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捕猎独角兽第十八期 | 国家队凭啥集体青睐寒武纪,CEO爆料考虑A股上市背后,多家上市公司已潜伏 (18.6.21)

6月20日消息,近日智能芯片企业寒武纪对外宣布已完成B轮数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新启迪、国投创业、国新资本联合领投,上轮中金资本、中信证券投资&金石投资、TCL资本、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跟投,原股东元禾原点、国科投资、阿里巴巴创新投、联想创投、中科图灵继续跟投。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主要为人工智能提供超高能效的领域通用处理器,目前硬件产品分为智能处理器IP、MLU智能芯片两条产品线。

公司是名副其实的行业独角兽。根据今年3月23日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寒武纪也以10亿美金的估值,位列榜单的第107位。值得注意的是,在B轮过后,寒武纪目前估值已经来到了25亿美元。

一、获“国家队”资本青睐

虽然寒武纪在独角兽榜单排名靠后,但无论从知名度还是公司自身实力来说,说寒武纪是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最知名的独角兽之一也丝毫不为过。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由陈天石和其兄陈云霁联合于2016年联合创立,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取名“寒武纪”,是希望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来比喻人工智能的未来。

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短短两年间内就完成了3轮融资,具体情况如下:

从公布的投资方来看,2016年5月18日,公司的天使轮由科大讯飞、涌铧投资、元禾原点进行投资,金额大约在数千万左右。

2017年8月,寒武纪科技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由联想创投、中科图灵、阿里巴巴等进行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司的投资人当中不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但更明显的是,公司的投资者阵容中包含了多家“国字号”投资团队。

就以本次B轮融资的领投方来看: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16年8月发起设立,重点服务于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同时兼顾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基金;

国新启迪2017年由中国国新、启迪科服、中原豫资、现代服务业基金共同发起成立,总规模100亿元,也是首家由国家级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一流高校与省级地方政府三方合作的资本运作平台;

国新资本是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加上在A轮融资中领投的2016年成立的国投创业,寒武纪A、B轮的领投方均是国家队。

而这在AI芯片领域并不常见,因为同行业的地平线科技接受了英特尔的投资,深鉴科技接受了三星和赛灵思的投资,比特大陆接受了红杉资本和IDG的投资。

市场分析,寒武纪受“国字号”的青睐并不出乎意料,一方面当前我国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在一系列中美贸易摩擦中,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公司作为该领域的头部独角兽,受到“国字号”青睐非常正常。

另外一方面,寒武纪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陈天石在中国科技大学攻读博士时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和姚新教授,201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刚进入时的助理研究员到2016年成为研究员并创立寒武纪科技,其自身工作经历也为寒武纪能够获得国家队青睐奠定基础。寒武纪科技以中科院计算所为依托,起点非常高。

二、从终端到云端的完整布局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拥有终端和服务器两条产品线。而公司正在云端和终端芯片两大市场集体发力。

根据业内介绍,云端和终端芯片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云端看重计算力,终端则更强调低功耗。主流的芯片厂商多数专注其中一端,如英伟达大力开发云端芯片,高通则专注终端芯片。其中,云端市场集中,终端芯片则需求多样,智能摄像头、传感器、音箱等均可搭载。

目前在终端领域,寒武纪以处理器IP授权的形式在全球内帮助客户快速设计和生产具备人工智能处理能力的芯片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后,寒武纪就发布“寒武纪 1A” 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后被华为麒麟970采用,同时智能处理器指令集Cambricon ISA也发布。市场称,预计今年发布的华为麒麟980,可能会继续采用寒武纪的产品。

而在云端方面,寒武纪目前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性能、低功耗、高性价比的智能处理芯片。今年5月份,寒武纪发布MLU100智能芯片(Cambricon-MLU100),适用于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类型的云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而联想和中科曙光也围绕其推出了服务器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云端市场,寒武纪受到的挑战更大,因为其将直面英伟达、英特尔等国际芯片厂商的竞争。

三、有望登陆A

近期小米推迟CDR,专注于香港上市在独角兽圈内引起巨大反响。根据第一财经报道,公司CEO陈天石首次透露,公司倾向于在A股上市。不过他没有透露上市时间表,只表示:“我们一步步来。”

对此,一位机构人士透露,企业一般会根据估值、上市标准与时间、流通性来选择上市地,虽然A股和港股近期估值都出现暂时性的调整,但长期来说A股估值仍然相对偏高。再加上国家扶持鼓励芯片行业或独角兽发展,投资人仍保持积极态度,寒武纪这样的公司的估值会受到支持。

不过,仍有业内人士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估值是投资机构对公司的期望值,现在寒武纪还只是B轮融资,接下来还是要看实际产品是否被市场接受和大面积使用,以及产品的稳定性和应用软件开发升级的支持。毕竟想在数据中心和AI领域站稳一席之地,产品必须能用上好几年。

虽然公司尚未开启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但实际上,公司对A股市场并不陌生,因为其早就和多家A股公司展开合作。

首先就是科大讯飞科大讯飞参与了寒武纪的天使轮投资。而早在2014年,它就开始与寒武纪的早期研究团队沟通相关语音算法在处理器上的实现。科大讯飞目前持有寒武纪1.98%的股权。

无独有偶,中科创达也是寒武纪的合作伙伴之一。2018年4月,中科创达和寒武纪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共同开发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面向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场景落地。

除此之外,中科曙光同样也和寒武纪进行了合作,2018年4月10日,中科曙光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寒武纪与公司是战略合作关系,在曙光2017智能峰会上,推出了由双方联合研发的产品——“全球首款基于寒武纪芯片的AI推理专用服务器”。

四、大趋势推动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发酵,国产芯片,尤其是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被提到了一个从未企及的高度。

根据咨询公司Tractica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全球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深度学习芯片组市场收入,将由去年的5亿美元飙升至122亿美元的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40%。

目前这一领域的巨头还是英伟达,根据瑞银的最新预测,英伟达提供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使得政府更有效地通过视频分析来监测交通以及执法和公共安全,到2020年,将为英伟达提供额外的50亿美元的收入。中国政府急于等待一家像寒武纪科技这样的企业崛起。

不过根据第一财经援引的业内人士说法来看,现在寒武纪的策略非常聪明,端先做授权,云先满足国家层面的需求。不过面临的挑战也很大,因为芯片的巨头很多,比如现在要在英伟达的平台上开发任何一个应用都非常容易,新的公司可能还做不到。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目前还在发力编程语言方面的业务。编程语言是国际科技巨头竞争的下一个重要战场,谷歌和Facebook也都在开发自己的编程语言。根据寒武纪内部人士表示,“编程语言是我们未来一定要做的,我现在把很多精力投入在编程语言方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云抢投的芯片独角兽准备上市!85后天才兄弟4年做到175亿估值
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即将诞生!估值达25亿美元AI独角兽寒武纪将上市
寒武纪冲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
寒武纪上市:亏损 11.8 亿,30家资本围猎、估值500亿,芯片时代的生物大爆发?
AI“独角兽”排队上市,但属于AI公司的胜利还没有到
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冲刺科创板:三年合计亏16亿但估值已超200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