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盲点」可能是自大的说法?
作者:佚名 |  文章出处:nlpwalkers.com
  在NLP2.0培训中,我们会提到“语法预设”的概念。

  例如甲说:“点解我做极都做唔好?”其实已经预设了很多未经证实的假设,继续想下去只会令自己越感挫败。

  “预设”要与“臆测”分清楚,例如乙说:“我觉得我地既感情开始淡”并不代表他感到失望,更不代表他想分手。

  NLP2.0说:语法预法(linguistic presupposition)其实包括行为预设(behavioral presupposition),因为我们的行为也是一种沟通的媒介,所谓 body language。而行为基本上没有预设,正如丙说:“佢唔覆我电话,那代表他不重视我”就是一个臆测例子。

  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词语,如何预设了不太有效果的一些概念:

  例如我一直不太满意“误会”这个词。为什么我们要将人与人沟通时产生的必然扭曲,说成是“误”?如果这根本不是一个错误,而只是一个“独立个体理解讯息”的自然程序,将误会改为“断会”,当中预设会如何有所不同?

  即使如此,我觉得这也勉强可以接受。

  但“盲点”这个词语,就真是难以理解。

  “点”预设了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的东西,就是有一个“点”没有看到。但事实上,有研究说我们在每一刻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占了99.9%,意识到的东西,只占了0.01%。

  NLP中的框架,界分出我们“看得见的东西”和“看不到的东西”。框架由我们选择的信念、价值、策略、状态等等形成,不难理解,在我们框外的东西,远出框内的为多。

  那就说明了,我们有的,不是盲点,而是... 盲海。

  我们看到的,才是点。

  如何处理自己的盲点 VS 如何处理自己的盲海,整个思维策略,会因这个词语的预设,变得完全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玲:NLP情感分析,爱一个人,你会把这些东西给他
这些你容易忽视的思维盲点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常见的心理盲点有哪些? - 壹心理
早安 | NPL在职场中有三大好处
关于思维盲点与遁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