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四面考



■文 | 徐达斯



徐达斯,北京三智国学院副院长,曾师从剑桥大学比较宗教系托玛斯.赫兹格教授,在东方学、考古学、神话学、中国文化史领域孜孜不倦研究十余年,尤其对古印度文化和瑜伽哲学有独到而深入的理解。已出版《文明的基因》(东方出版社)、《天下第一书的开示》(上海财经出版社)、《道从这里讲起》(九州出版社)等著作。


在中国上古帝系里,黄帝排名第一,夏、商、周之始祖皆源出黄帝。司马迁写《史记》以黄帝本纪为首,自然是以黄帝为中华文明之开端。《史记》里的黄帝,是标准的圣君形象,所谓“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乃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之人帝表率。但这其实只是黄帝的一付面相,在司马迁之前,至少有两个黄帝,一个是人帝,一个是天帝。《逸周书》、《大戴礼记·五帝德》有关黄帝的记载,突出人帝的一面,为《史记》所采用,属于司马迁所谓“其言雅驯”的部分。但“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百家所传作为天帝之黄帝的资料,似乎比雅驯的多得多,自然也扑朔迷离得多。按照《古史辨》一派的说法,黄帝也属于“层累地造成的古史”,从天帝到人帝,神话气味愈少,而政治色彩愈浓,显示出从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向史话时代的嬗变。(图一)


(图1)

 

师旷曰:……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出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螣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青角。

 

场景氛围一如楚辞,黄帝操纵神灵,驱遣鬼怪,俨然有皇天上帝的气概。顾颉刚于《古史辨》中早已指出,黄帝就是皇帝,而皇帝即是上帝。他不止于像后来所传的那样,同尧舜并列为五人帝一员,也不止于和青帝、赤帝等比肩为五天帝一尊,他早先本是至高无上、统辖四方的中央上帝。《墨子·贵义》篇云:

 

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

 

在这个传说里,四色龙明显就是后来四方帝的雏型,而主角“帝”正是后来中央黄帝的前身。这一点,《孙子·行军》的“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和《蒋子·万机论》的“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诸记载,以及《吕氏春秋》:“中央土,其日戊巳,其帝黄帝,其神后土”,皆可参证。


更奇特的是,《吕氏春秋》的“本味”篇中还言之凿凿地提到黄帝的神奇相貌:“黄帝立四面〔以求贤〕”。据说子贡也就此问过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太平御览》卷79引《尸子》)。孔子这样回答:“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四面上帝被解释为圣王向四方派出使者,神话于是变身成了史话。


那么黄帝究竟是不是四面上帝?这个谜早就被揭破了。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战国佚书《十六经·立命》篇云:

 

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四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立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

 

黄宗就是黄帝。“作自为象”就是“设象以为民纪”,在宫门外的象阙上挂一幅像,来晓谕教化百姓。这种设象以教的传说,特别是五帝设象的传说,当时很普遍,比如纬书上就有“三皇无文,五帝设像”及“三皇设言民不违,五帝画象世顺机”之说。帛书把“四面”的神话和“画象”的传说结合起来,说黄帝设自己的象,四方都有面孔。综合以上文献记载与出土文字,神话学家叶舒宪先生认为,黄帝就是印度神话里的四头梵天(Brahma,图2),并引阿基列巴里耶夫《印度教的神及其传说》为证:


(图2)


梵天是印度教万神殿中传说的主神,但他已逐渐失去自己的意义而让位于毗湿奴和湿婆……梵天与毗湿努和湿婆不同,他没有化身。根据构成印度教要义的古印度吠陀圣诗记载,梵天产生于最高神本身,是智慧之神,创造之神,一切生物的始祖。一般把他描绘成有四个头,每个头各掌管宇宙的四分之一。而圣典——四吠陀也被认为是出自他的四个头。②

 

美国学者斯第文·J.罗森依据《薄伽梵往世书》的有关记载勾勒出梵天的出生及其创世神话的轮廓:

 

据往世书记载,物质宇宙内的创造,始于住在宇宙最高星球(Brahmaloka)上的多头半神人梵天。由于他是第一个被创造的生物体,以及圣人们的第一位教导者(Guru),所以被称为始祖(Pitamaha)。


……有关宇宙第一个生物梵天的启蒙教育,《薄伽梵往世书》第二篇的第九章有描述。创造一开始,他从由毗湿努的神性肚脐长出的一朵莲花上诞生出来。他发现自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他顺着灵性莲花的花茎往下爬,但却找不到答案。他处在进退两难的困境中。在这时,他终于听到他的主人毗湿努的声音,毗湿努发出两个音节:“塔—帕(ta-pa)”。这两个梵文音节的字面意思是“苦修”。梵天理解这两个音节蕴涵的意思,于是依命而行,以打坐冥想的方式苦修了天堂一千年时间(地球上是一亿年)。苦修结束时,梵天不但看到了至尊神克利希那的居所,也见到了主尊神本人。至尊神给他朗诵《薄伽梵往世书》中四节最重要的诗,这些诗系统地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听了至尊主的声音,梵天得到了彻底的净化,具备了在物质宇宙中创造的能力。③(图3)


(图3)

 

《薄伽梵往世书》写梵天四头之起源,与马王堆帛书有关黄帝形象的记载对照,尤觉趣味:“梵天,自莲花出生以后,虽处宇宙之中而无法看见宇宙。于是他环视四周,此时,对应于四方,他长出了四颗头颅”,这正是帛书中所形容的“方四面”、“四达四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的神奇模样。又纬书《春秋命历序》云:“有人黄头大腹,出天齐……上下天地,与神合谋”。天齐,即天脐,“齐者,中也”,“黄头大腹”者应该就是中央黄帝,其出生之地,所作所为,与梵天传说完全吻合。


《山海经·海外西经》云:“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袁珂注:“古传黄帝亦作此形貌也。”黄帝“尾交首上”,与其他必待雌雄交尾而生之生物不同,应是雌雄一体,具有自性生殖的能力(图4)。


(图4)


梵天在吠陀典中被称为Svayam-bhuvam,即“自生者”,以其诞自宇宙莲花,并无躯体关系上之父亲,而与所有其他被赋形之生物不同,且能以自力繁殖所有种类之生物,与黄帝“尾交首上”之说相契合。据《往世书》记载,梵天曾凭冥思之力,造一巨大无比的车轮覆盖整个宇宙,这似乎解释了黄帝与轩辕的联系。


按《薄伽梵往世书》所载,梵天所托生之莲花,出于原始混沌大水——胎藏海,此莲花实即宇宙树,创生世界之一切元素皆蕴含其内。梵天取此中之物质元素构造宇宙各星系及其中各类生物之形体,其作用颇类似宇宙之工程师。《吕氏春秋·有始览·应问》曰:“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高诱注:‘蝼,蝼蛄;螾,蚯蚓,皆土物。’”又《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有大蝼如羊,大螾 如虹。帝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王。”注引刘向《别录》邹衍言:“黄帝土德,有蝼蛄如牛大,螾如虹。”黄帝土气胜,其事则土,正与梵天之宇宙工程师身份相符,为其掌宇宙之土功也。螾与蝼,皆为出于土中,善于土功之生物,实即象征黄帝或梵天之象征符号。


类似的创造神话,尚可在印第安传说中找到,北美阿尔衮琴印第安人的创世神话《米恰勃》说:“米恰勃(Michabo)是阿尔衮族的主神,古老的旅行者的记载中把他描写成为风的主宰,图画文字的发明者,甚至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保存者。他从海底抓起一粒砂来,用它造成一个岛,把岛投入原始时代的水中。这岛很快地伸展,变得很大很大。”④南美哥伦比亚有一土著神话:“天地最初唯有水与一香鼠。因为此兽常在河底觅取食物,故口中常满含烂泥。这些烂泥,它自然要吐出来,久之,愈积愈多,便成了一个小岛,后来这个小岛又渐渐大起来,就成了大地。”⑤美国俄勒冈州瓦纳帕姆印第安人的创世神话:“从前,世界是一片汪洋,上帝孤独寂寞地生活着。他独自一人,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于是,他从水底把沙子捞起来,创造了地……”⑥


把以上3段文字拼起来,便约略可以看到梵天创世的影子了。“一片汪洋”即是胎藏海。在莲花上诞生的梵天向四面张望,只是一片漆黑,顿感孤独寂寞,遂沿着莲花茎上下求索,却终于“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最后在至尊神的启示下,以苦行的力量,使用莲花茎中孕藏的物质元素即“烂泥”,渐次构建了使所有生物得以居住的各个星系即“从小岛到大地”。

    

米恰勃是图画文字的发明者,与黄帝之人文始祖、以及梵天“第一个被创造的生物体,以及圣人们的第一位教导者,所以被称为始祖”的身位一致。《世本·作篇》云:“黄帝使羲和作占日,常仪作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隶首作算数,容成作调历,沮涌,仓颉作书。”《淮南子·览冥训》亦云:“昔者黄帝治天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孰。”虽做了些历史化、伦理化的变形,但黄帝法天则地、首出人伦的人文始祖身位却保留了下来,与梵天通过神启颁布吠陀经典,订立人类生活秩序和知识范围之“始祖”身位一致。黄帝是中国天文、医学的鼻祖,而梵天也是吠陀诸方术的发明者,后世道家创立学说,多托黄帝立论,其原因可能就在这里。饶宗颐先生在《道教与楚俗关系新证——楚文化的新认识》一文中且考证道教之老君,最早亦有四面,而“四面老君”即出于黄帝四面的传说。黄帝即是殷商卜辞上所说的“黄宗”,楚、汉、唐则称作黄神。湖南宁乡黄材地方出土的殷器人面方鼎,四周作四个人面像,状貌慈和,饶先生以为即象征黄宗四面⑦(5)。

(图5)

又殷商青铜器上多有四羊、四马分设四方的形象,应该也是四面黄帝的象征符号(图6),《山海经》载黄帝生白马、白犬,羊、马皆为阳性力量的象征,而梵天正是宇宙强阳气性(raja guna)之主宰神,因而受到雅利安君主的崇拜。传说中黄帝兴战争、善功伐,其缘起当与此有关。

(图6)


在中国神话里,梵天所托生的莲花或宇宙树,被转述为出于天地之中的天梯建木。《淮南子·地形训》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众帝所自上下者,盖缘建木而上下于天。”这天梯建木由黄帝建造,而为太皡所使用。《山海经·海内经》云:“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建木。大皡爰过,黄帝所为。”管辖宇宙神树的首领不是黄帝,而是太皡。《淮南子·时则训》云:“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皡、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太皡,伏羲氏,东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这里可以看出伏羲是“东方木德之帝”,是宇宙神树的主宰神。《世本·帝系篇》:“太昊,伏羲氏。”据此,知太昊(太皡)即伏羲,而伏羲正是毗湿努(Visnu)的对音(参见拙文《象太一之容》)。梵天所托生的莲花或宇宙树,出于胎藏毗湿努之肚脐,为毗湿努亦即华夏神话里的伏羲创生,之后被梵天亦即华夏神话里的黄帝营构为众神之居所,此即建木故事之所本。(图7)


(图7)


梵天依靠禅定,成功进入至尊神克利须那之居所并得闻至上神谕的事迹,竟然也出现在黄帝传说里面。这让我们对《黄帝内经·素问》之“上古天真论”所谓:“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轩辕本纪》记载:帝(黄帝)游华胥国,此国神仙国也。《列子·黄帝》对此有详细的叙述:

 

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五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黄帝乃喟然赞曰:“朕之过淫矣。 养一己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于是放万机,舍宫寝,去直待,彻钟县,减厨膳,退而间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闲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疲而睡, 所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 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

 

华胥国,自然就是华胥之国。《列子》里没有讲到华胥,只描绘了华胥之民。这里的居民身心两方面都与尘世之人全然不同,表现出超然物外的特征。例如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这样的身体自是不死永恒、纯净无瑕之躯;“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这样的心灵,无欲超脱,按道家的理解,才是心灵本然的状态。这些描述似乎暗示了华胥之国的本来面目:灵魂的故乡,即楚辞中所谓的“不死之旧乡”,亦即灵性世界。而这片超越于物质宇宙的超然净土的主人便是华胥。


那么华胥又是何方神圣?虽然华胥之身份如此显赫,但有关华胥的记载却极少。然而,即便是这些只言片语,也隐隐暗示出一个不可思议的神以及另一个神奇缥缈世界的存在。长沙子弹库楚帛书谓伏羲(出)自”,即出自华胥,意为伏羲乃华胥氏之后。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伏羲、女娲既是兄妹,也是夫妻,因此伏羲、女娲应该都源出华胥。《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娲。”《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含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后世遂附会华胥为伏羲之母,如《史记》所云。但这样的解释,似乎会使问题更加复杂,伏羲、女娲既然是开辟天地、首出人伦的造物之主,华胥又如何成为他们的母亲?华胥怎么会有超越于创世之神的权能?

    

中国的文献已经不足以引证来回答这个问题了,我们在吠陀神话里找到了答案。据《薄伽梵往世书》所说,无所不在之宇宙神我毗湿努,乃至尊薄伽梵——克利须那在物质世界之分身化现。克利希那或哥宾陀才是首出的至上人格主神,即“万源之源,众因之因”,因此薄伽梵克利须那为创世大神毗湿努及其伴侣或阴性能量——Rama女神之源头。克利须那也被称为VasudevaVasu可能就是“华胥”的对音,“胥”古通“须”,属心纽鱼部字,与su谐音;Deva旧译“提婆”,是“仙人”的意思,“华胥”就是伽梵、至人格——Vasudeva,而伏羲即毗湿奴,Rama女神即女娲(娲为Rama之对音,具体考证参见《象太一之容》)。这种神性的衍生关系在神话的演变过程中被阐释为更容易理解的家族血缘关系,因此,在华夏神话中出现了伏羲、女娲为华胥所生,以及伏羲、女娲兄妹为夫妻的说法。

     

比较一下黄帝梦见的华胥国,与梵天想入定中即《列子》所谓的“神游”所见的灵性世界,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梵天本集》乃是梵天得灵性启蒙后对薄伽梵克利须那、Vasudeva、哥宾陀(Govinda)的礼赞,其中有赞云:

 

我顶礼首出的主哥宾陀。在宝石铺地、宝树环绕的灵性居所,他被成千上万的幸运女神所侍奉,牧养着如意乳牛。

 

我顶礼超然的居所歌窟拉(Gokula),在这里幸运女神以灵性之爱侍奉她们唯一的情人至上主神克利须那;在这里每一棵树都是如愿宝树。这里的土地由如意宝石铺就。所有的水都是甘露,每一句话都是歌唱,每一个动作都是舞蹈;每一个生命都光艳灿烂、喜乐有福,笛子是他(她)们最亲密的伴侣;无数乳牛流出的奶汁汇成超然的海洋;这里的时间永恒存在,只有现在没有过去和将来,连一分一秒都不会损失。这便是歌窟拉,只有极少的自我觉悟者才知晓的地方。(图8,9)


(图8)


(图9)

 

列子》所形容的华胥国,虽未见歌窟拉之诗情画意,但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与“每一个动作都是舞蹈”似乎也差堪仿佛。无夭殇、无利害、无所畏忌,看起来也像是每一个生命都光艳灿烂、喜乐有福”,以及“时间永恒存在”的一种“遮诠”。华胥国“非舟车足力之所及”必赖“神游”之力才能进入,华胥之民则明显都是得道的道家“真人”;而歌窟拉也是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只有极少的自我觉悟者才知晓的地方”,要成为其中的居民,自然也非脱胎换骨不可。


勿庸置疑,道家对这个史前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以道家义理进行了重新诠释。两个神话比较起来,道家版的华胥国更像一个哲学寓言。《列子》一书,自宋人高似孙以来,明人宋濂,近世梁启超、马叙伦、顾实、杨伯峻等皆将其目为魏晋伪书,几成定论。但近代严灵峰先生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考证,认为《列子》一书绝非张湛所伪造,尽管其中不免掺杂了后人的文字或错简,但其属于先秦古书无疑。严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列子》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列子》书中许多以前被认为是出自“佛典”,与“佛教”有关的东西,其实都与华夏史前所流传的韦陀传统有关,因为佛教产生、发源的根基和土壤就是吠陀文化。


这个久已湮没的华胥国、笛声飘缈的灵性世界,除了《列子》里直接讲到过,其他文献中的零星材料似乎也有间接的暗示。例如女娲与伏羲,在华夏的传说里,是音乐的创始人:

 

太昊伏羲氏,风姓…….作三十五弦之瑟。(《史记·补三皇本纪》)

女娲作笙簧。(《世本·作篇》) 
女娲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圣氏为斑管,合日月星辰,名充乐。既成,天下无不得理。(《世本·帝系篇》)
女娲氏……惟作笙簧。(《史记·补三皇本纪》)

 

瑟是弦乐器,笙簧是管乐器,都由伏羲、女娲创制。女娲的手下,还有一批“缪斯女神”娥陵氏、圣氏,这似乎暗示了一个管弦悠扬、男女情深的犹如《红楼梦》之“太虚幻境”般的神仙世界,吠陀神话里的克利须那和他的幸运女神们似乎从几个歪歪斜斜的汉字中漂浮而起。在歌窟拉,皮肤有如乌云,头上插着孔雀羽毛的克利希那吹奏笛子,幸运女神们翩翩起舞,歌声乐声无处不闻。至上主神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似乎表达了一种灵知体悟,即美与爱才是最高的真理。无疑,伏羲、女娲的管弦之美弥补了列子》华胥之国“真”的空寂。克利希那也有情侣称为罗陀(Radha),是至高无上的女神,也是毗湿努之侣Rama女神的源头。如果说伏羲对应于创世大神毗湿努,女娲对应于孕育女神Rama,华胥对应于毗湿努之源头克利须那、Vasudeva,那么,在灵性维度上的罗陀则对应于作为美与爱之本源的“缪斯”女娲。

《薄伽梵往世书》载至上主神克利须那于鸿蒙之初传“薄伽梵法”(Bhagavat dharma)于梵天,其中的四句教(catur-sloka)被认为是世间万法之种子,其辞曰:

 

我先天地,在我之先,元气未形,一切非有;

万有现前,无物非我;世界坏灭,唯我独存。

若有一物,在我之外,无非幻化,如影投暗。”

五大成象,存乎象外;我周万物,独立不改。”

一切时地,直道曲径,求真之士,终证此义。

 

我们将这首偈颂与《庄子》之“大宗师”篇开头的一段话来对比一下: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这段话被历代学者们公认为是《庄子》全书论道最重要最完整的文字,是其道学思想的总纲。按“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即是四句偈之第一颂里的“我先天地,在我之先,元气未形,一切非有”,皆就绝对存有之独立不改一面而立说。“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万有现前,无物非我;世界坏灭,唯我独存”,皆就绝对存有之周流遍布一面而言。表面看似不同的是,作为形上本体的人格性之“我”,梵文aham,被转成了非人格性之“道”。不过庄子却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为无形”是“道”非人格性的一面,而“有情有信”却透露出人格性的本体特征。“道”是整体大全,一阴一阳,通乎神明,合为天地;“天地”是一体并存、无所不包的非人格性存在;而“神明”是生生不已的精神、生命,是超越性的人格性形上本体,假如“道”能够“神鬼神帝”,而自身却缺失精神与生命,岂非荒谬之极?道“有情有信”, 为天人所感应,非人力可以袭取,故“可传而不可受,道“无为无形”, 必去智离形而后可以证得,容不得丝毫情识攀援,故“可得而不可见”。《薄伽梵歌》第九章45、6颂揭示了同样的“玄理”(parama guhya):

 

为物窈冥兮,我周行而不殆,

万有在我兮,我独立而不改。

 

我生万物而不有兮,玄通广大尔其识乎!

弥纶天地而不改兮,我独立以为天下母!

 

若飘风遍吹,未尝出天穹,

万有寓于我,不离与此同。

 

“万有”与“我”,宇宙表象与精神本体,不一不异,并行而不悖,一体而共存,构成了既内在又超越的终极实在整体。又老、庄证道之途,亦与瑜伽之禅定法如出一辙。“一切时地,直道曲径,求真之士,终证此义”一句,无异于《易·系辞》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庄文中紧接着以上论道总纲的,是一份类似师承世系的“大宗师谱”:

 

韦氏得之,以擎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日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在这份“大宗师谱”里,“道”排在第一位,后面从神仙至于君相,从太古之初至于三代,序列宛然可见。并且也说到“日月得之”,与《薄伽梵歌》有关日神传承《梵歌》奥义之说相合。拙著《文明的基因》里,考证这份名单里的好几位,都与吠陀神话里的人物有关。例如“伏戏氏”即伏羲,为韦陀之造物者毗湿努(Visnu);“豨韦氏”即韦陀神话里主毁灭的大神湿婆(Siva);黄帝即吠陀神话里大神梵天(Brahma);西王母即湿婆之明妃难近母(Durga;气母即阴帝女娲,为伏羲即毗湿努之伴侣Rama女神。老子之学本于黄帝,汉世合称黄、老。老子《道德经》中“谷神不死”数句,即出自考古出土的《黄帝四经》。如果以上考证成立的话,那么黄老之学可谓根深蒂固,不但远超儒家,甚且与上古吠陀之神话和义理相通。(图10


(图10)


与西王母一样,黄帝也与昆仑神话相关。从多种传世文献来看,黄帝在下界的离宫别苑就位于昆仑之巅,例如:

 

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庄子·至乐》)

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山海经·西山经》)

 

《山海经》所谓“帝之下都”,应该就是黄帝之宫。“帝之下都”,郭注以为即:“天帝之都邑在下者也”,毕沅《新校正》据《穆天子传》及《庄子》,认为“帝者黄帝”。《庄子·天地》进一步证实了《穆天子传》的说法:“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邱,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然则昆仑之邱不但为黄帝登临之所,亦且有黄帝之宫。《淮南子》所载昆仑最高的“太帝之居”,应该也指黄帝之宫,“太帝”即是黄帝。将《淮南子》、《山海经》、《穆天子传》、《庄子》以及纬书里的有关黄帝的零星记载拼合拢来,竟然与《薄伽梵往世书》所叙述的梵天神话若合符节。


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据。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一件类似神坛的大型青铜礼器将昆仑的“黄帝之宫”引向史前的迷雾之中(图11)。


(图11)


此坛底部为两只独角怪兽,头尾相向而立。此兽形象怪异,长尾、带翅、大耳、独角,既像鹿也像牛,颇近于传说中的神兽角端。“角端”一名,始见于司马相如的作品。《汉书》卷五七上《司马相如传》录《子虚赋》:“其兽则麒麟、角端、騊駼、橐驼、蛩蛩、驒騱、駃騠、驴驘”。“注:张揖曰:雄曰麒,雌曰麟,其状麋身牛尾,狼题一角。角端似牛,其角可以为弓”。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一一六《兽占·周市角端》:“《瑞应图》曰:周市者,神兽名也。星宿之变而见,王者德盛则至。又曰:角端日行万八千里,能言,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隐之事,则角端奉书而来。”角端的出现,似乎兆示了这座青铜坛城是王者祭献“帝”的礼器。不但如此,角端的来源也与西域以及印度有关。“桃拔,《西域传》:乌弋有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一名扶拔…… 宋《符瑞志》:天鹿者,纯灵之兽,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天鹿、桃拔产于西域,应该是角端的异名。


《元史》卷一《太祖纪》、卷一四六《耶律楚材传》:“太祖十九年甲申,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角端现身于铁门关,致使成吉思汗无法西进印度,班师而还。虽然耶律楚材将角端的出现归于上天降符,但这个著名的传说却显示角端是一种保护神,为印度以及西域所崇信。事实上,这种奇异的动物作为护门神兽,至今还流传在印度以及尼泊尔等毗邻印度的国家和地区。那里每个寺庙和达官贵人的豪宅门口都会立有这样的一对神兽来镇宅第。据说它的功用可以驱鬼破邪,能守护主人的健康、运程以及所有的家业,使家道日渐昌隆,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来源于印度的护门神兽,独角、牛尾、状如麒麟,身上居然也长着一对肉翅,与三星堆神坛底部的独角兽造型惊人地相似。而且,三星堆独角兽成对出现的表现方式也符合护门神兽的使用方法。至此,三星堆神坛底部独角兽的意义已经很明显了,它是一座“天帝之城”的守护神,类似于《山海经》里看守昆仑之门的开明兽。

    

独角兽之上是四个腰围短裙、跣足、袒裸的力士,戴冠面向四方而立,神情肃穆。其装束绝不类华夏,而与天竺极其相似。四人皆双手握物,显得极为恭谨。左右两人双手持绳状物,前后两人双手持钩状物。四人头上顶着构成神坛第三层的四座山峰。这四个力士应该是是黄帝之佐后土。按《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巳。” 四力士力能托地,自然是土地的御神,执绳而治四方,手中的钩子似乎是配合绳使用的神器,将其判定为后土的造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四力士之上,第三层的造型呈圆形莲花状,四片犹如莲花瓣状的山峰分别立于四方。左右两边皆有浮雕人面,可能是代表环绕昆仑运行的日神。

    

此器第四层即最高一层的构型为四方坛形,每面有五个小铜人跪立,双手持规。四方坛的顶部中央位置突嵌4张完全一样的神面,带羽饰,顶有双角。四方坛的四角各立一鸟,展翅作飞翔状。四方坛顶部顶有双角的神面,应该就是黄帝的“四面”。《史记·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河图稽命徵》、《汉书人表考》都说黄帝“龙颜有圣德”、“河目龙颜”,由此看来,神面头上的双角无疑是“龙颜”的艺术表现。四方坛为四座山峰所拱卫,处于中央的最高位置,与“黄帝之宫”在昆仑的位置恰相符合。


坛城四面的五个小铜人,似乎与殷墟卜辞的“帝五臣”对应。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分析甲骨文中商人向“帝五臣”求雨的文字后说:“五行之观念在殷代颇有产生之可能,未必即全为战国以后之物也”。丁山先生指出:“近代学者颇有以五行之学出于晚周诸子创说而疑其亦皆晚周人伪托者,兹以甲骨文四方神名证之,则大有商讨的必要了……顾名思义为东木,南火,西水,北金,隐然以木火水金四正配合了东南西北四方,加上社稷的主神后土,便成了五行之官”⑧。《史记·历书》则曰:“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然则五臣即是五行之官,为黄帝所立。四方坛城四面每一面皆设五个跪立铜人,应该就是中央黄帝治下的五行、五方之官。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及其考据,这座四方坛城,无疑象征了昆仑之巅、天地之中的“黄帝之宫”。据拙著《文明的基因》考证,昆仑山实即吠陀神话中的须弥山或苏迷卢山(sumeru)。那么“黄帝之宫”之原型应该就是须弥山顶正中央用纯金打造的梵天之城。四方坛城四角的青铜立鸟,暗示了环绕须弥的玛纳首塔尔manasottara-giri)四峰的四株圣树。托着四方坛城的莲花状山峰,应该就是玛纳首塔尔四峰,环绕簇拥着中间的须弥山以及山巅的梵天金城。玛纳首塔尔四峰莲花状的造型似乎暗涵了梵天以莲花为座的意象。昆仑有“众帝”、“太帝”,亦与须弥山之有创造主梵天及手下诸神相似。


三星堆神坛的象征寓意非常丰富,为解开昆仑、黄帝之谜提供了第一手的考古依据。尤其是四力士、五臣的装束以及角端神兽、莲花座状的昆仑四峰,透露出强烈的印度文化特征,留下了史前时代吠陀神话向华夏神话过渡的痕迹。类似的礼器在西周还可以看到。图中的这件西周青铜器底座为方坛形,由四力士抬着;方坛之上为一粗壮的圆柱体,柱身雕满云鸟纹,顶部立着一只属于鹰鹏类的大鸟。这件西周青铜器明显是三星堆神坛的变异,虽然省略了神面、五臣、金城、莲花状的四峰等等细节,但天地之中的昆仑神山、黄帝之佐后土和灵界使者大鹏鸟却被凸显出来,表达出通天超升的主题。(补图bu011


(补图bu011)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堆神坛之黄帝四面皆为牛角“龙颜”,这让我们又回溯到四、五千年前印度河陶印上的“原始湿婆”形象。 摩亨佐·达罗出土的印章中有一种被称为“原始湿婆”(Pro-Siva)的人像,例如M-305印章:一位高鼻大眼长眉的神明,拖着粗而长的发辫,头戴双牛角冠饰,冠饰中央插一根菩提枝,两边牛角向内弯,形成两个半圆弧,其中各有一颗闪烁的星星。他侧面盘腿而坐,双手自然下垂,搁在膝盖上,居然采用了一个标准的瑜伽坐姿。他的身侧,正对着眼睛,有一个象征北极或众星拱极的鱼形符号。还有一枚摩亨佐·达罗发现的陶制长方形护身符(Md 013)上,也出现了类似的“瑜伽士”人像,其身周围绕着水生动物:鳄、鱼和蛇。这类神明应该是居于北极星的至高主神,而同时也是水神的筏楼拿。而在另一枚哈拉巴印章里,四头“原始湿婆”的身周却环绕着各种走兽:虎、象、犀牛、水牛、羚羊,显示出湿婆作为“兽主”(pashu-pati)的特征。从这些不同的“原始湿婆”造型来看,筏楼拿似乎一身兼有四重不同的神格:水神、北极之帝毗湿努、毁灭大神湿婆,以及创造大神梵天(具体考证参看《象太一之容》续篇,图11、12)。

   

(图12)

 

巫白慧先生认为,筏楼拿(Varuna,包拥神、遍摄天)是一个具有二重神格的超验大神,既具有(有相的)自然神格,又具有(有相的)超自然神格,体现出一体二相、二相一体的灵知玄理⑨。在《梨俱吠陀》之“筏楼拿赞歌”中,筏楼拿是头戴金色斗篷,身披金色衣袍,庄严端坐在宇宙最高层的主神。侍从们为他准备了由神马牵引的战车,随从他在宇宙间巡回视察世间众生的一切活动。筏楼拿是支配自然规律的主宰。他开天辟地,让天地按他的法令上下分开。他为太阳修筑了一条宽广的运行轨道,让太阳按照他的指令在太空中回旋转动。他规定月亮只在夜晚放光照耀,规定遍布苍穹的星辰夜升昼隐。筏楼拿还把火置于水,让太阳行于空,将苏摩(树)栽入岩壑。筏楼拿还是护持宇宙秩序(Rta)的主神,因而受到凌驾于众神之上的尊敬和赞美。他严肃地贯彻“赏善罚恶”的因果法则。他庇护向他臣服归命的信众,用智慧眼观照他们,鼓励他们举办祭典,祈祷天地神灵,赐给他们前来筏楼拿神宫共享圣食的恩典。那些真正实践筏楼拿神谕的苦行者有望转生他的世界,瞻仰天国乐园的二大主管——筏楼拿、阎罗王(Yama raja)。筏楼拿痛恨犯罪者,对破坏正法的人尤为恼火,要给他拷上桎梏。不过,知罪悔过者也会获得筏楼拿的饶恕,免受惩罚。但筏楼拿有时又在幽冥水底,《梨俱吠陀》之《筏楼拿赞》云:“最胜明神,测量天师,现身大地,创立四维,水天行宫,古老辉煌,是此神王,我等主人”,筏楼拿创立四维,即创立宇宙方位——东南西北,上下四维,又测量天地,坐镇水天行宫,监视三界众生的一切善恶行为。并且,筏楼拿与天神因陀罗(Indra)、密特拉(Mitra)也有密切的伙伴关系。


按照印度哲圣奥罗频多以及传统吠陀经师的说法,吠陀本集(Samhita)有表层的显义和内层的秘义。表面的祭礼和仪轨是为普通人而设的,《梵书》保留了这些;而同样的咒语赞祷里所隐含的灵知秘义,却呈露在《奥义书》里,只能传递给秘法入门者⑩。在《奥义书》或者《薄伽梵歌》里,创造、养育、毁灭世界的宇宙大我(virat-atma)或超灵、胜我(Paramatma)是毗湿努(Visnu),他是至上主神,具有超自然的神格,同时又涵摄宇宙形而上本体——梵。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水神的筏楼拿其实只是一个为普通人而设的显教表相,宇宙大我毗湿努才是筏楼拿背后所隐藏的密教本体,这就是所谓一体二相、显密合一。那么,当筏楼拿被赋予了本体意义之后,他就具有了其他各种流生于本体的神灵的大能和名相。所以,筏楼拿可以兼有数重不同的神格。从他主宰、遍入一切时空众生的一面,可以看到毗湿努;从他繁殖、毁灭的一面,可以看到湿婆;从他创立四维,可以看到梵天;阎罗与湿婆的毁灭、刑杀有关,密特拉与梵天的创造力有关,而因陀罗则是毗湿努维持世间秩序的代表。这一切都隐藏在《吠陀本集》的秘密书写或口耳传承里,直到《奥义书》、《往世书》出现的时代才十字打开,形上形下、神明世界的各种分际才显豁明朗起来。所以在《往世书》里面,筏楼拿就不再承载这么多的暗喻和秘义,仅只保留下水神的本来面相。


据拙文《象太一之容》续篇考证,殷周青铜器上出现最多、地位最为尊贵的神纹——饕餮纹即渊源于印度河陶印之牛角“原始湿婆”形象。它就是传说中作为北极主神的“太一”的象征符号。如此看来,至少在殷商时代,原始宗教内的显教和密教还没有分离,彼时只崇拜一个无所不包的笼统混沌的神格——太一,他涵摄了创造、维系、毁灭三大主神以及所有自然神祗,占据了通天神树以及天地两端的所有空间。也许,直到《山海经》的时代,显密分宗,密教流出世间转为显教,各种神灵才从这个混沌体中分离出来,演绎各自的角色和神话。而远古的显密合一符号反不为人所知,成了无法理解的谜团或禁忌。商周以后饕餮纹的渐渐消逝,以及华胥、伏羲、黄帝、昆仑诸传说以及黄老之道的兴起,应该就是这种原始宗教嬗变的结果。反映在吠陀文明里,就是从《吠陀本集》向《奥义书》、《往世书》的演化流变。


太一就是融摄万有的混沌,而黄帝从混沌中来。《庄子·应帝王》有一段关于中央之帝浑沌的传说: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庞朴先生认为这条记载不简单是寓言,它保存了一条有关黄帝的古老神话,比其它文献记载都更加原始的神话。⑾揆之以梵天降生神话,其内含便明显了:儵、忽代表时间,由于时间之作用,中央之帝浑沌化生出四面及其七窍,而宇宙四方亦随之定立。


另外,闻一多先生在《天问疏证》中指出:“传说中禹事多与黄帝相混”,并举有五事为证。庞朴先生也认为,黄帝神话和鲧禹神话同出一源,或者本是一套神话,因不同的现实要求,演变成两个英雄系统了:

 

《山海经·海内经》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礼记·祭法》说:“夏后氏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都肯定鲧禹为黄帝一系。仔细分析神话的结果,似乎更应肯定,他们根本是一人,是一个神话的不同演变。

 

从吠陀神话的角度来看,作为整体大全的至上者显像是水神筏楼那,而又融摄密教创造大神梵天,于是水神和四面创造大神合而为一,犹如鲧禹和黄帝本来是一人,后来才分离为两个神话。古史辨派已经证明:禹是西周中期起来的,尧舜是春秋后期起来的,黄帝之起更后。禹和洪水传说有关,所以得到商周的共同尊敬;尧舜之起显然是为的驾乎禹上,所以有禹父为尧臣并被杀之说。黄帝之说,又为着驾乎尧舜而上之。但从原始宗教的演化规律来看,越是后出的神灵反而越原始越秘密,那么黄帝应该比尧、舜、禹都要古老,而更加原始的则是浑沌,也就是太一,被后世误称为饕餮,反而成了最大的凶神。《山海经》里的帝江、《左传》里的帝鸿氏之子浑敦,《神异经》里的浑沌,其实都源出原始浑沌大神,但却已经被说成是“好行凶德”的“丑类恶物”了。


黄帝战胜蚩尤,应龙帮了大忙,《山海经》之大荒北经、大荒东经云: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而继鲧的禹,也是靠应龙的帮助取得治水的胜利。《天问》说:“应龙何画?河海何历?”,注者以为应龙是有翼的龙;禹治洪水时,应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应龙的原型很可能就是《梨俱吠陀》中备受赞美的雷电神因陀罗(Indra),应与Indra谐音,而龙是天帝的象征符号。《梨俱吠陀》之《因陀罗赞》叙述因陀罗战胜黑魔弗栗多(Vrita)和黑蟒阿醯(Ahi),把水释放到人间。弗栗多专在由云致雨的过程中制造障碍,阻止雨水下降;阿醯躺在水里,封锁河川,不让水流通畅。这两个恶魔,其实就是旱灾的制造者,于是因陀罗出现了:

 

天帝因陀罗,施展神力量,

制服弗栗多,彼之魔力量。

正是因陀罗,有此大力量,

斩除该黑魔,雨水得释放。

欢呼他显示,最神圣力量。⑿

 

应龙能蓄水,能导水,也能致雨除旱,正好与因陀罗作为雷电神、雨神的身份相吻合。在吠陀神话里,战神分为两类,一类属因陀罗类型,为除暴安良的正义神;一类属楼陀罗(rudra)类型,为施暴易怒的黑武士。楼陀罗是暴风神,手下有风暴神队摩鲁特(Maruts)。他在《梨俱吠陀》中被称为风神之父,全身褐色,青发结,千眼多手,手持弓箭,有善恶二重性格,发怒时用霹雳之矢,伤害人畜,损伤草木,但在人畜受病害时,又能以千种草药治病,使之化险为夷,因而楼陀罗被认为既是家畜之主,也是恶魔之王,在吠陀后期乃演变为毁灭之神湿婆。风暴神队摩鲁特是楼陀罗之子,故而有凶神的特征,但却是因陀罗的助手和侍从。作为正义战神黄帝、应龙对手的蚩尤,明显对应于黑武士类型的暴风神楼陀罗以及风暴神队摩鲁特。“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正显示出暴风神的特征。湿婆为阴性物质(tama-guna)的主宰,梵天为阳性物质(raja-guna)的主宰,所以,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其实暗喻了阴阳两气的争斗。另一个黄帝的对手是炎帝,其原型应该就是更早的燧人氏,而燧人氏或许就源于湿婆,因为湿婆毁灭世界的武器正是从其天眼喷射出来的三昧真火。蚩尤有时为黄帝之臣属(如前引《韩非子》所言),有时又是黄帝的死敌,亦犹如摩鲁特之既是因陀罗之侍从,又是凶神之子;或楼陀罗之既是家畜之主,也是恶魔之王,应该都是上古宗教善恶一源观的表现。


总之,印度神话里的四首梵天和华夏神话里的四面黄帝具有共同的渊源,而源头应该就在印度河文明。很多主流印度学者认为,根据已有的诸多考古发现,印度河文明或许就是吠陀文化的发源地,吠陀以及雅利安文明并非欧亚草原入侵者输入的舶来品,相反,倒可能是史前印欧文明的主要源头。社科院易华教授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或商代早期,中国从西方传入青铜器、车、马、羊、小麦等重要生产、生活资料,随之而来的还有黄帝与昆仑神话⒀。这个时期,正当印度河文明走向衰亡,很可能,其时属于印度河文明的中亚雅利安诸部落沿西北丝绸之路陆续进入中国,并带进了象征雅利安最高神权和最高王权的象征符号:筏楼拿/饕餮/浑敦神徽,以及“二虎搏人”神纹(参考拙文《象太一之容》,图13,14),由此隐藏在这些显教符号后面的密教,诸如创世大神、宇宙神山之类的神话也进入中国,陆续在后世发酵酝酿,最终演变为炎黄、昆仑、山海传说。黄帝一向被推奉为华夏始祖,据傅斯年先生考证,夏通雅,古语读为ha,故夏很可能就源出雅利安,即梵语之Arya一词。雅利安绝非如西方学者所杜撰的,是指称某个来自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图13)

(图14)


事实上,雅利安(Aryan)一词源自于《吠陀经》。在《吠陀经》任何一处,这个词都不是用来指称某个特定的种族、民族或族群。Aryan的梵文原意,作为形容词arya有“高贵,正义,优秀,令人尊敬”的意思;相应的,作为名词aryan就有“主人,贵人,导师,朋友,维系者”的意思。因此,从这个词的语源学角度来分析,它指向一种生活、为人的标准,或理想范式;它与文化价值观相联系,意指在这种文化价值观指引下生活;或能保持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人,就是理想的人,或文明人,从而能够有资格成为主人、导师、朋友,受到他人的尊敬。另一种解释是:ar有白色、洁净的意思,Ya意指神,这样,Arya就指洁净身心以侍奉神明,名词Aryan就有事神者的意思。美国著名的韦陀学者David Flawley认为:“Aryan是一个与梵文词Sri意思一样的尊称。我们可以将它与英文词Sir等同。”所以,我们可以说,雅利安人与肤色,以及地域没有丝毫关系。任何种族、族群,无论来自哪个地域,如果采取了雅利安式( Arya) 的生活方式或价值观念,更确切地说,接受了吠陀诸经所标举的文明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就可以称为是雅利安人(Aryan)。夏并不指某个朝代,而是诸多部落的共称,故傅斯年先生于《夷夏东西说》中指出:

 

所谓夏后氏者,其名称甚怪,氏是族类,后为王号,何以于殷曰殷人,于周曰周人,独于夏曰夏后?意者诸夏之部落本甚多,而有一族为诸夏之盟长,此族遂号夏后氏。⒁

  

这些散布中国的诸夏部落,乃至与诸夏有密切关系的戎狄之羌、月氏、吐火罗、大夏、土方、鬼方、匈奴,虽然种族、地域不同,但却同奉源于史前印度河文明的雅利安或吠陀文化为其文明之理想,所以皆以夏或雅利安自居,并奉吠陀创世大神为其共同始祖。


至于华,传统上认为与华胥有关,所以应该源出吠陀至高神之名Vasudeva。古印度之《五卷书》(Pancatantra)的第一卷中有一句著名的箴言:Vasudhaiva kutumbakam,中文译为“天下一家”,实际意思应当是:“天下皆为Vasudeva之眷属”。以神名为族号,自有其深刻的宗教意蕴。


有一点必须澄清的是,奠定于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印度河文明并不专属于印度,印度亦无法将其据为己有(参考何新《再扒印度伪史》)。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史前印度河文明实际上开启了中、西、印三大文明体系。在这三大文明体中,华夏似乎继承保存了最古老的文明基因,这从筏楼拿/饕餮/浑敦神徽和“二虎搏人”神纹在殷周的大量制作及其所占的至尊地位可以看出。反之,印度河文明消失之后,南亚、中亚乃至欧亚大陆上就几乎再也找不到这两种上古最高权力象征符号的痕迹了。很有可能,史前印度河文明的王统和道统正支都东迁到了东土神州。




*脚注

①参见顾继刚《古史辩》七册上编、中编考证

②引自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篇,第六章

③引自斯第文·J·罗森《瑜伽的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丰华瞻编译《世界神话传说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199页

⑤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38页

⑥《美国俄勒冈州印地安神话传说》中译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8页

⑦饶宗颐《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52

⑧详见丁山《论社稷五祀》及《五行考》

⑨巫白慧译解《<梨俱吠陀>神曲选》,商务印书馆,2010年出版,P56

⑩参考Sri Aurobindo,The Secret of The Veda,Sri Aurobindo Ashram Pondicherry.1971

⑾庞朴《一分为三》,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黄帝与混沌》

⑾引自巫白慧译解《<梨俱吠陀>神曲选》,商务印书馆,2010年出版,P117

⑿易华《夷夏先后说》,民族出版社,2012年出版,P59

⒀傅斯年《民族与中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版权归作者所有,王豆腐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论中国神话的类型
中国历史脉络-从三皇五帝到现代中国
中国古代神话考(四)--中国神话世系谱
中国古代神话体系
华胥氏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的母亲
炎黄子孙应该知道的30个上古神话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