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临床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半夏药对的临床应用+理血,扶正祛邪药对
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临床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半夏药对的临床应用+理血,扶正祛邪药对  2014-04-26 17:18:49|  分类:中医用药之道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一、用于心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心
清心泻火 药物配对:
石膏 — 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
竹叶—石膏,如竹叶石膏汤;
栀子 — 知母,如消黄散。
清心解毒 药物配对:
黄连 — 黄芩、栀子,如黄连解毒汤;
连翘 — 木通、大黄,如洗心汤;
大黄 — 黄芩、黄连,如泻心汤;
连翘 — 牛蒡子、玄参,如普济消毒饮。
清心凉血 药物配对:
犀角 — 生地、玄参,如清营汤;
赤芍 — 牡丹皮,如犀角地黄汤。
清心利尿 药物配对:
栀子 — 木通,如洗心汤;
滑石 — 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
木通 — 竹叶、生地。
清心止血 药物配对:
车前子 — 栀子、蒲黄,如秦艽散;
生地 — 犀角,如犀角地黄汤。
清心镇惊 药物配对:
黄连 — 朱砂,如朱砂散。
清心祛暑 药物配对:
香薷 — 柴胡、黄连,如香薷散;
滑石 — 甘草,如六一散。
清心洗痰 药物配对:
黄连 — 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
黄连 — 天竺黄, 如天竺黄散。
交通心肾 药物配对:
黄连 — 桂心,如交泰丸。
(二)温心
温心壮阳 药物配对:
附子 — 肉桂,如回阳救急汤。
温心通脉 药物配对:
附子 — 干姜,如四逆汤。
温心止痛 药物配对:
附子 — 玄胡索。
和阳益阴 药物配对:
桂枝 — 白芍,如桂枝汤。
温通开窍 药物配对:
细辛 — 牙皂,如吹鼻散。
(三)补心
益气回阳 药物配对:
人参 — 附子,如参附汤;
黄芪 — 附子,如芪附汤。
补气养血 药物配对:
黄芪 — 当归,如当归补血汤;
党参 — 黄芪、当归,如通乳散。
益气止血 药物配对:
黄芪 — 地榆,如地榆合剂。
益气复脉 药物配对:
炙甘草 — 桂枝,如炙甘草汤。
益气止汗 药物配对:
黄芪 — 麻黄根、浮小麦,如牡蛎散。
益气敛阴 药物配对:
人参 — 麦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气汤。
和营补血 药物配对:
熟地 — 当归,如四物汤;
白芍 — 熟地,如胶艾汤。
滋阴养血 药物配对:
干地黄 — 阿胶,如黄土汤;
麦冬 — 生地,如炙甘草汤。
滋阴安神 药物配对:
生地 — 酸枣仁、麦冬,如天王补心丹;
五味子 — 苻神、远志,如养心汤。
滋阴降火 药物配对:
生地 — 熟地、黄连,如当归六黄汤。
二、用于肺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肺
清肺泻火 药物配对:
石膏 — 知母,如白虎汤;
黄芩 — 栀子,如润肺汤。
清肺止咳 药物配对:
石膏 — 麻黄、杏仁,如麻杏石甘汤;
石膏 — 杏仁,如麻杏石甘汤;
银花 — 款冬花、桔梗,如款冬花散;
前胡 — 紫苑,如滋阴定喘汤。
清肺祛痰 药物配对:
黄连 — 贝母、白矾,如白矾散;
知母 — 贝母,如二母散。
清肺解毒 药物配对:
板蓝根 — 马勃、玄参,如普济消毒饮;
银花 — 连翘、大黄,如消黄清凉散;
黄连 — 黄芩、栀子,如消黄散。
清肺解表 药物配对:
银花 — 连翘、荆芥,如银翘散;
桑叶 — 杏仁,如桑杏汤。
清肺利咽 药物配对:
牛蒡子 — 桔梗、甘草,如银翘散。
清肺止血 药物配对:
知母 — 侧柏叶、栀子,如十黑散;
黄连 — 白芨、阿胶,如白芨散。
清肺止痒 药物配对:
玄参 — 紫参、苦参,如五参散。
清肺排脓 药物配对:
苇茎 — 苡仁、桃仁。
泻肺行水 药物配对:
葶苈子 — 大枣。
(二)温肺
温肺发表 药物配对:
细辛 — 麻黄、干姜,如麻黄桂枝汤;
荆芥 — 防风,如荆防败毒散。
温肺止咳 药物配对:
麻黄 — 杏仁,如厚朴麻黄汤;
杏仁 — 桔梗,如发表青龙汤。
温肺化痰 药物配对:
干姜 — 细辛、半夏,如小青龙汤;
紫苑 — 苏子。
燥湿化痰 药物配对:
半夏 — 陈皮、茯苓,如二陈汤;
半夏 — 枯矾,如半夏散。
化痰降气 药物配对:
苏子 — 莱菔子、白芥子,如三子下气汤;
半夏 — 苏子,如苏子降气汤;
紫苑 — 百部、白前,如止嗽散。
宣肺利气 药物配对:
桔梗 — 帜壳,如荆防败毒散;
杏仁 — 陈皮,如发表青龙汤。
宣肺行水 药物配对:
麻黄 — 白术;桂枝 — 防己。
(三)润肺
润肺清热 药物配对:
知母 — 贝母、玄参,如知母散;
沙参 — 麦冬、天花粉,如沙参麦冬汤。
润肺生津 药物配对:
麦冬 — 生地、知母,如清肺润肠散;
麦冬 — 沙参、玉竹,如沙参麦冬汤。
润肺止咳 药物配对:
麦冬 — 杏仁、枇杷叶,如清燥救肺汤;
款冬花 — 紫苑,如黄柏散。
润肺化痰 药物配对:
百合 — 贝母、麦冬,如百合固金汤;
天冬 — 麦冬、瓜蒌壳,如理肺散。
润肺滋肾 药物配对:
生地 — 熟地、玄参,如百合固合汤。
(四)补肺
益气敛肺 药物配对:
人参 — 五味子,如虚劳补阳散;
益气平喘 药物配对:
人参 — 麻黄、杏仁。
益气化痰 药物配对:
人参 — 贝母。
益气固表 药物配对:
黄芪 — 白术、防风。
补肺润燥 药物配对:
党参 — 沙参、制首乌,如五参散。
三、用于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温脾
温中祛寒 药物配对:
干姜 — 厚朴,如健脾散;
官桂 — 砂仁,如益智散。
温中行气 药物配对:
厚朴 — 青皮、陈皮,如厚朴散;
桂心 — 砂仁、陈皮,如桂心散。
温中止痛 药物配对:
丁香 — 吴萸,如丁萸理中汤;
砂仁 — 木香,如香砂散。
温脾止泻 药物配对:
肉豆蔻 — 诃子,如养脏汤。
温脾止血 药物配对:
附子 — 白术、灶心土,如黄土汤;
附子 — 炮姜炭。
温脾攻下 药物配对:
附子 — 大黄,如温脾汤。
温脾助阳 药物配对:
干姜 — 草果仁、附子,如实脾汤;
白术 — 附子,如术附汤。
(二)清脾
清热解毒 药物配对:
石膏 — 黄连、黄芩;
升麻 — 玄参。
清热祛湿 药物配对:
黄连 — 黄芩、黄柏,如黄连解毒汤;
栀子 — 藿香;
黄柏 — 苍术,如除湿壮筋汤;
石膏 — 苍术,如湿热吐草方。
(三)健脾
健脾除湿 药物配对:
苡仁 — 防已、陈皮,如滋补散;
茯苓 — 苡仁、大腹皮,如消肿利水散;
白术 — 茯苓,如四君子汤。
燥湿健脾 药物配对:
苍术 — 厚朴、陈皮,如平胃散;
槟榔 — 苍术,如麻黄桂枝汤;
苍术 — 神曲,如加味平胃散。
健脾行气 药物配对:
陈皮 — 青皮,如曲蘖散;
茯苓 — 枳壳,如和胃消食汤。
健脾破满 药物配对:
白术 — 莪术,如导水散;
白术 — 枳实,如枳实导滞丸。
健脾利水 药物配对:
黄芪 — 茯苓、防己,如防己散;
白术 — 茯苓、猪苓,如五苓散。
(四)补脾
补脾益气 药物配对:
党参 — 黄芪、白术,如扶脾散;
人参 — 白术,如四君子汤。
补中健脾 药物配对:
人参 — 白术、陈皮,如异功散;
白术 — 山药,如完带汤。
益气升阳 药物配对:
黄芪 — 升麻、柴胡,如补中益气汤。
益气温中 药物配对:
黄芪 — 桂枝;
人参 — 白术、干姜,如理中汤。
补中和胃 药物配对:
白术 — 砂仁、陈皮,如香砂六君子汤。
益气涩肠 药物配对:
人参 — 肉豆蔻、诃子,如养脏汤。
四、用于肝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肝
清肝泻火 药物配对:
黄芩 — 栀子,如龙胆泻肝汤;
黄芩 — 生地、黄连,如黄芩散;
大黄 — 菊花、黄芩,如大黄当归散;
栀子 — 牡丹皮,如丹栀逍遥散。
清肝明目 药物配对:
菊花 — 木、车前子,如洗肝散;
青葙子 — 草决明、石决明,如青葙子散。
清肝利湿 药物配对:
栀子 — 茵陈;
龙胆草 — 木通、车前子。
清肝熄风 药物配对:
羚羊角 — 钩藤,如羚羊钩藤汤;
全蝎 — 僵蚕、蝉蜕,如千金散;
蝉蜕 — 蚯蚓。
清肝止血 药物配对:
黄芩 — 大黄、栀子,如大黄当归汤。
平肝潜阳 药物配对:
钩藤 — 石决明、天麻;
白芍 — 龙骨、牡蛎。
(二)温肝
温肝散寒 药物配对:
吴萸 — 生 姜,如四神丸。
温肝行气 药物配对:
吴萸 — 小茴香,如木瓜散;
高良姜 — 香附。
温肝清胃 药物配对:
吴萸 — 黄连,如木瓜散。
温肝舒筋 药物配对:
木瓜 — 苡仁、桂枝,如舒筋散。
(三)疏肝
疏肝清热 药物配对:
川楝子 — 玄胡索。
疏肝解郁 药物配对:
柴胡 — 白芍,如逍遥散;
柴胡 — 麦芽、陈皮,如和气饮;
枳壳 — 郁金;
柴胡 — 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疏肝行气 药物配对:
香附 — 枳壳,如柴胡疏肝散;
川楝子 — 小茴香,如金铃散;
川楝子 — 乌药、青皮;
白芍 — 陈皮、青皮。
疏肝利胆 药物配对:
柴胡 — 龙胆草,如龙胆泻肝汤;
柴胡 — 大黄、黄芩,如柴胡清凉汤。
疏肝理脾 药物配对:
柴胡 — 枳实、甘草,如四逆散;
柴胡 — 木香、陈皮,如和气饮;
香附 — 苍术。
疏肝和胃 药物配对:
柴胡 — 陈皮、半夏,如柴芍六君子汤。
疏肝养血 药物配对:
川楝子 — 地黄;
柴胡 — 当地 如逍遥散。
疏肝活血 药物配对:
柴胡 — 桃仁,如血府逐淤汤;
川楝子 — 郁金。
(四)补肝
补血养肝 药物配对:
当归 — 白芍,如四物汤;
当归 — 枸杞子,如滋肾补肝散。
滋肝明目 药物配对:
山茱萸 — 枸杞子、菊花,如枸菊地黄丸。
养肝滋肾 药物配对:
枸杞子 — 生地、菟丝子,如滋肾补肝散。
强筋健骨 药物配对:
杜仲 — 续断、桑寄生,如独活寄生汤。
和营缓急 药物配对:
白芍 — 甘草,如香连散。
五、用于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温肾
温肾壮阳 药物配对:
肉桂 — 附子、熟地,如桂附八味散;
补骨脂 — 巴戟天、葫芦巴,如血竭散。
回阳救逆 药物配对:
附子 — 干姜、炙草,如四逆汤。
温肾强腰 药物配对:
肉桂 — 怀牛膝、杜仲;
补骨脂 — 葫芦巴,如血竭散。
温肾纳气 药物配对:
附子 — 苏子,如三子下气汤。
补肾催情 药物配对:
菟丝子 — 淫羊藿、阳起石,如催情散。
温肾缩尿 药物配对:
益智仁 — 山药、乌药。
温肾利水 药物配对:
附子 — 茯苓,如真武汤;
怀牛膝 — 车前子。
温阳发表 药物配对:
附子 — 麻黄、细辛,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温肾暖脾 药物配对:
补骨脂 — 肉豆蔻,如四神丸。
温肾暖胃 药物配对:
益智仁 — 官桂、砂仁,如益智散。
(二)补肾
滋肾清热 药物配对:
熟地 — 地骨皮、柴胡,如熟地黄散。
滋肾益精 药物配对:
枸杞子 — 生地、菟丝子,如滋肾补肝散;
熟地 — 生地、山萸肉;
夏盆子 — 菟丝子、枸杞子。
补肾健骨 药物配对:
怀牛膝 — 熟地、巴戟天,如滋肾补肝散;
续断 — 巴戟天、杜仲。
补肾涩精 药物配对:
菟丝子 — 龙骨、牡蛎;
沙苑蒺藜 — 芡实、莲子,如金锁固精丸。
滋肾泻浊 药物配对:
熟地 — 泽泻,如六味地黄丸。
滋肾润燥 药物配对:
肉苁蓉 — 当归、麻油,如当归苁蓉汤;
生地 — 玄参、麦冬,如增液汤。
六、用于胃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胃
清胃泻火 药物配对:
石膏 — 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
石膏 — 知母,如白虎汤。
清胃解毒 药物配对:
升麻 — 黄连,如普济消毒饮;
大黄 — 黄连,如泻心汤;
石膏 — 黄芩、黄连,如石膏竹沥汤。
清胃生津 药物配对:
石膏 — 麦冬,如竹叶石膏汤;
升麻 — 生地。
清胃降浊 药物配对:
黄连 — 水竹茹,如连茹二陈汤;
黄连 — 半夏,如消黄益心汤。
(二)温胃
温胃散寒 药物配对:
砂仁 — 草豆蔻,如益胃散;
桂心 — 砂仁,如桂心散。
温胃行气 药物配对:
桂心 — 茴香、陈皮,如通灵散;
丁香 — 木香,如丁香散。
温胃和中 药物配对:
干姜 — 甘草,如理中汤。
温胃止吐 药物配对:
陈皮 — 生姜,如香砂平胃散;
干姜 — 半夏;
砂仁 — 陈皮、半夏,如香砂六君子汤。
温胃活血 药物配对:
厚朴 — 当归,如温脾汤。
温胃攻下 药物配对:
桂枝 — 大黄,如透肠散。
(三)和胃
和胃降逆 药物配对:
半夏 — 黄连、竹茹,如连茹二陈汤;
木瓜 — 吴萸,如木瓜散。
消食导滞 药物配对:
山楂 — 神曲、麦芽,如曲蘖散;
半夏 — 神曲,如保和丸;
神曲 — 山楂、槟榔,如和胃消食散;
神曲 — 大黄,如三仙汤。
和胃止吐 药物配对:
陈皮 — 半夏,如二陈汤;
藿香 — 半夏。
和胃解表 药物配对:
藿香 — 苏叶
行气导滞 药物配对:
木香 — 槟榔,如木香槟榔丸;
陈皮 — 厚朴,如平胃散;
枳壳 — 神曲,如枳壳散。
(四)补胃
益气清胃 药物配对:
人参 — 石膏、竹叶,竹叶石膏汤。
生津养胃 药物配对:
沙参 — 麦冬、玉竹,沙参麦冬汤。
益气和胃 药物配对:
人参 — 白术、砂仁,参苓白术散;
人参 — 陈皮、半夏,如六君子汤。
七、用于胆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胆
清胆泻热 药物配对:
柴胡 — 龙胆草,如龙胆泻肝汤;
柴胡 — 黄芩、大黄,如柴胡清凉散;
赤小豆 — 连翘。
和解少阳 药物配对:
柴胡 — 黄芩,如小柴胡汤。
和解发表 药物配对:
柴胡 —桂枝、白芍,如柴胡桂枝汤。
和解攻下 药物配对:
柴胡 — 白芍、大黄,如大柴胡汤。
清胆退黄 药物配对:
茵陈 — 泽泻、猪苓,如茵陈五苓散;
栀子 — 茵陈、木通。
清胆和胃 药物配对:
竹茹 — 半夏、枳实,如温胆汤;
柴胡 — 半夏、生姜,如小柴胡汤。
利胆排石 药物配对:
茵陈 — 四川大金钱草、大黄。
(二)温胆
温胆退黄 药物配对:
附子 — 茵陈,如茵陈四逆汤;
白术 — 附子、茵陈,如茵陈术附汤。
八、用于大肠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肠
清肠祛湿 药物配对:
大黄 — 黄连、黄芩,如芍药汤;
黄连 — 黄芩、黄柏,如黄连解毒汤。
清肠止泻 药物配对:
黄连 — 木香,如香连散;
白头翁 — 苦参、黄柏,如白苦汤;
黄连 — 葛根、黄芩。
清肠行气 药物配对:
黄连 — 枳壳,如加味郁金散;
大黄 — 木香,如通肠芍药汤。
清肠攻下 药物配对:
芒硝 — 大黄,如大承气汤。
清肠止血 药物配对:
黄芩 — 地榆、槐花,如清肠饮;
槐角 — 生地、黄芩,如槐角丸;
槐花 — 地榆,如槐花散。
清肠活血 药物配对:
黄连 — 当归、白芍,如芍药汤;
大黄 — 桃仁,如通关散;
地榆 — 赤芍,如血痢方。
(二)温肠
温肠行气 药物配对:
官桂 — 木香、砂仁,如香砂散;
小茴香 — 青皮、陈皮,如橘皮散。
涩肠止泻 药物配对:
罂粟壳 — 煨诃子,如诃子散;
乌梅 — 煨诃子,如乌梅散。
(三)攻肠
润下滑肠 药物配对:
火麻仁 —当归、桃仁,如通关散;
火麻仁 — 杏仁、大黄,如麻子仁丸;
郁李仁 — 火麻仁。
攻肠逐水 药物配对:
大戟 — 甘遂、大枣,如十枣汤;
大黄 — 牵牛子,如大戟散。
攻下和营 药物配对:
大黄 — 白芍,如郁金散。
行气破满 药物配对:
木香 — 槟榔、山棱,如马价丸;
厚朴 — 枳实,如大承气汤;
乌药 — 大腹皮、枳实,如消胀汤。
润肠祛风 药物配对:
火麻仁 — 桃仁、防风,如通关散。
九、用于膀胱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热
清热利尿 药物配对:
竹叶 —木通、生地;
滑石 — 甘草、泽泻,如止淋通关散;
栀子 — 大黄,如八正散。
渗湿利水 药物配对:
猪苓 — 茯苓、泽泻,如五苓散。
利水通淋 药物配对:
木通 — 车前子、滑石,如八正散;
石苇 — 灯草心、瞿麦,如利尿散。
清热止血 药物配对:
栀子 — 小蓟、大黄;
生地 — 炒蒲黄、栀子。
利水坚阳 药物配对:
滑石 — 知母、黄柏 如猪苓散。
通淋排石 药物配对:
海金沙 — 石苇、四川大金钱草。
(二)温补
温阳化气 药物配对:
桂枝 — 泽泻,如五苓散。
化气坚阳 药物配对:
肉桂 — 知母、黄柏。
滋肾固浮 药物配对:
益智仁 — 乌药、桑螵蛸。
临床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数以万计的方剂,其中均包涵着药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方剂,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药物的配伍。方剂学虽然是专门讨论用药配伍规律的,但要短时记忆也难得要领,如何应用,甚是茫然,笔者初步尝试,将脏腑治法及选药配方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即“药对”配伍。
药对配伍能体现一个方剂组成的框架,若干个不同的药对框架组合在一起,可构成不同功效的诸类经方。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对方剂的记忆和加减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总结常用药对于后,供读者参考。
一、用于心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心
清心泻火 药物配对:石膏 — 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竹叶—石膏,如竹叶石膏汤;栀子 — 知母,如消黄散。
清心解毒 药物配对:黄连 — 黄芩、栀子,如黄连解毒汤;连翘 — 木通、大黄,如洗心汤;大黄 — 黄芩、黄连,如泻心汤;连翘 — 牛蒡子、玄参,如普济消毒饮。
清心凉血 药物配对:犀角 — 生地、玄参,如清营汤;赤芍 — 牡丹皮,如犀角地黄汤。
清心利尿 药物配对:栀子 — 木通,如洗心汤;滑石 — 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木通 — 竹叶、生地。
清心止血 药物配对:车前子 — 栀子、蒲黄,如秦艽散;生地 — 犀角,如犀角地黄汤。
清心镇惊 药物配对:黄连 — 朱砂,如朱砂散。
清心祛暑 药物配对:香薷 — 柴胡、黄连,如香薷散;滑石 — 甘草,如六一散。
清心洗痰 药物配对:黄连 — 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黄连 — 天竺黄, 如天竺黄散。
交通心肾 药物配对:黄连 — 桂心,如交泰丸。
(二)温心
温心壮阳 药物配对:附子 — 肉桂,如回阳救急汤。
温心通脉 药物配对:附子 — 干姜,如四逆汤。
温心止痛 药物配对:附子 — 玄胡索。
和阳益阴 药物配对:桂枝 — 白芍,如桂枝汤。
温通开窍 药物配对:细辛 — 牙皂,如吹鼻散。
(三)补心
益气回阳 药物配对:人参 — 附子,如参附汤;黄芪 — 附子,如芪附汤。
补气养血 药物配对:黄芪 — 当归,如当归补血汤;党参 — 黄芪、当归,如通乳散。
益气止血 药物配对:黄芪 — 地榆,如地榆合剂。
益气复脉 药物配对:炙甘草 — 桂枝,如炙甘草汤。
益气止汗 药物配对:黄芪 — 麻黄根、浮小麦,如牡蛎散。
益气敛阴 药物配对:人参 — 麦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气汤。
和营补血 药物配对:熟地 — 当归,如四物汤;白芍 — 熟地,如胶艾汤。
滋阴养血 药物配对:干地黄 — 阿胶,如黄土汤;麦冬 — 生地,如炙甘草汤。
滋阴安神 药物配对:生地 — 酸枣仁、麦冬,如天王补心丹;五味子 — 苻神、远志,如养心汤。
滋阴降火 药物配对:生地 — 熟地、黄连,如当归六黄汤。
二、用于肺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肺
清肺泻火 药物配对:石膏 — 知母,如白虎汤;黄芩 — 栀子,如润肺汤。
清肺止咳 药物配对:石膏 — 麻黄、杏仁,如麻杏石甘汤;石膏 — 杏仁,如麻杏石甘汤;银花 — 款冬花、桔梗,如款冬花散;前胡 — 紫苑,如滋阴定喘汤。
清肺祛痰 药物配对:黄连 — 贝母、白矾,如白矾散;知母 — 贝母,如二母散。
清肺解毒 药物配对:板蓝根 — 马勃、玄参,如普济消毒饮;银花 — 连翘、大黄,如消黄清凉散;黄连 — 黄芩、栀子,如消黄散。
清肺解表 药物配对:银花 — 连翘、荆芥,如银翘散;桑叶 — 杏仁,如桑杏汤。
清肺利咽 药物配对:牛蒡子 — 桔梗、甘草,如银翘散。
清肺止血 药物配对:知母 — 侧柏叶、栀子,如十黑散;黄连 — 白芨、阿胶,如白芨散。
清肺止痒 药物配对:玄参 — 紫参、苦参,如五参散。
清肺排脓 药物配对:苇茎 — 苡仁、桃仁。
泻肺行水 药物配对:葶苈子 — 大枣。
(二)温肺
温肺发表 药物配对:细辛 — 麻黄、干姜,如麻黄桂枝汤;荆芥 — 防风,如荆防败毒散。
温肺止咳 药物配对:麻黄 — 杏仁,如厚朴麻黄汤;杏仁 — 桔梗,如发表青龙汤。
温肺化痰 药物配对:干姜 — 细辛、半夏,如小青龙汤;紫苑 — 苏子。
燥湿化痰 药物配对:半夏 — 陈皮、茯苓,如二陈汤;半夏 — 枯矾,如半夏散。
化痰降气 药物配对:苏子 — 莱菔子、白芥子,如三子下气汤;半夏 — 苏子,如苏子降气汤;紫苑 — 白部、白前,如止嗽散。
宣肺利气 药物配对:桔梗 — 帜壳,如荆防败毒散;杏仁 — 陈皮,如发表青龙汤。
宣肺行水 药物配对:麻黄 — 白术;桂枝 — 防己。
(三)润肺
润肺清热 药物配对:知母 — 贝母、玄参,如知母散;沙参 — 麦冬、天花粉,如沙参麦冬汤。
润肺生津 药物配对:麦冬 — 生地、知母,如清肺润肠散;麦冬 — 沙参、玉竹,如沙参麦冬汤。
润肺止咳 药物配对:麦冬 — 杏仁、枇杷叶,如清燥救肺汤;款冬花 — 紫苑,如黄柏散。
润肺化痰 药物配对:百合 — 贝母、麦冬,如百合固金汤;天冬 — 麦冬、瓜蒌壳,如理肺散。
润肺滋肾 药物配对:生地 — 熟地、玄参,如百合固合汤。
(四)补肺
益气敛肺 药物配对:人参 — 五味子,如虚劳补阳散;
益气平喘 药物配对:人参 — 麻黄、杏仁。
益气化痰 药物配对:人参 — 贝母。
益气固表 药物配对:黄芪 — 白术、防风。
补肺润燥 药物配对:党参 — 沙参、制首乌,如五参散。
三、用于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温脾
温中祛寒 药物配对:干姜 — 厚朴,如健脾散;官桂 — 砂仁,如益智散。
温中行气 药物配对:厚朴 — 青皮、陈皮,如厚朴散;桂心 — 砂仁、陈皮,如桂心散。
温中止痛 药物配对:丁香 — 吴萸,如丁萸理中汤;砂仁 — 木香,如香砂散。
温脾止泻 药物配对:肉豆蔻 — 诃子,如养脏汤。
温脾止血 药物配对:附子 — 白术、灶心土,如黄土汤;附子 — 炮姜炭。
温脾攻下 药物配对:附子 — 大黄,如温脾汤。
温脾助阳 药物配对:干姜 — 草果仁、附子,如实脾汤;白术 — 附子,如术附汤。
(二)清脾
清热解毒 药物配对:石膏 — 黄连、黄芩;升麻 — 玄参。
清热祛湿 药物配对:黄连 — 黄芩、黄柏,如黄连解毒汤;栀子 — 藿香;黄柏 — 苍术,如除湿壮筋汤;石膏 — 苍术,如湿热吐草方。
(三)健脾
健脾除湿 药物配对:苡仁 — 防已、陈皮,如滋补散;茯苓 — 苡仁、大腹皮,如消肿利水散;白术 — 茯苓,如四君子汤。
燥湿健脾 药物配对:苍术 — 厚朴、陈皮,如平胃散;槟榔 — 苍术,如麻黄桂枝汤;苍术 — 神曲,如加味平胃散。
健脾行气 药物配对:陈皮 — 青皮,如曲蘖散;茯苓 — 枳壳,如和胃消食汤。
健脾破满 药物配对:白术 — 莪术,如导水散;白术 — 枳实,如枳实导滞丸。
健脾利水 药物配对:黄芪 — 茯苓、防己,如防己散;白术 — 茯苓、猪苓,如五苓散。
(四)补脾
补脾益气 药物配对:党参 — 黄芪、白术,如扶脾散;人参 — 白术,如四君子汤。
补中健脾 药物配对:人参 — 白术、陈皮,如异功散;白术 — 山药,如完带汤。
益气升阳 药物配对:黄芪 — 升麻、柴胡,如补中益气汤。
益气温中 药物配对:黄芪 — 桂枝;人参 — 白术、干姜,如理中汤。
补中和胃 药物配对:白术 — 砂仁、陈皮,如香砂六君子汤。
益气涩肠 药物配对:人参 — 肉豆蔻、诃子,如养脏汤。
四、用于肝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肝
清肝泻火 药物配对:黄芩 — 栀子,如龙胆泻肝汤;黄芩 — 生地、黄连,如黄芩散;大黄 — 菊花、黄芩,如大黄当归散;栀子 — 牡丹皮,如丹栀逍遥散。
清肝明目 药物配对:菊花 — 木、车前子,如洗肝散;青葙子 — 草决明、石决明,如青葙子散。
清肝利湿 药物配对:栀子 — 茵陈;龙胆草 — 木通、车前子。
清肝熄风 药物配对:羚羊角 — 钩藤,如羚羊钩藤汤;全蝎 — 僵蚕、蝉蜕,如千金散;蝉蜕 — 蚯蚓。
清肝止血 药物配对:黄芩 — 大黄、栀子,如大黄当归汤。
平肝潜阳 药物配对:钩藤 — 石决明、天麻;白芍 — 龙骨、牡蛎。
(二)温肝
温肝散寒 药物配对:吴萸 — 生 姜,如四神丸。
温肝行气 药物配对:吴萸 — 小茴香,如木瓜散;高良姜 — 香附。
温肝清胃 药物配对:吴萸 — 黄连,如木瓜散。
温肝舒筋 药物配对:木瓜 — 苡仁、桂枝,如舒筋散。
(三)疏肝
疏肝清热 药物配对:川楝子 — 玄胡索。
疏肝解郁 药物配对:柴胡 — 白芍,如逍遥散;柴胡 — 麦芽、陈皮,如和气饮;枳壳 — 郁金;柴胡 — 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疏肝行气 药物配对:香附 — 枳壳,如柴胡疏肝散;川楝子 — 小茴香,如金铃散;川楝子 — 乌药、青皮;白芍 — 陈皮、青皮。
疏肝利胆 药物配对:柴胡 — 龙胆草,如龙胆泻肝汤;柴胡 — 大黄、黄芩,如柴胡清凉汤。
疏肝理脾 药物配对:柴胡 — 枳实、甘草,如四逆散;柴胡 — 木香、陈皮,如和气饮;香附 — 苍术。
疏肝和胃 药物配对:柴胡 — 陈皮、半夏,如柴芍六君子汤。
疏肝养血 药物配对:川楝子 — 地黄;柴胡 — 当地 如逍遥散。
疏肝活血 药物配对:柴胡 — 桃仁,如血府逐淤汤;川楝子 — 郁金。
(四)补肝
补血养肝 药物配对:当归 — 白芍,如四物汤;当归 — 枸杞子,如滋肾补肝散。
滋肝明目 药物配对:山茱萸 — 枸杞子、菊花,如枸菊地黄丸。
养肝滋肾 药物配对:枸杞子 — 生地、菟丝子,如滋肾补肝散。
强筋健骨 药物配对:杜仲 — 续断、桑寄生,如独活寄生汤。
和营缓急 药物配对:白芍 — 甘草,如香连散。
五、用于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温肾
温肾壮阳 药物配对:肉桂 — 附子、熟地,如桂附八味散;补骨脂 — 巴戟天、葫芦巴,如血竭散。
回阳救逆 药物配对:附子 — 干姜、炙草,如四逆汤。
温肾强腰 药物配对:肉桂 — 怀牛膝、杜仲;补骨脂 — 葫芦巴,如血竭散。
温肾纳气 药物配对:附子 — 苏子,如三子下气汤。
补肾催情 药物配对:菟丝子 — 淫羊藿、阳起石,如催情散。
温肾缩尿 药物配对:益智仁 — 山药、乌药。
温肾利水 药物配对:附子 — 茯苓,如真武汤;怀牛膝 — 车前子。
温阳发表 药物配对:附子 — 麻黄、细辛,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温肾暖脾 药物配对:补骨脂 — 肉豆蔻,如四神丸。
温肾暖胃 药物配对:益智仁 — 官桂、砂仁,如益智散。
(二)补肾
滋肾清热 药物配对:熟地 — 地骨皮、柴胡,如熟地黄散。
滋肾益精 药物配对:枸杞子 — 生地、菟丝子,如滋肾补肝散;熟地 — 生地、山萸肉;夏盆子 — 菟丝子、枸杞子。
补肾健骨 药物配对:怀牛膝 — 熟地、巴戟天,如滋肾补肝散;续断 — 巴戟天、杜仲。
补肾涩精 药物配对:菟丝子 — 龙骨、牡蛎;沙苑蒺藜 — 芡实、莲子,如金锁固精丸。
滋肾泻浊 药物配对:熟地 — 泽泻,如六味地黄丸。
滋肾润燥 药物配对:肉苁蓉 — 当归、麻油,如当归苁蓉汤;生地 — 玄参、麦冬,如增液汤。
六、用于胃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胃
清胃泻火 药物配对:石膏 — 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石膏 — 知母,如白虎汤。
清胃解毒 药物配对:升麻 — 黄连,如普济消毒饮;大黄 — 黄连,如泻心汤;石膏 — 黄芩、黄连,如石膏竹沥汤。
清胃生津 药物配对:石膏 — 麦冬,如竹叶石膏汤;升麻 — 生地。
清胃降浊 药物配对:黄连 — 水竹茹,如连茹二陈汤;黄连 — 半夏,如消黄益心汤。
(二)温胃
温胃散寒 药物配对:砂仁 — 草豆蔻,如益胃散;桂心 — 砂仁,如桂心散。
温胃行气 药物配对:桂心 — 茴香、陈皮,如通灵散;丁香 — 木香,如丁香散。
温胃和中 药物配对:干姜 — 甘草,如理中汤。
温胃止吐 药物配对:陈皮 — 生姜,如香砂平胃散;干姜 — 半夏;砂仁 — 陈皮、半夏,如香砂六君子汤。
温胃活血 药物配对:厚朴 — 当归,如温脾汤。
温胃攻下 药物配对:桂枝 — 大黄,如透肠散。
(三)和胃
和胃降逆 药物配对:半夏 — 黄连、竹茹,如连茹二陈汤;木瓜 — 吴萸,如木瓜散。
消食导滞 药物配对:山楂 — 神曲、麦芽,如曲蘖散;半夏 — 神曲,如保和丸;神曲 — 山楂、槟榔,如和胃消食散;神曲 — 大黄,如三仙汤。
和胃止吐 药物配对:陈皮 — 半夏,如二陈汤;藿香 — 半夏。
和胃解表 药物配对:藿香 — 苏叶
行气导滞 药物配对:木香 — 槟榔,如木香槟榔丸;陈皮 — 厚朴,如平胃散;枳壳 — 神曲,如枳壳散。
(四)补胃
益气清胃 药物配对:人参 — 石膏、竹叶,竹叶石膏汤。
生津养胃 药物配对:沙参 — 麦冬、玉竹,沙参麦冬汤。
益气和胃 药物配对:人参 — 白术、砂仁,参苓白术散;人参 — 陈皮、半夏,如六君子汤。
七、用于胆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胆
清胆泻热 药物配对:柴胡 — 龙胆草,如龙胆泻肝汤;柴胡 — 黄芩、大黄,如柴胡清凉散;赤小豆 — 连翘。
和解少阳 药物配对:柴胡 — 黄芩,如小柴胡汤。
和解发表 药物配对:柴胡 —桂枝、白芍,如柴胡桂枝汤。
和解攻下 药物配对:柴胡 — 白芍、大黄,如大柴胡汤。
清胆退黄 药物配对:茵陈 — 泽泻、猪苓,如茵陈五苓散;栀子 — 茵陈、木通。
清胆和胃 药物配对:竹茹 — 半夏、枳实,如温胆汤;柴胡 — 半夏、生姜,如小柴胡汤。
利胆排石 药物配对:茵陈 — 四川大金钱草、大黄。
(二)温胆
温胆退黄 药物配对:附子 — 茵陈,如茵陈四逆汤;白术 — 附子、茵陈,如茵陈术附汤。
八、用于大肠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肠
清肠祛湿 药物配对:大黄 — 黄连、黄芩,如芍药汤;黄连 — 黄芩、黄柏,如黄连解毒汤。
清肠止泻 药物配对:黄连 — 木香,如香连散;白头翁 — 苦参、黄柏,如白苦汤;黄连 — 葛根、黄芩。
清肠行气 药物配对:黄连 — 枳壳,如加味郁金散;大黄 — 木香,如通肠芍药汤。
清肠攻下 药物配对:芒硝 — 大黄,如大承气汤。
清肠止血 药物配对:黄芩 — 地榆、槐花,如清肠饮;槐角 — 生地、黄芩,如槐角丸;槐花 — 地榆,如槐花散。
清肠活血 药物配对:黄连 — 当归、白芍,如芍药汤;大黄 — 桃仁,如通关散;地榆 — 赤芍,如血痢方。
(二)温肠
温肠行气 药物配对:官桂 — 木香、砂仁,如香砂散;小茴香 — 青皮、陈皮,如橘皮散。
涩肠止泻 药物配对:罂粟壳 — 煨诃子,如诃子散;乌梅 — 煨诃子,如乌梅散。
(三)攻肠
润下滑肠 药物配对:火麻仁 —当归、桃仁,如通关散;火麻仁 — 杏仁、大黄,如麻子仁丸;郁李仁 — 火麻仁。
攻肠逐水 药物配对:大戟 — 甘遂、大枣,如十枣汤;大黄 — 牵牛子,如大戟散。
攻下和营 药物配对:大黄 — 白芍,如郁金散。
行气破满 药物配对:木香 — 槟榔、山棱,如马价丸;厚朴 — 枳实,如大承气汤;乌药 — 大腹皮、枳实,如消胀汤。
润肠祛风 药物配对:火麻仁 — 桃仁、防风,如通关散。
九、用于膀胱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热
清热利尿 药物配对:竹叶 —木通、生地;滑石 — 甘草、泽泻,如止淋通关散;栀子 — 大黄,如八正散。
渗湿利水 药物配对:猪苓 — 茯苓、泽泻,如五苓散。
利水通淋 药物配对:木通 — 车前子、滑石,如八正散;石苇 — 灯草心、瞿麦,如利尿散。
清热止血 药物配对:栀子 — 小蓟、大黄;生地 — 炒蒲黄、栀子。
利水坚阳 药物配对:滑石 — 知母、黄柏 如猪苓散。
通淋排石 药物配对:海金沙 — 石苇、四川大金钱草。
(二)温补
温阳化气 药物配对:桂枝 — 泽泻,如五苓散。
化气坚阳 药物配对:肉桂 — 知母、黄柏。
滋肾固浮 药物配对:益智仁 — 乌药、桑螵蛸。
转载: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例如: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不一一例举。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的差异不同,用药剂量也会不同。
半夏药对的临床应用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因“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而得名。其性味辛温,有毒。主归肺
、脾、胃经。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善治脏腑之湿痰;为止呕要药,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皆
可随证配伍运用,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亦可治梅核气、痰热结胸、心下痞满等证;外
用可消肿止痛,治疗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粘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β
-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麻黄碱、葫芦巴碱以及药理作用与毒蕈碱相似的生物碱、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
萄糖甙、3,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甙等。生半夏和制半夏煎剂均有镇咳祛痰、镇吐作用。从半夏中分离出来的半夏蛋
白有抗早孕作用。生半夏的氯仿和丙酮提取物对白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等。
1.半夏配天南星,燥湿化痰
半夏与天南星均可辛温燥湿化痰。半夏专入脾胃,主治湿痰,且能降逆止呕;天南星兼走经络,善治风痰,又
能祛风定惊。两药相伍,半夏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星开泄化痰,以搜经络中之风痰;合可散周身痰结,尤
以祛风痰为著。临床用于顽痰咳喘,风痰眩晕,中风仆倒,口眼歪斜,舌强语蹇以及癫痫惊风等症。例如,《活幼心
书》中如意膏以二药治风痰停饮,咳嗽喘促。《圣济总录》中玉液汤以此二药去痰涎,利胸膈。
2.半夏配旋覆花,止咳止呕
半夏消痰散结,降逆和胃;旋覆花开结消痰,下气行水,降气止噫。然半夏偏于燥湿化痰,旋覆花则侧于宣肺
,下气行水。两药相伍,一燥一宣,互为其用,祛痰止咳,可增强和胃止呕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痰饮壅肺之咳喘及
寒湿犯胃所致的呕吐噫气或支饮,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得卧,面浮肢肿,心下痞坚等。
3.半夏配茯苓,健脾燥湿
半夏辛温,功擅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脾喜燥而恶湿,湿去则脾运,痰涎无以为生;茯苓味甘淡,
长于补脾,利水湿,且补而不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两药相伍,一为温燥化湿,一为淡渗利湿;一为
降逆止呕治其标,一为健脾和中治其本,共奏健脾利水、燥湿化痰、利水宁心之功。临床用于治疗脾虚湿停、胃气不
降之脘痞腹胀、呃逆呕吐、大便溏泻或咳嗽痰多等症。《伤寒大白》中的半夏茯苓汤以二药治头汗,中焦闭塞,则周
身不能敷布,但头有汗。《云岐子脉诀》中的半夏汤以二药治呕逆,寒在上焦,脉缓者。
4.半夏配陈皮,理气化痰
半夏辛温燥烈,功擅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辛苦而温,长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两药合用,半夏得陈皮
之助,则气顺而痰自消,化痰湿之力尤胜;陈皮得半夏之辅,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两者相使相助,
共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之功。临床常用于痰湿上犯之胸膈胀满、咳嗽痰多;脾胃失和、湿浊内困而致脘
腹胀满、恶心呕吐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橘皮半夏汤即以二药治痰饮、食积、寒痰停积,恶心呕吐、目眩昏
闷及瘴疟。
5.半夏配藿香,两调脾胃
半夏性燥烈,偏于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藿香与半夏皆归脾胃经,藿香气芳香,长于化湿悦脾,宽中快气,和
胃止呕。二者合用,一以芳化,一以温燥,有两调脾胃之功,并有较强的止呕之力。临床用于寒湿困中、脾胃不和之
头目昏沉、胸脘痞闷、呕恶腹泻之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藿香半夏汤以藿香、半夏联袂,燥湿与化湿合用,
治湿浊困脾较甚、胃中停饮呕逆之证。
6.半夏配生姜,相使相畏
半夏、生姜性味相同,均辛温燥散,具降逆、止呕、和胃、化痰之功。两药配伍,协同为用。半夏降逆止呕为
主,生姜化水止呕为辅,且又具温中化饮之功,相互协同而增强和胃止呕之效。另外,半夏为有毒之品,生姜可制半
夏之毒,属相畏配对,制其所短,展其所长,可更好地发挥和胃降逆作用。临床用于水饮停胃而见呕吐清水痰涎,苔
白腻等症。《金匮要略》中以二药组成的生姜半夏汤和小半夏汤可治痰饮内停、呕吐、反胃等。
7.半夏配天竺黄,祛痰定惊
半夏辛开苦降温燥,偏于燥湿健脾,和胃降逆,脾健土燥,痰涎无以生;天竺黄甘寒,长于清热化痰,清心定
惊。两药共用,祛痰之力佳,并有一定的祛风定惊作用。临床用于痰湿内停之咳嗽痰多,胸闷胀满;痰涎壅盛之中风
不语或痰热惊搐、癫痫等。
8.半夏配贝母,润燥相济
半夏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贝母甘凉,润肺止咳效佳。二药一润一燥,相反相成,治各种
痰湿咳嗽。临床见湿痰咳嗽、偏寒偏热均可酌情配合使用。《魏氏家藏方》中的半贝丸以二药等分姜汁为丸治风痰暑
湿疟疾,咳嗽痰多,饮食无味,痫眩。
9.半夏配瓜蒌,化痰消痞
半夏辛温燥烈,化痰降逆,消痞散结。《药性本草》言其“消痰下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瓜
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两药配对,相辅为用,化痰散结,宽胸消痞之功显著。临床用于痰热互结、气郁不通之胸脘
痞满,或痰浊胶结所致的胸痹疼痛;痰热壅肺之胸膈塞满、气逆咳嗽、吐痰黄稠等。《济生方》中的半夏丸以二药利
胸膈,主治肺脏蕴热,痰嗽,胸膈塞满。《普济方》中的半夏汤以二药治胸痹,心下坚痞,急痛彻背,短气烦闷,自
汗出。
10.半夏配天麻,化痰息风
半夏辛温,为治湿痰要药,长于燥湿化痰;天麻甘平,为治内风圣药,善于息风止晕。前人有“无痰不作眩”
之说。用半夏燥湿化痰治其本,天麻息风平肝治其标。两药配对,标本兼顾,化痰息风,治眩晕、头痛。《脾胃论》
云:“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临床用于风痰上扰,症见眩晕头痛
,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医学心悟》中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圣济总录》中的天麻丸以二药为主治偏头痛
,眼目昏花?熏或头目眩晕,起坐不能者。
11.半夏配黄连,辛开苦降
半夏辛散苦燥温通,性质沉降,长于燥脾湿化痰浊,降胃气止呕吐,又能辛散消痞结;黄连苦寒降泄,清泄胃
热而燥湿,以开中焦气分之热结。两药配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开苦降以调其升降。且清热无碍祛湿,燥湿又
无妨清热,有相辅相成之妙用,共奏清热化痰,散结止呕之功。临床用于湿热痰浊,郁结不解,胸脘满闷,痰多黄稠
,苔黄腻,脉弦滑;寒热互结、气机失畅所致的心下痞闷,按之作痛;胃热呕吐,或干呕痰少。《伤寒论》中的小陷
胸汤,以黄连、半夏配瓜蒌合用治疗痰火互结,心下痞硬,按之痛。
12.半夏配黄芩,脾肺同治
半夏辛温性燥,入脾胃二经,功能化饮祛痰,和胃止呕;黄芩苦寒,入肺经,苦燥肺中之痰,寒清肺中之热。
两药合用,脾肺同治,既杜生痰之源,又清贮痰之器,源清流洁,痰化肺清,湿去逆降之功显矣。临床用于痰热壅肺
,肺气上逆之咳嗽痰多色黄者;痰热痞结,气逆不降之呕吐。《袖珍方》中的黄芩半夏丸即以二药治上焦有热,咳嗽
生痰。
13.半夏配石膏,寒温并用
半夏辛散苦燥温通,性质沉降,长于燥脾湿而化痰浊,降胃气而止呕,为治湿痰、气逆呕吐,胸脘痞满之良药
;石膏辛甘大寒,入于肺胃二经,为清泄肺胃实热之要药。两药配对,寒温并用,既清泄肺胃之热,又化痰降逆止呕
、止咳,有肺胃同治之妙用。莫枚士云:“胃热犯肺者之治,当半夏石膏并用也。”临床用于胃热湿阻,胃气上逆所
致脘腹痞闷,恶心呕吐等症;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气喘,黄痰粘稠等;肺胃俱热或胃热犯肺而喘呕并见者。《伤寒论
》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以石膏、半夏配桂枝、麻黄等合用,治疗内饮化热,外感风寒,咳而上气,烦躁而喘的肺胀证
14.半夏配夏枯草,调和肝胃
半夏化痰浊,消痰散结,通降和胃。药理研究认为半夏有良好的镇静和安定作用。夏枯草宣泄肝胆郁火,畅利
气机之运行,补养厥阴。两药合用,宣散肝火,化痰浊,调和肝胃,顺接阴阳。临床用于痰火郁结的各种病证。
15.半夏配麦冬,和胃降逆
半夏辛温而燥,燥湿健脾,化痰降逆;麦冬甘苦微寒,养阴益胃,润肺清心,滋而不腻。两药合用,润肺胃而
降逆气,清虚热而化痰浊,润而不腻,燥不伤阴。但麦冬用量须大半夏一倍以上,始能取得和胃降逆止呕之功。临床
用于热病伤津、肺胃阴虚及肺痈、肺痿等病。《伤寒论》中载有竹叶石膏汤。
16.半夏配干姜,温肺化饮
半夏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干姜辛热,主归肺、脾、胃经,有温肺化饮之功,既能温散肺
中寒邪而利肺气之肃降,使水道通调而痰饮可化?熏又能温脾胃去湿浊而绝生痰之源。两者合用,对痰浊阻肺、咳嗽气
喘之证最宜。临床用于寒痰阻肺,咳嗽气喘,咳痰清稀之症。《金匮要略》中的半夏干姜散以二药等分为末治干呕吐
逆,吐涎沫。《普济方》中的半夏丸以此二药治久吐不止。
17.半夏配皂荚,祛痰开窍
风痰之证多为积痰生热。积热气升则引动内风,痰随气上升则清窍蒙蔽。半夏辛温有毒,功专燥湿化痰;皂荚
辛温有小毒,辛散走窜,具祛痰、搜风、开窍之力,善治风痰壅盛、官窍阻闭之证。两药合用,可使皂荚得半夏之佐
则祛痰之力大增,祛风痰、开官窍之功更著。共奏祛痰降气开窍之功,痰去则气降,气降则风息,清窍自开。临床用
于中风痰厥之卒然昏迷、口噤不开、喉中痰声漉漉;痰湿壅滞、胸闷咳喘、痰多、质粘难出。
18.半夏配秫米,和胃安眠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而降逆和胃,能阴阳和表里,使阳入阴而令安眠;秫米甘微寒,健脾益气而升清安中,制
半夏之辛烈。两药合用,一泻一补,一升一降,具有调和脾胃,舒畅气机的作用,使阴阳通,脾胃和,可入眠,为治
“胃不和,卧不安”的良药。临床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或胃失安和之夜寝不安。《内经》有载半夏秫米汤。
19.半夏配甘遂,消痰泻饮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化饮,和畅气机,为燥无形痰湿之上品;甘遂苦寒性降逆,破气行水,善行肠间经
隧之饮邪,为泻有形水饮之专药。两药合用,相辅相成,饮下痰消,邪衰而病愈。临床用于饮留胃肠,脉伏,其人欲
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结满。《伤寒论》中的甘遂半夏汤以二药为主治留饮。
20.半夏配厚朴
力可专通畅中焦,引其他诸药(理气药)力专于调中焦之痞与气滞,治疗食积,积滞;以及中焦之痰浊,湿热
;此二药为有效,增效之品。此得之临床应用总结。
根据“十八反”理论,半夏不能与乌头合用
【选方】
①治湿痰,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汤洗)各一两,
白术一两半。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素问病机保命集》)
②治湿痰喘
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
③治痰
饮咳嗽:大半夏一斤,汤泡七次,晒干,为细末,用生绢袋盛贮,于磁盆内用净水洗,出去粗柤,将洗出半夏末,就
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晒干,每半夏粉一两,入飞过细朱砂末一钱,用生姜汁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淡生姜汤下,食后服。(《袖珍方》辰砂半夏丸)
④治心下有支饮(呕家本渴,
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
夏汤)
⑤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
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瞶闷乱,或饮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陈皮(去白)、半
夏(煮)各七两。上二件,锉为粗散,每服三钱,生姜十片,水二盏,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留二服滓
并作一服,再煎服。(《局方》橘皮半夏汤)
⑥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茯芩三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⑦治胃反呕吐者:半
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汤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
,余分再服。《金匮要略》大半夏汤)
⑧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
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⑨治小儿痰热,咳嗽惊悸:半夏
、南星等分,为末,牛胆汁,入胆内和,悬风处待干,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汤下。(《摘元方》)
⑩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桂、半夏等分。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 (《补缺肘后方》)
⑾除积冷,暖元藏,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
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上等分,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
子大。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妇人醋汤下。(《局方》半硫丸)
⑿治痰厥:半夏八两,防风
四两,甘草二两。同为细末,分作四十服,每服用水一大盏半,姜二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卫
生家宝方》省风汤)
治目不瞑,不卧:以流水千里已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
,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灵枢》半夏
秫米汤)
⒁治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
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纳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伤寒论》半夏散及汤)
⒂治痰结,咽喉不利,语音不出:夏(洗)五钱,草乌一字(炒),桂一字(炙)。上
同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素问病机保命集》玉粉丸)   ⒃治喉痹肿塞:
生半夏末搐鼻内,涎出效。(《濒湖集简方》)   ⒄治产后晕绝:半夏末,冷水和丸,大豆大,纳鼻中。(《肘后
方》)
⒅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末半夏,鸡于白和涂之,水磨敷。(《补缺肘后方》)
⒆治小儿惊
风:生半夏一钱,皂角半钱。为末,吹少许入鼻。(《仁斋直指方》嚏惊散)   ⒇治重舌木舌,肿大塞口:半夏煎
醋,合漱之。(《纲目》)   (21)治诸瘘五六孔相通:生半夏末,水调涂孔内,一日二次。(《外科小品》)
(22)治外伤性出血:生半夏、乌贼骨等分,研细末,撒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23)治蛇
伤:鲜半夏、鸭食菜(苦麻菜)、香蒿尖各等量,混合捣碎成膏状,敷于伤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4)老人风痰。用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
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
25)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
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26)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
心痛,脉洪数)。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末,加姜汁浸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
七十丸,饭后服,姜汤送下。此方名小黄丸。
(27)湿痰咳嗽(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用半
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   (28)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
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29)呕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30)黄疸喘满,小
便自利,不可除热。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清半夏
(31)老人便结。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
温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32)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
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33)喉痹肿
塞。用生半夏末 鼻内,涎出见效。
(34)骨鲠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为末,取一匙,水冲服,当呕出。
忌食羊肉。   【临床应用】
①治疗呕吐用姜半夏制成1:1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治疗各种呕吐,
临床上可代替爱茂尔应用,有人认为其镇吐作用比爱茂尔强两倍多。未发现副作用。
②治疗疟疾生半夏2钱,捣
烂置于胶布上。于疟疾发作前3~4小时贴于脐部,可控制发作。
③治疗急性乳腺炎取生半夏1~2钱,葱白2~3根
,共捣烂,揉成团(亦可用生半夏捣细和米饭少许捏成丸),塞于患乳对侧鼻孔,每日2次,每次塞半小时。用于急性
乳腺炎早期计72例,多数治疗2~3次见效。
④治疗鸡眼半夏研末敷于患部。用药前先洗净患处,消毒后用手术刀
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然后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经5~7天后,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生肉芽组织,再
过数日即可痊愈。治疗30余例未见复发。
⑤治疗牙痛生半夏1两,捣碎,置于90%酒精3两中,浸泡1日后即可使用
。用时以棉球蘸药液塞入龋齿洞中,或涂擦痛牙周围。治疗100余例,95%以上患者均有效果。
⑥治疗急慢性化脓
性中耳炎生半夏研末溶于米酒或50%酒精中(1份半夏,3份酒精),浸泡24小时以上,取上层澄清液滴耳。用时先用双
氧水洗涤外耳道,然后滴入药液数滴,每天1~2次。据10例观察,对急性中耳炎效果较好,一般1~2天见效,1周内可
治愈。
⑦预防和减轻血吸虫病口服锑剂的中毒反应口服锑剂治疗血吸虫病过程中,呕吐是常见的毒性反应,往往
迫使治疗中断;如于口撮锑剂同时加服法半夏粉与甘草粉,则有预防或减轻中毒反应的作用。每口服锑剂1次,服半夏
粉3.2分,生甘草粉4.8分。据12例观察,一般服药期间都能照常工作,精神愉快,食欲正常;仅4例有轻微不适:略感
恶心呕吐,或短暂的腹痛或腹泻,均不影响工作。
⑧治疗矽肺据144例各期患者的初步观察,对主观症状有不同
程度的改善;客观检查除个别病例的血清粘蛋白下降和血矽增高外,其它检查(如X线摄片)尚无明显变化。少数病例
对肝功能有不良影响,尿中出现红细胞,故应用时应紧密注意肝肾的毒性反应。   用法:用姜半夏口服、肌肉注射
或喷雾给药,剂量一般为每日7钱。治疗持续1~10个月不等,大多在3~5个月左右。
【中毒处理】曾有报道,4
例误食生半夏0.1~0.2克、1.4克、1.8克、2.4克而引起中毒者,症状表现主要为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的烧灼感和麻辣味
,胃部不适、恶心及胸前压迫感。   4例中除1例因误食量甚少而自愈外,其余3例均经服生姜而痊愈。
理血,扶正祛邪药对 理血药对
1、三棱+莪术
二者配伍应用,气血双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化积消块。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癌、骨肉瘤、胃癌、食道癌、宫颈癌、皮肤癌等属气血凝滞者。
2、白花蛇舌草+小蓟
二者配伍应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水通淋,凉血止血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
3、三七+莪术
二者配伍应用,共奏行气破血祛瘀、消积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膀胱癌、宫颈癌、肝癌、胃癌等属气滞血瘀者。并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瘤引起的肢体或内脏疼痛。
4、土元(土鳖虫)+僵蚕
二者配伍应用共奏破血逐瘀、化痰散结之功,临床常用治疗脑肿瘤、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喉癌、恶性淋巴瘤等属痰热互结者。另外,土元+僵蚕和全蝎 +蜈蚣(攻毒散结)两“药对”组合用于治疗癌性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5、女贞子+旱莲草
二者均入肝、肾两经,为平补肝肾之品,养阴而不腻滞,相须为用,互相促进,补肝肾,清虚热,凉血止血之力增强。临床常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症属阴虚内热、迫血妄行所致尿血、便血、吐血、衄血等出血见症;或各种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症。
扶正祛邪药对
1、白芍+炙甘草
二者同用,适用于拘急性疼痛。症见脘腹部拘急疼痛,得甘则止;或肢体拘急性疼痛,按之则舒。伴有精神萎靡,舌红少苔,脉小弦等。气血不足,营卫周流不及,脉络失养,所致“不荣则痛”之证甚为合拍。临床上此“药对 ”常与虫类药配伍,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引起的肢体或内脏疼痛。
2、白术+枳实
二者同用功擅消痞除胀利湿,症见脘痞腹胀,食后更甚,饥时尤重,胃纳不佳,嗳气则舒,大便不畅,体倦少言,舌质淡红,苔薄,脉虚弦等。临床上常用于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映应。
3、山萸肉+白芍
二者配伍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从而对肝癌、食道癌、肠癌等恶性肿瘤有一定得治疗作用。
4、三七+灵芝
二者配伍共奏补气和血、活血消肿、散结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属气虚血瘀或正虚邪实者。现代抗癌制剂“参灵片”就是以本“药对”为主要成分加工制成的。
5、百合+鱼腥草
二者相伍为用,共奏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排脓消痈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癌、胃癌、白血病、皮肤癌等恶性肿瘤症属阴虚热毒郁结者。
(六)、理气止痛药对
1、元胡+徐长卿
二者配伍相须为用,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瘤引起的肢体或内脏疼痛。
2、白屈菜+徐长卿
二者配伍相须为用,共奏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肺癌、鼻咽癌、皮肤癌等属热毒瘀阻者。并常用于治疗肿瘤引起的肢体或内脏疼痛,确有良效。
3、旋复花+代赭石
二者配伍,一宣一降,宣降合法,共奏重镇降逆止呕、化痰消痞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所致的梗阻、幽门不全梗阻等病症。
4、金铃子+延胡索
二者配伍,一寒一温,寒温并用;一泄气分之郁,一行血分之滞,气血并行,为行气活血止痛的常用药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引起的肢体及内脏疼痛。
5、高良姜+香附
二者配伍,一散寒凝,一行气滞,温中散寒,行气疏肝止痛。为理气散寒止痛常用的“药对 ”,临床上多用治疗肿瘤引起的肢体及内脏疼痛症属肝郁气滞寒凝者。
6、乌头+全蝎
二者合用有较强的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癌性疼痛用之颇宜。此二药为均为有毒之品,而各人的耐受量各有差异,故临症治疗时应严格注意剂量,可以从小剂量开始,较为安全。
(七)、结束语:
深入研究治疗肿瘤“药对”配伍用药经验,可提高疗效,扩大药物应用范围,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对开展中药复方研究,解析中药方剂主体结构,掌握遣药组方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略论中药的配伍运用(一)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对药配方大全集
化痰止呕要药半夏
半夏——化痰、止呕、安神之要药
2010年执业药师中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张仲景“逼出痰热”的方子!三味药,快如刀,宽胸又养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