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名案选新注系列
 还是用郝万山教授的讲稿回答吧,我觉得郝教授讲的比较清晰:
《伤寒论》第173 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胸是指的什么,胃是指的什么?笼统地说胸是指的上,胃是指的下,到底是指的什么脏器,我们看它的症状,“腹中痛”,脾主大腹应当说这是脾气壅滞的表现,或者说是脾寒气滞的特征。“欲呕吐”,呕吐显然是病位在胃,胃气上逆,这是胃气上逆的表现。“腹中痛”是脾气壅滞的特征,“欲呕吐”是胃气气逆的表现。这样我们返回头来看,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这个胸中应该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胃,胃中有邪气应当是指的什么呢?应当指的是脾。

  所以仲景有时候用词,它只是代表一个大体的上下的部位。如果确切的说,那是胃中有热,脾寒气滞,这才导致了下面的肚子疼,上面有胃热气逆的呕吐。它和心下痞证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它没有心下痞。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这三个方证都有心下痞,同时也有上热下寒,也有欲呕吐,也有肠鸣下利,但是我们现在讲的黄连汤证,有胃热、有脾寒,有胃热的气逆的欲呕吐,有脾寒气滞的腹中痛,惟独没有心下痞,上热下寒类似于痞证,没有心下痞,这是有别于痞证的。

  黄连汤是个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的方子,用了黄连来清上,用了干姜甘草来温下,用了半夏来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和黄连相配,黄连清胃热,半夏降卫气之逆,甘草、干姜相配散脾寒,治腹痛。人参、大枣、甘草相配当然是调补中气之虚。这里头用了个桂枝,桂枝在这里干什么?不是解表,而是交通上下之阳气。实际上桂枝有疏条气机的作用,通过疏调气机,它就可以交通上下之阳气,协调上下之寒热,这是桂枝在黄连汤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用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学习笔记101
伤寒奇正书·黄连汤(上热下寒证)
黄连汤经典医案、方论
刘英锋|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干姜芩连人参汤三方鉴别
「中医名方」黄连汤,胸中热,胃中寒,寒散热消用黄连
3.黄连汤:升降阴阳。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