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足边疆,兼及中原;关注史前,探析夏商

我是1984年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学习的。本科毕业后又先后师从张忠培、林先生攻读新石器时代考古与商周考古方向的硕士与博士学位。自己之所以能在先秦考古领域的耕耘中有所收获,首先是和两位导师对我的辛勤栽培分不开的。能兼得中国考古界两位名师的点拨,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而且,我在吉大求学之时,正是吉大史学三领域——古文献、古文字与考古学——各自蓬勃发展、交相辉映的黄金时期,面对林立的高手和知识的海洋,我整日莫名兴奋、如饥似渴,除了系统学习考古专业的课程,还先后选修了陈世辉先生的“古文字学概论”、吕绍纲先生的“三礼研究”、陈恩林先生的“三传研究”、丛文俊先生的“诗经研究”和李无未先生的“音韵学”等多门历史系和古籍研究所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课程,从而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然反观我如今的学术定位与志趣的形成,不能不说是受林先生始终坚持的多元史料观的影响最巨,明白了要研究先秦历史问题,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文献学这三个领域都只能提供一部分史料而已。从这一角度看,无论从事其中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是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妄自尊大。只有打破学科壁垒、交叉整合、兼收并蓄,才是光明之路。当然,在我学术成长的途中,也曾先后得到邹衡、安金槐、严文明、李伯谦、杨育彬、陈雍、许伟、刘绪、杨建华、王巍、卜工、朱永刚、许永杰、朱泓、魏坚、塔拉、宋豫秦、水涛等先生和师长们的关心和支持,从他们身上我获益良多。历经三十余年的学习和求索,我如今年近五十,在朋友和学生们的建议下,产生了编一本自选集的想法。这本文集,对考古届曾经关心和指导过我的师长们而言,只能算我临时上交的一份“期中考试”的答卷,也希望能为朋友们和学生们查找我散落各处的文章,与我展开进一步的切磋提供便利。


 本书是从我已发表的一百余篇各类杂作中选出的、有关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与夏商周考古的33篇论文所集成,包括“新石器时代考古”“夏代考古”“商代考古”“周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综合”“理论与方法”六个专题。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中原地区龙山至商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谱系、变迁过程与发展动因研究,一是北方长城地带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文化与社会进程研究及早期游牧文化的形成机制研究,算是集中反映了我以往对先秦考古若干热点与难点问题的思考与心得。

 

近年来,我逐渐开始审视和反思自身的治学方向,并将自己的学术定位概括为“立足边疆,兼及中原;关注史前,探析夏商”。也就是说,在研究地域上,自己虽长期在北方边疆地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和相关问题的探索,却依然在持续地关注和参与中原地区龙山至商代考古若干问题的研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研究的时间范围上,自己虽以夏商周时期考古为钻研重点,却也不断关注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若干专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出有自身特色的先秦考古研究体系。但是,当我将自己的这些想法汇报给林沄先生的时候,他却告诉我:这只是你的一个研究取向,而非你的研究特色。我最欣赏你的一点,是你始终扎根田野,并能在田野考古中不断思考。还有一点,就是你能为解决一个学术问题而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已有认识,殊为难得。老师夸奖,实不敢当。然知我者,莫如师也。与其说这是老师的赞赏,不如说这是老师的鼓励。我想,对师恩的最好报答,莫过于今后继续奋马扬鞭,驰骋于学术和育人的旷野,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本文由孙莉、王琳玮摘编自 王立新 著 《先秦考古探微》“后记”。内容略有删节、调整。


 978-7-03-052651-9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与夏商周时期考古的专题论文集,共计收录论文33篇,包括“新石器时代考古”“夏代考古”“商代考古”“周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综合”“理论与方法”六个专题。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中原地区龙山至商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谱系、变迁过程与发展动因研究,一是北方长城地带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文化与社会进程研究及早期游牧文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述百练:民族与革命——百年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取向
何以中原:区系类型的反思学术研讨会纪要
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历史分期的理论概念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许宏:二里头与中原中心的形成——“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一)
仰韶文化与黄河史前文明探索
Science:大禹治水不是传说,夏朝真的存在?| 专家激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