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要|边疆与民族考古工作坊(第五期) ——西藏专题(二)

——西藏专题(二)


        2017年12月2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学“边疆与民族考古工作坊”第五期活动在文华楼1304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央民族大学朱萍老师主持,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夏格旺堆研究员和故宫博物院张长虹研究员作为主讲人分别就西藏西部地区的考古发现与佛教艺术研究作了专题报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及藏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上半场,夏格旺堆研究员以“西部阿里象泉河中上游流域考古学探索——遗址和墓葬为中心”为题,与大家分享了近年象泉河中上游地区多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他首先介绍了象泉河流域的自然历史背景,并对阿里地区的考古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象泉河是阿里地区最主要的河流,流域面积2.276万平方公里,是西藏古代文化发展的主要区域之一,该区域内遗存分布的生态环境多以水系维系,分布在湖盆宽谷和河流谷地、台地,尤以台地为主。中上游地区的生业模式以农业与畜牧结合为主。

阿里地区的土林地貌

阿里地区的河谷盆地

        阿里地区的考古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80年代,是以古格故城的调查和测绘工作为代表的“全境文物普查”;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包括以调查发现皮央、东嘎遗址群为代表的“后续阶段的全境文物普查”,以托林寺、古格故城保护为代表的“专项文物保护工程”,以及以皮央、东嘎遗址群保护项目的实施为代表的“区域专题调查”等工作,1998年以后,阿里地区的考古工作在原来地表调查的基础上,逐渐开展了地下考古发掘;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来至今,继续开展了“区域专题调查”和“专项文物保护工程”的工作。目前象泉河流域已发现的考古遗存包括遗址(聚落)、墓葬、岩画、石器采集点等,其中墓葬类型有石丘墓、竖穴土坑墓、穹窿顶洞室墓、竖穴土坑石室墓、石棺墓、封土墓六类,居址则以洞窟群、城堡、村落、城址等聚落建筑为代表。这些考古遗存的时间分布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7世纪和公元7世纪至近代两个范围。

象泉河流域的石丘墓(左)与洞室墓(右)

        夏格旺堆研究员分别介绍了象泉河中上游地区卡尔普墓地、皮央东嘎遗址、卡尔东遗址、琼隆遗址、纳恰墓地、曲那门突尔立石与石框遗迹、查库尔墓地列石、塘卡玛尔顶石器采集点及石圈遗存、布让曲拉山口列石遗迹、格布赛鲁墓地、度日坚岩画等考古遗存的调查与发掘情况,详细展示了若干重要发现的内涵,并对其中一些具体内涵的阐释与解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象泉河上游的立石遗迹

        例如皮央东嘎遗址早期遗存以墓葬为主,年代为距今2400-2000年,陶器均为手制,广泛采用泥片贴筑,以红褐色为主,纹饰多为绳纹,也有刻画纹饰,器型以圜底器为特征,主要器型为罐、钵、杯,最具标识性器物为单耳束颈圜底罐。

卡普尔遗址出土陶器

        位于札达县城东北部象泉河二级支流东波曲河谷中段北侧的山坡上的度日坚岩画点,根据地形特点分为东、西两区,目前已发现岩画数量为东区25组、西区626组,共计651组,包括大量与车马、游牧活动相关的内容,从岩画的地理位置、规模以及主要的图像题材,他推测这些岩画的创作者可能和分布于河谷盆地的曲踏墓地等的墓葬主人相关。


度日坚岩画中的车马图案


        从调查发现的卡尔东遗址的遗存分布规模推测,此处遗址群是象泉河上游流域一处非常重要的聚落遗址。对于试掘中发现的青铜双面人像,他认为与7-9世纪印度出现的火神形象也许存在联系,反映了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青铜双面人像的年代为7-9世纪。琼隆遗址是象泉河上游流域又一处重要的聚落遗址,经调查已发现洞室742座,院落105座,房址45座,护墙29道,墙体25道,碉楼1座,玛尼墙13道,塔20座,其他遗迹2座,根据地形和遗迹分布特点可分为五区。该遗址是农牧经济形态的聚落遗存,不同的建筑形态与院落组合,则体现了居住人群的社会分层状况。

琼隆遗址群中心区域局部

调查途中

        夏格旺堆研究员最后对这些考古发现及其研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目前阿里文物考古研究的总的状况是基本以对遗存的描述、归纳和初步比较研究为主,尚无法清晰地梳理遗存本身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性质和典型特征,更无法建立区域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和发展序列;作为“象雄小邦”故地核心区域的象泉河流域,以其目前的考古材料尚不足以辨识或构建考古学视角下的“象雄文化”或“象雄文明”的物质文化史;而关于西藏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命名”的探讨方面,夏格旺堆研究员认为将公元前第一千纪至公元7世纪的西藏考古学文化发展的时期命名为“早期金属时代”或“前吐蕃王朝时期”是相对可以认同,但是“象雄文化时期”、“象雄时期”等命名,因无法界定其上限年代,仍需要做更多讨论。另外,就考古学材料的内涵来看,象泉河流域的区域文化特征非常明显,但也显示出与新疆、南亚西北部以及欧亚草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中部西藏基本同一时期的考古学材料有着明显的不同。

       活动下半场,张长虹研究员与大家分享了她关于“西藏西部早期佛教艺术”的研究成果。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王国灭亡后,吐蕃王室的后裔西逃至阿里地区,建立政权。10世纪末11世纪初,在古格王室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在阿里复兴,其中拉喇嘛益西沃和大译师仁钦桑布为了佛教的复兴付出了诸多努力,使得佛教再次传入西藏,史称“上路弘法”,此后,佛教在阿里地区延绵不绝,留下了大量的佛教考古遗存。在介绍了前人的调查研究工作之后,张长虹研究员重点介绍了西藏西部地区佛教石窟的发展变迁与阶段特征。根据尚存石窟的壁画风格和图像题材,她将阿里地区的石窟分为早、中、晚三期,并且通过对代表性石窟的个案分析探讨了西藏西部佛教艺术不同阶段的特点。

        早期也被称为“仁钦桑布”时期,大致从10世纪末11初至12世纪,主要受到大译师仁钦桑布为代表的新译各类密典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壁画可以看到来自克什米尔和西北印度、中亚等地区的影响,石窟题材主要有三部、五部和各类曼荼罗,代表性遗址有皮央79号窟和东嘎1、2、3号窟等。

早期壁画

        中期阶段为13至14世纪,张长虹研究员也将其称为“国际风格时期”。此时西藏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从阿里到河西、从今天境外的穆斯塘到卫藏的整个藏文化区呈现出相对一致的艺术风格表现,尼泊尔艺术风格的影响较为突出,题材上各种瑜珈续部曼荼罗逐渐少见,药师八佛、佛顶尊胜、四臂观音等题材渐趋流行。该时期的代表性石窟有帕尔嘎尔布石窟、桑达石窟。


中期壁画


        晚期为15世纪至17世纪古格王国灭亡。经过几百年的积淀与发展,西藏西部的佛教艺术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形成所谓的古格画派,从壁画中亦可见到明显来自汉地的影响。这一时期可以看到不同教派的石窟遗存,题材迥异。典型代表性遗址有皮央晚期石窟、古格故城、托林寺红殿和白殿等。

晚期壁画

        主题发言结束之后,主持人朱萍老师对两位主讲人的演讲做了总结:两位学者对阿里地区这一空间长时段内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介绍、研究,材料丰富,考察既全面又深入。夏格旺堆研究员侧重通过对遗址、墓葬以及一些石器点和岩画遗存等材料的介绍,向我们展现阿里地区最新的考古进展;张长虹研究员则对阿里地区最有特色的宗教遗存石窟壁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后,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与两位主讲人就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的主题包括琼隆遗址的年代、性质、与当代琼隆新村的关系等;细石核、立石遗存的发现、确认及其性质;阿里地区石窟题材变化的原因、与卫藏地区的区别等。同时各位老师也都就如何利用西藏丰富的民族志材料进行相关的民族考古学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纪要整理:哈少川、梁丹;审校:夏格旺堆、张长虹、佟珊;

活动摄影:哈少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伏羲的传说与考古学观察
朱乃诚: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上)
《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
彩陶的历史1_ 大地湾文化的命名
上宅文化
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