回安南:


提解莫正中、莫文明等正身就将所安插男妇人口依数抵镇南关,交付谅山宣抚司领回该司处治,以正地方乱贼之罪,以明天朝法宪之严。


莫朝虽说明缘由,但对于莫正中、范子仪的力量则有所隐瞒。范子仪自嘉靖二十五年退守海阳、安邦,受到莫朝追击,嘉靖二十七年六月窜入明朝时仍保有较大的实力,最初的败退时的力量只会更强。范子仪宣称莫宏瀷为阮敬所拘押病亡,阮敬把持内政,明朝官员则从安南海东、万宁、永安三处地方获得了假消息。能够帮助范子仪散布同样的消息,证明这三个地方倒向了莫正中。明朝仔细查勘莫宏瀷所奉印信及宗族图谱,印信确为明朝颁发官印,“而官属莫仁广等数百员名一一具贴通名,各申叩见”。范子仪文书因为没有印信,明朝认为其不具备合法性,驳斥其所称迎立莫正中一事:


查莫宏瀷所开示宗图,莫正中系莫登庸庶生第四子,就使莫登庸不在,彼尚有亲弟莫敦獒。以伦序推之,应否莫正中承袭。


明朝认定莫正中并无继承都统使的资格,但为慎重起见,仍命广西左江道从镇南关正面覆勘查实。然而形势却发生了变化,钦州报范子仪部众驾船十二只烧杀地方,该地又报四十余船突破龙门江口劫掠,百户许镇战死。廉州报有五十余船散布海面。明朝迅速组织力量防守,并对莫宏瀷、莫正中之事做出结论:


是安南事体之从遣,系于莫宏瀷之生死,若宏瀷名分不失,则阮敬等为尽心所事,而交通武氏、援立敬典乃其未彰之过。若莫正中擅立是实,则范子仪为僭逆之党,而攻逼主帅,诱杀官军,又其已行之恶,近日之事,诚且督行广西该道移文彼中,定与期会,果阮敬、莫敬典别无异谋,官目人等一心扶戴,行令依期护送莫宏瀷亲赴镇南关听候军门选委。两广三司官数员押发莫正中临关审勘。但莫宏瀷一实封荫有归,顺逆自见,诸凡矫饰之词,不攻自破。


至此明朝已认定莫正中、范子仪为叛逆,承认莫宏瀷继承都统使,而阮敬与武氏、莫敬典结盟立主之事,只是小过。明朝遂筹备剿灭寇乱明朝边境的范子仪势力。


三、明、莫联合平定范子仪之乱

欧阳必进派遣得力大将俞大猷前往平乱。《明史·俞大猷传》:


先是,安南都统使莫福海卒,子宏瀷幼。其大臣阮敬谋立其壻莫敬典,范子仪谋立其党莫正中,互雠杀。正中败,挈百余人来归。子仪收残卒遁海东。至是妄言宏瀷死,迎正中归立。剽掠钦、廉等州,岭海骚动。(欧阳)必进檄大猷讨之。驰至廉州,贼攻城方急。大猷以舟师未集,遣数骑谕降,且声言大兵至。贼不测,果解去。无何,舟师至,设伏冠头岭。贼犯钦州,大猷遮夺其舟。追战数日,生擒子仪弟子流,斩首千二百级。穷追至海东云屯,檄宏瀷杀子仪函首来献


俞大猷在其文集《正气堂集》中详细记载了平叛经过。嘉靖二十八年俞大猷为广东都指挥使司署都指挥佥事,范子仪“贼众七千余,驾船二百一十只”,从海上攻来。俞大猷计划全歼贼众,调配火器,加强武备。舟师齐集后,俞大猷设伏冠头岭,经连日战斗,歼贼大部,范子仪逃入安南内陆。俞大猷遂移檄莫宏瀷责令出兵截捕。经过明军打击,范子仪力量所剩无几,安南很快送范子仪首级于军门。《大越史记全书》记载:


莫使敬典等督兵,讨莫正中及范子仪于安广。逐之,获子仪,送赴京斩之,传首于明,明人不受,还之。正中奔入于明,竟死于明。


其注云:


《本纪》云:初范子仪常欲立弘王正中为嗣,而莫诸宗王大臣谋立福源。正中不得立,乃与子仪作乱,入寇于明。明人多被其害。至此,明责于莫曰:藩臣无礼容,纵劫人,侵略大国,可兴兵致讨,以免边衅。时明欲起兵来,莫氏大恐,密使小卒擒获之,斩首,使人送于明。每至其地常为瘟灾,人畜病瘴,因此明人还之。


这两段史料未记俞大猷攻打范子仪之事,也未载莫朝派遣将领阮唯、阮侃、阮玷、阮锐、黎克惇、莫有命等十一人率水陆军兵缉拿范子仪三百余众之事,叙述亦带传奇色彩。黎氏遣小卒擒杀范子仪,其首级所至常有瘟疫,亦是匪夷所思。如此述史,简慢有失。《明史·陈圭传》记载:


安南范子仪等寇钦、廉,黎岐贼寇琼厓,相犄角。圭移文安南,晓以利害,使缚子仪,而急出兵攻黎岐,败走之。


陈圭时为总兵官,是俞大猷的上司,俞大猷传檄安南当得陈圭同意。黎歧即海南岛的黎族,叛服不定,范子仪之乱时亦有动向,陈圭在命令攻击范子仪的同时,也在防备黎族趁火打劫。欧阳必进奏折和俞大猷文集并未提及范子仪和黎族互为犄角,但交、黎并提,且事务多有交合。故范子仪乱定之后,陈圭即发兵攻打黎歧。中越典籍均记载范子仪为莫朝擒杀,惟《陈圭传》记载绑缚送来,《大越史记全书》和《正气堂集》则是传送首级,后者当实。

范子仪叛乱在莫朝的配合下被消灭,莫氏内乱也至此平息。明朝对莫宏瀷配合剿灭范子仪的行为给予了表彰,《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二十九年:“命两广提督侍郎欧阳必进等奖赏安南应袭都统莫宏瀷,以擒叛贼范子仪等功也”。嘉靖三十年明朝同意莫宏瀷徙封安南都统使。滞留中国的莫正中等人,明朝认为“恐宏瀷初袭,事权未定,复生他衅,仍宜安插原所。俟宏瀷承袭有年,然后遣归,听其处分”,莫正中结局如何,中越史书均未记载。


四、黎光贲滞留事件

《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嘉靖二十七年“莫遣黎光贲等如明岁贡”,然而黎光贲却直到嘉靖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五日方才回国:


遣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蓟溪伯甲海、东阁校书范维等往谅山界首,迎接使臣黎光贲回国。光贲于嘉靖二十七年奉使,为明人所留十八年,至是回。


明朝方面对此记载详细:


先是嘉靖二十七年安南期当朝贡,会都统使莫福海死,其子宏瀷摄国事,遣使目黎光贲等备方物修贡,至广西南宁府,守臣以闻,礼部以其名分未定,止来使南宁,而令守臣移牒安南,敷所当袭者。随于三十年勘明,授宏瀷都统使职,当亲诣镇南关领部牒。值其国内有乱,谅山道阻,宏瀷久不至关,光贲等留南宁十五年,偕来士从物故大半,宏瀷乃恳祈守臣为之代请,诏许光贲等入京修贡,其宏瀷嗣职公牒,仍俟亲至关授之。


黎光贲嘉靖二十七年奉使修贡,抵达南宁之后,因莫正中、范子仪之事尚未明晰,明朝不能确定谁人袭职,故移文安南要求核实。《明世宗实录》记载:


(嘉靖二十九年二月乙卯)故安南都统莫福海子宏瀷请封修贡如例,所司以闻。礼部言:“宏瀷当袭与否,会勘未明,候报至,乃可许”。从之


但两广地方和安南方面迟迟未见回复,直到嘉靖三十年才清楚莫宏瀷为承袭人。但后黎朝势力与莫朝交攻,《明史·安南传》记载:


会部目黎伯骊与黎宁臣郑检合兵来攻,宏瀷奔海阳,不克赴。


莫宏瀷始终未亲至镇南关领部牒,无部牒即无合法性,使臣便不能启程赴北京,明朝官员也不允许未完成封授程序的莫朝官员进京。黎光贲因道阻不能回国,又不能启程进京,无法完成修贡任务,滞留南宁十五年。后莫宏瀷请广西官员代奏,请求准许入京修贡。嘉靖四十三年十一月,黎光贲等进京,《明世宗实录》记载:


安南都统使莫宏瀷所遣宣抚副使黎光贲等,奉表文方物至京。此嘉靖二十七年岁例贡也。光贲等至中国十五年余矣,使臣从士物故过半,是至始得达。上嘉其恭顺,特赐宴如朝鲜、琉球二国陪臣例。


明朝已降安南国王为从二品安南都统使司,使臣入贡接待当低于先前的安南国王时期。《明世宗实录》记载:


(嘉靖二十二年四月乙亥朔)乙未安南都统使司都统使莫福海善辖内宣抚同知阮典敬、阮昭训等分进谢恩脩贡表笺,赉纱罗彩币绢钞等物如例。礼臣以安南既废不主,则入贡官员非异时陪臣比,宜裁其赏赉。上曰:“福海既纳贡谕诚,其赉如故,第罢赐宴,稍减供馈以示非陪臣礼”。


“陪臣”,《史记集解》服虔曰:“陪,重也。諸侯之臣於天子,故曰‘陪臣?”。嘉靖帝君臣以安南“既废不主”,非前时的诸侯国,使臣遂非“陪臣”,但明朝似未明确莫朝使臣具体等级。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安南都统使莫福海差宣抚阮诠等奉表贡方物,宴赏如例”,此处之“宴赏如例”当以嘉靖二十二年的“非陪臣礼”进行。莫朝贡使再来即是嘉靖四十三年黎光贲入京了。嘉靖皇帝因莫朝恭顺有加,使臣恪尽职守,忠君之事,特赐宴如朝鲜、琉球王国使臣,即之前的安南国王使臣等级。莫朝贡使得赐宴者仅两次,黎光贲之外,万历九年六月:


安南都统使莫茂洽差宣抚司同知梁逢辰等赉捧表文,补贡嘉靖三十六、三十九年分正贡,万历三年、六年分方物。部覆:“茂洽并进四贡,忠顺可嘉。”诏赐宴赏,仍给敕褒之。


他者皆无“赐”字,可见诸侯国陪臣得明朝天子赐宴为常例,非陪臣则仅得明朝常规接待。黎光贲和梁逢辰因莫朝表现出的恭忠而得天子赐宴,于莫朝使臣实为特例。黎光贲至此终于完成了修贡任务。黎光贲至京引起了不小的影响,《殊域周咨录》记载:


有贡使至京,朝廷以其伪官,待查明白方许进献。行文去后,查无的音,其贡使不敢回。至今隆庆二年,大学时李春芳悯贡使久处邸中,且能敬守主命,为之奏受其贡遣回。使人在中国二十余年,青鬓而来,今回须发尽白,人以为比苏武皓首以归云


《殊域周咨录》成书于万历十一年,记载黎光贲修贡事多有不符,听以传闻。但黎光贲至京引起宰辅大学士李春芳注意,认为能够“敬守主命”,实为忠臣。时人又将黎光贲比为汉之苏武,可见钦佩有嘉。黎光贲回国,莫朝遣吏部尚书甲海等至谅山边界迎接。然而历史的吊诡即在于此,中兴黎朝复辟之后,大肆清除莫朝影响,黎光贲这样的忠莫之臣,史书一笔带过,其青鬓使、白首归之嘉言懿行在安南遂至湮没无闻。


五、俞大猷对安南局势的预测

因莫朝叛臣范子仪攻略廉州、钦州,俞大猷作《交黎图说》(《正气堂集》卷三)以防备贼人来犯,并密切关注安南方面的情况。莫朝虽然建政,但忠于后黎朝的力量仍在活动。嘉靖十二年(1533)后黎朝大臣阮淦立黎维宁为帝,经过阮淦等人的不懈努力,反莫力量日趋强大。范子仪之乱平定之后,莫朝虽与后黎朝反抗力量相争,但能保持优势,安南也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嘉靖二十八年后,俞大猷虽转战于江南抗倭战场,对安南事务仍有关注,并获知黎氏活动的消息:


安南老臣黎伯骊称抱养旧黎目之后伯敦,如程婴立赵孤之义。倡乱兴兵,逐莫宏瀷而篡之,奄有交州等府。莫宏瀷、莫敬典并其臣数人避居都斋,仅有海东、海阳二府,但一向不敢来永安、万宁住泊,盖鉴前人之误也。计其终当尽归于黎矣。


嘉靖二十五年莫宏瀷遣使明朝请任安南都统使,但明朝因莫中正争位,至嘉靖三十年方辨析明白,遂授予安南都统使。同年黎氏进攻昇龙,莫宏瀷奔逃,《大越史记全书》记载:


太师谅国公郑检使莫降将黎伯骊与武文密等进迫京师。莫福源奔金城,留莫敬典为都统帅,将兵据守。


《苍梧总督军门志》则记:“(莫宏瀷)屡为登庸臣黎伯骊所攻,出奔海阳。”黎伯骊在莫宏瀷继位之时曾协助稳定政权,又曾与莫氏宗族数人与孙正、褟天缝二人一起返回镇南关查勘、交接。嘉靖二十九年因范琼、范瑶进谗,黎伯骊及其子黎克伸叛逃黎氏一方。

黎庄宗维宁(又称黎宁)即位时十八岁,由老臣阮淦辅佐登基,开始复国大业。阮淦在嘉靖二十四年(1545)被毒杀,卒年七十三,黎氏力量由其婿郑检统领。黎庄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崩,长子暄继位,是为黎中宗。俞大猷记载莫朝讯息当在嘉靖三十年以后,与真实情况相差很大,可能是因为抗倭战事吃紧,俞大猷已经没有多余力量来关注安南事务了。黎氏之中流砥柱实为阮淦,并非黎伯骊。但俞大猷以程婴抚赵氏孤儿称黎氏君臣高义,赞誉极高。虽然俞大猷所记黎莫相争过程细节有误,但黎氏渐在内战中占据上风则与安南形势相符,因此俞大猷断定黎氏终将胜利,再有安南。万历八年(1580)俞大猷卒于家中,享年七十八岁。万历二十一年(1593),黎氏攻杀莫朝皇帝莫茂洽复国,史称“中兴黎朝”,但朝政完全为阮淦之婿郑检一系把持,黎氏仅得一空头皇帝。


六、余论:范子仪之乱与明、莫关系

中国自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以来,均以王爵待安南,明朝降安南为从二品都统使司实为前所未有之举措。安南都统使司专为莫朝而设,大沢一雄认为是仿照明朝的土司制度而设,安南仍奉明朝正朔,留置于藩贡体系之中。明朝不再派官员前往安南册封、告祭,而是由继任者在镇南关接受任命,莫朝则继续奉明朝为宗主,入京贡奉,贡使也不再享受先前的安南国王时期的待遇。但安南名为从二品都统使司,贡奉仍如往时安南王国之时。由明朝重新塑造的与安南莫氏都统使司关系具体如何执行,与之前的明朝和黎氏安南国王关系又有何区别,因中兴黎朝毁弃莫朝史籍,莫氏历史大多湮灭无考。范子仪之乱引发的明、莫交涉则对此提供了较多的资料:

(一)安南都统使的继承。前使亡故,继任者必须得到明朝的封授方才合法,这一点与黎氏须得到明朝授封情况相同,只是地点改在镇南关,封授官员也由两广总督派出,明朝中央不再派员。因明朝官员不直接到昇龙城,莫正中才得以申诉并阻挠莫宏瀷继承,黎光贲亦因莫宏瀷未得到明朝封授而长期滞留。

(二)莫朝独立处理内部事务,明朝不轻易插手。莫正中申诉和范子仪寇掠牵扯的最主要的问题即是莫宏瀷是否为合法继承人、是否亡故,对此欧阳必进屡次移文安南查勘,并要求钦州、太平等与安南交界地方官府移文多方查验,皆由莫朝自查,明朝勘验。俞大猷歼灭范子仪大部力量之后,也并未乘势追入安南剿灭,而是由上司总兵官陈圭移文安南,要求莫宏瀷出兵歼灭。可见明朝并不轻易介入安南内务。

(三)修贡。莫朝继续想明朝进贡,这延续了之前明朝与后黎朝的方式。黎光贲因未能完成贡使任务,滞留南宁十五年,亦不改决心。中越典籍保留了莫朝修贡的记录。

由此可见明朝虽虽然将安南降为从二品都统使司,但莫朝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与明朝的关系也延续了先前的册封和修贡,明朝也不插手莫朝内部事务,这与明朝与黎氏安南国王的关系大致相同,所改变者只在封授的地点和官员等级方面。明朝与莫氏安南都统使司关系是明朝和黎氏安南国王关系的延续,修贡册封的内容并未因外在形式的变化有实质性的改变。

中越历史交往千年,自宋代以后,除了少数的几次战争冲突状态,两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对稳定时期的紧张事件,中越双方多以行政方式解决,避免武力冲突,维持两国关系的平稳。范子仪事件是明、莫双方关系较为稳定时期的一个突发事件,对于因安南内乱引起的范子仪武力寇略边境,明朝和莫朝首先以行政方式查验原委,在对各方关系调查清楚之后,方联合剿灭叛乱力量。这正是中越关系稳定时期的常态处理方式,即以行政方式为主导解决力量,最后才辅以军事手段完成。范子仪事件是中越关系历程中的一个典型,体现了中越双方对稳定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理规程和方式。


(本文作者为云南省蒙自市红河学院红河州越南研究中心副教授






来源:《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三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越南古代君王谱】越南莫朝(下):莫太宗
明朝万历帝一手制造“两个安南”,越南长期处于南北朝时期
莫氏的王朝----越南莫朝
安南是什么时候变成越南的?原来只因嘉靖皇帝一次生气后的赏赐
【笑翻越南史】传41 不彻底的篡位者
卷二十二 安南叛服(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