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神秘古国—印度

印度在亚洲,而且在南亚,说远不远,还没出亚洲,但真走起来,却感觉一点也不近。2004年12月9日我们一行16人从北京出发去印度加尔各答开一个国际会议却花了整整38个小时。其历程之艰辛,加之印度古国的神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京至加尔各答-----空中大拉练

算起来印度的确不远,从北京飞新德里的实际时间不过6个小时。由于我们没买上东航直飞德里的票,只好改道上海,坐印度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新德里,中途停曼谷。

我了解印度主要是看一些印度电影和印度的舞蹈。所以,我想,坐印航也好,可以一上飞机就能看到印度的靓男俊女,尤其是印度的姑娘非常漂亮。可是在上海浦东机场苦苦等了7个小时以后, 登上没有整点起飞的印航飞机,迎接我们的却是笑容可掬的印度大叔和大妈。这也不奇怪,北美很多航空公司都是老头和老太太,这样给乘客一个安全的感觉。

印度大叔大妈的服务还是很不错的,彬彬有礼,起飞一阵后,机长很内疚的向乘客报告推迟起飞的理由,对由此所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等等。不管怎麽说,听起来还是舒服的。国航也经常有晚点,但很少听到机长诚挚的解释。不一会儿,印度大妈发了菜谱,我看里面主食还是可以选择的,一道是印度菜,一道是中国菜。为了尽快地熟悉印度,我毫不犹疑地点了印度菜—咖喱鸡;从这顿饭开始,我就和咖喱结下了不解之缘。

4小时后,飞机到达曼谷,下了一批泰国和中国旅客。继续前往德里的乘客却被要求留在机舱内。不一会儿,泰国地勤人员上来打扫卫生,安全人员检查行李,重新检验登机牌,乱乱哄哄的。我已经是第二次遇到这种情况了,所以有点儿见怪不怪。但我的同事还是感觉挺别扭的,一般情况下,是让乘客下机在机场等候。我注意到印航在曼谷也更换了机组。一阵忙乱后,又开始上客人,这回大多数都是印度人,而且坐的满满的,说明印度和泰国的交往还是很频繁的。

又飞了4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新德里国际机场,机场不很大,也有些破旧。入境很顺利,移民官也比较客气。当我们推着满满几车行李往外走的时候,看到黑压压的一片接客人和干活的印度人。不知什麽时候我们的每个小推车都增加了一个印度人帮着推车。尽管我们说不用,但他们坚持说:“我们就是来接你们的,我们负责给你们装行李。”赶都赶不走。其实,来接我们的就两个人,一个司机,一个导游。装箱还是靠我们自己,但是“热情友好”的印度小工就是不走,大大的眼睛看着你,手伸得高高的,意思十分明白。我们的同志只好拿出一点卢比和一盒烟给他们散了了事。

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德里是德里地区的一部分。德里包括新德里、旧德里和郊区。面积大约1500平方公里。“德里”这个名称是有波斯文演变而来的,意思是“门槛”。

新德里市区设计符合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市内以几何线条展开,市区已经全部绿化,整个城市清新、优雅,但不够整洁。新德里的中心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长2.4公里的长街。大街西头坐落着总统府,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大街东头是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印度门”,又叫“印度战士纪念碑”,犹如一座凯旋门,全部是红砂石砌成。可惜那一天印度仪仗队在印度门排练,我们无法靠近参观。这时“好客”的印度小贩又挤上来,拼命推销他们的商品。几个中年印度妇女,不容分说就把一个小纸旗用大头针别在你的衣服上,然后说:“我们是老师,您是我们的志愿者了,请您为印度的儿童捐点钱吧”。遇到这种情况,你还能说什么,只好掏钱吧。

在新德里朱木纳河畔,坐落着印度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印度国父甘地的陵园。莫汉达斯· 卡拉姆昌德 ·甘地是印度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为印度的独立贡献了一生,他曾在英国学习法律,成为律师后在南非坐火车遭遇到种族歧视,从此下定决心要拯救印度,并取得了胜利。他的著名理论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48年1月30日,由于他对印度穆斯林采取友好相处的政策,被一个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了。这座陵园就是为纪念甘地而修建的。甘地棺冢由几块黑色大理石砌成,置放在凹形陵园中央。我们来时,先把鞋脱掉,然后进去瞻仰,同其他印度游客一起缅怀他的不朽功绩。

新德里半天参观结束后,我们又直奔印度国内机场。这里首先要检票,然后才是非常严格的安检。口香糖、打火机、火柴等都不能随身携带,搜身时分男女,女乘客在一个遮帘里搜身。进到国内机场感觉又小又挤。我们还将等5个小时左右。印度乘客不紧不慢地在等机,排队乘机好象什都不着急似的;一幅满不在乎,不急不忙的态度。而机场广播则喋喋不休地广播登机,声音还特别大,一刻也不停,大有催人快走快走的感觉。果然不出所料,我们的飞机还是推迟了近一个钟头。登机后,发现印度国内的空姐,年轻漂亮。但长途拉练的劳顿,已经顾不上欣赏“美景”了。

就这样,到达加尔哥达住下后,我们回头一算,整整用了38个小时,终生难忘。

二、丰富多彩的印度宗教文化

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也是东方最大的商业名城之一,现为西孟加拉邦首府。现有人口1000多万。加尔各答距今只有300多年历史。它的建设与发展同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侵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69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把侵占魔爪伸到印度东部,在恒河三角洲下游东岸,找到一块可以停泊海轮的落脚点,并建立东印度公司经纪所,成为孟买的一个殖民地。171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耗资500万卢比,在这里修建了威廉大城堡。侵占者将炮台毗连的三个村庄连在一起,并以其中一个村名“加尔各答”命名这座城堡,以后这里逐渐成为国际大商和工业中心。1757年,普拉希战役之后,加尔哥达便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侵略南亚次大陆的大本营。1858年后,它又成为“英属印度”首都。直到1931年英国殖民当局把首都移到新德里前,它一直是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中心。

在加尔各答除了开会,我们参观最多的是印度寺庙和宗教雕塑。据了解,印度是个宗教大国,几乎人人笃信宗教。印度宗教的形成与发展,至今已有4千余年的历史了。宗教对印度的社会与政治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全国总人口中印度教徒占82.7%,伊斯兰教徒占11.2%,基督教徒占2.6%,锡克教徒占2%,其余为佛教徒、耆那教徒、袄教徒、犹太教徒等。此外,山区一些少数民族还信仰民间宗教。在印度宗教中,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是传统宗教。

印度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它渊源于古印度的吠陀教和婆罗门教。印度教主要崇拜原婆罗门教的创造之神梵天,破坏之神湿婆和保护之神毗湿奴。所以目前印度教的主要教派有三个,即性力派、毗湿奴派和湿婆派。由于印度教各个不同的社会等级集团和文化层次的人信仰各异,故形成了印度教的两大特点,一是没有统一的经典,二是没有公认的教祖。

我们在加尔哥达驱车1小时后来到一个印度教的寺庙。只见很多男女教徒在匆匆忙忙的朝拜;入庙前要脱鞋还要接受检查。入庙后只见许多妇女手捧小花篮纷纷涌入一个大殿并排起了队。我们也好奇地跟着排队,好在印度教不是那麽严格,对我们来自中国的游客朝拜也不排斥。我们看到庙中间有一尊塑像,庙门是栏上的,里面有两个男人,凡是妇女送来的花篮统统收下,送完花篮的妇女,走下台阶在地上撒有红脂的地方,用手指沾上红脂点在眉心上,然后如释重负,心满意足地走开。我们没有花只好掏出卢比给那两个看门人,奇怪的是他们接过钱马上递给我们几朵花和一小块硬饼。我们接过来后不懂规矩不敢擅自处理,只好将他们交给了导游印度小伙小白,只见他用一个信封小心翼翼地收藏好后说,回德里后交给他的奶奶。

在加尔哥达市区里,我们还参观了一座耆那庙宇。庙不算大,里边花草怡人,大殿已经关门了,我们只能在院子里转转,照照相。耆那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创始人筏驮摩那。耆那是筏驮摩那的称号,它的本意是“胜利者”。耆那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基本教义是业报轮回,非暴力、苦修主义,以求得灵魂解脱。

在德里的时候,我们还参观了莲花庙,这是印度的巴哈伊教教堂,呈莲花状,造型非常独特。教堂里面格外亮敞,里面摆满了椅子,全部面向屋中心,中心立一个讲坛。巴哈伊教是个新的世界性宗教。最初由巴索在1844年创立。最后由巴哈欧拉和阿博都巴哈基称,发扬光大,完成一整套巴哈伊教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今天的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是一神教,信奉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倡导世界大同。全区各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上帝的周围,没有战争,互不歧视、和平、友爱、团结、幸福美满的生活。巴哈伊教的圣言,“不要为爱一己的国家而自豪,要为爱整个世界而骄傲。地球乃一国,万众皆其民”。巴哈欧拉有一句名言:“团结之光必定普照全球,而天地各界都是属于上帝的这个封缄,也将印上每个人的眉宇,这是上帝的意旨。”

此外,印度是佛教圣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创始人悉达多·乔答摩出生于古印度释迦族聚居的迦毗罗卫国。人们为了尊敬他,称他为释迦摩尼,那释迦族的圣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始于印度,却又消衰于印度,以至于今天印度社会的佛教人数远远不能与印度教、伊斯兰教相比,但是佛教对印度文化及世界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却起着巨大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影响,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国家更是如此,并且佛教文化对今天的印度和亚洲地区甚至世界文化仍产生着自己的作用。

佛教曾是印度孔雀王朝的国教,同时,佛教开始向海外传播。尤其是在公元5—10世纪之间世界几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信仰佛教。佛教发祥于印度,也曾成为印度次大陆上最大的宗教,可在中世纪以后,佛教徒却开始在印度次大陆人数锐减,基本上处在消亡的边缘。15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次大陆上几乎销声匿迹。可是在亚洲各国佛教的香火却极为旺盛,有的国家把佛教定为国教。那麽,佛教为何在印度逐步消亡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印度教的创立。2)、穆斯林的入侵,伊斯兰教在印度迅速传播。3)、佛教自身的腐败因素。

据了解,印度全国有着数不清的寺庙,有可以容纳数万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庙,也有随处可见的马路边上道旁的神池。几乎每户印度人家都有神龛。仅仅靠几天的时间是无法领略印度宗教的博大精深和奥妙无穷的内涵的。不过走马观花看印度犹如参观了一座宗教博物馆。这方面的收获还是不少的。

三、委婉动听的爱情故事

亚格拉古城里新德里不过200公里,在北京2个多小时就到了。然而在印度的公路上却整整颠了5个小时,到了亚格拉古城是晚上了。没想到第二天早晨醒来,发现大雾笼罩着整个亚格拉古城堡, 能见度不到100米。这下可完了,泰姬陵恐怕是看不成了,即使看了也无法照相,留个遗憾。

好在老天有眼,等我们参观完亚格拉古城堡来到泰姬陵时,已是云消雾散,一座精美绝伦的建筑耸立在我们眼前。泰姬陵屹立在古都亚格拉城郊朱木拿河南岸,它同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索菲亚大教堂等齐名,成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并被列入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著名诗人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它是印度古代文明和建筑成就的象征。陵墓沉睡着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杰汗及其宠妃慕马泰姬·玛哈尔。她1612年入宫,生前备受帝王宠幸。1631年因难产而去世,年近38岁。沙杰罕为了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按照玛哈尔生前的请求,于1632年为她修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陵墓。陵墓建筑师动用民工达2万人,耗资4000多万卢比,历经20年方告竣工。

泰姬陵东西长580米,南北宽305米,四周为红砂石围墙,墙上角楼耸立,中央是白色大理石台基,太极四角耸立着四座白色大理石的三层塔,各座高达41米,中间是泰姬陵的主体—白色大理石圆顶寝宫。寝宫四壁各有一座三角形的拱门,状如壁龛,装有透雕的大理石石扉。6座小拱门,分两层排列,形似石雕窗户。穹形圆顶的顶端是一座金色的小塔尖,四角有4座小圆顶凉亭,与中央的圆顶相呼应。陵园前面正方形的花园,有一条锦带似的水池。陵园两侧有一个清真寺和聚合堂。整个建筑互相对称,结构严谨,外观宏伟,庄严肃穆。

寝宫内的门窗,都是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花边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珊瑚、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寝宫内部呈八角形,分五间宫室。中央宫室放着玛哈尔与沙杰罕的白色大理石棺模型。上面镶嵌着彩色宝石,排列成花卉图案。玛哈尔的放在正中央,沙杰罕的放在她的棺模型的左侧。两人的遗体则埋葬在寝宫底层一个八角形小墓穴内。据说,沙杰罕原打算在泰姬陵对面为自己修建一座黑色大理石的陵墓,与泰陵平分秋色。但由于晚年三子澳朗则布篡夺王位,将沙杰罕软禁在城堡一间房子里,从这里正好可以看到泰姬陵。沙杰罕每天都站在露天平台上望着泰姬陵,流泪怀念自己的爱妃,最后在囚禁中死去。

我们仍然需要脱鞋,或者戴鞋套才能进到里面去参观。我不得不为这麽精美的建筑艺术而叫绝,也为这一对情侣感天动地的爱情而表示赞叹不已!

来到泰姬陵自然要照相留影,然而,我看到当地的摄影师要求被拍照者作出各种扭捏的姿势,有的还利用距离的远近,让当地游客作出拎着东西的姿态。成像后,就是游客手里拎着“泰陵”。面对这麽肃穆的建筑,采取这麽不严肃的举动,也不知道这些人士怎麽想的?!!

四、 柔中带钢的印度人

来到印度接触最多的当然是印度人了。这一点首先从我们的导游说起。导游是地地道道的印度人,25岁左右,长的英俊,很像某一部电影里的角色。他在尼赫鲁大学学习中文,教师是北大的。老师给他起了各中文名字叫“白奋龙”。他很恭谦的让大家叫他“小白”就可以了。

小白是个很称职的导游,而且还反映了当代印度人的某些特征。他不但懂得印度历史、宗教,还知道很多中国的电影,如无间道,手机等等。他对我们中国人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当听到我们说印度城市脏乱差时,他总会辩解说:“你们八十年代对外开放,我们九十年代才对外开放,印度是个保守的国家,一切都要慢慢来,这就是印度。”当团里有人抱怨咖喱不好吃时,他无不感慨地说:“世界上要是没有了咖喱,那将多没意思呀,我们印度人的胃天生就是吃咖喱的。”每介绍一个著名的景点,看到有成堆的印度男女在那儿扎堆时,他就会说:“那些人在那里谈爱情,谈世界,谈国家,谈民族。谈和平……“。好像印度人都特别关心世界大事似的。

有一次在从曼买码头去大象岛的渡轮上,他说:“一会儿开船后别往左边照相,那里是军事基地,禁止拍照。”他不说还好,船一离开码头,正好可以以岸上的“印度门”为背景照相,大家纷纷拍照,根本看不清什麽军事基地。小白看到后象疯了一样拼命的大喊:“别照相,别往那儿照相”,说着,举起双臂挡在照相机前,好一个奋不顾身的青年。据说这次海啸唯一不要外援的就是印度,理由是他们资源丰富,不需要外援,但实质上还是怕泄露他们的所谓“军事秘密”,殊不知现在到了卫星的年代!

小白也有非常可爱的一面,他用印度语唱的“拉兹之歌”格外好听。另外通过小白的介绍,我们也初步搞明白了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麽回事。

印度教之所以亦称新婆罗门教,因为它继承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印度教的种姓又是个非常复杂和令人惊诧的问题。把人分为5个等级,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独此一家。

第一种姓婆罗门,主要从事文化教育与祭祖垄断知识。

第二种姓刹帝利,主要从事国家的行政管理和打仗。

第三种姓呔舍,主要从事商业贸易和金融工作。

第四种姓首陀罗,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劳动。

不过在现今印度社会里,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等级观念也相应淡薄些,不同种姓的知识分子也对传统的种姓之间不能通婚的习俗进行了挑战,他们自由恋爱而结婚生子,已不是那末稀罕的事了。只要有钱,低种姓的人也同样能受到高种姓的人的尊重。但是在印度的广大农村,种姓等级制度依然存在着,有些偏远的山区村寨仍未见种姓制度有丝毫的松动。当问起小白对种姓制度怎麽看时,他洋洋得意地说道:“现在在印度,只要你聪明,什麽都可以当,如我们的总理辛格是锡克族人,才占全国2%的人口;但他有本事,所以在印度可以当总理。我们的总统也是少数民族。”

还有一个奇怪的问题,即印度人都这麽黑,而印度北方人却属于白色人种?对此,小白解释说:“印度北部人有5个来源,一支是欧洲亚利安人的游牧民族,从欧洲来到南亚次大陆;一支是阿拉伯人,由于征战的原因来到印度;一支是俄罗斯人,一支是喜马拉雅山上的人,一支是印度土生土长的人。他们经过长期的社会融合就产生了现在的印度人。另外印度南方的人来自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族。”

写于2005/1/27于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游记——序
印度、尼泊尔行(3)-印度首都新德里
“大脸猫”旅游随笔漫记《国外》【173】20141129印度新德里(2) (新德里库特卜纪念塔、莲花庙)
除上世界公认的三大宗教,第四大宗教是哪一个?
印度教
印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