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很可能是伪书?
我所以如此认为,是有我自己的看法。个人认为,“六气”之意,几千年来认识有错误,实际上,在人与自然都是一样的,就是气象三要素:温度、湿度与气压!寒暑为温度,燥湿为湿度,这个容易理解;而风火为气压,其中,风为低气压,火为高气压。人体则有气压(主要在消化道)和渗透压,如疮疡肿毒之属于“火”者,为高渗透压,气郁为高气压等。
而《伤寒论》里面的“中风”与“伤寒”之风与寒,则非六气之“风”“寒”也,另外还有《千金》中之“中风”亦非词“中风”也,如大家曾经讨论的“风痱”证,实际上为“奇经”之疾,此中风者,正是《本草》所谓“麻黄,主中风。。。。”试问《伤寒论》中有用麻黄此功效否?为什么反而用“桂枝”?《金匮要略》中是有的,包括千金三黄汤、续命汤、乌头汤等。
具体讨论起来很麻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表虚中风用发汗法有什么后果?|《伤寒论》诵读【第83天】
《伤寒论》第六条
卷十一15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坏病篇
夜读伤寒-264
伤寒发微论,论风温证
​四、少阳中风(此处当解作外邪的总称,包括伤寒在内。),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躁)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原文26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