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托·迪克斯洞穿世界的眼睛

奥托·迪克斯(1891-1969生于德国翁特姆豪森。新客观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6岁在一位装饰画家那里做过四年徒工,然后在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学院学习4年。一次大战中应征入伍,大战后出版过《战争》组画,36岁时任德累斯顿学院教授。

迪克斯早期以各种风格作画,从印象派到立体派,最后以无政府主义者的叛逆表现而转向达达派。后来又转向现代主题,转向一种相对来说更为写实的处理手法。毒气和阵地战的残忍使迪克斯感到恐怖,他在画中坚决地给予揭露。二次大战后,迪克斯摒弃了写实方法而以明确的表现主义进行创作。

当时表现主义在德国很流行,“桥社”和梵高的作品给了迪克斯很大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参加了德国炮兵部队,之后又参加机枪连,画了许多士兵肖像。他喜欢战争的紧张刺激,试图用一种客观的心态来刻画战争。这些战争画体现了他早期的“反绘画”理念。1922年到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进修3年。他不喜欢政治,拒绝民族主义的游行。

1927年,迪克斯成为德累斯顿美院教授,纳粹崛起后被开除,因为他对德国阴暗面的刻画与对下层阶级的同情让纳粹深感恐惧。他的作品在德国被禁,在国外却大获成功。迪克斯避居康斯坦斯湖区,创作风景画,然而还是于1939年被捕。1945年德国战败前夜被强征入军中,次年才得以自由。之后他回到了湖区,1967年访问希腊时瘫痪,1968年完成了最后之作,次年病逝。

“我要么臭名昭著,要么流芳百世。”奥托迪克斯年轻时曾这样定义自己。事实证明,他两者都做到了。这位20世纪著名的德国新客观主义绘画大师在历史的沉沉浮浮中饱受褒贬。而今,迪克斯的作品又被重新发现,并以其真实的震撼力量呼唤人们直面真相。

迪克斯的作品不仅逼真而震撼地再现了一战当中炮火横飞的残酷阵地战,也以一种可怕的方式撕下了战争惨无人道的面具。他曾坦言,他不期待通过画作来改变人们,他在乎的是真相。除去战争,迪克斯展示的真相还包括战后的边缘群体,比如战争伤残人士和妓女。“我喜欢坚硬的形状和枯燥的陈述。对我而言,轮廓很重要,它将物体残酷地、硬生生地置入了空间”,迪克斯如是评价他那些出自上世纪20年代褒贬不一的画作。他是当之无愧的20世纪德国新客观主义绘画大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瞬间的永恒~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奥托•迪克斯作品欣赏世界
西方绘画大师 -149 奥托·迪克斯 Otto Dix (1891-1969年) 德国画家、 版画家和雕塑
如此打量着大地上的“空眼眶”
眼泪:与心脏发生强烈冲突之后的自然反应
西方艺术史:德国表现主义新客观派画家 奥托·迪克斯 【128】
​泰特呈现百年前魏玛艺术 “魔幻现实主义”混乱与颓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