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露消毒丹治愈幼儿反复发热案@+ 三仁汤+葛根加半夏汤+格林巴利综合症治愈案
甘露消毒丹治愈幼儿反复发热案  

2012-05-15 16:48:35|  分类: 经方实验录 |  标签:发热  经方  尹周安  一笑堂主人    

甘露消毒丹治愈幼儿反复发热案

罗某 男  1岁3个月  耒阳人  2012年5月4日首诊

病史简介:反复发热1年,再发15天。

患者父母代诉:患儿从出生后不到三个月开始,就反复出现发热,几乎是十天半个月就“发热”一次,每次发烧体温均在38-40°之间。近一年当中,先后在衡阳某三甲医院及当地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住院就达15次,每次住院皆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等住院,每次住院时间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甚至20天。最近一次发烧是半月前,在当地诊所输液及配合中药治疗数天,效果不明显。当地肖医生推荐其前来我处寻求中医治疗。

刻下症见:患者发热,服用“美林”后体温38.6°,午后及晚上发热较高,咽喉红肿(扁桃体2毒肿大),咽喉及扁桃体布满大小不等的疱疹,偶有咳嗽,手足无疱疹,舌苔黄白厚腻,指纹淡紫。大便粘滞不畅。患儿吵闹不已,进食较差。

问:未服用退烧药之前有汗吗?

答:有汗,但是汗出不多。

湿热夹毒,甘露消毒丹主之。

藿香6   白蔻仁3  黄芩6  连翘8  石菖蒲6  浙贝8  射干8

通草5   滑石粉12(包)   薄荷6   香薷6  麦芽10 

3剂 

水煎两次,取药汁共150毫升左右,每次30毫升,分次服完,日一剂。

2012年5月7日复诊:患者父母云:服药一剂,微微汗出,烧即退,热未再反复。目前症见:体温正常,无咳嗽。唇红。多汗,烦渴多饮,大便偏干,好动。查:咽喉部疱疹基本消退,扁桃体稍红。

湿热夹毒已退,有化燥之势,与竹叶石膏汤清热养阴。。。

竹叶6 生石膏10  法夏6  麦冬15  甘草10  沙参10   麦芽10

4剂。

2012年5月15日三诊:患者病愈,精神明显好转,纳食及二便正常。咽喉无疱疹,扁桃体肿但不红。告知可以饮食调摄即可,不必续服中药。患儿家长坚决不从,坚持要服药调理,故与沙参麦冬汤善后。。。

沙参10 麦冬15 桑叶10  甘草6  扁豆6  玉竹8  天花粉8  麦芽8

4剂。。。

至此,病愈。

 

一笑堂主人按:

该患儿有“据”(票据)可查的费用就达5万多元,这还不包括在当地诊所输液治疗所用之花费。翻开那厚厚的病例本及检查单,用药清单,不难发现从简单的青霉素抗到头孢三代的“罗氏芬”,阿奇霉素,病毒唑等,常用的抗生素几乎是尝试用尽。。。

这仅仅是沧海一粟,这两天该患者父亲陆续带来了一群有着类似经历的患儿,都是反复“发热,咳嗽,肺炎”等,费用少则三五万,多则七八万,还有一个不到三岁,仅仅是医疗费用就达到了10万余元。。。

如今老百姓生不起病,看不起病仍然是一个残酷现实。。。

 

该病在中医看来,不是一个疑难杂症,但是为何反复发作?

究其原因有二,一则是病因属湿热,湿热之邪,如油入面,缠绵难愈,故病程较长,加之近月来湖南雨水偏多,湿热交蒸,外部环境不利于湿热之清除。故二则是父母求胜心切,小儿稍有不适,即马上抗生素抗病毒叠加,不知小儿之体,脏腑娇嫩,生病后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脏腑轻灵,治疗得当易趋康复。因此,小儿之疾,治疗用药中病即止即可,多在饮食护理调摄为主。

三次诊治,中药费用不到100元。。。

临走之时,患儿父亲用农民最传统的方式—给我深深的鞠了一躬,以表谢意。。。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为中医的简便灵验而欣慰,为也倍感压力,因为我知道,很快又会有新的病患被“推荐”到我这里来尝试中医。。。。

 


 
温病经方魅力系列之--- 三仁汤   

高热不退5天,三仁汤2剂摆平

 杨某   男    25岁         衡阳人       2012年5月7日首诊

病史简介:患者发热寒战全身酸痛5天。最高体温达40°,在衡阳某医院急诊科输液治疗5天,查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扁桃体肿大,考虑扁桃体发炎,排除肠伤寒等。先后使用“头孢西丁,左克”等抗生素,发热未见好转。经本院急诊科同事推荐前来寻求中药治疗。

刻下症见:发热以下午晚上为甚,发热前伴有寒战,伴有汗出不畅,全身肌肉酸痛,胸口满闷不适,食少纳差,大便溏稀粘滞,小便不利,涩痛,舌淡红,苔白厚如积粉,脉浮滑。

湿热交织三焦,表湿郁阻较甚,治疗以清化湿热,宣畅三焦,方用三仁汤加麻黄。。。

麻黄6   藿香10  白蔻仁8  法夏15  通草5  淡竹叶6  滑石粉20(包)

杏仁10  厚朴15  薏苡仁30 炒莱菔子15(包)

生姜5片

2剂。。

水煎服,分次口服。。。

二诊:2012年5月9日:患者前来复诊,在门诊不禁疾呼:“早知道尹医生开的中药这么管用,何必去打吊瓶啊,花了我2000多,2剂中药才20元,真的太感谢了。。。”刻下:发热全退,寒战已除,全身酸痛大减,大便成形,小便通利,唯有背心仍有畏风感,纳食一般。舌转淡红,苔转薄白腻,中部仍较厚。。。

湿热渐开,前方加减再进5剂,以清余邪。。。

藿香10  白蔻仁8  法夏15  通草5  淡竹叶6  滑石粉20(包)

杏仁10  厚朴15  薏苡仁30 炒莱菔子15(包)

生姜5片 大枣5粒

5剂。。

病愈。。。

 

一笑堂主人按:

      该案是一例典型的湿热病,治疗必须按照温病(湿热类温病)来论治,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湿热篇云: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考虑患者湿邪较重,甚至有寒化之象,故加麻黄,与杏仁,薏苡仁成麻杏薏甘汤之格局,增强开表,宣肺,利水之功,岂能云“湿温禁汗”?岂能云伤寒与温病不能汇通?

   

   当世之士,不精究中西医术,不知中西虽别,然治病救人之理殊途同归;不知中医虽有伤寒与温病之异,但寒温同属于外感病范畴;不知经方和时方风格迥异,但最终以临床疗效为标准;不是说开伤寒方就一定是“伤寒派”,亦不是开时方就不是经方家。我们强调伤寒,并不诋毁温病,强调经方,并不排斥时方,因此我们以伤寒为源,以温病为流,以经方为根,以时方为枝叶,从伤寒着手,兼顾温病,从经方入手,不忘时方,在临床实践中将时方,在临床中实践温病,并将经得起临床检验之时方,温病方逐渐融入到经方范畴来,不亦乐乎?

 

 

经方治愈幼儿高热案。。。。   

余可维   女   1岁5个月   本科同事邻居之女 2011-7-2下午18:00

病史简介:高热不退10余天。患儿病起于受凉,高热恶寒,最高体温达到40.4°,在我院儿科门诊经过查血常规等检查初步考虑“发热查因:上感?” 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治疗效果不明显,使用退烧药后热退至38°左右,数小时后旋即升至39°,患儿家长甚是着急。经我科里同事的母亲推荐,前来就诊。

患者哭闹不已,问之大便之前哭闹,估计有腹痛之征;摸后背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发凉,咽喉无红肿,舌淡红,苔薄白腻,指纹淡。问之患儿母亲,患儿近几天发热,大便溏稀,每天数次,大便腥臭。

综合四诊,考虑风寒表证下利,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麻黄4  桂枝5  白芍5  炙甘草4  葛根8

法夏4  麦芽6  神曲6(包)

生姜3片 大枣3粒

   一剂。

   水煎一次,取头煎约50毫升左右药汁,分5次服完。。。

二诊(2011年7月3日上午9点):患儿母亲携患儿前来复诊,其母亲云:患儿服药3次后微微汗出,体温逐渐下降,今天早上体温37.2,大便基本成形,未见呕吐。纳食已经增加。背心微微汗出。

腠理已开,麻黄桂枝各半汤善后。。。

麻黄3  桂枝5  白芍4  杏仁3  炙甘草3 

生姜3片 大枣3粒

一剂。煎煮及服用方法同前。。。

患儿家属甚是高兴:昨天中药2元钱,中医真的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呵呵,估计下次患儿生病,不会马上去吊瓶了,而是选择吃中药。。。

 

 

 

 


 
格林巴利综合症治愈案。。。。
  

2011-08-03 00:13:05|  分类: 经方实验录 |  标签:格林巴利综合症  痿证  

 格林巴利综合症治愈案。。。。

曾某某     女  31岁  住院号:494**8

    病史简介:双下肢乏力麻木1周于2011年6月20日抬送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诉一周前因“感冒”后出现腹泻,自行服用止泻药(具体不详)后腹泻减轻,但逐渐出现双侧麻木,乏力,逐渐不能行走,在当地人民医院考虑“格林巴利综合症”,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明显,肢体乏力逐渐加重,双下肢肌力为0,逐渐出现腰骶部肌肉无力 ,言语艰涩,吐词不清。故转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完善脑脊液检查(脑脊液蛋白:1.38g/L,葡萄糖:2.7,蛋白—细胞分离)支持格林巴利综合症诊断。考虑前期已经使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故未再使用激素。与丙球治疗数天后肢体肌力恢复缓慢。因其亲戚是本院的同事,经其推荐请我会诊。

    首诊(2011年6月26日):症见神清,平躺在床,不能活动,言语艰涩,吐词不清。肢体麻木,肢倦乏力(双下肢为0,上肢肌力为2级),肩背酸痛连上肢,微恶寒,无明显发热。但头汗出,汗出粘手,纳差,恶心,头晕,大便数天一行,但不干结,反粘滞不爽。口干口苦,舌淡红,苔黄白厚腻,脉濡。

湿热成萎,吴氏宣痹汤主之。。。。

防己15克  杏仁10克   滑石15克  连翘10克  山栀10克  薏苡30克  

半夏10克 晚蚕砂15克  赤小豆30  姜黄10 海桐皮15 

5剂。。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次口服。

 

2011年6月29日二诊:服上方后恶寒除,口苦纳差明显好转,肩背酸痛改善,下肢乏力未见明显改善。上肢肌力有好转。仍感到恶心欲呕,夜寐不宁,大便不爽,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三焦湿热未能清化,有化热成痰热之象,须取温胆汤清热豁痰,畅达三焦气津,四妙散直达下焦燥湿利湿,加小剂量大黄,取轻法频下之意。。。

陈皮10   法夏15  茯苓25  枳实15  竹茹15   炙甘草6  苍术15  黄柏10  薏苡仁30 川牛膝15

大黄6    生姜5片 大枣5粒  竹沥30毫升 冲服

5剂。。。

 

2011年7月4日三诊:上方取效最为明显,下肢肌力恢复非常明显,可以抬腿,但是不能抗阻力(肌力3级),恶心欲呕消失,大便通畅,每天一次,睡眠明显好转。口干口苦消失,舌淡红,苔转薄白,根部稍黄腻。

痰热大减,湿热渐清,气虚之象外露。调中益气汤主之。。。

黄芪60  党参25  苍术10 陈皮10  炙甘草10   当归10  黄柏10  升麻6  柴胡6 

7剂。。。

 

2011年7月11年四诊:全身乏力肢体麻木明显好转。可以下蹲。上肢握力继续好转。近日因天气炎热,久居空调房中,感冒,头痛,头晕,冷汗出,恶风,舌淡,苔薄白,脉细。。。

湿热全退,气虚感寒,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玉屏风散主之。。。

黄芪60  桂枝15  赤芍15  白芍15  防风10  白术15  生姜8片 大枣8粒

7剂。。。

 

2011年7月20日五诊:病情继续好转,恶寒汗出消失,可以独立下蹲,坐立,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补中益气汤主之。。。。

黄芪100  党参25  白术30  陈皮10  炙甘草10  当归10   升麻6  柴胡6 

7剂。。。

 

2011年7月27日六诊:患者可以下床独立步行,四肢肌力基本恢复,但诉腰骶部肌肉酸痛,乏力,活动时间较长后感到腰酸明显,月经之后尤为明显。言语吐词明显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仍细。

补中益气汤加补肾强腰之品。。。

黄芪100  党参25    白术30  陈皮10  炙甘草10   当归10   升麻6  柴胡6 

巴戟天15  菟丝子15   续断15   补骨脂15

患者将出院,嘱咐上方连服数十剂善后。。。

 

一笑堂主人按: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与中医痿证相似,《黄帝内经·痿论篇第四十四》云:“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可见湿热成痿,古人早有论述。

湿热从肌表而入,故首诊采用吴氏宣痹汤,宣化在表之湿热,然当湿热有化热成痰,阻滞三焦之时,采用温胆汤清热豁痰,畅达三焦气津,四妙散清热燥湿,加小剂量大黄,取轻法频下之意。此乃阻断病势的关键之举。。。

湿热痰热渐去,气虚之本终于露出端倪,与调中益气汤,桂枝黄芪五物汤,补中益气汤主之,病情逐渐好转,最后加入补肾之品,也是临床久病及肾常见传变规律的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承岐    第一节 三仁汤所治病种甚广
三仁汤新用
三 仁 汤
温热经纬卷三卷四
三仁汤类方证
小儿咳嗽治难愈 辩证湿热宣痹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