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再以爱之名

    也许,是春天到来的原因,最近学校里学生打架事件接连不断。每次总有一二十人纠结在一起,校内校外的学生鱼龙混杂。常常有携铁棍长刀的,围在一起不论地点的就会打了起来,甚至于还有学生家长带人到教学楼殴打正上课的学生。

也许,是法律不健全的原因,那些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学生们,不知何故,在犯错甚至犯罪后总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关照,无所事事的又出现在了原本花样的校园,去再再次的尝试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他们的道德也因此再一次的被滑坡。

也许,是教育太过软弱的缘故,学生及家长们一个个的理直气壮,挺直了腰身:是我们有错了,但我们都认错了,你们还想怎样?总不能不让我们上学,不让我们受教育!常常弄得我们这些教育者灰头土脸,无颜以对。

也许,是领导者们高高在上的结果,面对一些如社会渣滓般的“学生”,领导者们总是教育老师们要耐心教育,讲究方法,以情感人。更是时刻提醒老师们别触犯了教师十不准,不能触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领导的批评,也让这些处于教育一线的老师们斯文扫地,没了师道尊严。他们更因为给学校和领导脸上抹了黑,而自觉无地自容。

而这所有的一切,据说都缘于领导、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爱与尊重。

一直以来,我就很困惑:现在的教育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原本菁菁校园,现在却变成了滋生罪恶的温床?为什么原本励志的校园,却变成了学生可以为所欲为的乐土?为什么专家们都在高呼着“国家的振兴在教育”,却又对教育一味的求全责备,对教育工作者们一味的冷漠有加,闭门造车般的出台一个又一个规定,和一轮又一轮所谓的课改方案?为什么一面在反思“为何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另一面却一轮又一轮的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着抨击和冲击,而从不知去认真反省为什么原本的传统教育就能培养出那么多杰出人才?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而现在正是独生子女成长的一代,因为教育体制的原因,这一代人身上明显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而且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

现在的家庭,一家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年代,让我们每个人对他们的教育都显得小心毅毅。父母之爱孩子,唯恐孩子吃的不好,睡的不好,玩的不好。他们对孩子百般的呵护和忍让,没有了原则和道德约束。以至于孩子变得越加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和懒惰,更不能经受丁点的挫折。学校之爱学生,往往更多的是从学校安全及领导者自身的利益去考虑,只要学生在校不出现影响学校形象的问题和错误,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得过且过。一出重大问题,往往拼尽了全力的跑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打着害怕影响学生前途的幌子,做着维护学校形象的交易。问题的处理,既不能影响自己的官位,又要能让家长们暗自高兴。以致于丢失点师道尊严,损害点教师利益,甚至补偿一些学校的金钱,都不是大的问题。殊不知,这样的管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不仅歪曲了学生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而且让他们学会了利用成人的这种“爱”去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因为只会受到象征性的惩罚,他们会变得越加的无法无天,他们在越来越多的宠爱中慢慢迷失了人性的善良,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

上网查阅教育新闻时,不时会看到最近几年校园发生的暴力案件,看到因校园暴力而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一串串数字,我们不能不反思:中国目前的教育到底是怎么了?目前的教育模式,到底是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时常怀念小学时因背不出课文,而被老师打手心的情景;总是怀念中学时那双在暗处监视着我们要求午睡的眼睛;也总是怀念被老师派去长江边为他家担水时一路上的快乐……

我想,不论教育的出路在何处,我们都要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但这种保护绝不是溺爱和让步。我们要还回教育原本的庄重和严肃,不能再以爱的名义,去诱导我们的下一代走上人性的不归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
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下)之十四:创建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
致青年教师 读书心得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无效教育
校园暴力引发的思考
教师,你们并不神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