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动系统 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肩周炎+股骨头坏死

人体“九大”系统之八——运动系统(骨质增生)

(2013-07-18 16:03:44)
标签:

知识

【【【基本概念】】】
    骨质增生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国外主要命名为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我国医学主要的命名有骨关节病、椎间盘退变、增生性关节炎、骨关节退行性疾病、骨刺等,祖国医学则属于痹症的范围。
    骨质增生多发于中年以上。一般认为由于中年以后体质虚弱及退行性变;长期站立或行走及长时间的持于某种姿势,由于肌肉的牵拉或撕脱、出血,血肿机化,形成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
    骨刺对软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刺激和外伤后软组织损伤、出血、肿胀而致。
               


    骨质增生并没有那么可怕,只不过是人体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骨质增生是长期反复肌肉劳损引起局部磨损、破坏及炎症反应后,肌肉附着的骨头表面修补、硬化而形成的一层钙化物质。
  骨质增生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长时间维持久坐、久站的同一个姿势,或是姿势不正确,导致颈肩及腰部肌肉劳损,使颈椎、腰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使颈腰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颈腰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腰部肌群、韧带、筋膜牵拉劳损,椎体前后缘骨骼软组织过度磨损、增生,再加上小关节扭转、侧屈过度导致损伤,更易发生颈腰椎椎体边缘、小关节的增生。
  骨质增生,不一定会引起颈腰痛
  骨质增生并不会直接引起颈腰痛,颈腰痛往往是肌肉劳损引起的炎症、缺血缺氧引起的。只是骨质增生位于肌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附近或周围,所以常常被误认为是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只要积极进行局部消炎和镇痛治疗就可以缓解疼痛。
  骨质增生会不会引发症状,要看是否有压迫到神经根或是脊椎,如果没有的话就不会有让人不适的症状产生。如果对血管造成了压迫,就会出现头晕;而如果骨质增生刚好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或脊椎,就可能会出现腰部疼痛、僵硬、弯腰不灵活、肌肉无力等症状。

【【【病因概述】】】
    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
1.病理学: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
   度的滑膜炎。
2.组织学: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
   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3.生物力学: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
   骨硬化。
4.生化改变: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
   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
5.营养学: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钙。是应力反应的结果。
 
 
 
 

人体“九大”系统之八——运动系统(类风湿关节炎)

(2013-06-18 21:55:10)
标签:

知识

【【【类风湿关节炎概述】】】
中医描述:
    称为痹症,还有抬肩风、梳头风、肘后风、鸡爪风、鹤膝风、坐骨风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别名。“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为历节风也。痛甚则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
西医描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以全身关节炎症改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发病时间可以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并带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性,往往累及终生,形成长期病痛,也有仅因关节组织的肿胀和扩展,只有关节运动时才发生局部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早期往往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饮食不振、周身不适等,严重者可同时伴有贫血。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病变,关节病常为对称性,累及小关节,以手的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足的庶趾关节最为常见,严重波及肘、肩踝、膝等大关节和脊关节。晚期病人主要为关节脱位、半脱位、畸形改变、活动严重障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西医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本病与细胞免疫亦有密切关系。随滑膜病变转为慢性,T细胞和浆细胞明显增加,其中主要是T4辅助细胞。T4与B细胞协同作用,参与RF和免疫球蛋白合成,滑膜内HLA-DR阳性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增加,与T4相互作用,亦与造成关节损害的免疫机制有关医学教。
    目前多认为本病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始动因子尚不清楚,可能是感染因子(如病毒、支原体或细菌等)进入人体后,其所含某些成分(如寡糖或糖肽碎片)被关节内滑膜细胞摄取并组合到滑膜细胞所合成的蛋白多糖中,使其结构发生改变而具抗原性。这种自身抗原不仅可使机体产生抗体(IgG),同时还导致IgG分子的Fc片段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抗原族,从而激发另一种抗体形成,即类风湿因子(RF)。
西医这样解释: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晚期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它的发生与感染、遗传、内分泌、免疫、环境等方面因素有关。
【【【中医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1、外感六淫之邪:
   六淫之邪气是指风寒署湿燥火,六种正常之气,太过的六气侵入人身体,引起发病的气就称为邪气,风湿病
   是受到风寒湿邪气侵入人身而发生的。胜者为行痹;寒气生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风寒湿邪闭,阻经络
   和关节不通则痛故而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在中医上这就是最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
2、脏腑阴阳内伤:
   按中医阴阳五行的观点讲,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发生风湿
   病,主要是肝脾肾发生内伤。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来源。主四肢、肌肉、人体的阴阳之气,必须保持
   平衡。如果阴阳不平衡出现偏盛偏衰受到邪气侵入,所以发生风湿病的热与寒的症状表现。这也就是主要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1、僵硬:关节运动障碍,活动受限。其中“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标志性症状之一。与其他关节炎患者晨
   间关节僵硬不同的是,类风关患者晨僵时间通常超过一个小时。
2、肿胀:关节腔积液导致关节肿胀;最终导致关节僵硬。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
   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扣花样表现。
3、疼痛:关节腔内的炎症导致其敏感而脆弱。持续的关节炎症导致关节破坏,引起疼痛。
4、红、热:关节处的皮肤会比周围皮肤更红更热,当自动或被动运动时都会引起疼痛。
5、其它症状:
   疲劳、萎靡(感觉不适)、食欲不振,进而体重下降、肌肉酸痛、低热、手足麻木刺痛等。
6、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变成僵硬而畸形,膝、
   肘、手指、腕部都固定在屈位,最后不能动弹,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7、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通常在肘关节出现,有时伴有疼痛)和心(胸痛和心衰发生)、肺
  (呼吸困难)、肾、周围神经及眼(眼睛发红、疼痛或者干涩)等内脏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
 1、强直性脊柱炎可影响全脊柱,一般由腰椎上行发展,而类风湿关节炎,一般只影响颈椎。
 2、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结节,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可见到。
 3、强直性脊柱炎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类风湿关节炎—般不引起临床上可查出的心脏瓣膜疾病。
 4、强直性脊柱炎只有少数引起肺上叶纤维化,而类风湿关节炎肺部表现为结节、胸膜炎积液和肺纤维化。
 5、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因子阴性,而类风湿关节炎多阳性。
 6、强直性脊桂炎病理表现主要为肌腱韧带附着点处的病变,如脊柱纤维环的钙化和骨化,脊柱前纵韧带附着点
    的骨赘形成等,而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为炎性滑膜炎。
 7、两病的治疗对药物反应亦不同。
 8、强直性脊柱炎几乎全部有骶骼关节炎,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
 9、强直性脊柱炎绝大多数为HLA—B27(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类风湿关节炎大多为HLA-DR4(人类白细胞抗原
    DR4),而HLA—B27与正常人群无异。
10、强直性脊柱炎随种族而异,而类风湿关节炎呈世界 性分布。
11、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家族史,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不很显著。
12、强直性脊柱炎大多于10—20岁发病,高峰在20—30岁,而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各年龄组,高峰在30—50岁。
13、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见,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远多于男性。
14、强直性脊柱炎常为少关节炎,非对称性,下肢关节受侵多于上肢关节;大关节受累多于小关节。类风湿关节
    炎常为多关节炎,受侵关节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受累,侵及上肢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
    节较侵及下肢关节多见。强直性脊柱炎最多影响颈关节,占30%,而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很少如此。强直性脊
    柱炎很少侵及颞颌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有半数以上被侵及。
 
 
 
 

人体“九大”系统之八——运动系统(风湿性关节炎)

(2013-06-18 21:20:58)
标签:

知识

【【【基本介绍】】】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
    其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风湿性关节炎病因】】】
一、西医的观点
    其患病原因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很多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二、中医的观点
1、脏腑阴阳内伤:
   按中医阴阳五行的观点讲,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
   骨;发生风湿病主要是肝脾肾发生内伤,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体为骨是作强之官,肝为筋之本,藏
   血生筋,统司筋骨关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来源,主四肢肌肉,人体的阴阳之气必须保持平衡,如
   果阴阳不平衡,出现偏盛偏衰,受到邪气侵入,所以发生风湿病的热与寒的症状表现。
2、外感六淫之邪:
   六淫之邪气是指风、寒、署、湿、燥、火六种正常之气太过的六气侵入人身体引起发病的气就称为邪气,风
   湿病是受到风、寒、湿邪气侵入人身而发生的,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生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风寒湿
   邪闭阻经络和关节,不通则痛,故而引起关节肿胀疼痛。
3、痰浊瘀血内生:
   痰浊与瘀血即是人体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产物,也可以作为病因作用于人体,风湿病大多有慢性进行过程,
   疾病已久,则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而重,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就产生痰浊与瘀血,这
   些就是风湿病情缠绵而难治的根本原因。
4,营气卫血失调:
   中医讲营气卫血,营气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气调血畅,营养四肢百骸脏腑经络,营卫和调,卫气在
   外保护人的体表,防御邪气侵入身体,营卫不和,邪气乘虚而入,故营卫失调是风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表现及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
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
  手足的小关节少见。
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
  退。血化验血沉加快,抗“0”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遗
  留心脏病变。
【【【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症】】】
1、肺炎: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细菌感染,患者常合并肺炎。
2、泌尿系统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后,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柯兴氏综合征:患者若用激素时间过长,常因体内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而并发柯兴氏综合征。常见症状
   主要有满月脸、水牛背、体重增加等。
4、口腔溃疡: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之后常出现口腔溃疡,此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皮
   疹、味觉消失等不良反应。
5、传染病: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时间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当社会上流行某些传染病时,比正常人更易受到
   传染。
【【【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
1、首先要加强锻炼,强身健体。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
   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
   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生活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限制饮酒、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
   身保健的主要措施。
4、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
   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正
   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
   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
   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一、发病情况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二、病因不同:
    风湿病多数应称为风寒湿性关节痛,寒冷地区绝大部分是这类风湿病,不累及心脏、不破坏骨质、绝大多数
    可治愈,从中医角度看风湿病属寒痹症;有少数风湿热病人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
    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
    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
    身免疫炎性疾病,虽然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症状、发病部位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
   1 疼痛持续时间短,一般为12-72小时,最长也不过3周,而且多以大关节为主,如膝、肘、肩等关节; 
   2 关节疼痛时伴有发红,肿胀,关节周围有压痛;
   3 游走性疼痛,即一个关节的疼痛好转后或还未明显好转,另一关节又受到侵袭,发生疼痛; 
   4 对称性疼痛,病变可同时侵及双侧肢体的相同关节,例如双膝、双肘关节可同时发生疼痛; 
   5 疼痛可在多个关节同时发生;
   6 疼痛的同时,皮肤可伴有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 
   7 不发生关节强直或畸形;
   8 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有的病人可遗留心脏病变;
   9 血化验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1 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首个症状,早上起来患者会发现关节不灵活,起床活动后晨僵减轻或消失;
   2 疼痛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疼痛程度时轻时重,以小关节为主,尤以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明显; 
   3 关节疼痛时无明显红肿,但有肿胀,受累关节周围伴压痛; 
   4 无明显游走行疼痛的特点; 
   5 对称性疼痛,病变常同时累及双侧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 ;
   6 疼痛可在多个关节同时发生;
   7 疼痛为慢性过程,无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但受累关节周围皮肤可出现褐色色素沉着; 还可能会出现乏
     力、疲劳、发烧等症状;
   8 晚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类风湿因子阳性;
四、治疗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关节炎以防止关
    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风湿病用一般抗风湿西药或中医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药常能速愈,而类风湿用一般抗风湿中西药不但不能治
    愈,有时反而会越治越重。 
五、预后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关节无变形遗留。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
 
 
 

人体“九大”系统之八——运动系统(强直性脊柱炎)

(2013-04-28 12:05:41)
标签:

知识

【【【强直性脊柱炎基本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患者逐渐出现臀髋部或腰背部疼痛或发僵,尤以卧久(夜间)或坐久时明显,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有的患者感到臀髋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疾病早期疼痛多在一侧呈间断性,数月后疼痛多在双侧呈持续性。随病情进展病变由骶髂关节向腰椎、胸颈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据报道,我国患者中大约45%的患者是从外周关节炎开始发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并且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该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少年,13-3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现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一般患病初期疼痛都比较轻微,多数患者可能只隐约感觉腰疼,病情加重时疼痛较为明显。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现,早期:病人腰背疼痛,严重者脊柱功能活动受限;中期:病人腰背、下肢关节疼痛较重,脊柱功能活动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失去治疗良机。
【【【强直性脊柱炎病因】】】
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
1、强直性脊柱炎本身就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人发现60%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血清补体增高,很多患者人
   体淋巴细胞组织相容抗原(HLA-B27)高达90%,大部分病例有IgA型类湿因子,血清C4和IgA水平显著增高,血
   清中有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但抗原性质未确定。本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2、家系调查发现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第—代亲属中,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出20~40倍。
   孪生子女的调查中发现,单卵孪生中,另—个患病的可能性超过50%。这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因素之一。
3、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类疾病的范畴,所以使人很容易想到此病和风寒潮湿的关系,强直性脊柱炎也确实在
   高寒和潮湿地区发病率较高,风寒湿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
4、感染。感染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因素之一,其患者大便培养肺炎克雷白杆菌阳性率达79%,而在正常人
   群中为30%,说明患者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收到较好
   的疗效,也进一步支持肠道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关系。
【【【中医谈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的“肾痹”、“痿痹”、“骨痹”、“督脉病”。病因归结如下:
风湿寒邪外袭:由于久居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湿寒之邪
           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而致本病。
湿热浸淫: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气血,
           筋骨失养而致本病。
瘀血阻络:跌仆挫伤,损及腰背,瘀血内停,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
肾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事不节以致肾精亏损,筋骨失养而发
          本病。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分析】】】
    本病与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改变的不同点是,关节和关节旁组织,韧带,椎间盘和环状纤维组织有明显钙化趋势,本病的周围关节滑膜炎组织学改变与类风湿关节炎也不尽相同,其滑膜炎浆细胞以IgG型和IgA型为主,滑液中淋巴细胞较多,并可见到吞噬了变性多核细胞的巨噬细胞,滑膜炎症很少有广泛侵蚀性和畸形改变。
     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标志,也常是其最早的病理表现之一,骶髂关节炎的早期病理变化包括软骨下肉芽组织形成,组织学上可见滑膜增生和淋巴样细胞及浆细胞聚集,淋巴样滤泡形成以及含有IgG,IgA和IgM的浆细胞,骨骼的侵蚀和软骨的破坏随之发生,然后逐渐被退变的纤维软骨替代,最终发生骨性强直,脊柱的最初损害是椎间盘纤维环和椎骨边缘连接处的肉芽组织形成,纤维环外层可能最终被骨替代,形成韧带骨赘,进一步发展将形成X线所见的竹节样脊柱,脊柱的其他损伤包括弥漫性骨质疏松,邻近椎间盘边缘的椎体破坏,椎体方形变及椎间盘硬化,其他脊柱关节病也可观察到相似的中轴关节病理学改变。
    强直性脊柱炎的周围关节病理显示滑膜增生,淋巴样浸润和血管翳形成,但没有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滑膜绒毛增殖,纤维原沉积和溃疡形成,在强直性脊柱炎,软骨下肉芽组织增生常引起软骨破坏。
    肌腱端炎是脊柱关节病的另一病理标志,是在韧带或肌腱附着于骨的部位发生的炎症,在强直性脊柱炎常发生于脊柱和骨盆周围,最终可能导致骨化,在其他脊柱关节病则以外周如跟腱附着于跟骨的部位更常见,最新的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的软骨破坏主要从软骨下骨,肌腱与骨结合部的炎症开始逐步向软骨发展(由内向外),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主要由滑膜炎开始,逐步出现软骨及软骨下骨的破坏(由外向内发展)。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
    病人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为上背部,臀部及髋部呈间歇性钝痛,有僵硬感或坐骨神经痛,开始疼痛为间歇性或单侧的,而且较轻,随着病情发展,在数月或数年之后可出现双侧和持续性疼痛,甚至为较严重的疼痛,有时疼痛可发生于背部较高部位,肩关节及其周围,但不久就可出现下背部症状,病人常是固定某一姿势的时间较长、晨起、工作1天后症状较重,其他时间则较轻,躯体活动或热水浴可改善症状,天气寒冷和潮湿时症状恶化,经服水杨酸制剂和局部热敷后又可缓解。
     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孪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头5年内。有些患者出现外周关节病变,以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和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其关节痛多为暂时性,极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
     还有些病人首先出现原因不明的虹膜炎,数年或数月后才出现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此种起病方式儿童多于成人,偶尔也可,以掌筋膜炎或跟腱炎引起的足跟痛为早期症状,全身症状有疲劳,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和低热,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既有关节病变表现,也有关节外表现。
     本病的全身表现一般不重,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末端病在本病常见。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一般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可致视力障碍。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因主动脉根部局灶性中层坏死可引起主动脉环状扩张以及主动脉瓣膜尖缩短变厚,从而导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传导障碍见于3.5%~10%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可并发IgA肾病和淀粉样变性。
1、骶髂关节炎
   多数病人首先出现骶髂关节受累症状,个别病人也可首先出现较高位脊柱关节炎症状,表现为下背部强直和疼痛,常放射到一侧或两侧臀部,偶尔放射到大腿,进一步可发展至膝关节背侧,甚至可扩展至膝关节以下,由于骶髂关节局部炎症,下肢伸直抬高征一般都呈阴性,直接按压病变关节或使患侧下肢伸直,可诱发疼痛,在病程早期就可出现下背部运动受限和轻度骶髂关节椎旁肌痉挛,用手指按压耻骨联合,髂骨嵴,坐骨结节也可诱发疼痛,骶髂关节受累呈对称性,耻骨联合也可受累,病人可固定为某一姿势。
2、腰椎关节炎
   虽然骶髂关节和腰椎关节同时受累,但多数病人背部疼痛不适和运动功能障碍是由腰椎关节病变所引起的,开始背部出现弥漫性疼痛,以后则逐渐集中于腰部,有时可出现严重腰部强直,而使病人害怕弯腰,直立和转身,因为这些动作可以引起严重疼痛,脊柱强直可能是由于腰部骨突关节炎引起椎旁肌肉痉挛而造成的,查体腰部骨突关节可有触痛,椎旁肌肉明显痉挛,腰部脊柱变直,运动受限,腰部正常生理弯曲消失。
3、胸部关节炎
   脊柱炎进行性上行性发展,胸椎关节也可受累,此时病人有上背部疼痛,胸痛及胸廓扩张运动受限感,这些症状有的病人可在病程早期就出现,但多数病人是在起病6年之后才出现,胸痛一般于吸气时出现,胸廓扩张受限主要是由于肋椎体关节,胸骨柄-胸骨体关节,肋骨与肋软骨接合处,以及胸锁关节受累而引起,胸廓扩张受限可致呼吸困难,尤其在运动时更易出现,肺功能测定多数病人无明显改变,这是由于膈肌运动幅度增强代偿了胸廓扩张受限之故,用手指触压胸骨柄-胸骨体关节,肋骨与肋软骨接合处及所有胸椎均可诱发触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明显脊柱后凸,胸廓活动受限。
4、颈椎关节炎:
   少数病人可仅以颈椎关节炎为早期表现,病情进行性发展,可出现严重的颈椎后凸或侧凸,最后头部可呈,固定性前屈位,后屈,旋转和侧屈时,可部分或完全受限,空间视野范围明显变小,颈椎病变所致的疼痛可仅限于颈部,也可沿颈旁结构放射到头部,颈部肌群开始严重痉挛,最后可发生萎缩,根性疼痛而牵涉到头和手臂,由于整个脊柱强直和骨质疏松,很易因外伤而发生骨折,尤以颈部为常见,一旦发生颈部外伤性骨折则可造成截瘫。
5、周围关节炎:
    约1/3以上的病人可有肩关节,髋关节受累,这样就进一步加重了病人的致残后果,关节疼痛往往较轻,而关节运动受限却很明显,例如不能梳头或下蹲困难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发生软骨变性,关节周围结构纤维化,最后形成关节强直,病程早期,关节运动受限主要是由于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所造成,髋关节挛缩,膝关节代偿性屈曲,可使病人,呈前躬腰屈曲姿势,而出现鸭步状态,由于脊柱关节广泛性病变,还可造成扁平胸和严重驼背。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由于炎症已基本消失,所以关节无疼痛,而以脊柱固定和强直为主要表现,颈椎固定性前倾,脊柱后凸,胸廓常固定在呼气状态,腰椎生理弯曲丧失,髋关节和膝关节严重屈曲挛缩,站立时双目凝视地面,身体重心前移,个别病人可严重致残,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原则】】】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目标为:
减轻疼痛;保持脊椎活动范围及功;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药物治疗
a、 消炎止痛药
    目的在减轻疼痛,使患者能多做运动,并增进生活质量;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及活性。剂量可由患者根據疼痛程度自行调整给药,以晨间僵硬为主的症状,可於睡前投与长效剂量。可能的副作用为:肠胃不适、水肿、肾功能障碍等。常用药物有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布洛芬乳膏等。
b、抗风湿药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和阻止疾病发展,是治疗本病的根本药物,对控制本病有肯定的疗效。这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慢,一般在治疗2-4个月才能显出效果,疗程长,病情缓解后需长期维持治疗。注意:这类药物不能使已经受损的关节恢复正常,因此,该类药物应尽早使用,以达到减缓和防止脊柱、关节受损的目的。常用的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白芍总苷、雷公藤等.
c、免疫调节剂
   最常被使用的药是“磺胺匹林”,具有调节满免疫系统的功用,可改变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活性。一般建议应早期使用,适应症包括:16岁以前发病者;疾病活性仍高时;有周边关节炎及关节外症状者;发病初期5-10年内。少数人使用后有副作用(主要是皮肤过敏、肠胃不适、肝功能障碍...)等。
d、生物制剂
   在缓解症状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对于缓解病情具有一定作用,主要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人。其缺点在于价格昂贵,患者经济压力很大
e、糖皮质激素
   因为此类药物副作用很大,不提倡首先使用此药,只有用药(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如炎症重,关节积液,器官病变时才考虑应用。由于AS本身就会导致髋关节受累,长期大量应用激素极易导致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所以千万不要盲目应用激素。
f、中药
   对于AS患者的中药治疗,需要根据中医辨证来指导用药。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整体调节、内外兼治、突出个体、长期治疗安全有效等优势。
二、运动及物理治疗
    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对减轻疼痛,保持脊椎活动范围及增进生活质量皆有帮助。运动种类不限,原则上只要能活动关节的运动皆可----如柔软体操、游泳、跳舞...等都是很好的运动。少数不动脊椎的运动(如自行车)及剧烈碰撞的运动(如拳击)则应避免。
    维持正确的姿势也很重要,应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鼓励患者多做伸展运动及伸张脊椎的运动,以预防脊椎的变形。
三、手术
    对脊椎严重变形的患者,可以手术改善关节功能。髋关节严重受损时可行关节修补或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并发症】】】
1、肺部病变
   肺部病变一般发生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晚期,可出现肺炎等。可以见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表现
   为咳痰、气喘、甚至咯血,还会有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
2、神经系统病变
   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易使颈椎脱位和发生脊柱骨折,然而也都是会引起脊髓压迫症;如发生椎间盘炎
   则引起剧烈疼痛;强直性脊柱炎后期可侵犯马尾,发生马尾综合征,而导致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痛;骶神
   经分布区感染丧失,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障碍。
3、眼部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眼睛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可能会有多种病变。25%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结膜炎、虹
   膜炎、眼色素层炎或葡萄膜炎等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虹膜炎易复发,病情越长发生率愈高,但与
   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无关,有周围关节病者常见,少数可先于脊柱炎发生。眼部疾病常为自限性,有时需用皮
   质激素治疗,有的未经恰当治疗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4、心脏病变
   临床有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约1%;约8%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可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存在单独发
   生,严重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发生阿一斯综合征,当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口时可发生心绞前,少数发生
   主动脉瘤,心包炎和心肌炎,合并心脏病的AS病人,一般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脊柱炎及外周关节病变较
   多,全身症状较明显。
5、耳部病变
   发生慢性中耳炎。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强力举重或勉强搬运过重的物体,以免发生扭伤;长期从事站位或坐位的人,应定时活
   动颈项及腰背部的肌肉,关节,以疏通经脉,防止肌肉关节过度疲劳而加重驼背和髋关节强直畸形;定期进
   行身体检查,积极治疗;讲究卫生,保持皮肤清洁;衣着得体,加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发生.
2、注意防范风寒、潮湿:本病的成因与风寒湿等外邪入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平时注意预防风寒潮湿等,特别
   是在身体虚弱的时候,当季节变化气候剧变的时候要及时增减衣服;夏日酷暑或炎夏分娩,不可挡风而卧;
   居处潮湿或梅雨季节,天晴时更宜打开窗户,以通风去湿等等。
3、注意饮食方面的营养吸收,可以多补充维生素、蛋白质、钙等等。维生素有很多,不同的维生素对人体的作
   用也是不同的,就如维生素B是神经工作时患者需要的营养素,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起到解除疲劳的作用。
   椎间盘的纤维环是由结缔组织形成的,结缔组织的形成离不开维生素C,要形成结实强健的纤维环,维生素C
   是不可缺少的。维生素E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流、消除肌肉紧张的作用,用于缓解疼痛。蛋白质在生活中患者
   在饮食上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是形成肌肉、韧带、骨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骨关节疾病,所
   以患者在发病后一定要补钙,因为钙是骨的主要成分,所以要充分摄取。成长期自不必说,成年以后骨也要
   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另外,钙还有使精神安定的作用,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4、保持精神愉快:疾病的发生于人的精神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七情内伤可直接致病,亦可以由七情内伤
   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亏损,抵抗力减弱而易为外邪入侵。因此,避免情志过激或闷闷不乐,忧郁寡欢,
   保持精神愉快带来身体健康,正气内存,病安从来。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情严重,病程缠绵的疾病,所以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绪,治疗及时恰当,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良好的心态。
5、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生理姿势:做好这一点能防止患者发生脊柱畸形和僵
   直。比如患者在休息时要保持适当的体位,应睡硬板床,取仰卧位,不垫枕头;在站立或坐位时,应尽量挺
   胸收腹;不要坐沙发,不要坐过软过低的椅子,尤其应避免坐躺椅;写字时桌子要高一些,椅子要矮一些。
   凡能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应该避免。
6、坚持经常锻炼:坚持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御邪能力,因“痹者闭也”风寒湿邪内留滞,痹阻气血而
   成。每天定时作深呼吸、扩胸、挺直躯干等强化背肌与腹部柔软度的动作与伸展操很重要。通过活动肢体,
   使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日久可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目的。另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
   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切勿一次运动量过大、用力过猛,必须循序渐进,贵在坚持。此外寒冷季节晨练不
   宜太早,免受风寒,对疾病不利。适宜的运动有游泳、柔软操、舞蹈等。
 
 
 
 
 

人体“九大”系统之八——运动系统(骨质疏松症)

(2013-02-04 13:46:29)
标签:

知识

【【【骨质疏松症概念】】】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系统性骨病,中老年人易患,以慢性腰背疼痛,甚则畸形、骨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性疾病。换言之,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对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定义的理解和认识:
 1、骨量减少:应包括骨矿物质和其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2、骨微结构退变:由于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
 3、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对载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

     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发生挠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



【【【骨质疏松分类】】】
第一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以
        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Ι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见于绝经不久的妇女;
      其机理:因为绝经就代表卵巢功能走向衰竭,卵巢功能衰竭造成雌激素不足。雌激素是妇女一生维持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对骨生成起到直接作用。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下降,就会使其重建过程不平衡,骨吸收大于新骨形成骨量,造成骨质疏松。事实上,绝经后骨质疏松也已成为危害绝经后妇女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Π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后发生。
      其机理: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成骨细胞功能衰退,骨形成减少;肾脏及肠道功能逐渐减弱导致钙平衡失调的结果。具体为皮肤及肾脏产生的维生素D减少,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功能减退,形成钙结合蛋白不足,或其活性减退,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血钙水平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另老年人多种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影响骨基质的形成;雄性素的减少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因素。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如酒精性骨质

        疏松症等。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

        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正常的骨小梁
【【【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以腰背酸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其次

   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

   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

   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

   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

   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

   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

   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

   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

   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

   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

   活动,甚至缩短寿命。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脊椎、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

   常见。脊椎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

   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发病机理】】】
1、内分泌因素
   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则为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
   雌激素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和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及骨质形成作用,并有拮抗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绝经期后的女性雌激素减低,故骨吸收加速而逐渐发生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平均每年平均丢失骨量3%~5%)。这就提示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重要因素。
   另老年人存在肾功能生理性减退,表现为血钙降低,进而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故一般认为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血降钙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2、营养因素
   钙的缺乏导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钙饮食者易发生骨质疏松。
   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矿化受损,可出现骨质软化症。
   长期蛋白质缺乏造成骨机制蛋白合成不足,导致新骨生成落后,如同时有钙缺乏,骨质疏松则加快出现。
   维生素C是骨基质羟脯氨酸合成中不可缺少的,能保持骨基质的正常生长和维持骨细胞产生足量的碱性磷酸酶,如缺乏维生素C则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
摄盐过多:
  食物中加入过量的盐,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还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人体内的钠经过肾脏随着尿液排到体外,同时也会损耗钙。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终会影响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钙质。

3、废用因素
   肌肉对骨组织产生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则骨密度值高。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使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使老年人较易摔跤,伴有骨量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老年人患有脑卒中等疾病后长期卧床不活动,因废用因素导致骨量丢失,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4、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人体的骨骼系统是由无数块骨构成。骨骼为人体提供了力量、稳定性和肌肉运动的支架,也为重要的内脏器官提供保护。人体的骨骼看似静止,实际上骨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进行着代谢,有两种细胞在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种是吸收骨基质的破骨细胞,另一种是合成骨基质的成骨细胞。人体正常的骨代谢过程是骨组织不断进行改建活动的一个复杂过程,包括骨吸收和骨形成两个方面。首先,参与骨吸收的破骨细胞大量被激活,破骨细胞将基质溶解,并把骨中的钙移出,形成骨吸收;随后在骨吸收的表面形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合成非矿化的骨基质,同时把钙运至钙化区;最后钙、磷结晶逐渐沉积在骨基质中,骨基质钙化,形成骨组织。在骨代谢的过程中,每天都有一定量的骨组织被吸收,又有相当数量的骨组织合成,两者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当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时,可出现骨丢失,发生骨质疏松、骨软化等;当骨形成而无相应的骨吸收时,则可出现骨质硬化。

5、其它因素
  a、遗传因素
     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其次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药物因素 :
     长期或过量应用皮质醇类药物、氨甲喋呤、肝素等可诱发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1、合理饮食:
   荤素结合,减少糖(多吃糖能影响钙质的吸收,间接地导致骨质疏松症)、盐摄入,保证营养成分的均衡。
   多吃高钙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鱼(特别是海鱼)、动物骨、芝麻酱、豆类及其制品、蛋类

   及莱些蔬菜等都是含钙丰富的食物。其中牛奶不仅含钙最高,而且奶中的乳酸又能促进钙的吸收,是最好的

   天然钙源。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抽烟、喝酒(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

   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高盐饮食(会增加钙流失)等不良习惯。另不宜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这样会造成钙

   的流失。
2、适当运动改善身体平衡,增强体力:
   运动(散步、打网球、跳舞、打太极拳……)有利益于身体协调,可以强壮骨骼,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

   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同时增加了日照,使维生素D的来源充足,有助于钙的吸收。
3、慎用药物 
   老年人应慎用药物,如利尿剂、甲状腺补充品、抗血凝药物、异烟阱、抗癌药、泼尼松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

   维生素D的活化,加快钙盐的排泄,影响钙质的代谢,妨碍钙盐在骨内沉淀。

4、宜健脾不宜损脾:在骨组织的代谢过程中需要适量的钙、磷及维生素D。某些胃肠道疾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时,则影响钙及维生素D的吸收,造成骨质疏松症。还有老年人肠黏膜对钙的吸收功能减低,也属脾虚之列。

   宜补肾不宜伐肾:补肾方药能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补肾方药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

   水平。

5、钙剂和维生素D是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还需加用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

   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等,促进骨形成药如甲状旁腺激素和双向调节药。
 
 
 
 

人体“九大”系统之八——运动系统(肩周炎)

(2013-01-28 21:33:37)
标签:

知识

【【【肩周炎概述】】】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俗称五十肩),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其病特点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具有广泛性(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肩周炎症状体征】】】
1、肩部疼痛: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甚至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因畏痛而不敢活动,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屈受限较少。  
6、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可导致患部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肩周炎的位置与部位

【【【肩周炎病因】】】
一、肩部原因   
1、风寒湿侵袭,由于肩部的特殊位置,睡眠时很难做到始终保暖良好。从而反复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局部
   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代谢异常,致使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和组织粘连,最终导致肩部出
   现疼痛和功能障碍。所以中医学中又称肩周炎为冻结肩;
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3、上肢外伤(肩部的骨折、脱位,臂部或前臂的骨折等)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肩部急
   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4、肩部活动减少,随着年龄增大,肩关节活动逐渐减少,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淋巴回流受阻,纤维素沉
   着,使关节囊、肩部肌腱、肱二头肌肌腱及喙肱韧带发生退变,组织液渗出及细胞浸润,最终造成组织细胞
   变性引发肩周炎。
二、肩外因素    
1、颈椎病,心脏病、肺炎、胆道疾病、上臂创伤、偏瘫、长期静脉输液和肩周围手术等,发生肩部牵涉痛,
   引起肩关节活动减少,造成关节囊挛缩与粘连而形成关节僵硬,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
   灶,诱发肩周炎。   
2、肩周炎与蛋白多糖成分改变有关。蛋白多糖的变化可继发引起骨赘生长和关节周围的无菌性炎症,造成韧
   带、肌腱变性、粘连、钙化而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而蛋白多糖的组成成分改变和代谢变化在50岁左右最明
   显。所以中医学中称为五十肩源于此因。
三、中医观点
  传统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形成有内、外两个因素。内因是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减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外因是因久居湿地,风寒露宿或长期劳损,又因肩部露卧受凉,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引起拘急疼痛。还可因外伤筋骨造成,当跌扑闪挫等使筋脉受损而瘀血内阻,拘急疼痛,或肩关节脱臼或上肢骨折,也可能造成韧带、肌腱、关节囊充血、水肿、渗出,发生粘连。
 【【【肩周炎治疗方法】】】
一、肩周炎早期(疼痛期)
   特点:病人疼痛症状较重,功能障碍则往往是由于疼痛造成的肌肉痉挛所致。
   治疗原则:以解除疼痛,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
   治疗方法:1、吊带制动的方法,使肩关节得以充分休息;2、封闭疗法,在局部压痛最为明显处;3、间动电疗法,温热敷,冷敷等物理治疗方法;4、可内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外涂解痉镇痛酊剂等外用药物。5、此期不建议采用推拿、按摩法,以防疼痛症状加重,使病程延长。
二、肩周炎冻结期
    特点:关节功能障碍是其主要问题,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
    治疗原则: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
    治疗方法:采用理疗,西式手法,推拿,按摩,医疗体育等多种措施,以达到解除粘连,扩大肩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三、肩周炎恢复期
    治疗原则:以消除残余症状为目的。
    治疗方法:加强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已发生废物性萎缩的肩胛带肌肉,恢复三角肌等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以达到全面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但功能锻炼应以不加重病人疼痛为前提,一般主张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功能体操,避免愈后并发症。如肩部旋转法、肩部内收法、患肢梳头法、壁虎爬墙法、患肢后背牵拉法、俯身轮臂法……
四、中医辩证治疗肩周炎
 中医针对肩周炎辨证大致可分为风寒湿痹、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筋骨损伤四种类型。可从祛湿、补气养血、养肝肾、活血通络、理血止痛等方面进行治疗,改善症状。
 1、风寒湿痹型可见肩周重滞疼痛、酸胀不舒,夜间尤其明显,肩关节屈伸不利,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沉
    细。风胜者,可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寒湿邪;寒胜者,可用麻桂温经汤加减,有助于温经散寒。
 2、气血两虚型可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肩关节疼痛,劳累痛更加重,休息则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乏
    力,可用黄芪五物汤加减,有助于益气温经、补虚宣痹。
 3、肝肾亏损型可见头晕、目眩、耳鸣、步履无力,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举动无力,但疼痛不甚明显,舌偏
    红、脉细弱,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改善筋骨挛痛。
 4、筋骨损伤型可见骨折以及上肢其他部位筋骨损伤,长期固定或日久的累积性损伤,使瘀血凝滞,风寒湿痹;
    可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达到活血通络、理血止痛的目的。
 5、拔罐   常选用穴位: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6、刮痧   常选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7、针灸   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    
【【【中医治疗肩周炎举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
      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海风藤15g,桑枝10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
       10g,甘草6g。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
      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乌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甘草6g。
(3)瘀血阻络
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涩。
方药: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 10g,鸡血藤
      15g,桑枝20g。
(4)气血亏虚
主证: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方药: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生地12g,黄芪15g。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
      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肩周炎的预防】】】
1、自然界中的寒冷湿气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而肌肉较长时间收缩,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
   如乳酸及致痛物质聚集,肌肉组织受刺激会发生痉挛引起疼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受凉常是肩
   周炎的诱发因素,中老年人应重视肩关节局部保暖,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受风及久居潮湿之
   地;
2、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抵抗力减低,继而导致肩周炎。所以要注重营养的全面摄入,保持健康的身体。
3、加强身体肩部及关各节的活动(太极拳、太极剑、门球、双臂悬吊、拉力器、哑铃、双手摆动等)和户外锻
   炼,避免过度劳累和提重物,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
4、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活动肩部,避免长期的不良
   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5、注意相关疾病,如患有糖尿病、颈椎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外科手术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人,须密切观
   察是否产生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减小,并应开展肩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
   节的活动度,免得引起继发性肩周炎。
6、肩周炎自我防治几种方法: 两手抱头法、单手压肩法、扩胸分肩法、头压手掌法、捏拿手臂法、旋摩肩
   周法、按揉穴位法(肩井、曲池、合谷……)。
 
 
 
 

人体“九大”系统之八——运动系统(股骨头坏死)

(2013-01-28 21:23:56)
标签:

知识

【股骨头坏死的概念】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大多因风湿病、血液病、烧伤等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
    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原因为外因和内因,且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气血的失恒而生疾,“骨痹”、“骨萎”。

   股骨头的位置位于人体大腿和股骨之间,是髋关节的组成部分,外观呈球形,因是股骨的“头部”而得名“股骨头”。股骨头是人体负重和运动的重要部位,支撑着整个躯干的重量。同时,由于股骨头的血供少,血管的吻合支量少且薄弱,当一支血管被阻断而其他血管不能及时代偿时,即会造成股骨头的供血障碍,从而使股骨头产生缺血、骨质吸收、破坏、塌陷。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其病因多种而复杂,主要有:
 1、创伤导致股骨头坏死。如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创伤是造成股骨头坏死
    的主要因素,这要取决于血管破坏程度和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
 2、药物导致股骨头坏死。因气管炎、哮喘、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糖尿病、皮肤疾患等,长期服用激素
    类药物所致。包括激素在机体内的积蓄;激素使用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剂量增减突变;
 3、酒精刺激导致股骨头坏死。长期大量饮酒造成酒精在体内蓄积,导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的损害。血脂的升  
    高,造成了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环障碍使血液凝固性改变,造成股骨头坏死。
 4、风、寒、湿导致股骨头坏死。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寒湿为甚、下蹲困难。
 5、肝肾亏虚导致股骨头坏死。表现为全身消瘦、面黄、阳痿早泄、多梦、遗精乏力等。
 6、骨质疏松导致股骨头坏死。表现为下肢酸软无力、困疼、不能负重、易骨折。
 7、扁平髋导致股骨头坏死。表现为行走鸭子步、下肢短、肌肉萎缩,功能受限等。
 8、骨髓异常增生导致股骨头坏死。表现为患肢寒冷酸痛、不能负重、易骨折、骨明显萎缩等。
 9、骨结核合并骨坏死。表现为结核试验阳性,午后低烧、疼有定处、消瘦、盗汗、乏力等。
10、手术后骨坏死。骨移植、血管移植三年后、骨血供应不足而发生骨坏死。
  以局部创伤、滥用激素药、过量饮酒引起的股骨头坏死为多见。其共同的核心问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骨细胞缺血、变性、坏死。
【【【中医谈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1、外伤所致——由外力作用于髋关节局部,轻者皮肉受损,严重者出现骨断筋伤,使经络、筋脉受损气滞血
   瘀,气血不能蓄养筋骨而出现骨萎。
2、六淫侵袭——六淫中以风寒、湿邪最易侵袭人体、风寒邪侵袭人体经络、气血不通,出现气滞血瘀筋骨失于
   温煦、筋脉挛缩,屈伸不利,久之出现股骨头坏死。
3、邪毒外袭——外来邪毒侵袭人体,如应用大量激素,辐射病、减压病等,经络受阻,气血运行紊乱,不能正
   常养筋骨,出现骨萎,骨痹。
4、先天不足——先天之本在于肾,肾主骨生髓先天不足,肝肾亏损,股骨头骨骺发育不良或髋臼发育不良,髓
   关节先天脱位,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
5、七情所伤——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大过情志郁结,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机失降,出入失调久
   之肝肾亏损,不利筋骨,使筋弛骨软。
6、中医认为机体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低下,肝肾精血不足,致使骨质疏松,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潜在原因,与
   其关系最为密切的为肝、脾、肾三脏。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健则髓充,髓满则骨坚。反之,则髓枯骨萎,失去应用的再生能力。
   肝主筋藏血与肾同源,两藏荣衰与共,若肝脏受累,藏血失司,不能正常调节血量,“心主血,肝藏之,人
   动则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若血液藏运不周,营养不济,亦是造成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
   脾胃为后天这本,万物生化之源,使脾健胃和,则五谷腐熟,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脾胃失健运,生化气血无源,则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病变发生后,骨与软骨挫裂伤,气血不通畅,经脉瘀阻,血行障碍,肢体失去营养,再生和修复能力减退,因而产生本病。
【【【股骨头坏死疾病症状】】】
1、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隐痛、钝痛或酸痛不适等,疼
   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周围,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2、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旋转受限、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
   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3、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
   跛行。
4、X线显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
5、晚期时,股骨头塌陷、碎裂、变形,有的可造成髋关节半脱位,此时的疼痛与髋关节活动、负重有直接关
   系。也就是说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伴有疼痛。
   股骨头坏死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有髋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以及大腿内侧、腹股沟等处出现隐痛、钝痛、活动后症状加重。早期X线、CT显现均不明显,磁共振(MRI)检查的敏感度较高,故通常把磁共振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首选检查手段。
   中期症状:是髋关节疼痛,呈持续性进行性的髋关节疼痛,针刺痛站立时髋关节疼痛严重,严重者不拄拐杖无法行走。伴有患肢畏寒、酸软无力,臀部疼痛,或伴有腰椎疼痛,或伴有膝关节疼痛,跛行(瘸子),髋关节功能障碍等。股骨头内有半月状软骨下断裂,股骨头软骨下骨小梁与软骨分离,股骨头骨皮质断裂、轻度蹋陷、但关节间隙正常。
   后期症状:可出现髋关节僵硬,疼痛加重,跛行明显,下蹲、盘腿、外展、内收、伸屈等功能受限。严重者出现患侧肌肉萎缩、丧失活动能力。后期摄片提示:股骨头变扁塌陷、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关节面粗糙。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和中期轻患者。
1、限制负重:可扶拐或用助行器,减轻身体对髋关节的压力。如果双髋同时受累,患者应卧床或坐轮椅。
2、药物治疗:西药:降脂药、抗凝药、血管扩张药、双磷酸盐类;
             中药:丹参酮、川芎素、葛根素、丹参-红花注射液等,辨证论治的不同方药,以活血祛瘀、疏经
                   通络、消肿止痛、强筋壮骨为目的。
3、外用药物治疗:药物有效成份透皮吸收,高浓度的药物成份在病灶处起作用,有效调节局血液粘稠度,重建
   血液循环,从根本上治疗股骨头坏死。 
4、物理治疗:电刺激、高能冲击波、高压氧等;
二、手术治疗适用于中期重患者和晚期患者
    如髓芯钻孔减压术、髓芯钻孔减压+异体骨笼支撑术、股骨头修复与再造术、经粗隆旋转截骨术、髋关节融合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的预防】】】
1、 加强髋部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定期的检查
2、 走路时要脚下留神、避免摔跤,若滑倒时尽量不要让臀部着地。冬季在冰雪地行走时,要注意鞋底防滑。
3、 在体育运动之前,要充分做好髋部的准备活动、感觉身体发热、四肢灵活为度。
4、 在扛、背重物时,要避免髋部扭伤,尽量不要干过重的活。
5、 髋部受伤后应及时治疗、切不可在病伤未愈情况下,过多行走,以免反复损伤髋关节。
6、 对于涉及股骨头的创伤性疾病,应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股骨头血供的进一步破坏,必要时采取措施保护或
    重建股骨头的血供。
7、 因为相关疾病必须应用激素时,要掌握短期适量的原则,并配合扩血管药、维生素D、钙剂等,切勿滥用激
    素类药物。其机制可能是激素造成脂肪代谢紊乱,骨微血管被脂肪栓塞,使得骨血液供应减少,造成股骨头
    坏死;
8、 应改掉长期酗酒的不良习惯或戒酒,否则会出现血中游离脂酸升高,能够发生骨内血管栓塞,最后导致骨坏
    死。
【股骨头坏死疾病饮食】
适合食物:牛奶、奶制品、猪肝、虾皮、豆类、海藻类、鸡蛋类、酸奶、鱼肝油、富含维生素的果蔬……以清淡
          为主,增加钙的摄入。
禁吃或忌吃:甜味食品(甜饼、甜点心、糖果、冰激凌、巧克力等);肥甘厚味、高脂肪食物(如牛肉、猪肥肉
          等);过于酸、咸的食物;油煎油炸食物;辛辣(棘椒、胡椒等)的食物;人工合成的食物;不能盲
          目吃营养品、补品;在治疗期间不要吃绿豆(绿豆有解毒的作用,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忌饮酒类和
          碳酸性饮料。
食疗方:
1、二豆苡米粥(绿豆、赤豆、苡米各25g)、银花莲米粥,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病变初期,髂膝疼
   痛,局部肌肤灼热,功能受障、口干苦粘者。
2、益母大枣汤(益母草5 0 g,大枣 250g,大茴香10g,赤砂糖50g)。可活血行气,化淤止痛,适用于病变中
   期,髂膝酸痛不止,劳累后加剧者。
【股骨头坏死误区】
误区一:股骨头坏死是局部病变,无需进行全身整体治疗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只是表现在局部而已。就像心血管病引起的心股梗塞,脑血管病的脑梗塞一样。如:双侧股骨头均发生坏死,甚至同一机体的多发骨坏死;股骨头坏死后全身的微循坏、血液流变学均发生变化。此外,股骨头坏死后发生肢冷、放射痛、肌肉、关节囊、韧带等改变,均说明了它是一全身性疾病。所以治疗上应用舒通扩张血管、活血化淤、培补肝肾、强壮盘筋骨等药物,把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二:股骨头坏死无法治愈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股骨头坏死的预后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股骨头坏死早期,髋关节内只处于无菌性炎症期,关节囊内充血、渗出、囊内压增高、股骨头处于缺血状态,但股骨头骨小梁尚未断裂,股骨头尚未塌陷畸形,炎变及坏死组织尚可修复,且不留任何畸形,故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贵在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中晚期的股骨头坏死通过科学正规的治疗也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即:疼痛消失,病情不再发展,关节功能得以保留,避免了置换股骨头的高额费用。
误区三:股骨头坏死只能换头
    股骨头置换是对年龄较大的晚期患者主张的,又是迫不得已的治疗方案。因费用高,并发症多,有一定的使用期(10年左右),不推荐采用。
误区四:股骨头坏死一定要卧床休息,不能运动
    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就是让病人卧床,患肢牵引,以此来限制病人的活动和负重,以减少股骨头的负荷,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卧床牵引有副作用,如肌肉萎缩、关节囊及韧带挛缩、关节僵硬,则会使患病的肢体“雪上加霜”,使肢体的功能障碍更加明显。所以要根据病情来调整。
【骨质疏松与股骨头坏死的不同】
1、骨质疏松症是骨量的减少,骨骼中有机质(蛋白等)与无机质(钙、磷等)等比例减少,使骨的脆性增加,
   容易发生骨折。其发生与激素代谢、饮食、运动、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
其临床表现为:
  ①腰背疼痛,疼痛特点为脊柱两侧钩性疼痛;
  ②身高缩短,出现“驼背”畸形;
  ③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烧骨远端骨折等。
2、股骨头坏死是骨伤科中多发而难治的一种疾病,由于供应股骨头的血液循环被破坏,使股骨头失去血液营养而坏死。
  其发生与髓部外伤(多见股骨颈骨折)、长期服用激素、长期过量饮酒有关。
  主要临床表现为髓关节局部疼痛,少数连及大腿或腰部,行走过多时疼痛加重,腹股沟处压痛,髓关节功能障碍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髋部疼痛解析
聚焦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朱立军: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股骨头坏死
易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三种病
关于AS,临床上需要明确的问题有哪些?
骨刺竟然是“好”东西?我们一直都错怪它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