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脾饮和真武汤的区别+茵陈五苓散
实脾饮和真武汤的区别
来自: 一苇可渡(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2012-02-24 10:36:53
转一篇关于真武汤与实脾饮的文章如下:
寒湿重用真武汤和实脾饮,从表面来看,实脾饮更适合,但仔细再分析一下:实脾饮适用于寒湿困脾,真武汤适用于肾虚导致的脾虚引起的寒湿。
真武汤
〖方源〗 《伤寒论》
84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组成〗 茯苓 三钱[9g] 芍药 三钱[9g] 白术 二钱[6g] 生姜 三钱[9g]
附子 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治〗
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
2.太阳病发汗过多,阳虚水泛。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功用〗 温阳利水。
〖病机〗 本证是由肾阳虚导致脾阳虚,水湿不运内聚而生;肾阳虚是本,脾阳虚水湿内停是标。
实脾饮
实脾饮(《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白术12克、厚朴6克、木瓜6克、木香3克、草果3克、大腹子(即槟榔)6克、茯苓15克、干姜6克、制附子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用于脾阳不足,水湿内停,而见尿少浮肿下半身尤著、腹泻便溏、胸腹胀满,或身重肢冷。舌苔白腻而润,脉沉迟者。本方与五苓散合用也可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或肝硬变腹水之轻症而属于脾阳虚者。
方 名:实脾饮(利湿之剂)
总 结:阴水
组 成:大腹皮6g、茯苓5g、白术12g、炙甘草3g、木瓜6g、附子6g、黑姜6g、草豆蔻3g、木香3g、厚朴6g
主 治:治肢体浮肿,色悴声短,口中不渴,二便通利。
两药看起来相似,其实有别.一,苔白,舌淡胖,用真武汤.苔厚腻,用实脾饮.二,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用真武汤.脉沉迟用实脾饮.三,治疗范围也有不同,
实脾苓术与木瓜 甘草木香大腹加
草果附姜兼厚朴 虚寒阴水效堪夸
[组成与用法] 厚朴去皮、姜制炒 白术 木瓜去瓤 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脐 白花苓去皮 干姜炮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共为粗末,每次12克,加生姜五片,枣子一枚,水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与主治]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阴水。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迟者。
[说明] 水肿一病,大体可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阳水属热属实,阴水属寒属虚。本方所主乃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致三阴水证。《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脾阳虚弱,土不制水,水湿泛溢,故肢体肿重;水为阴邪,其性下趋,故水肿以身半以下为甚。脾阳不振。运化不健,反为湿困,故食少;水湿内停,三焦不畅,故胸腹胀满。水渍肠间,清浊不分,传化失常,故大便溏薄;脾病及肾,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脾肾虚寒,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故手足不温。治当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方中干姜、附子、草果温肾暖脾,扶阳抑阴,白术、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补虚、扶土制水,使土实则水治,阳复则水化。寒水既停,三焦气滞,必兼行气利水,使气行水行,其效方捷,故又以厚朴、木香、槟榔、茯苓行气消胀,导水下行。又温燥渗利太过每易伤阴,所以更佐一味酸温的木瓜,敛阴护津,使水去而阴津不伤,与仲景真武汤用白芍异曲而同工,虽无白芍育阴之效,却有化湿和胃之用,涩津而不虑恋湿,实较白芍为优。诸药合用,使阳所复,运化健,气行水去,诸症自除。
本方为治疗虚寒阴水的主要方剂,方名“实脾”者,是“治阴水先实脾土”之意。但综观全方,温阳行气之力有余,而益气扶正之力不足,故对阴水寒湿气滞者最为相宜。若见气少声微者,须酌加参、芪之属。《医宗金鉴》主张配合理中丸,重用茯苓,温补元气以行水,可以取法。若尿少肿盛者,也可与五苓散合方化裁;便溏者,去槟榔。近代临床应用本方治疗慢性水肿腹水等属于阴水者,每可取得一定疗效。
茵陈五苓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茵陈30g  泽泻15g  茯苓9g  猪
苓9g  白术9g  桂枝6g
上6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分3次温服;或为散
剂,每服6g,白开水送下,日3次;亦可用茵陈煎汤,送服五
苓散。
(功效)利水祛湿,清热退黄。
(主治}
主证:形寒发热,目睛微黄,恶心呕吐,口苦不渴,小便不
利,大便溏泄,苔微黄而腻,脉弦滑或濡数。
副证: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临证加减)
l.治疗湿重于热之黄疽,本方加藿香,蔻仁,佩兰等芳香
化浊之品,以宣利气机而化湿浊.
2.若兼表证者,宜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解表清热利
湿。
3.若湿热交蒸较甚,可合栀子柏皮汤,以增强泄热利湿
之功。
4.若兼呕逆者,乃因胃浊上逆,宜酌加半夏橘皮降逆止呕。
5.若兼食滞不化,而大便尚通者,加枳实,神曲等消食
和胃。
6.若腹胀较甚,加大腹皮、香附、莱菔子、木香行气消胀。
7。本方加减治疗心源性黄疸:基本方为茵陈、焦白术、赤
茯苓、丹参各30g,制附子工0—30g,葶苈子10—20g,泽泻
15g,党参、桂枝、炙甘草各10g。肝区痛甚加元胡索、川楝子;
上肢肿甚加五加皮、防己;咳喘重者加苏子、大贝母;发热加黄
芩、板蓝根;纳呆加焦山楂、炒麦芽;唇面发绀加当归、红花;
心衰重者加人参。总胆红素3mg%以下者每日服工剂,以上者每
曰服两剂。西药用强心、保肝、利尿剂.结果;显效(心衰完全
控制,总胆红素正常)28例,好转(心衰基本控制,总胆红素
正常)12例,无效3例,死亡3例。[刚c中医杂志,1988,《6,:17]
8。本方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主证为精神倦怠,发热,
黄疽,饮食不振,恶心,肝肿大,肝区压痛等。药用茵陈五苓散
去桂枝,加郁金、银花。服药后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改善,疗
效满:意。[江西中医药,1959,c7,:Z1]
9。茵陈玉器饮:茵陈、玉竹、石斛、天花粉、茯苓、萆藓、
葛根、栀子、陈皮、半夏、薏苡仁.水煎服。治平日嗜饮,湿火
熏蒸而致之酒疸,面目发黄,黄甚则黑,心中嘈杂,小便赤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祛湿剂温化寒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实脾汤: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 大腹子 附子 白茯苓干姜各6g
实脾汤
实脾散——经方解读(二十七)
实脾饮新用
景岳全书古方八阵----热阵之脾肾阳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