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新审视我的玉壶春多穆壶

两个月前这一天,我曾把我的玉壶春多穆壶作为存疑瓷器发出来供大家探讨(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0225d01011k99.html)。这两天在读博文时,无意发现博友“中国收藏”发布的一张照片(见下图)。从照片来看,如果这不是仿品。就能给我们对洪武瓷器的断代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至今,洪武瓷都是推论出的,并没有发现有纪年款的瓷器。而这只盘子上的题字已经明确记载是洪武庚辰年即1400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三年的产物。1403年就是永乐元年了,从这只盘子可以看到洪武末年到永乐初年的青花瓷许多特征:

1、钴料从这个距离看,已经没有苏麻离青的串珠、铁锈斑、重笔纹等明显特征了,也就是说苏麻离青已经用尽,尚无新的来源;

2、龙头的画法已经不同于元代龙头,龙鳞已经被交叉线所替代,龙爪趾甲间的折角已经为等于或小于90度了。而元代则多大于90度,显得爪子不够有力。

3、凤的画法也已经脱离元代凤纹的标准,凤头顶冠只用一道线描绘。我原来以为这是永乐时期的画法,现在至少证明在洪武晚期就有了。

4、云纹画的很差。这个图面也画的不好,一是说明洪武帝当时气数已尽,二是因为在窑场工作的已经没有画师了,仅剩一些画匠。即使这个盘子是官用,也只能做到这个水平了。

用以上结论再来看我的玉壶春多穆壶。若把它定为洪武瓷,则一切可解了。

首先,这种壶的造型应该是在玉壶春瓶的基础上改造得来,适宜国人使用,比僧帽壶造价低;其次,从龙的纹饰和云纹来看,其制造应比上面的盘子早几年。纹饰虽然已经简化,但是画功比上面盘子要高一些,呈色也现靛蓝。

从下图可以看出,钴蓝缺乏苏麻离青的基本特征,有少量锡光斑。釉面已出现明显的橘皮纹,这种现象到永乐、宣德越发明显。


壶内壁因修胎工艺太规整,曾作为我怀疑该瓷器不是元青花的主要原因。现在如果把它定为洪武瓷,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毕竟30多年了,手指修胎的技术发展成硬器修胎是完全应该的。此后的永乐、宣德瓷内壁修胎就很好了,甚至还上了釉了。


从底足上看,我原来也觉得没有元青花底足那么坚实,总觉得感观有点软,修胎痕也不那么大气。现在如果定为洪武瓷,这也不成问题了。只是这种底足的特征要记下了,以作为辨别洪武瓷器的参考物。


明代洪武年是历史上较长的一个朝代,前后达35年,比元代三分之一都多,也超过了永乐、宣德两朝的总和。所以,那段时间的瓷器产量一定很多(尤其是中后期)。过去,人们对洪武瓷不够重视,要么划归元代(如早期使用苏麻离青的瓷器),要么划归永乐(中晚期钴蓝发色较好的)。认定为洪武青花的只是少量用国产钴料(灰青色)覆盖青花白釉且个头较大的瓷器,导致流传在世被认定的洪武青花瓷很少。

如果第一图的洪武盘子不是真品,那么这件制壶还不能翻身。最近又仔细观察,完全没有“淡笔道吃胎”现象,还是列入仿冒品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永乐青花瓷 中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明代早期瓷器
明代永乐时期瓷器上的图案纹饰有什么特征?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朝瓷器藏品赏析(五)
明清瓷器鉴定与收藏1
明永乐青花瓷鉴定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